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36)
- 2023(4937)
- 2022(4085)
- 2021(3535)
- 2020(2783)
- 2019(6276)
- 2018(6309)
- 2017(11627)
- 2016(6762)
- 2015(7729)
- 2014(7725)
- 2013(7741)
- 2012(7711)
- 2011(6981)
- 2010(7021)
- 2009(6186)
- 2008(6181)
- 2007(5905)
- 2006(5332)
- 2005(4867)
- 学科
- 济(25479)
- 经济(25440)
- 管理(20645)
- 业(14761)
- 企(12356)
- 企业(12356)
- 学(11156)
- 方法(9998)
- 环境(9942)
- 数学(8280)
- 中国(8119)
- 数学方法(8053)
- 农(6723)
- 财(6068)
- 划(5956)
- 制(5695)
- 业经(5513)
- 和(5296)
- 银(5259)
- 银行(5220)
- 行(5047)
- 融(4933)
- 金融(4933)
- 理论(4538)
- 贸(4473)
- 贸易(4469)
- 农业(4376)
- 易(4354)
- 地方(4338)
- 资源(4330)
- 机构
- 大学(103484)
- 学院(100434)
- 研究(42636)
- 济(35488)
- 经济(34573)
- 管理(31464)
- 中国(31293)
- 科学(30766)
- 农(27675)
- 理学(26387)
- 理学院(25995)
- 管理学(25146)
- 管理学院(25005)
- 所(24589)
- 京(24045)
- 研究所(22610)
- 农业(22357)
- 业大(20805)
- 中心(18790)
- 江(16961)
- 财(16137)
- 院(15783)
- 省(15588)
- 北京(15315)
- 农业大学(14169)
- 室(14019)
- 范(13554)
- 科学院(13292)
- 师范(13213)
- 技术(13057)
- 基金
- 项目(68241)
- 科学(50862)
- 基金(48334)
- 家(46396)
- 国家(46058)
- 研究(42506)
- 科学基金(36363)
- 省(26917)
- 自然(26411)
- 自然科(25769)
- 自然科学(25755)
- 自然科学基金(25279)
- 社会(24726)
- 基金项目(24532)
- 划(24137)
- 社会科(23255)
- 社会科学(23247)
- 资助(21135)
- 教育(19217)
- 重点(16507)
- 计划(16261)
- 科技(15382)
- 编号(15300)
- 发(15045)
- 部(14161)
- 科研(14096)
- 创(13378)
- 成果(13163)
- 创新(12731)
- 专项(12392)
共检索到161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赵振山 陈胜国
本实验测定了碳酸及盐酸普鲁卡因对草鱼鱼苗的麻醉效果,确定了两种麻醉剂的最适浓度及各浓度下的存活时间。其结果是:草鱼鱼苗在运输介质中,碳酸的最适浓度为500ppm,其安全存活(10%的死亡率)达201小时;盐酸普鲁卡因的最适浓度为90ppm,安全存活达152小时,而对照组仅为91小时。
关键词:
鱼苗,麻醉运输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姜维 王启军 赵虎 张红星 Andy Kouba 张璐 Ruth Marcec
观测MS-222对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的麻醉效果。12~15℃水温下,使用0.6 g/L MS-222对16尾4.7龄宁陕县东河的大鲵和16尾2.7龄周至县黑河的大鲵进行浸浴麻醉,每间隔5 min,观测个体的逃匿反应、翻正反射及痛感反应,记录个体麻醉时间和恢复时间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0.6 g/L MS-222对大鲵进行浸浴处理,32尾个体均达到深度麻醉,所需时间为11~30 min,苏醒时间为30~180 min;体重与麻醉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320),水温与麻醉时间呈显著的强负相关关系(r=-0.698)。试验过程中没有个体死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小明 刘毅 赵迪武 陈磊 胡海
应用 1 5 %盐酸左旋咪唑擦剂对自然感染猪蛔虫、结节虫、类圆线虫、毛首线虫等消化道线虫的猪进行了驱虫试验 .结果试验组猪蛔虫虫卵减少率为 99.9% ,虫卵转阴率为 85 .7% ,类圆线虫虫卵减少率和虫卵转阴率均为1 0 0 % ,结节虫分别为 97.6 %和 37.5 % ,毛首线虫分别为 2 7.3%和 1 2 .5 %
关键词:
猪 消化道线虫 盐酸左旋咪唑 擦剂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利娟 程守坤 张饮江 陈舜胜 黄硕琳 谢晶
研究了加州鲈鱼(Micropterus salmoides)在10、20、30、40、50、60和70 mg/L的MS-222麻醉液中的麻醉效果,并在20 mg/L的MS-222麻醉液中研究了10、15、20和25℃水温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最后在20℃和20 mg/L的MS-222麻醉液中进行了麻醉模拟运输试验。麻醉试验结果表明:随着MS-222浓度的增加,进入相同麻醉期的时间缩短,完全复苏的时间延长。10~20 mg/L的MS-222适于加州鲈鱼的麻醉运输。麻醉时间随着水温的降低而缩短,复苏时间随着水温的降低而增加。20~25℃水温适于加州鲈鱼的麻醉运输。麻醉模拟运输试验结果表明:运输17 h...
