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60)
2023(15036)
2022(12723)
2021(11616)
2020(9591)
2019(22155)
2018(21673)
2017(42820)
2016(23260)
2015(26424)
2014(26676)
2013(26737)
2012(25609)
2011(23396)
2010(24183)
2009(22969)
2008(22627)
2007(20818)
2006(18798)
2005(17633)
作者
(69089)
(57376)
(57257)
(54669)
(36756)
(27372)
(26381)
(22290)
(21843)
(20865)
(19543)
(19275)
(18427)
(18365)
(18135)
(17996)
(17088)
(16998)
(16724)
(16683)
(14531)
(14233)
(14047)
(13247)
(13090)
(13062)
(12899)
(12857)
(11573)
(11560)
学科
(105417)
经济(105314)
管理(67532)
(67483)
(53031)
企业(53031)
方法(40583)
中国(36890)
数学(35713)
数学方法(35390)
(31254)
(30198)
金融(30196)
(29752)
银行(29720)
(28772)
(27746)
地方(27541)
(24542)
业经(23418)
(21379)
贸易(21357)
(20705)
农业(20701)
(19503)
环境(18179)
(16685)
财务(16637)
财务管理(16596)
(16280)
机构
学院(344003)
大学(341700)
(151223)
经济(147905)
管理(128754)
研究(122656)
理学(107845)
理学院(106636)
管理学(105119)
管理学院(104442)
中国(101281)
(74077)
(73413)
科学(70197)
(63106)
中心(57525)
(57283)
财经(56961)
研究所(56160)
(54710)
(51356)
北京(47700)
经济学(46801)
业大(46455)
(44998)
师范(44598)
农业(44498)
(44157)
(43382)
经济学院(42175)
基金
项目(209044)
科学(163920)
研究(157713)
基金(149520)
(128359)
国家(127223)
科学基金(108044)
社会(99444)
社会科(94438)
社会科学(94410)
(82299)
基金项目(77782)
教育(71815)
(69158)
自然(66813)
编号(65537)
自然科(65170)
自然科学(65151)
自然科学基金(63976)
资助(62565)
成果(55149)
(50611)
重点(47416)
(46983)
课题(46218)
(43424)
发展(41374)
(40996)
(40696)
创新(40688)
期刊
(177785)
经济(177785)
研究(111808)
中国(74086)
(56652)
(53594)
(53234)
金融(53234)
管理(48761)
学报(47435)
科学(45272)
教育(37328)
大学(36182)
农业(35178)
学学(33855)
业经(29551)
技术(29497)
财经(29028)
经济研究(28410)
(24928)
问题(23706)
(20643)
国际(18718)
(18494)
理论(18477)
技术经济(17976)
商业(17157)
实践(16491)
(16491)
世界(16228)
共检索到552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蒋毅一  杜静  
碳金融市场蕴藏巨大商机且发展前景广阔。目前虽然国际与国内的碳金融市场发展都不完善,但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迅猛,欧、美、日已逐渐主导国际市场,而国内碳金融市场发展却很缓慢,对碳金融研究甚少。我国企业、政府都应尽快充分认识碳金融市场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完善国内市场,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潘小军  
针对我国碳金融实际发展与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的现状,提出我国不仅应积极构建由政府主导市场平台和由市场主导碳金融项目运作的"政府财政补贴,公司市场运作"的碳金融模式,而且应努力探索区域性碳金融衍生品的设计和交易模式,制定基于区域性环保融资额度及其衍生品的合理价格,以碳信贷、碳证券、碳保险等具体的碳金融创新促进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通过优化能源使用结构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建松  
一、我国金融市场的模式选择世界各国由于国情和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其金融市场的道路也有很大不同。西方自由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一般都选择"内在自发型"模式,即金融市场适应国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国内资金为主要财源,自发形成金融市场;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具有优越的地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薛晓燕  
特别提款权(SDR)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69年所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可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弥补会员国政府之间国际收支逆差的一种账面资产。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决议,正式将人民币纳入SDR,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至此,人民币成为继美元、英镑、日元、欧元之后,第五种加入SDR的货币。为此,我国在资本管制、国内金融市场改革、汇率、提高经济数据透明度及完善短期市场基准利率基础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前期改革措施。人民币加入SDR可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倒逼金融体制各项改革,但也会增加金融风险。为了更深层次地融入到国际金融体制当中和更好地面对人民币加入SDR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的严峻挑战,加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策略研究显得刻不容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998年,中国金融市场规范发展、平稳运行。银行间货币市场运行良好,银行间同业拆借交易量较上年下降,银行间债券回购量较上年上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与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趋于下降。票据市场进一步规范发展,票据周转率上升。国债发行顺利,国债二级市场交易活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术  
