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3)
2023(7489)
2022(6269)
2021(5672)
2020(4830)
2019(10645)
2018(10112)
2017(18730)
2016(10460)
2015(11404)
2014(11011)
2013(10703)
2012(10033)
2011(9110)
2010(8882)
2009(8313)
2008(8118)
2007(7166)
2006(6322)
2005(5643)
作者
(34935)
(29166)
(29159)
(27347)
(18607)
(14371)
(12867)
(11496)
(11331)
(10243)
(10198)
(9680)
(9635)
(9450)
(9241)
(9081)
(8994)
(8681)
(8556)
(8465)
(7651)
(7321)
(7028)
(6794)
(6793)
(6548)
(6393)
(6295)
(6108)
(6045)
学科
(38399)
经济(38308)
管理(29450)
(28007)
(21981)
企业(21981)
方法(17500)
数学(15581)
数学方法(15416)
(11890)
(11222)
(10918)
中国(10389)
(9521)
(8970)
贸易(8968)
(8761)
业经(8655)
农业(7802)
(6579)
银行(6523)
(6508)
技术(6489)
(6426)
金融(6423)
环境(6305)
(6264)
财务(6255)
财务管理(6238)
(6206)
机构
大学(155005)
学院(151722)
(60188)
经济(59103)
研究(58418)
管理(54216)
理学(47794)
理学院(47146)
管理学(46166)
管理学院(45921)
(42017)
中国(41810)
科学(40442)
农业(34207)
(33111)
业大(32546)
(32419)
研究所(30071)
(26822)
中心(25594)
农业大学(22748)
(22446)
财经(21449)
(20754)
(20299)
北京(20258)
(19666)
科学院(18869)
经济学(18748)
(18416)
基金
项目(111247)
科学(85684)
基金(82357)
(77632)
国家(77034)
研究(69489)
科学基金(63170)
社会(45077)
自然(44789)
基金项目(43840)
自然科(43762)
自然科学(43741)
(43024)
自然科学基金(43017)
社会科(42628)
社会科学(42616)
(37904)
资助(33067)
教育(31075)
重点(25965)
计划(24794)
编号(24535)
(24117)
(23455)
(23188)
科研(22659)
科技(22312)
创新(22099)
(21559)
(19968)
期刊
(61576)
经济(61576)
研究(40133)
学报(39176)
(37847)
科学(31261)
中国(30312)
大学(27753)
学学(26859)
农业(25846)
(19871)
管理(18848)
(14008)
(12491)
金融(12491)
业大(12250)
财经(10900)
经济研究(10794)
农业大学(10634)
教育(10380)
业经(10111)
(9952)
技术(9355)
(9304)
问题(8546)
科技(8381)
林业(7558)
中国农业(7313)
(6831)
世界(6646)
共检索到217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卓霖   唐筱驰   朱颖   杜茜韩   伍思瑾   胡娇娇   谢翀   李丹丹   杨润强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不同碾米度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为优化稻米加工条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江苏主栽的3个品种糙米(‘南粳9108’‘镇糯29号’‘丝苗杂优’)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碾米工艺,制备了不同碾米度(0%、2%、4%、6%、8%、10%、12%)的稻米,研究了碾米度对不同品种稻米留胚率、蛋白质、灰分、γ-氨基丁酸(GABA)、总酚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碾米度的增加,3种稻米留胚率、灰分含量均逐渐减少;其中‘镇糯29号’的蛋白质、GABA、总酚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南粳9108’与‘丝苗杂优’的蛋白质、GABA、总酚含量均随碾米度增加呈下降趋势。3种稻米在碾米度为6%时营养物质损失较少,相较于糙米,3种稻米留胚率降低5.45%~23.47%,灰分含量降低0.38%~0.74%,GABA含量降低7.83 ~11.31 mg·100 g-1,‘南粳9108’与‘丝苗杂优’在碾米度为6%时蛋白质含量较糙米中分别降低1.61%、0.43%,总酚含量分别降低19.91、11.57 mg·100 g-1;而‘镇糯29号’在碾米度为6%时其蛋白质与总酚含量较糙米增加,分别增加了0.79%、16.49 mg·100 g-1。[结论]糙米中营养物质与功能性成分多分布在麸皮层与胚芽,随着碾磨程度的增加,3种稻米的营养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稻米适度加工可以保留较多的胚与糊粉层,改进稻米的综合品质。建议‘南粳9108’‘镇糯29号’‘丝苗杂优’加工时采用6%的碾米度,在此碾米度下稻米的感官品质得到提升,同时较好地保留了基本营养物质和功能性成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汤海涛  马国辉  廖育林  唐海明  汤睿  
