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7)
- 2023(13358)
- 2022(11089)
- 2021(9828)
- 2020(8312)
- 2019(18993)
- 2018(18435)
- 2017(35005)
- 2016(19113)
- 2015(21407)
- 2014(21385)
- 2013(21234)
- 2012(19780)
- 2011(17866)
- 2010(18167)
- 2009(16809)
- 2008(16121)
- 2007(14790)
- 2006(12810)
- 2005(11235)
- 学科
- 济(76409)
- 经济(76331)
- 管理(54124)
- 业(51110)
- 企(40792)
- 企业(40792)
- 方法(34424)
- 数学(30401)
- 数学方法(30169)
- 融(27985)
- 金融(27983)
- 中国(27184)
- 银(25582)
- 银行(25529)
- 行(24649)
- 财(22413)
- 农(22006)
- 地方(18377)
- 贸(17782)
- 贸易(17772)
- 易(17326)
- 业经(17161)
- 制(17121)
- 学(16797)
- 环境(15600)
- 农业(14962)
- 务(14364)
- 财务(14326)
- 财务管理(14294)
- 企业财务(13598)
- 机构
- 大学(270731)
- 学院(270045)
- 济(112416)
- 经济(109999)
- 管理(100167)
- 研究(93856)
- 理学(85981)
- 理学院(85003)
- 管理学(83608)
- 管理学院(83120)
- 中国(76263)
- 科学(58412)
- 京(56301)
- 农(54353)
- 财(51812)
- 所(48402)
- 中心(45970)
- 业大(44771)
- 研究所(44258)
- 农业(43304)
- 财经(41209)
- 江(40489)
- 经(37453)
- 经济学(35354)
- 北京(35142)
- 范(33621)
- 院(33404)
- 师范(33116)
- 州(32767)
- 经济学院(32349)
- 基金
- 项目(182382)
- 科学(141060)
- 基金(131089)
- 研究(128895)
- 家(116496)
- 国家(115508)
- 科学基金(96997)
- 社会(81408)
- 社会科(77297)
- 社会科学(77270)
- 省(72407)
- 基金项目(70084)
- 自然(63352)
- 自然科(61867)
- 自然科学(61844)
- 划(61416)
- 自然科学基金(60748)
- 教育(58612)
- 资助(52773)
- 编号(51386)
- 重点(42110)
- 成果(41161)
- 发(40461)
- 部(39691)
- 创(38676)
- 创新(36292)
- 课题(36122)
- 科研(36050)
- 计划(35149)
- 大学(33708)
- 期刊
- 济(118615)
- 经济(118615)
- 研究(77021)
- 中国(53722)
- 学报(48963)
- 农(48730)
- 科学(41450)
- 财(40155)
- 融(39255)
- 金融(39255)
- 大学(35802)
- 学学(33899)
- 管理(33459)
- 农业(31918)
- 教育(25806)
- 技术(21853)
- 财经(20232)
- 经济研究(19606)
- 业经(19362)
- 业(17475)
- 经(17349)
- 问题(16194)
- 贸(14683)
- 国际(14442)
- 版(13960)
- 理论(13017)
- 技术经济(12949)
- 商业(12652)
- 科技(12496)
- 图书(12327)
共检索到405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叶耀明 朱雅崴
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与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能否抓住低碳经济以及碳金融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如何通过金融创新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显得非常迫切。本文认为上海要以碳金融的发展为契机,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提升上海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并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增加金融业产值、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服务能力、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改善等方面着重分析碳金融发展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最后从商业银行、相关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法律法规等视角对于发展碳金融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碳金融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影响 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刚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启动十五年来,虽然成效显著,但对其进程的判断仍然是模糊的。本文通过对影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进程的经济因素、金融因素、政治因素和综合因素四个变量指标体系的国际比较,发现上海作为国内金融中心虽然地位基本稳固,但与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相比尚存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金融部门产值较低、金融市场结构急需优化、金融衍生商品交易规模有待提高、金融人才资源密度和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以及缺乏宽松而又严格的法规体系等方面。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分阶段目标体系和相应举措。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豫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催生了G20峰会,G20伦敦峰会对全球金融监管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G20伦敦峰会达成的最新国际金融监管共识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和启示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是与国际全面接轨的过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先行先试统一的金融监管模式、应成为人民币相关产品的全球性交易支付主平台和定价中心、应实现金融产品业务创新与调控监管的同步创新、应同步建立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和机制、应强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建设、应重视国际会计准则建设和话语权、应强化征信建设和信用评级体系监管等。
关键词:
G20 金融监管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戴天柱
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建设过程中,我们应注重金融中心与地域金融、金融资源流动的相关性,从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特征和优势出发,积极探索长三角地区作为金融腹地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是要重视长三角地区多层次资本市场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支撑,从而在新的发展机遇下加快长三角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成。
关键词:
长三角 多层次资本市场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贺瑛
GFCI是全球最具权威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指标指数。近年来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一直备受各界尤其是国际金融界的关注。最新GFCI排名显示:上海依然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之一,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得到长足发展,还需经历艰辛的努力。
关键词:
GFCI 国际金融中心 指标体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韩汉君 王玉
打造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金融强国之“强”,既是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之“强”,也体现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之“强”。以此为导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始终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充分利用上海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基础,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未来发展中,为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积极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推动离岸金融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循序渐进加强离岸金融市场产品创新,强化金融基础设施核心技术开发和跨境互联互通建设,以此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水平并向更高能级的国际金融中心迈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课题组
良好的金融生态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通过对上海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以及上海金融资源集聚程度的分析,可以看出上海具有相对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适合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但是与世界上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上海又具有明显差距。主要原因是我国金融体系存在融资结构不合理、金融创新不足、金融市场不成熟、金融文化缺失、金融及相关法律不健全等问题。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有强大的经济总量、健全的法律信用制度、发达的配套专业服务等基础环境,以便利金融机构的生存,促进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集聚。 改善金融生态.一方面要完善金融业自身的经营和运作机制,强化市场约束,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调动各方力量,努力...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肖兰华
目前,全球各大国际金融中心如美国纽约和芝加哥、英国伦敦、新加坡、澳大利亚悉尼等都把电力金融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发展与壮大的重要支点,开展并壮大电力金融及产品衍生品业务,取得了良好成效和可供借鉴的经验。上海要建成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理应有电力金融的一席之地,不应缺少电力金融这一环。然而,目前关于电力金融的市场研究,国内几乎属于空白。因此在总结各国电力金融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东风,尽快谋划上海电力金融市场建设,探索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适应的电力金融市场发展模式,研发满足电力市场多样化需求的期货、期权与远期合约等电力金融产品,搭建规范运行与防控风险的制度框架就显得尤为必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豫
本文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应当把握的若干重点,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实现人民币基本国际化的主要标志和战略措施,提出了近期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市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统研处课题组 王欣欣 马强 周智立 张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苏宁
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历史大趋势和我国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大背景,赋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化,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被提上议事日程。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把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正式确立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健
随着金融开放创新的深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望再上新台阶,商业银行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19年1月,人民银行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决胜年之际,2020年2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冲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