2011年,我国金融市场继续健康、平稳运行。主要特点是:股票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市场指数震荡下行;债券市场融资规模稳步增加,债券收益率曲线阶段性变化明显;货币市场利率前升后降,总体高于2010年;人民币汇率稳中小幅升值,海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保险业总资产平稳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晔  
一、发展碳金融策略1.加大舆论的宣传与引导力度。在发展我国碳金融的过程中,要注重舆论的宣传与引导,加大对环境问题的宣传力度,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形成碳消费理念,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碳经济的氛围;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的监督作用,使金融机构支持碳经济的行为与社会形象挂钩,推动金融机构积极践行碳金融原则,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我国碳金融发展的氛围。2.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应把碳金融创新作为支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景冬冬  王正明  
所谓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它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由于在坎昆会议上各国未能在全球碳减排目标上达成一致意见,目前世界迎来了碳金融发展的低潮。同时,2011年后愈演愈烈的欧洲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持续低迷导致了全球经济对碳排放权的需求降低;而我国当前在碳减排领域也存在问题。因此,当前形势下,我国应如何应对?政府作出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雪磊  
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碳金融市场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各个子市场不平衡加剧。更为严重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动摇了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增加了碳金融市场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和年减排量最大的国家,应当抓住当前机遇,建立全国统一的碳强制减排市场,完善交易市场体系,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运作,掌握产品定价权,服务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和兑现国际减排承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初昌雄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主流的战略选择,低碳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金融创新。碳金融就是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创新的产物。文章从低碳项目的投融资和低碳碳交易两个方面,分析了低碳经济背景下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创新活动以及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策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金旺  郭福春  
低碳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碳金融是各国抢占低碳经济的制高点,碳金融发展的基础在于碳金融市场。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以来,碳金融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已经形成一个交易规模日趋壮大的国际碳金融市场,成为当前国际金融博弈的新焦点。本文介绍了碳金融市场的起源,总结了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的经验,分析了2005-2010年国际碳交易发展趋势,指出我国CDM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方面提出我国发展碳金融市场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骆华  费方域  
目前国际碳金融市场已基本形成,呈现出持续发展的态势,并日益成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介绍了国际碳金融市场的产生及其市场结构,分析了当前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征,并分析国际碳市场对我国的影响,提出我国今后碳金融发展的要点。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乔海曙  陈守端  沈淑娟  杜华青  
本文从碳金融市场创新、碳金融市场规模、碳金融市场结构、碳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碳金融市场制度建设五个层面,透视了截至2010年末我国碳金融市场的最新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安国俊  王风和  
随着碳金融市场日渐受到关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核证减排量(CERs)指标的最大卖家,但中国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范围却相对狭窄。本文在对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情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我国参与碳金融市场的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艳  
碳金融市场的发展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市场化的手段,同时也促进了金融交易的拓展与金融产业的升级。介绍了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市场结构、发展现状及主要经验,认为我国应该借鉴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的经验,从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碳交易制度、培育碳金融服务中介、建立碳金融产品体系等方面入手构建我国的碳金融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