本文以6种不同水稻土壤类型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稻土壤类型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和氮、硫、钙、镁、锰、铜、钼及氯的含量与稻米品质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氮素营养是增加稻米蛋白质含量的重要因素;土壤有效硫含量较高,稻米品质则相应提高;垩白粒率和垩白面积随着土壤有效锰含量的增加而相应提高;土壤中交换性钙和镁对稻米品质有显著作用;土壤中交换性钙含量与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及胶稠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而土壤交换性镁与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却呈显著的负相关;土壤有效铜和有效钼含量与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均呈正相关;土壤有效钼含量与稻米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璐璐  刘正辉  丁艳锋  王绍华  王强盛  李刚华  
【目的】探讨水培条件下,硫素营养对粳稻稻米品质的改善作用,明确其品质指标随硫素浓度改变而变化的规律,以期提高人们对硫肥的重视,为硫肥的精确合理施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粳稻武粳15和武育粳3号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硫素营养对粳稻稻米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在适宜营养液硫浓度下,武粳15和武育粳3号的稻米品质得到显著改善。武粳15和武育粳3号分别在200μmol·L-1和260μmol·L-1硫浓度处理下,加工品质、外观品质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相比,胶稠度分别增加了12.1mm和8.4mm。在米粉糊化特性上,武粳15在200μmol·L-1硫处理的米粉峰值粘度较对照增加143cP,消减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思明  熊善柏  张声华  
采用旋转粘度仪和相差显微镜研究了稻米淀粉糊在存放过程中的流变学特性和质构特性的变化,以探索淀粉糊的老化本质。结果表明,淀粉糊呈假塑性流体的特征,在存放过程中淀粉糊及其分散相和连续相的流变指数都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淀粉糊中分散相产生凝聚现象,在支链淀粉分子内部形成胶体网络结构。淀粉糊的老化与其分散相的凝聚、网络结构的形成和淀粉分子刚性增加等因素有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贺帆  黄见良  崔克辉  曾建敏  徐波  彭少兵  R J Buresh  
【目的】探讨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于2004和2005年在大田条件下,以两优培九、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叶绿素仪(SPAD)预设阈值指导下的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方式的产量与产量形成以及相应的稻米品质特性。【结果】在实时氮肥管理(RTNM)模式下,两优培九和汕优63各施氮处理比不施氮处理增产幅度分别达21.12%~57.65%和15.00%~31.18%。在实地氮肥管理(SSNM)模式下,两优培九和汕优63SSNM处理比不施氮小区增产幅度分别达45.44%~50.71%和28.53%~32.40%。两优培九SPAD阈值分别由34~45的RTNM模式下,当SPAD阈值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莹  郭俊  赵天宏  马殿荣  
以超级稻千重浪2号和普通稻秋光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模拟砷污染农田,设置4种砷胁迫质量浓度,即0,20,40,60 mg/kg。砷以Na3AsO4.12H2O的形式加入。试验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砷(20 mg/kg)在分蘖期对秋光生长有刺激作用,具体表现为株高、分蘖数和地上部分干质量高于对照;低砷处理在分蘖期对千重浪2号不存在刺激效应。同时砷胁迫对稻米的品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碱消值增加,垩白米率、垩白度下降,直链淀粉含量无显著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陶陶  解嘉鑫  黄山  谭雪明  潘晓华  曾勇军  石庆华  张俊  曾研华  
