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12)
2023(14856)
2022(11701)
2021(10320)
2020(8392)
2019(18625)
2018(18313)
2017(35561)
2016(18911)
2015(21321)
2014(21574)
2013(21325)
2012(19124)
2011(17061)
2010(17619)
2009(16726)
2008(15954)
2007(14553)
2006(13341)
2005(12652)
作者
(54256)
(44960)
(44892)
(42258)
(28742)
(21281)
(20246)
(17418)
(17413)
(16242)
(15412)
(15004)
(14623)
(14380)
(14032)
(13777)
(13410)
(13056)
(12897)
(12867)
(11391)
(11130)
(11005)
(10416)
(10155)
(10137)
(10131)
(10002)
(8999)
(8909)
学科
(92215)
经济(92114)
(81591)
(73095)
企业(73095)
管理(69010)
中国(33095)
业经(31774)
方法(31348)
(28844)
(27148)
金融(27147)
(26340)
地方(25476)
(25230)
银行(25208)
(24549)
数学(22989)
数学方法(22864)
农业(21077)
(20417)
(19675)
财务(19620)
财务管理(19601)
企业财务(18447)
技术(18267)
环境(16973)
(16370)
理论(16216)
(15580)
机构
学院(275645)
大学(266449)
(120278)
经济(117958)
管理(107279)
研究(92047)
理学(90425)
理学院(89508)
管理学(88349)
管理学院(87858)
中国(78454)
(56840)
(56755)
科学(52371)
(46045)
(45009)
财经(44234)
(44147)
中心(43163)
研究所(41031)
(39977)
业大(36622)
经济学(36435)
北京(36299)
(36026)
农业(34628)
(33839)
师范(33511)
(33139)
经济学院(32827)
基金
项目(171727)
科学(137387)
研究(130297)
基金(123930)
(105644)
国家(104570)
科学基金(91881)
社会(85526)
社会科(81252)
社会科学(81235)
(70179)
基金项目(65272)
教育(57910)
自然(56446)
(56424)
自然科(55162)
自然科学(55152)
自然科学基金(54205)
编号(52155)
资助(49286)
(43335)
成果(41305)
(39144)
重点(38444)
(37677)
课题(36959)
(36873)
发展(35873)
创新(35728)
(35290)
期刊
(145941)
经济(145941)
研究(85641)
中国(59992)
管理(46459)
(46114)
(43999)
(41497)
金融(41497)
科学(36520)
学报(35215)
农业(29467)
技术(28370)
大学(28039)
教育(27054)
业经(27028)
学学(26658)
经济研究(22635)
财经(22523)
(19557)
问题(18649)
(17458)
技术经济(15811)
商业(14977)
现代(14457)
(14447)
世界(14167)
国际(13429)
经济管理(12944)
财会(12366)
共检索到440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毅  
碳中和目标提出后,我国顺势推出了碳金融服务,这一举措盘活了碳排放资源,使得物流企业能够将剩余碳排放量用于交易,从而获得更多金融资金支持。因此,物流企业将通过多种措施达成节能减排目标,从而使其为获得更多金融资金而进行低碳化发展。然而目前,碳金融能否切实促进低碳化发展仍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因此,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探究碳中和目标下碳金融与物流业低碳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以期为传统物流业低碳化发展提供指导依据。结果表明:贷款融资率在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中能够显著促进物流业碳排放增长,而抑制低碳化发展。贷款利率在滞后一期中能够显著促进物流业碳排放增长,而抑制低碳化发展。股票融资率在滞后四期中将显著促进物流业碳排放增长,而抑制低碳化发展。碳排放交易水平与物流业低碳化发展存在相互作用,碳排放交易水平显著正向作用于物流业低碳化发展;滞后一期物流业低碳化发展显著负向作用于碳排放交易水平,滞后二期物流业低碳化发展显著正向作用于碳排放交易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翁启伟  
随着“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政府对于各行业的减排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物流产业本身虽然会造成大量碳排放,但也能通过产业发展提高运输效率,进而节省能源,因此,如何科学引导物流产业发展无疑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了深入阐释二者关系,为政府优化物流企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二者的互动关系及协调性。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其中2007-2009年出现明显下降趋势,2010-2019年增速较快,达到较高发展水平。我国经济低碳化水平较高且增速较快,2010-2011年低碳化水平虽然显著降低,但2012年后便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到2019年达到较高水平。物流产业发展与经济低碳化水平互动程度明显升高,2008-2009年物流产业发展与经济低碳化水平互动程度达到低谷,但随后升至较高水平。物流产业发展与经济低碳化水平互动程度的协调性上升明显,通常物流产业发展进程较经济低碳化更为滞后,随着物流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二者协调性不断上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郑凯  汝宜红  
本文立足于物流业作为"能源需求者"与"物流服务提供者"的地位,分析了在"低碳化"需求下,物流业维护能源安全的重要作用与现实差距,并从直接减排与间接减排两个角度提出了物流业的低碳化发展对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菲  黄新建  姜睿清  
资源集约利用是实现经济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资源的集约利用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以我国物流业、低碳经济为研究对象,构建现代物流业、经济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利用2000-201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现代物流业与经济低碳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为轻度失调乃至严重失调,物流产业规模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自2005年起,我国现代物流业与经济低碳化逐步实现协调发展,并于2012年达到了优质协调。因此,要进一步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以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玉香  孟祥云  
首先分析了低碳物流的相关研究成果、内涵及其主要功能环节,接着剖析了制约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的因素,进而提出了促进物流服务企业发展低碳物流的相应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季刚  苗昱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定量分析金融在能源低碳化发展进程中的驱动贡献。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对碳排放强度下降有显著影响,成为能源低碳化发展的驱动力。金融可以通过资金扶持渠道、碳金融市场渠道、政策引导渠道和金融中介服务渠道,作用于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领域,发挥其资源配置、杠杆调节、中介服务职能,引导企业生产方式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最终通过能源结构优化,能源效率改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来驱动能源低碳化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段向云  陈瑞照  
