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07)
2023(8090)
2022(6473)
2021(5775)
2020(4872)
2019(10920)
2018(10426)
2017(19931)
2016(10837)
2015(12088)
2014(11968)
2013(12089)
2012(11127)
2011(9908)
2010(10061)
2009(9784)
2008(8932)
2007(8374)
2006(7639)
2005(7226)
作者
(32003)
(26089)
(25874)
(24554)
(16629)
(12449)
(11893)
(10402)
(10157)
(9530)
(8982)
(8955)
(8454)
(8454)
(8421)
(8285)
(7859)
(7806)
(7663)
(7560)
(6619)
(6401)
(6306)
(6104)
(6058)
(5919)
(5868)
(5807)
(5352)
(5269)
学科
管理(43039)
(38154)
(36435)
经济(36388)
(32808)
企业(32808)
(26952)
金融(26952)
(25765)
银行(25743)
(24783)
中国(19778)
(17442)
方法(15988)
(14363)
数学(13472)
(13367)
数学方法(13350)
财务(13335)
财务管理(13301)
企业财务(12742)
中国金融(11258)
(10950)
保险(10859)
环境(10323)
业经(9653)
(9068)
(8792)
(8534)
地方(8478)
机构
大学(145369)
学院(144745)
(59521)
经济(57977)
管理(57049)
中国(51393)
研究(48307)
理学(45671)
理学院(45205)
管理学(44542)
管理学院(44269)
(34558)
(31494)
科学(28662)
中心(26232)
财经(25484)
(25477)
(24789)
(23901)
(23102)
(22542)
研究所(22164)
银行(21685)
(21472)
金融(21071)
业大(20781)
(20374)
北京(20275)
农业(20115)
(19841)
基金
项目(90452)
科学(70241)
基金(66391)
研究(63919)
(58570)
国家(58083)
科学基金(49606)
社会(40083)
社会科(38108)
社会科学(38094)
(35216)
基金项目(34335)
自然(33316)
自然科(32529)
自然科学(32518)
自然科学基金(31961)
(29925)
资助(28539)
教育(27973)
编号(24596)
重点(20736)
成果(19990)
(19612)
(19366)
(19204)
科研(18275)
创新(18143)
课题(17467)
计划(17424)
(16798)
期刊
(66869)
经济(66869)
研究(47316)
(38792)
金融(38792)
中国(34885)
(29605)
管理(24896)
学报(23518)
(22174)
科学(21452)
大学(17993)
学学(17168)
农业(13585)
财经(13093)
技术(11725)
(11077)
教育(10416)
经济研究(9804)
(9181)
业经(8752)
财会(8715)
会计(8614)
理论(8531)
实践(7732)
(7732)
问题(7355)
现代(7010)
技术经济(6918)
国际(6843)
共检索到245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颖  张昕  刘海燕  张敏思  田巍  
碳金融交易已成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和低碳转型的重要经济手段,碳交易的政策属性决定了碳金融市场与传统金融市场存在明显的区别,碳金融风险的风险源及其影响也与传统金融风险存在一定的差异。碳金融风险主要可分为内生风险和外生风险,部分风险要素可以通过买卖双方正常的市场交易化解,同时还会给碳金融市场创造新的流动性和盈利点,而超过合理范围的碳价波动及其引致的系列碳金融风险,不仅给碳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造成了障碍,同时也对地区经济稳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将在概述碳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基础上,简要分析碳金融市场的发展路径以及碳金融市场和传统金融市场的联系与区别,概述主要碳金融风险的特点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对其成因和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进行风险管理的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章曦  
次贷危机以后,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研究一直是理论和实务界的热点。笔者选取7个代表性指标变量,使用目前主流的金融压力指数法,对2002年2月至2015年9月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了研究,并首次把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识别和预测统一起来。笔者首先构建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金融压力指数和分指数,发现系统性金融风险呈现整体的周期性和市场间的传染性;其次,通过建立识别指数,认为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程度总体可控,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和2015年"股灾"前后,有两次明显的高危时期;再次,利用ARMA模型对风险趋势进行了拟合和预测,认为2015年年底至2016年年初系统性金融风险将有所下降,回到2013...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晓红  