【目的】明确花后增温对双季晚粳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双季晚粳稻安全生产和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7—2018年在江西农业大学上高科技驿站试验基地进行,该地区位于江西双季稻主产区。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538为试验材料,设置花后增温(post-anthesis warming treatment,PAW;从抽穗期到成熟期昼夜不间断增温)和不增温对照(ambient temperature treatment,CK;安装与增温处理相同的装置,但不供电)2个处理,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采用稻田开放式远红外主动增温(free-air temperature increase,FATI)系统对水稻冠层进行增温,对比分析了不增温和花后增温条件下,晚粳稻产量、产量构成、加工品质、外观品质、RVA谱特征值、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花后增温导致晚粳稻甬优1538的产量和稻米品质发生明显变化,且2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不增温对照相比,花后增温2.2℃显著降低了晚粳稻产量,平均降幅为4.4%。花后增温条件下,2年晚粳稻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无显著变化,但2年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平均显著提高了27.4%和24.4%。花后增温提高了米粉RVA谱特征值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糊化温度,降低了其消减值,而对崩解值和最终黏度无显著影响。花后增温条件下,直链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2年平均降幅为6.4%;但精米中蛋白质相对含量和绝对含量均呈增加趋势,2年平均增幅分别为8.7%和6.6%。另外,花后增温均提高了精米中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并且非必需氨基酸对增温的响应比必需氨基酸敏感,其中非必需氨基酸的总量显著提高了5.7%。从氨基酸的相对比例可以发现,花后增温对绝大多数氨基酸的相对比例无显著影响,而酪氨酸和甲硫氨酸的相对比例显著提高。【结论】花后增温降低了晚粳稻产量,对稻米加工品质无显著影响,使稻米外观品质品和蒸煮品质变差,而有利于改善其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舒小丽  吴殿星  
水稻的营养和功能性成分越来越受重视,功能稻育种已成为水稻育种的新方向.对有色稻、低植酸、低水溶性蛋白、富维生素A、高铁、高γ-氨基丁酸、高抗性淀粉等功能水稻的育种现状作了简要介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镇  赵庆勇  张亚东  陈涛  姚姝  周丽慧  于新  王才林  
采用不同地点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地点对南粳44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南粳44稻米加工品质变好,垩白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曲线变化,蛋白质含量增加,胶稠度降低,食味值下降,糊化温度上升;随着地点的南移,南粳44稻米加工品质降低,垩白率和垩白度变大,糊化温度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呈先降后升的曲线变化。不同播期和地点对南粳44稻米垩白度和垩白率影响最大,其次是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糙米率、精米率、粒长、粒宽和长宽比在不同播期和地点间相对比较稳定,而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糊化温度受播期影响较大,在不同地点的表现则相对稳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文君  
农业政策性金融是一个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日本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稻米流通资金制度能够适应并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这一制度运作的基础是日本三段式的农产品流通、金融体系。稻米流通资金按照政策米和自主流通米的不同性质 ,采取相应不同的支付结算方式 ,将稻米流通的计划调控和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同时提高了稻米流通的效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鹏  熊洪  张林  朱永川  周兴兵  刘茂  郭晓艺  徐富贤  
