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27)
2023(13775)
2022(11313)
2021(10313)
2020(8124)
2019(18370)
2018(17650)
2017(33557)
2016(17596)
2015(19746)
2014(19346)
2013(19434)
2012(18423)
2011(16998)
2010(17225)
2009(15934)
2008(15111)
2007(13696)
2006(12537)
2005(11972)
作者
(49933)
(41349)
(41109)
(39109)
(26606)
(19811)
(18548)
(16044)
(15879)
(14777)
(14267)
(13888)
(13464)
(13214)
(13058)
(13037)
(12140)
(12080)
(11978)
(11431)
(10456)
(9924)
(9897)
(9448)
(9440)
(9340)
(9170)
(8898)
(8289)
(8267)
学科
(85143)
经济(85075)
(48848)
管理(48459)
(38425)
企业(38425)
中国(33823)
(28550)
金融(28550)
方法(27890)
(26755)
银行(26742)
(26098)
数学(24282)
数学方法(24135)
地方(23367)
(22980)
业经(19630)
(19421)
贸易(19399)
(18897)
(18706)
(18033)
环境(16068)
农业(15486)
(14098)
(13797)
(12373)
地方经济(12073)
(11654)
机构
学院(252730)
大学(250593)
(120348)
经济(118154)
研究(97633)
管理(92336)
中国(83068)
理学(77049)
理学院(76155)
管理学(75289)
管理学院(74785)
(54880)
(54103)
科学(52437)
(48822)
中心(44911)
研究所(43691)
财经(42301)
经济学(38763)
(38545)
(37979)
(37733)
北京(36232)
(35210)
经济学院(34794)
(33575)
师范(33300)
财经大学(31470)
(31240)
业大(30290)
基金
项目(157618)
科学(125770)
研究(120446)
基金(115719)
(99886)
国家(99080)
科学基金(84704)
社会(79623)
社会科(75916)
社会科学(75902)
基金项目(59149)
(59114)
教育(53606)
自然(50626)
(50188)
自然科(49481)
自然科学(49472)
自然科学基金(48608)
资助(47760)
编号(47527)
(40777)
成果(38930)
重点(36178)
(35882)
课题(34127)
发展(34010)
国家社会(34002)
(33462)
(33419)
中国(32086)
期刊
(141638)
经济(141638)
研究(87170)
中国(57698)
(44241)
金融(44241)
(39188)
管理(38472)
(36478)
科学(33958)
学报(32124)
教育(27144)
大学(25590)
农业(24684)
经济研究(24231)
学学(23918)
业经(22462)
财经(21946)
技术(20913)
(19119)
问题(18151)
(18090)
国际(17827)
世界(16333)
(14027)
技术经济(12742)
理论(12337)
商业(12001)
现代(11981)
(11515)
共检索到417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遥  刘倩  
近10年来,全球碳金融市场出现爆炸性增长趋势;但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碳排放量下降,对碳信用的需求锐减。2012年之后碳金融市场的供需和发展规模,不仅取决于全球经济恢复的步伐,更取决于各国的气候政策和国际谈判的结果,尤其是美国的气候变化立法。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碳信用供给国,面对气候变化框架下全球碳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现实,一方面要在国际谈判中推动资金技术转移机制,另一方面要布局国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力争从碳信用供给国发展成为全球碳金融中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亦冬  
离岸金融市场主要兴起于60年代,70年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在全球展开;其类型按实际运作情况可分为4种,按形成过程的特点可分为两种,但无论是采用哪种形式兴办,一般应具备政治经济稳定、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政策优惠、金融法规健全等条件;为适应全球金融竞争需要,促进我国金融业发展和国际化,更好地吸引外资,我国有必要建立离岸金融市场。为此,本文分析了建立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可行性,并提出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应选择在上海建立,其模式应选择渗漏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帆  
中央十五大坚持邓小平改革路线,初级阶段理论奠定深化改革基础 从邓小平逝世,到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政治实现了平稳过渡。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再次确认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给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承认和巩固改革成果,坚持深化改革方向,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盛春光  
从介绍全球碳金融市场的结构框架入手,分析国际碳金融市场的交易规模与发展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国家政策、碳资源、金融基础服务和法律制度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建立碳金融市场的可行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晓辉  刘冀生  
多角化战略发展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是否能够适应目前的中国企业发展实际是目前国内理论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多角化战略的提出、定义以及分类出发,分析了企业选择多角化战略的原因,并结合中国目前市场的特征讨论了多角化战略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国俊  敖心怡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国际潮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作为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金融制度安排,绿色金融通过创新性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金投资环保、节能、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等绿色产业,推动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已经达成各方共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施学光  
9·11事件加速了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衰退,但经过衰退和调整将进入新的增长期。21世纪初,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与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形成,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健  
中国金融市场效率与发展战略刍议李健金融市场的效率是市场运作能力和市场功能发挥程度的集中体现。如何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并保持其稳健发展,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中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图从发展战略的角度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效率问题进行一些分析研究。-、中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茂清  
中国碳金融市场前景广阔,对于银行业来说,这既预示着巨大的市场机遇,也伴随着一系列风险。本文在介绍碳金融发展前景的基础上,对我国银行业介入碳金融业务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银行业如何更好发展碳金融业务提出了相应对策。并指出,我国银行业抓住机遇的同时更要防范风险,这是在碳金融时代需要积极面对的一大难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静文  伊楠  
2月末以来,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效果逐渐显现,但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则扩散蔓延,韩国、意大利、伊朗、美国等国感染人数大幅增加,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肺炎全球风险上调至最高级别"非常高"之后,又认定其为"全球性流行病"。疫情冲击加上OPEC与俄罗斯减产磋商破裂,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剧烈震荡。3月16日,恐慌指数VIX已攀升至82.69,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最高点。本轮金融震荡的两个演变阶段以3月9日为界,本次金融震荡大致可以分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盛春光  
伴随全球各地碳金融市场体系的纷纷建立,低碳金融市场这一人为缔造的市场得以迅速发展。本文从介绍碳金融市场诞生的背景入手,分析全球各主要碳金融市场交易体系及交易所形成过程,提出中国构建碳金融市场体系的思路和具体构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祝圣训  黄惠琴  沈征  
环境审计,也称为环境、健康和安全审计.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七十年代初期.当时,一些企业自发的制定了一些审计计划,作为检查和评价本企业环境问题的内部管理工具,这些计划的独立性很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方法,但正是从那时起,环境审计作为一门新兴科学,在实践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今天,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几百家企业都已作为一个新的审计种类,建立了正式的审计计划,为高层次管理部门提供管理是否遵循了政府和行业内部制定的各种标准作保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