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54)
- 2023(13350)
- 2022(11120)
- 2021(10020)
- 2020(7963)
- 2019(17783)
- 2018(17209)
- 2017(32846)
- 2016(17349)
- 2015(19018)
- 2014(18593)
- 2013(18291)
- 2012(17300)
- 2011(15760)
- 2010(16421)
- 2009(15219)
- 2008(14195)
- 2007(13086)
- 2006(12003)
- 2005(11121)
- 学科
- 济(71660)
- 经济(71599)
- 管理(56751)
- 业(54969)
- 企(44989)
- 企业(44989)
- 中国(30343)
- 融(27211)
- 金融(27211)
- 银(25731)
- 银行(25715)
- 行(25075)
- 地方(23726)
- 农(22380)
- 方法(19980)
- 财(19737)
- 业经(19278)
- 技术(19073)
- 制(17662)
- 数学(16609)
- 数学方法(16392)
- 环境(15555)
- 农业(15380)
- 策(13527)
- 贸(13313)
- 贸易(13293)
- 技术管理(13266)
- 学(13079)
- 易(12862)
- 发(12692)
- 机构
- 学院(239084)
- 大学(233528)
- 济(104838)
- 经济(102533)
- 管理(92771)
- 研究(84728)
- 理学(77599)
- 理学院(76773)
- 管理学(75812)
- 管理学院(75324)
- 中国(71649)
- 财(51254)
- 京(49414)
- 科学(46823)
- 所(41378)
- 中心(40527)
- 江(39277)
- 财经(38224)
- 研究所(36683)
- 农(35013)
- 经(34496)
- 州(32118)
- 范(32039)
- 北京(32021)
- 经济学(31820)
- 师范(31774)
- 院(30870)
- 业大(29496)
- 经济学院(28367)
- 财经大学(28011)
- 基金
- 项目(150298)
- 科学(120561)
- 研究(118268)
- 基金(106936)
- 家(90800)
- 国家(89929)
- 科学基金(78533)
- 社会(76405)
- 社会科(72665)
- 社会科学(72654)
- 省(61879)
- 基金项目(55482)
- 教育(53003)
- 划(50427)
- 编号(48551)
- 自然(46563)
- 自然科(45524)
- 自然科学(45517)
- 自然科学基金(44717)
- 资助(42151)
- 成果(40325)
- 发(39138)
- 创(37376)
- 课题(35174)
- 创新(33997)
- 重点(33963)
- 发展(32561)
- 部(32365)
- 展(31991)
- 国家社会(31293)
- 期刊
- 济(126681)
- 经济(126681)
- 研究(80424)
- 中国(58467)
- 融(42148)
- 金融(42148)
- 管理(38599)
- 财(38291)
- 农(34205)
- 教育(32095)
- 科学(29593)
- 学报(27786)
- 农业(22512)
- 大学(22446)
- 技术(22407)
- 业经(22126)
- 学学(20855)
- 经济研究(20111)
- 财经(18840)
- 经(16346)
- 问题(15416)
- 科技(13023)
- 坛(12828)
- 论坛(12828)
- 技术经济(12799)
- 贸(12781)
- 图书(12546)
- 国际(11938)
- 业(11871)
- 现代(11772)
共检索到396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晓春 施卓宏 周燕
建立全国范围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利用市场机制实现碳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以最经济的方式推进节能减排,是我国碳金融公共政策创新的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晔
一、发展碳金融策略1.加大舆论的宣传与引导力度。在发展我国碳金融的过程中,要注重舆论的宣传与引导,加大对环境问题的宣传力度,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形成碳消费理念,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碳经济的氛围;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的监督作用,使金融机构支持碳经济的行为与社会形象挂钩,推动金融机构积极践行碳金融原则,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我国碳金融发展的氛围。2.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应把碳金融创新作为支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玉宇
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温室气体减排的金融活动,碳金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碳金融发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碳金融机制创新策略。
关键词:
碳金融 机制创新 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德山 徐海锋 张淑英
首先在Howitt和Aghion(1998)的熊彼特式创新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家庭部门、最终产品部门、中间产品部门、研发部门和金融中介部门的理论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面板Tobit模型对我国30省市自治区2005-2014年的二氧化碳效率与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技术水平能够有效促进二氧化碳效率的提升,而政府研发支出与二氧化碳效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金融相关率、金融深化与二氧化碳效率呈正U型关系,股票市场直接融资与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登艳
随着全球"碳减排"需求和碳交易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全球开始建立碳资本与碳金融体系。碳金融逐渐成为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关键,而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已严重滞后。加快金融创新,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并在新的全球碳金融框架下争取主动权刻不容缓。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 金融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武魏巍
发展低碳经济乃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是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背景下各国形成竞争优势的新平台。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减缓为低碳经济转型提出了新的机遇。低碳经济,不仅可以成为度过目前经济困难的有效方式,而且是确保在中长期经济持续增长最可行的手段之一。金融创新是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高效运用综合化的金融创新手段,有助于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壮大,进而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邓宇