以杂交稻旌优127为材料,设2种水分管理(常规灌溉和分蘖期干旱),2个施氮量(120、180 kg/hm~2),3个移栽密度(12.0、16.5、22.5穴/m~2),研究其对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14年分蘖期干旱处理产量(10.72 t/hm~2)与常规灌溉产量(11.01 t/hm~2)相比未出现显著下降,而2015年分蘖期干旱处理产量(9.84 t/hm~2)显著低于常规灌溉处理的产量(10.50 t/hm~2),有效穗、每穗粒数、干物质减少是其减产的主要原因;分蘖期干旱处理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呈增加趋势,而常规灌溉处理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呈降低趋势;2种水分管...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恒雪  石一涵  吕文彦  马兆惠  程海涛  陈云  
由于稻米胚(芽)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食用留胚米有利于增进人体健康,然而普通水稻在碾制精米过程中,胚大都被磨掉,因此选育留胚米成为功能性稻米品种选育的一个方向。但在育种实践中,留胚率的测定标准、留胚率影响因素以及留胚米稳定性等基础性问题尚需进一步深入明确。为此,选取参加辽宁省水稻区域试验的粳稻新品种(系)及课题组选育的高留胚率材料,对重量法、半胚法和系数法3种留胚率测定方法进行比较优选,分析粒形对留胚率的影响、留胚率与蛋白质含量的关系以及二者的地区稳定性表现。结果表明:半胚法是3种留胚率测定方法中的最佳方法;留胚率与糙米的长宽比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两年相关系数分别为-0.418*和-0.472*,但在留胚品种中,长宽比较高时仍保持其留胚特性,留胚率与糙米粒厚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两年相关系数分别为0.41*和0.64**,推测留胚米的形成可能主要受遗传控制;留胚率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两年相关系数分别为0.641**和0.584**;留胚米的留胚率及蛋白质含量受环境影响较大,但总体上,留胚米的留胚率仍然维持在8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詹小洪  
日本国内稻米价格数倍于国际市场价格,但为了保障国内大米自给,供应稳定及保护稻农经济利益,日本政府始终禁止大米进口。这种稻米保护政策给日本国内消费者和纳税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更重要的是压低了国际市场的稻米价格。随着美、日贸易摩擦加剧,美国要求日本开放稻米市场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日本政府开放稻米市场只是时间问题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元辉  郭耀杰  黄云  胡剑峰  任万军  
以不同基因型杂交籼稻为试验材料,在相同施氮量(180 kg/hm2)下,研究不同氮肥后移比例(基蘖肥∶穗肥)对籽粒碾米和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后移可以提高籼稻籽粒的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氮肥后移对各基因型籼稻籽粒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等碾米品质以及籽粒垩白度、透明度等外观品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Ⅱ优498、蓉18优188和川香9838的糙米率和精米率随氮肥后移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F优498的糙米率和精米率随氮肥后移量的增加而增加;Ⅱ优498和蓉18优188的垩白度都随氮肥后移量的增加而减小,川香9838的垩白度随氮肥后移量的增加而增加,F优498在不同氮肥处理下其垩白度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邹茜  邵源梅  黄平  李华慧  辜琼瑶  郭咏梅  李少明  
【目的】研究不同生态型低AC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特性。【方法】对21份不同海拔种植的低AC稻米的蒸煮理化指标和RVA谱特征值进行测定,分析籼、粳稻低AC米的蒸煮和食味品质特性,以及各食味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生态型低AC籼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特性差异,分析不同海拔种植条件下各食味品质指标间的相关特点。【结果】籼、粳低AC稻米的食味品质指标中,仅PAT和ASV的差异性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蒸煮理化指标间相关均不显著,而RVA谱特征值间相关较大,并与部分蒸煮理化指标相关显著。不同生态型低AC籼米的AC、FC和SBV存在显著性差异,受环境影响较大;随着种植海拔的降低,温度升高,AC和SBV降低,米饭变软变粘;不同生态型低AC籼米PKV、BDV和CSV相关性均表现一致,仅在遮放籼稻的AC与RVA谱部分特征值间有极显著相关性。【结论】低AC籼米GT显著大于粳米,其食味品质略优于粳米。低AC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特性主要由支链淀粉差异引起,RVA谱特征值中决定食味品质的关键指标是PKV,PKV越高,米饭更软更粘;GT较低,达到PKV所需的时间较短。不同生态型低AC稻米品种,种植海拔越低,AC越低,食味品质理化指标以及RVA谱特征值间的关系越密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