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5)
- 2023(12410)
- 2022(10011)
- 2021(9085)
- 2020(7149)
- 2019(16263)
- 2018(15734)
- 2017(31252)
- 2016(16676)
- 2015(18844)
- 2014(18984)
- 2013(19118)
- 2012(18352)
- 2011(16661)
- 2010(17285)
- 2009(16455)
- 2008(15667)
- 2007(14296)
- 2006(13384)
- 2005(12787)
- 学科
- 济(78673)
- 经济(78595)
- 管理(45877)
- 业(45716)
- 企(34608)
- 企业(34608)
- 中国(32039)
- 融(29428)
- 金融(29427)
- 银(27641)
- 银行(27624)
- 行(26909)
- 方法(26222)
- 地方(22771)
- 数学(22760)
- 农(22751)
- 数学方法(22605)
- 制(19340)
- 财(19005)
- 业经(18358)
- 贸(17153)
- 贸易(17131)
- 易(16643)
- 环境(15333)
- 农业(15232)
- 学(13260)
- 发(13138)
- 体(12028)
- 地方经济(11627)
- 中国金融(11552)
- 机构
- 学院(247057)
- 大学(245314)
- 济(112237)
- 经济(109924)
- 研究(89911)
- 管理(89651)
- 中国(77248)
- 理学(74266)
- 理学院(73453)
- 管理学(72573)
- 管理学院(72106)
- 财(55813)
- 京(53169)
- 科学(48690)
- 所(45599)
- 财经(42888)
- 中心(42052)
- 研究所(40296)
- 经(38715)
- 江(38404)
- 农(37362)
- 经济学(35676)
- 北京(35336)
- 范(32601)
- 师范(32293)
- 经济学院(32178)
- 院(32023)
- 州(31944)
- 财经大学(31745)
- 业大(30492)
- 基金
- 项目(146974)
- 科学(115479)
- 研究(114395)
- 基金(104354)
- 家(88953)
- 国家(88132)
- 科学基金(74548)
- 社会(73208)
- 社会科(69708)
- 社会科学(69694)
- 省(57578)
- 基金项目(53681)
- 教育(51523)
- 划(48444)
- 编号(47198)
- 自然(43541)
- 资助(43487)
- 自然科(42453)
- 自然科学(42445)
- 自然科学基金(41649)
- 成果(40042)
- 发(38569)
- 课题(34107)
- 重点(33480)
- 部(33307)
- 发展(32029)
- 展(31501)
- 创(30974)
- 性(30201)
- 国家社会(30038)
- 期刊
- 济(134306)
- 经济(134306)
- 研究(86132)
- 中国(54264)
- 融(46078)
- 金融(46078)
- 财(40364)
- 农(35855)
- 管理(35034)
- 学报(31319)
- 科学(30740)
- 教育(28380)
- 大学(24846)
- 农业(23705)
- 学学(23190)
- 业经(22539)
- 经济研究(21931)
- 财经(21848)
- 技术(20656)
- 经(18807)
- 问题(18413)
- 贸(17117)
- 国际(16871)
- 理论(13832)
- 商业(12857)
- 世界(12768)
- 实践(12266)
- 践(12266)
- 技术经济(12176)
- 业(11790)
共检索到409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安国俊 王风和
随着碳金融市场日渐受到关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核证减排量(CERs)指标的最大卖家,但中国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范围却相对狭窄。本文在对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情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我国参与碳金融市场的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兰
碳金融是引导经济低碳转型、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有效工具,由此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加快发展成为未来经济金融工作的重要内容。鉴于我国碳金融市场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碳金融市场构建面临碳排放权法律属性、碳排放数据测度、核心要素不足等难点,建议从碳达峰碳中和视角出发,从加强理论研究与交叉学科研究解决碳市场核心问题、培育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政策协同角度,加快推进碳金融市场的构建和完善。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碳交易 碳金融 绿色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骆华 费方域
目前国际碳金融市场已基本形成,呈现出持续发展的态势,并日益成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介绍了国际碳金融市场的产生及其市场结构,分析了当前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征,并分析国际碳市场对我国的影响,提出我国今后碳金融发展的要点。
关键词:
碳金融 温室气体减排 碳市场交易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艳
碳金融市场的发展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市场化的手段,同时也促进了金融交易的拓展与金融产业的升级。介绍了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市场结构、发展现状及主要经验,认为我国应该借鉴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的经验,从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碳交易制度、培育碳金融服务中介、建立碳金融产品体系等方面入手构建我国的碳金融市场。
关键词:
碳金融 碳交易 碳基金 金融衍生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鹂
建立碳金融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构建碳金融市场体系、碳金融服务体系和碳金融监管体系,鼓励个人、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投融资活动,这就需要积极从碳金融市场发展步骤、发展动力、发展环境、微观主体以及风险规制等方面探索碳金融市场发展的战略路径及具体实施机制和措施。
关键词:
碳金融市场 清洁发展机制 自愿减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琦铀 张成科
气候及环境恶化已对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严重威胁,而碳金融被公认为是人类社会未来探寻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基于广州碳金融发展现实情境分析,分别从政府政策保障宏观、市场实践运作中观及消费者理念培育微观层面维度,对广州当前碳金融发展困境及阻滞因素进行分析,以明晰治理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碳金融发展先进经验及其对广州的启示,给出了完善广州碳金融发展的路径构思与可操作的运行机制,以期为政府解决如何制定和推行碳金融政策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为我国碳金融等相关理论研究提供有益尝试。