碳排放是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与之相对应的碳排放权则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变量。由于碳排放权的特殊属性、市场交易机制和相应的配套制度等尚处于探索阶段,制约了金融机构参与"碳中和"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此,一方面,应注重从基础性制度层面搭建碳排放权金融创新的体制机制,为碳排放权金融发展提供较好的政策环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博闻
当今世界,随着全球"碳减排"需求和碳交易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碳金融也因此成为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关键。加快碳金融创新,以此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并在新的全球碳金融框架下争取主动权刻不容缓。碳金融的产生及其兴起关于碳金融一词,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碳金融一般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德勇 刘玲
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交易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的事实决定了我国碳金融巨大的市场空间。国际碳金融交易市场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碳金融创新产品不断丰富,组建了较为完善的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体系,但是我国仍处于碳金融发展的起步阶段。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下我国面临着各个方面的挑战,推动碳金融市场主体参与碳金融业务,既是应对国际金融竞争,掌握碳金融话语权的需要,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刚刚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为碳金融业务的发展创新指明了目标,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 金融创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韩先锋 肖坚 李勃昕
【目的】在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矛盾日益加剧的现实背景下,本文旨在从政策工具组合的视角出发,探究“创新-金融”政策组合如何影响城市碳排放,从而为实现“双碳”目标以及构建高效政策协同路径提供政策性建议。【方法】本文基于2006—2020年中国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创新型城市、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双试点”构造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DID)考察了“创新-金融”跨政策工具组合的协同降碳效应。【结果】(1)“双试点”政策协同显著有利于碳减排,且其能发挥比“单试点”政策更为明显的降碳效果,以上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2)“双试点”政策通过驱动绿色技术创新和加快人才集聚来间接降低碳排放;(3)“双试点”政策的协同降碳效应在非资源型城市、行政等级较高以及官员任期较短的城市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且在先开展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再进行创新型城市建设情景下存在更为明显的协同降碳效应。【结论】应积极发挥“创新-金融”政策组合效能,加快释放政策协同的降碳红利,为实现“双碳”目标探寻政策协同的有效路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严成樑 李涛 兰伟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发展、创新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内生增长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对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理论模型的分析表明,金融发展与二氧化碳强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原因是,一方面,金融发展水平越高,技术水平越高,从而二氧化碳强度越低;另一方面,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增长率越高,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越多;上述两种作用之间存在一个权衡。在此基础上,运用我国30个省份1997—2012年的数据,本文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对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信贷规模对我国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存在倒U型关系,FDI规模对我国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存在U型关系,金融市场融资规模、金融业的竞争、信贷资金...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创新 二氧化碳强度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谢清河
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更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和紧迫任务。在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商业风险和商业机遇的大背景下,该文论述了发展低碳经济与金融创新的互动效应,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与金融创新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 可持续发展 金融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桂堂 张钰 梁夏
绿色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体系相辅相成,碳金融体系是低碳经济模式下实现绿色发展的一种新的金融体系。未来碳金融市场良性发展需要建立在"自愿性"碳金融交易的基础之上,对此,以金融创新为切入点,从产品服务创新与制度创新两个层面提出了构建完善碳金融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 金融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桂堂 张钰 梁夏
绿色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体系相辅相成,碳金融体系是低碳经济模式下实现绿色发展的一种新的金融体系。未来碳金融市场良性发展需要建立在"自愿性"碳金融交易的基础之上,对此,以金融创新为切入点,从产品服务创新与制度创新两个层面提出了构建完善碳金融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 金融创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清河
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更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和紧迫任务。本文在全球气候变化带来更多商业风险和商业机遇的大背景下,论述了发展低碳经济与金融创新的互动效应,探讨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与金融创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 可持续发展 金融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