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23)
- 2023(9983)
- 2022(8215)
- 2021(7224)
- 2020(5587)
- 2019(12599)
- 2018(12345)
- 2017(22929)
- 2016(12449)
- 2015(13902)
- 2014(14263)
- 2013(14059)
- 2012(13304)
- 2011(12182)
- 2010(12694)
- 2009(11729)
- 2008(10739)
- 2007(9917)
- 2006(9193)
- 2005(8781)
- 学科
- 济(53638)
- 经济(53586)
- 管理(35345)
- 业(33683)
- 融(26261)
- 金融(26260)
- 企(26212)
- 企业(26212)
- 中国(25504)
- 银(25339)
- 银行(25325)
- 行(24639)
- 地方(20845)
- 农(16229)
- 业经(14672)
- 制(14638)
- 财(13971)
- 环境(13713)
- 方法(12748)
- 农业(11636)
- 中国金融(11102)
- 发(10905)
- 学(10599)
- 地方经济(10493)
- 数学(10229)
- 数学方法(10113)
- 贸(9803)
- 贸易(9787)
- 理论(9473)
- 易(9419)
- 机构
- 学院(172952)
- 大学(166833)
- 济(71243)
- 经济(69425)
- 研究(62108)
- 管理(59630)
- 中国(56188)
- 理学(48130)
- 理学院(47540)
- 管理学(46782)
- 管理学院(46464)
- 京(36983)
- 科学(35980)
- 财(35827)
- 所(31825)
- 中心(30818)
- 江(29866)
- 研究所(27950)
- 农(27839)
- 财经(26595)
- 州(25344)
- 范(24509)
- 北京(24349)
- 师范(24245)
- 经(23781)
- 银(23333)
- 院(22543)
- 银行(22461)
- 经济学(21992)
- 业大(21948)
- 基金
- 项目(102049)
- 研究(81211)
- 科学(79044)
- 基金(69125)
- 家(58670)
- 国家(58044)
- 社会(49574)
- 科学基金(49377)
- 社会科(47056)
- 社会科学(47049)
- 省(43409)
- 教育(36545)
- 基金项目(35790)
- 编号(35223)
- 划(34830)
- 发(29339)
- 成果(29246)
- 自然(28641)
- 资助(28075)
- 自然科(27893)
- 自然科学(27890)
- 自然科学基金(27352)
- 课题(25840)
- 发展(24183)
- 展(23732)
- 重点(23559)
- 创(21993)
- 年(21658)
- 性(21154)
- 部(20940)
共检索到299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佐明
从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首次提出"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到"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绿色发展等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已经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绿色"已经成为我国未来经济金融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基础。发展碳金融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金融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宝山
本文以辨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概念为切入点,结合当前我国小企业正面临严峻的融资背景,阐述了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开展小企业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以美国富国银行小企业金融业务模式为标杆,将S WOT方法应用于我国较有代表性的小企业金融事业部模式分析,通过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深入剖析了小企业金融事业部制模式对解决当前我国小企业和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优劣势及前景,为进一步推广应用该模式以及探索我国商业银行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模式提供可资借鉴的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乔海曙 陈守端
碳金融的内涵从狭义到广义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基于碳交易、碳减排和气候变化的应对行动。广义的碳金融业务据此分为三个市场:低碳产业投融资市场、碳交易市场和气候风险资本市场,这三个市场共有绿色信贷、低碳产业直接融资、碳指标及衍生品交易、碳交易中介服务、碳金融理财产品、天气衍生品和巨灾债券七种业务模式。本文以制度、市场和组织三个维度作为衡量标准,分析我国碳金融业务的成熟度,将我国的碳金融业务分为成熟体系和新兴体系两个层次,发展思路包括:优先发展碳减排相关业务,重点支持融资类业务,积极布局气候风险管理业务。
关键词:
碳金融业务 分层模型 业务成熟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包文俊 缪维祥 朱念芬
上海市的邮政储汇事业,近年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成为上海市整个金融事业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汇集和融通社会主义建设资金,还是在促进国民经济和方便人民生活方面,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此,我们最近特对上海邮政储汇事业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作了探索性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展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小平