金融风险管理是各类经济主体在筹集和经营资金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类金融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以最低成本即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获得最大收益的一种金融管理方法。本文通过对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的几项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遥  王文涛  
当前,全球碳交易体系分割且从属于不同的政府或区域管辖之下的发展特征,产生出一系列新的问题,例如分散交易体系如何链接、各市场减排效果如何比较等问题。由于国际碳市场相对发展还不成熟、预期寿命不确定、波动性较强,且由于碳市场发展历史较短,缺乏长期的定量数据记录,市场上为参与者提供的风险管理工具很少。而随着2013年中国七省市的区域碳交易试点陆续启动,结合全国层面的自愿减排交易体系,碳交易将成为中国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发展初期,我国碳金融市场至少存在机制设计风险、市场供给风险及违规操作风险等方面的挑战。因此,无论是从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经济部门和市场稳健发展还是从公共利益出发,我国相关政府部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芒环  
文章在一致性风险度量理论和随机占优理论下比较了Va R、ES和ES(n)性质的优劣,得出ES(n)的性质优于ES,而ES性质又优于Va R,并指出Va R在损益服从椭圆分布时具有ES同样的性质,因此Va R仍可以刻画尾部风险。进一步探讨Va R、ES和ES(n)在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应用的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青  曹明  蔡天晔  
随着风险度量一致性原则的提出,研究发现金融机构广泛采用的VaR模型存在严重不足,尤其针对分布具有厚尾特征的极端金融风险无法有效度量。本文采用极值理论(EVT)解决VaR方法的尾部度量不足问题,利用CVaR-EVT和BMM模型分析美国、香港股票市场和我国沪深两市指数18年的日收益数据,研究发现:(1)在95%置信区间及点估计中,分位数为99%的CVaR-EVT所揭示的极端风险优于VaR的估计值,且BMM方法为实施长期极端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依据,其回报率受分段时区的影响,期间越长,风险估计值越高;(2)模型采用ML和BS方法统计估值显示,我国股票市场极端风险尾部估计值高于香港和美国市场,但是,国内市场逐步稳定,并呈现出跟进国际市场且差距缩小的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谷秀娟  
企业经营活动实际上就是在从事管理风险的活动。风险可定义为结果的不确定性,金融风险可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在业界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下,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本文总结了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的变迁并进行了必要的比较和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郑文通  
金融风险管理的VAR方法及其应用郑文通VAR(ValueAtRisk)方法是近年来国外兴起的一种金融风险管理工具,目前已被全球各主要的银行、公司及金融监管机构接受为最重要的金融风险管理方法之一,而国内对这一方法的研究则刚刚起步。本文的目的,即是对这一...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立芬  
本文就VAR(Varlue At Risk)在度量投资组合风险、在绩效评估中和信息披露中等方面的应用作了一些探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华  张雄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整个世界成为"地球村"。与此同时,网络技术不断与金融业务相结合,使传统的金融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金融网络化已是大势所趋。金融创新进入了一个基于互联网以服务方式创新为主的飞速发展阶段,随着金融服务网络化程度的提高,如何有效地防范控制网络环境下的金融风险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宋清华  祝婧然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也是金融风险管理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的40年。我国曾发生过局部金融危机和区域性金融风险,重大金融风险事件时有发生,金融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但我国未发生全面金融危机,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经济高增长、货币大投放、金融大发展;二是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逐步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金融监管部门的风险监管能力和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培养初见成效。金融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国相关各方持续不断地共同努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汪小武  
金融风险的评估与管理汪小武在一个市场信息化和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经济环境里,单纯依靠先进的生产技术,便宜的劳动力,有效的促销手段已不足于保证企业的经营成功。货币汇率、利率和大综商品(如钢材,石油,粮食等)价格的剧烈波动有可能在转眼之间把一个在传统观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