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84)
- 2023(16899)
- 2022(14283)
- 2021(13400)
- 2020(10916)
- 2019(25270)
- 2018(24910)
- 2017(47854)
- 2016(25684)
- 2015(28954)
- 2014(28852)
- 2013(28777)
- 2012(26985)
- 2011(24563)
- 2010(24631)
- 2009(22659)
- 2008(21533)
- 2007(18869)
- 2006(17035)
- 2005(15602)
- 学科
- 济(108448)
- 经济(108341)
- 管理(69983)
- 业(67509)
- 企(54396)
- 企业(54396)
- 方法(43895)
- 数学(38124)
- 中国(38037)
- 数学方法(37781)
- 银(34789)
- 银行(34642)
- 行(33089)
- 融(31581)
- 金融(31580)
- 农(28725)
- 地方(27521)
- 制(26867)
- 财(25454)
- 业经(24444)
- 学(21911)
- 贸(21623)
- 贸易(21600)
- 易(21004)
- 农业(19630)
- 环境(19543)
- 和(16795)
- 理论(16557)
- 技术(16027)
- 务(15877)
- 机构
- 大学(360896)
- 学院(358458)
- 济(152357)
- 经济(149154)
- 管理(139465)
- 研究(129107)
- 理学(118899)
- 理学院(117559)
- 管理学(115831)
- 管理学院(115193)
- 中国(108228)
- 京(79000)
- 科学(76402)
- 财(69412)
- 所(64879)
- 中心(59842)
- 研究所(58960)
- 农(58204)
- 财经(55067)
- 江(52595)
- 北京(51200)
- 业大(50370)
- 经(50188)
- 范(47603)
- 师范(47170)
- 经济学(46998)
- 院(46500)
- 农业(45357)
- 州(43776)
- 经济学院(42346)
- 基金
- 项目(239264)
- 科学(188301)
- 研究(177799)
- 基金(173960)
- 家(151040)
- 国家(149777)
- 科学基金(128095)
- 社会(112683)
- 社会科(106959)
- 社会科学(106933)
- 基金项目(91715)
- 省(91265)
- 自然(81290)
- 教育(80203)
- 自然科(79383)
- 自然科学(79367)
- 自然科学基金(77938)
- 划(77498)
- 资助(72200)
- 编号(71898)
- 成果(58910)
- 发(54936)
- 重点(53728)
- 部(53411)
- 课题(49991)
- 创(49703)
- 国家社会(46696)
- 创新(46468)
- 教育部(46047)
- 科研(45329)
- 期刊
- 济(168869)
- 经济(168869)
- 研究(116245)
- 中国(75303)
- 融(56446)
- 金融(56446)
- 农(53717)
- 学报(53606)
- 管理(52089)
- 科学(51515)
- 财(50422)
- 大学(40895)
- 教育(40304)
- 学学(38272)
- 农业(35909)
- 技术(29928)
- 经济研究(27558)
- 财经(27060)
- 业经(26593)
- 经(23144)
- 问题(21741)
- 业(19004)
- 理论(18887)
- 图书(18686)
- 贸(18329)
- 国际(17326)
- 技术经济(17169)
- 世界(17121)
- 实践(17070)
- 践(17070)
共检索到558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涛 程炼
低碳经济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并引致了碳金融的蓬勃发展。在中国,低碳经济同样是金融部门所密切关注的新兴领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在积极开展碳金融的相关业务。本文将对国内外的碳金融发展进行考察,并在结合兴业银行的碳金融实践基础上,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政策重点。
关键词:
碳金融 绿色金融 兴业银行 低碳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胜轩 陈亚芹
当前,我国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作为国内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敏锐把握我国绿色发展大趋势蕴藏的历史机遇,在国内率先制定绿色金融发展战略、探索绿色金融体制机制,逐步构建起集团化、多层次、综合性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开创了"寓义于利"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兴业银行一张靓丽的"名片"。
关键词:
兴业银行 绿色金融产品 绿色融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琪 张广宇
一、引言当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并逐渐上升为关乎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的全球性难题。在此背景下,加强环境保护,确保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共识。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绿色金融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它通常指金融机构在处理日常业务时必须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这一因素,将与环
关键词:
兴业银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沈琳 叶敏
本文结合国际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商业银行发展低碳金融的现状,指出中国商业银行应从两方面入手发展低碳金融业务:一是积极开展低碳授信工作,包括:开拓信贷市场,寻求有效信贷资源;根据赤道原则实行有差别的授信管理制度;完善低碳绿色信贷的环境。二是拓展中国银行业的低碳中间业务领域,包括:为CDM项目提供多元化的中介服务,积极参与和促进碳排放权交易的中介平台的建设;积极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相关的理财产品。政府需在政策层面激励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商业银行应主动转变经营策略以适应碳金融发展。
关键词:
碳金融 低碳经济 商业银行 金融衍生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艳秋 丰兴东
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讨论和研究的热点,我国的商业银行在低碳金融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如何创新发展低碳金融从而实现业务经营转型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论文在国内外学者和实务界研究的基础上,从碳金融的内涵出发,梳理了碳金融的五种发展模式,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实际,为商业银行下一步的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伟杰 谢丽华