个人金融业务是以居民个人为经营对象,商业银行向个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品种和金融服务,以满足其融资理财的一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商业银行扩大业务范围,占领市场份额,增加经营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商业银行应努力开发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个人金融业务产品,如个人信贷业务、贷理业务、信用卡业务、信息咨询业务、通讯财务业务服务、个人理财服务等,并在观念、体制、机构、人员、技术等方面做必要的调整。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金融业务 个人金融 金融服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庆修 许明朝
我国私人金融业务发展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统一规划 ,提供有效服务”、“开展私人金融业务的‘零售服务’”、“以银行卡带动私人业务全面发展”、“积极开展消费信贷”等多种方式的金融业务 ,其目的在于启动私人金融业务市场 ,加快金融业的发展。
关键词:
私人业务 银行卡 统一规划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德勇 刘玲
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交易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的事实决定了我国碳金融巨大的市场空间。国际碳金融交易市场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碳金融创新产品不断丰富,组建了较为完善的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体系,但是我国仍处于碳金融发展的起步阶段。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下我国面临着各个方面的挑战,推动碳金融市场主体参与碳金融业务,既是应对国际金融竞争,掌握碳金融话语权的需要,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刚刚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为碳金融业务的发展创新指明了目标,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 金融创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俊 林冬冬
国外碳金融业务已由早期的基于碳交易所的业务向碳银行业务等方向拓展,以迎合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碳金融业务的拓展使其正在向更具有操作性和流动性的碳金融衍生品发展,如碳货币证券化及碳套利工具的开发是基于产业链角度及生态链角度对碳金融业务的拓展,也是对碳金融业务的进一步延伸。由于我国碳金融发展较缓慢,通过对国外碳金融业务发展的考察,可以为我国开展碳金融业务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
碳金融 碳交易 低碳经济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吴琦 温馨
本文结合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机会领域和对策建议。应对气候变化日益成为全球化现象和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2015年9月25日,中美两国元首发表联合声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作为世界第一的碳排放大国,运行后
关键词:
碳金融业务 碳金融产品 碳市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高宏华 徐焕龙 高万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辛志兵
本文通过对宁夏发展伊斯兰金融业务进行SWOT分析,阐述了伊斯兰金融业务在宁夏拥有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宁夏 伊斯兰金融 SWOT分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匡全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俊 王刚贞
在过去的几年里,碳金融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碳金融业务也不断拓展创新,这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不仅预示着巨大的商机,更具有促进经营战略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意义。文章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可从以下方面发展碳金融业务:一是做大做强CDM项目融资业务,使其成为商业银行资产新的重要运用方向和新的利润来源;加速发展中介商模式,牢固树立商业银行在买卖双方之间的中介地位,以期获得丰厚的中间业务收入。二是积极拓展碳金融业务发展新模式,主要包括CDM项目资金管理模式、CDM项目融资租赁模式、碳基金托管模式以及参与CERs二级市场交易模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振辉 孙冉 熊园
根据业务实践,归纳了大数据技术在小微金融业务中的八点突出应用,分别是关键指标的分析、关联关系的识别、小微企业的评级、真实流水的估计、融资需求的测算、贸易背景的审核、抵质押品的估值、经营异常的预警。小微金融业务中,尚无大数据应用的直接经验,还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数据的质量失真和数据清洗、大数据和人工介入之间的关系、大数据应用成果的转化等问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家珍
本文首先归纳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不同阶段的业务模式特征,指出信息不对称、信用无法多级穿透以及贸易场景难以核实是供应链金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析了物联网技术以及将其应用于供应链金融领域的优势,阐明其可实现数字化映射与实时监控,并赋予动产以不动产的属性,从而延伸核心企业信用覆盖范围,破解供应链金融发展困境,物联网的运用还可降低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控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其次,以某银行为例,介绍其利用物联网技术赋能供应链金融,在成品油销售领域、畜牧养殖业以及大宗商品领域的应用,分析业务的创新模式。最后,对商业银行利用物联网技术创新供应链金融业务提出建议,指出应从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提高数据分析建模能力、开放数据共享、防范潜在风险以及加强与新技术融合应用等方面发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