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4)
- 2023(13145)
- 2022(10847)
- 2021(9621)
- 2020(7634)
- 2019(17305)
- 2018(16685)
- 2017(31882)
- 2016(17082)
- 2015(19149)
- 2014(19355)
- 2013(19083)
- 2012(17851)
- 2011(16147)
- 2010(16760)
- 2009(15864)
- 2008(14905)
- 2007(13732)
- 2006(12477)
- 2005(12047)
- 学科
- 济(74890)
- 经济(74788)
- 管理(55363)
- 业(50988)
- 企(41841)
- 企业(41841)
- 中国(29505)
- 融(28694)
- 金融(28692)
- 银(26870)
- 银行(26850)
- 行(26097)
- 方法(23037)
- 地方(22405)
- 制(22042)
- 财(21592)
- 农(20705)
- 数学(19706)
- 数学方法(19514)
- 业经(19212)
- 环境(16305)
- 体(14246)
- 农业(13823)
- 务(13777)
- 财务(13734)
- 财务管理(13704)
- 贸(13676)
- 贸易(13655)
- 学(13297)
- 易(13204)
- 机构
- 学院(246319)
- 大学(243213)
- 济(107301)
- 经济(104950)
- 管理(90025)
- 研究(87812)
- 中国(75367)
- 理学(74818)
- 理学院(73986)
- 管理学(72894)
- 管理学院(72435)
- 财(54865)
- 京(52487)
- 科学(48719)
- 所(43947)
- 中心(41897)
- 财经(41528)
- 江(39546)
- 研究所(38745)
- 农(38231)
- 经(37443)
- 北京(33993)
- 经济学(33855)
- 州(32080)
- 业大(31943)
- 院(31911)
- 范(31410)
- 师范(31053)
- 财经大学(30699)
- 经济学院(30227)
- 基金
- 项目(152919)
- 科学(120986)
- 研究(115790)
- 基金(110138)
- 家(94504)
- 国家(93682)
- 科学基金(80871)
- 社会(74905)
- 社会科(71307)
- 社会科学(71293)
- 省(60976)
- 基金项目(57343)
- 教育(52474)
- 划(50301)
- 自然(49381)
- 自然科(48207)
- 自然科学(48198)
- 自然科学基金(47313)
- 编号(46399)
- 资助(44850)
- 发(38636)
- 成果(38375)
- 重点(34974)
- 课题(33854)
- 部(33710)
- 制(33592)
- 创(32531)
- 发展(31441)
- 国家社会(31167)
- 展(30911)
- 期刊
- 济(130687)
- 经济(130687)
- 研究(82221)
- 中国(59049)
- 融(43936)
- 金融(43936)
- 财(43418)
- 管理(38000)
- 农(36890)
- 学报(33256)
- 科学(32548)
- 教育(27345)
- 大学(26665)
- 学学(25158)
- 农业(23955)
- 技术(22355)
- 财经(21781)
- 业经(21623)
- 经济研究(20381)
- 经(18693)
- 问题(16455)
- 贸(13373)
- 国际(12680)
- 理论(12581)
- 业(12054)
- 世界(11793)
- 技术经济(11646)
- 现代(11539)
- 商业(11373)
- 实践(11093)
共检索到407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肃昌 张瑞萍
全球碳交易量和碳交易额的迅速增加为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低碳经济需要金融市场的大力支持,本文通过碳金融市场交易机制及实践状况研究,分析碳金融市场发展的现实困境,对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进行制度设计,以金融手段量化方式引导企业和消费者采用低碳的理念生产和消费,从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碳金融 商业银行 交易机制 制度设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盛春光
伴随全球各地碳金融市场体系的纷纷建立,低碳金融市场这一人为缔造的市场得以迅速发展。本文从介绍碳金融市场诞生的背景入手,分析全球各主要碳金融市场交易体系及交易所形成过程,提出中国构建碳金融市场体系的思路和具体构架。
关键词:
碳金融市场 市场结构 交易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粮 傅奕蕾 宋阳 余晓峰
在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愈发严峻的背景下,发挥碳金融市场的资源调配作用,以碳减排的价格信号结合金融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来引导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具有积极意义。与欧盟、新西兰等国际成熟碳市场相比,我国碳市场及碳金融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归纳总结国际成熟碳市场及碳金融的发展经验,是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成熟度建设的他山之石。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成熟碳金融市场研究的基础上,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出发总结了国内碳金融市场和欧盟、新西兰、韩国等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并对比异同;后以欧盟碳金融市场为例,从市场机制、配套措施和交易生态三个方面总结其发展经验,进而提出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成熟度建设的发展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洪斌 刘桂清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盛春光
从介绍全球碳金融市场的结构框架入手,分析国际碳金融市场的交易规模与发展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国家政策、碳资源、金融基础服务和法律制度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建立碳金融市场的可行性。
关键词:
碳金融市场 交易规模 发展困境 可行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骆华 费方域
目前国际碳金融市场已基本形成,呈现出持续发展的态势,并日益成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介绍了国际碳金融市场的产生及其市场结构,分析了当前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征,并分析国际碳市场对我国的影响,提出我国今后碳金融发展的要点。
关键词:
碳金融 温室气体减排 碳市场交易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乔海曙 陈守端 沈淑娟 杜华青
本文从碳金融市场创新、碳金融市场规模、碳金融市场结构、碳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碳金融市场制度建设五个层面,透视了截至2010年末我国碳金融市场的最新发展。
关键词:
碳金融 规模 结构 国际化 制度建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安国俊 王风和
随着碳金融市场日渐受到关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核证减排量(CERs)指标的最大卖家,但中国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范围却相对狭窄。本文在对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情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我国参与碳金融市场的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艳
碳金融市场的发展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市场化的手段,同时也促进了金融交易的拓展与金融产业的升级。介绍了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市场结构、发展现状及主要经验,认为我国应该借鉴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的经验,从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碳交易制度、培育碳金融服务中介、建立碳金融产品体系等方面入手构建我国的碳金融市场。
关键词:
碳金融 碳交易 碳基金 金融衍生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蒋毅一 杜静
碳金融市场蕴藏巨大商机且发展前景广阔。目前虽然国际与国内的碳金融市场发展都不完善,但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迅猛,欧、美、日已逐渐主导国际市场,而国内碳金融市场发展却很缓慢,对碳金融研究甚少。我国企业、政府都应尽快充分认识碳金融市场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完善国内市场,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关键词:
碳金融 国际市场 国内市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立
随着全球对气候问题的持续关注,碳金融市场发展也越来越被各国所重视。与传统意义上的金融相比,碳金融的核心是围绕着碳排放权展开的。因此,从碳金融的本质来看,碳金融与低碳经济是相辅相成的。目前国际碳金融市场具有碳交易规模飞速增长、基于配额的交易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市场参与主体广泛及碳金融产品日益多样化、欧盟占据主要地位及欧元成为主要结算货币等特征,同时也具有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中国不仅要积极地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而且还要从全局的角度思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问题,具体包括加强宣传力度、培育中介机构、落实政策支持、加强风险应对能力建设等方面。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许春燕
作为低碳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碳金融市场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关系会越来越紧密,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将不断拓展。在这一进程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尽快出台《低碳经济促进法》;第二,坚持市场化运作,以市场机制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负外部性,促进我国实现低碳发展;第三,确保碳排放权分配制度公平合理;第四,确保碳排放监控体系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第五,保持开放性,加强国际合作。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排放权 碳金融市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帆 杨晴
一、前言人类社会的进步伴随着能源结构的变迁,化石能源的使用在促进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使环境受到了巨大冲击,碳减排日益成为全球新的共识和社会经济发展最大公约数。目前,我国是全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发达国家曾经历的高能源消耗发展阶段,面对既要发展、又要控制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双重目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潘小军
针对我国碳金融实际发展与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的现状,提出我国不仅应积极构建由政府主导市场平台和由市场主导碳金融项目运作的"政府财政补贴,公司市场运作"的碳金融模式,而且应努力探索区域性碳金融衍生品的设计和交易模式,制定基于区域性环保融资额度及其衍生品的合理价格,以碳信贷、碳证券、碳保险等具体的碳金融创新促进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通过优化能源使用结构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市场,制度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