关键词:
广州碳金融 国际经验 路径选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粮 傅奕蕾 宋阳 余晓峰
在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愈发严峻的背景下,发挥碳金融市场的资源调配作用,以碳减排的价格信号结合金融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来引导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具有积极意义。与欧盟、新西兰等国际成熟碳市场相比,我国碳市场及碳金融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归纳总结国际成熟碳市场及碳金融的发展经验,是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成熟度建设的他山之石。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成熟碳金融市场研究的基础上,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出发总结了国内碳金融市场和欧盟、新西兰、韩国等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并对比异同;后以欧盟碳金融市场为例,从市场机制、配套措施和交易生态三个方面总结其发展经验,进而提出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成熟度建设的发展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儒煜 张清正
当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布局碳金融,迎接清洁能源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金融产业机遇,这将会深刻影响我国碳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节能减排目标硬约束和资金需求等在客观上也要求我国建立一个完善的碳金融体系与之相适应。因此,发展我国的碳金融是大势所趋。由于我国发展碳金融时间较短、经验不足,亟需加快步伐。通过总结影响我国碳金融发展的表现,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在借鉴发达国家碳金融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碳金融的路径选择:建立全方位的碳金融政策体系,以多层次的碳金融体系为目标培育中介组织,引导金融业全面、深度参与碳金融发展。
关键词:
路径选择 碳金融 低碳经济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东卫
一、国内外"碳金融"发展现状"碳金融"的快速发展始于2005年2月《京都协议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2008年全球的碳交易量从2005年的7.99亿吨跃升至49亿吨,增长五倍之多;成交额达920亿欧元,比2005年增长近九倍(见表1)。国外已具备相对成熟的"碳金融"市场,表现在:一是全球交易平台开始运作。2008年2月18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扬扬
当前,低碳金融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碳排放国,碳金融的发展则刚刚起步,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如何结合我国国情促进碳金融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借鉴国外碳金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我国碳金融的基本路径和具有针对性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 路径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盛春光
从介绍全球碳金融市场的结构框架入手,分析国际碳金融市场的交易规模与发展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国家政策、碳资源、金融基础服务和法律制度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建立碳金融市场的可行性。
关键词:
碳金融市场 交易规模 发展困境 可行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金旺 郭福春
低碳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碳金融是各国抢占低碳经济的制高点,碳金融发展的基础在于碳金融市场。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以来,碳金融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已经形成一个交易规模日趋壮大的国际碳金融市场,成为当前国际金融博弈的新焦点。本文介绍了碳金融市场的起源,总结了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的经验,分析了2005-2010年国际碳交易发展趋势,指出我国CDM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方面提出我国发展碳金融市场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碳金融市场 现状 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英 刘义圣
文章总结了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历程的基本经验,同时揭示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实证分析结果看,能够反映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利率水平不足以反映金融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也不具有良好的传导效应;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却具备良好的传导效应,说明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还有待提高。最后,论文指出了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的进路所在。
关键词:
金融市场 市场开放 利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乔海曙 陈守端 沈淑娟 杜华青
本文从碳金融市场创新、碳金融市场规模、碳金融市场结构、碳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碳金融市场制度建设五个层面,透视了截至2010年末我国碳金融市场的最新发展。
关键词:
碳金融 规模 结构 国际化 制度建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蒋毅一 杜静
碳金融市场蕴藏巨大商机且发展前景广阔。目前虽然国际与国内的碳金融市场发展都不完善,但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迅猛,欧、美、日已逐渐主导国际市场,而国内碳金融市场发展却很缓慢,对碳金融研究甚少。我国企业、政府都应尽快充分认识碳金融市场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完善国内市场,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关键词:
碳金融 国际市场 国内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