发展碳金融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必然关心发展碳金融是否有利于提高其竞争力和盈利水平。通过对兴业银行发展碳金融后的效应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大力发展碳金融给其带来的主要效应有:市场竞争力提高、经营风险降低、盈利能力提高和获得投资者支持等。从而得出结论:在国家大力鼓励发展低碳经济和碳金融的现阶段,商业银行如能做好内部管理,大力发展碳金融将有利于其发展。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碳金融 效应 兴业银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万伦来 杨巧琳
商业银行碳金融理财产品业务有助于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提高银行自身的综合实力。科学合理的碳金融理财产品收益与风险评价体系对商业银行顺利开展碳金融理财产品业务有指导性作用。文章基于GARCH(1,1)模型并结合B-S期权定价原理对碳金融理财产品的收益部分进行了科学定价,同时通过VaR值的测算结果观察其风险波动情况,由此建立了碳金融理财产品收益与风险的评价模型。据此以兴业银行推出的一款碳金融理财产品为例,对其收益与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兴业银行发行该款产品属于折价发行,折价部分可以理解为是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万伦来 杨巧琳
商业银行碳金融理财产品业务有助于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提高银行自身的综合实力。科学合理的碳金融理财产品收益与风险评价体系对商业银行顺利开展碳金融理财产品业务有指导性作用。文章基于GARCH(1,1)模型并结合B-S期权定价原理对碳金融理财产品的收益部分进行了科学定价,同时通过VaR值的测算结果观察其风险波动情况,由此建立了碳金融理财产品收益与风险的评价模型。据此以兴业银行推出的一款碳金融理财产品为例,对其收益与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兴业银行发行该款产品属于折价发行,折价部分可以理解为是对投资者的风险补偿;产品的风险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种现象可能与我国目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尚未成熟、市场波动性较大有关。最后,结合研究结果与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产品业务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理财产品业务和投资者投资选择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宽 周好文 张烨
全能银行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演化过程,有其深刻的宏观经济背景和微观经济动因,以及自身的动力。各种全能银行模式是与各国的工业化的发展模式相适应的银行组织形式。中国全能银行应服务于中国企业集团的国际市场战略,应整合国内市场的银、证、保等业务,通过并购、重组等手段,以构建国际一流的全能银行集团。
关键词:
全能银行 金融业 并购 重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俊 王刚贞
在过去的几年里,碳金融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碳金融业务也不断拓展创新,这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不仅预示着巨大的商机,更具有促进经营战略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意义。文章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可从以下方面发展碳金融业务:一是做大做强CDM项目融资业务,使其成为商业银行资产新的重要运用方向和新的利润来源;加速发展中介商模式,牢固树立商业银行在买卖双方之间的中介地位,以期获得丰厚的中间业务收入。二是积极拓展碳金融业务发展新模式,主要包括CDM项目资金管理模式、CDM项目融资租赁模式、碳基金托管模式以及参与CERs二级市场交易模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崔文馨 胡援成
本文基于低碳经济目标下的国内外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信贷实践,重点分析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信贷模式案例,通过审视不同信贷模式的操作流程、适用范围、产品优势,以及应用过程中需重点防范的风险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值得进一步推广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绿色金融 信贷模式 兴业银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郑冲
西方银行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重点围绕管理气候变化风险、拓展低碳金融业务和加强内部运营管理三个方面,努力打造低碳领先银行,低碳金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西方银行的主要经验包括组建专门机构与团队、夯实研究基础、发挥综合化经营优势以及重视同外部专业机构的合作。我国银行业机构应积极借鉴国外最佳实践,从制定发展战略、加强基础建设、防范高碳排放行业风险、拓展新兴业务市场、完善自身碳排放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深入推进低碳金融建设。
关键词:
低碳金融 气候变化 减排 西方银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沈琳 叶敏
本文结合国际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低碳金融的现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应从两方面入手发展低碳金融业务:一是积极开展低碳授信工作,包括:开拓信贷市场,寻求有效信贷资源;根据赤道原则实行有差别的授信管理制度;完善我国低碳绿色信贷的良好环境。二是拓展中国银行业的低碳中间业务领域,包括:为CDM项目提供多元化的中介服务,积极参与和促进碳排放权交易的中介平台的建设;积极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相关的理财产品。文章还指出政府需在政策层面激励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而商业银行也应主动转变经营策略以适应碳金融发展。
关键词:
碳金融 低碳经济 商业银行 金融衍生品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蔡宁伟
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本文回顾了碳金融的概念和提出,总结了碳金融的现状和发展,分析了碳金融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内外机遇和挑战,从6个方面探索了国内商业银行碳金融的业务、工具和产品创新。目前,国内碳金融市场机制亟待建立健全,国内商业银行对碳金融业务的认识不足,缺少专业机构和专业人才,碳金融业务存在较大和较多的风险等都制约了碳金融的发展。因此,仍需通过健全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碳金融业务专业团队、参与和促进中介组织建设、构建跨国金融战略联盟、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这5项创新促进碳金融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小亚 任秋潇
低碳金融已成为全球的共同语言和焦点话题。国外金融机构早已布局低碳金融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笔者在与伦敦、巴黎、新加坡和香港地区银行业同仁进行沟通探讨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部分境外同业发展低碳金融的实践,分析了国际低碳金融发展的新趋势,并为中国商业银行发展低碳金融提出了几点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