通过相关性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环境价值观与低碳物流显著相关,物流企业低碳投入环境行为受社会规范等情境因素影响最大,低碳投入主要是外部推进型行为,而低碳行为能力等企业个性因素是物流企业低碳化运营的驱动因素,低碳运营主要是内部驱动型行为。要加强环境宣传以确立企业环境价值取向,积极发挥政策法规在低碳物流中的作用,继续提高企业的低碳环境能力和意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莫凤莹  
本文基于中国1997-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奢侈品消费和物流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论表明,物流业发展和奢侈品消费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整体而言,物流业发展对奢侈品消费呈现正向作用。从第1期到第5期,物流业发展显著促进了奢侈品消费增长,且促进作用递增。但到第6期,物流业促进奢侈品消费增长的作用开始递减,但整体促进作用仍然较大。物流业发展对奢侈品消费的促进作用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倒"U"型趋势。同时,奢侈品消费增长也促进了物流业发展。从第1期到第4期,奢侈品消费促进物流业发展的作用递增,但递增幅度较小。但到第5期,奢侈品消费促进物流业发展的作用开始递减,但递减幅度较小,奢侈品消费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较为平稳。方差分解表明,物流业对奢侈品消费的解释贡献度以及奢侈品消费对物流业的解释贡献度均呈递增趋势。从贡献度大小来看,物流业对奢侈品消费的贡献较奢侈品对物流业的贡献度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甘信华  刘峰  
以物流业和三次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计量经济理论的模型和方法,对中国1978~2009年物流业与三个产业发展的协整与因果互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看,中国物流业与三次产业之间呈现出比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发展趋势,短期波动也起着正的影响作用;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看,中国物流业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有单向的因果关系,与第三产业有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琦  范鑫坤  
党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提出的“双碳”目标,是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物流业是高能源消耗和高碳排放行业,随着物流规模不断扩大,“降碳”刻不容缓。本文计算了2013-2019年全国30个省域物流业碳排放量,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逐步回归法探究我国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究东中西部地区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导致物流业碳排放量增加的因素按影响程度依次为:能源消耗量、产业规模和货物周转量;第二,物流业基础设施和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第三,物流业能源消耗量是促使东中西部地区物流业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程度依次为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基于此,提出实现我国物流业低碳转型发展的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泽中  陈曦  徐静  
落后的农村物流成为阻碍我国农村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农村物流低碳化发展又是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梳理出农村物流低碳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借助ISM分析方法建立了解释结构模型,进而分析各层级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农村物流低碳化发展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农村物流低碳化发展主要由12项因素决定,各因素之间存在或是单项促进,或是相互促进,或是单项施压等关系;农村物流低碳化发展系统可划分为系统状态层、响应层、核心表现层和目标层等4个层级,各层级之间呈现依次递进关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振龙  侯琰珍  孙鸿鹄  
国土空间低碳化发展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基础。市域空间是国土空间规划兼具目标传导与战略落实双重属性的关键地域单元,揭示市域国土空间碳排放特征及其低碳化发展效率的空间差异对于塑造绿色低碳的国土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探索国土空间碳排放测算方法,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维度分析市域国土空间低碳化发展效率的空间差异特征,进一步提出面向空间治理的优化策略,并以苏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构建的市域国土空间碳排放测算方法及低碳化发展模型能够有效测度市域碳排放特征及其低碳化发展效率空间差异。(2)苏州市2020年碳排放总量为2.38亿t,碳排放量高值地块集中分布在各类工业集聚区内,低值地块分散分布在乡镇地带以及各类碳汇主体地区。国土空间低碳化发展效率在不同尺度上均有明显差异,区县尺度主要表现出地域差异,乡镇尺度具有城乡差异。同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其经济、社会低碳化发展效率也较高,但生态低碳化发展效率往往较低。(3)根据区县、乡镇不同空间类型,促进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转型,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减排固碳的作用,构建复合协调、低碳可持续的国土空间格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毛文富  徐凤  
改革开放40年以来,物流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本文实证分析了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两者的相互关系,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深入分析物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并验证了物流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一些弊端和不足,有助于实现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从不协调到协调、或从一般协调到高水平协调的良性循环效果,促进整体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葛卫芬  
低碳经济时代,港口物流业等第三产业因碳排相对比第二产业低而成为重点发展方向,但港口物流业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低碳化挑战,如,运输环节的低碳化选择与制约,储存、加工、包装等环节的诉求和发展。科学推进低碳港口物流业发展应从四方面入手:一是树立港口物流低碳发展理念;二是做好低碳港口发展的规划;三是强化低碳港口物流的技术支持;四是建立低碳港口物流发展激励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汤中明  周玲  
在对我国低碳经济水平进行评估以及对物流行业的能源消耗数据进行估算的基础上,以低碳经济水平为因变量、物流碳排放强度和单位GDP物流成本为自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单位GDP物流成本和物流碳排放强度均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强的负相关;物流业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物流业碳排放造成的直接影响和物流业发展对低碳经济的间接影响两个方面。据此,提出了我国低碳物流发展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