关键词:
加州鲈鱼 MS-222 麻醉运输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谢晶 曹杰
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可以品尝到各地鲜活鱼类的需求,鱼的保活运输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降低运输损伤、提高运输存活率,麻醉保活运输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四种常见渔用麻醉剂在鱼类麻醉保活运输中的应用,讨论影响麻醉保活运输存活率效果的主要因素,麻醉剂对鱼体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及麻醉剂残留的检测技术,并概括了现阶段麻醉保活运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目前,针对渔用麻醉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不同水产品的麻醉效果以及对鱼体生理生化的影响,针对鱼肉风味方面影响的研究少。新型渔用麻醉剂和针对麻醉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将会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鱼 麻醉剂 保活运输 麻醉剂检测技术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徐滨 庄平 章龙珍 冯广朋 石小涛 陈丽慧
通过化学麻醉剂丁香油、MS-222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71.2±8.9g)]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和麻醉试验,同时研究了丁香油、MS-222和直流电对施氏鲟幼鱼的麻醉效果,并在行为学基础上探讨了以上三种麻醉方法对鲟的有效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丁香油和MS-222对施氏鲟幼鱼的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26.37mg/L、22.17mg/L、18.00mg/L、16.22mg/L和61.67mg/L、58.22mg/L、56.90mg/L、56.90mg/L。MS-222的毒性明显小于丁香油,MS-222的安全浓度为15.57mg/L,丁香油的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之发 边力 刘心田 常青 阮晓红 陈四清 李凤辉 葛建龙 刘长琳
本研究旨在探讨硫酸镁、乙醇、氯化镁、丁香酚、MS-222、氯化锰、利多卡因、盐酸普鲁卡因、乙二醇苯醚、薄荷醇、苯佐卡因和三氯叔丁醇对长蛸(Octopus minor)成体的麻醉效果。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下硫酸镁、丁香酚、MS-222、氯化锰、利多卡因、盐酸普鲁卡因、乙二醇苯醚、薄荷醇、苯佐卡因和三氯叔丁醇对长蛸无麻醉作用。在0.2~0.6 mL/L乙二醇苯醚、0.05 g/L和0.06 g/L薄荷醇、0.5 g/L苯佐卡因、40μL/L丁香酚和50~500 mg/L MS-222浓度的溶液中,长蛸出现中毒现象。2 mL/L乙醇和2 g/L氯化镁溶液对长蛸无麻醉作用; 6~40 mL/L的乙醇和6~35 g/L的氯化镁溶液中长蛸出现麻醉现象。根据长蛸在4~40 mL/L乙醇和4~40 g/L氯化镁溶液中的麻醉和复苏过程将麻醉程度分为5个时期,复苏过程分为4个时期。长蛸在15~35 g/L氯化镁和10~40 mL/L乙醇中能够达到第4期麻醉,此时期适于观察和操作。在4~35 mL/L乙醇溶液中,随着浓度的增加麻醉时间逐渐缩短,复苏时间逐渐增加,在40 mL/L时长蛸产生应激反应麻醉时间变长。3~35 g/L氯化镁溶液中,随着浓度的增加麻醉时间逐渐缩短,复苏时间逐渐增加。10 mL/L乙醇和20 g/L氯化镁对长蛸的麻醉和复苏总时间最短,分别为26 min和40 min。实验证明,乙醇和氯化镁均可作为长蛸的麻醉剂,在麻醉效率方面乙醇好于氯化镁。
关键词:
长蛸 麻醉剂 麻醉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姚凯 吴沿友
【目的】通过研究氟离子和碳酸氢根添加对构树幼苗生长和碳代谢的影响,探讨喀斯特生态区域内的氟离子对植物光合作用和糖代谢过程的影响机制,以期为氟富集地区的森林植被管理和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喀斯特适生植物构树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在Hoagland营养液中加入Na F和Na HCO_3制成处理液。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组,即对照组、3 mmol·L~(-1)Na F处理组、3 mmol·L~(-1)Na HCO_3处理组和3 mmol·L~(-1)Na F+3 mmol·L~(-1)Na HCO_3处理组。测定构树幼苗在处理条件下的生长指标、光合指标、磷酸果糖激酶(PFK)活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活性和碳酸酐酶(CA)活性。【结果】1) F~-添加显著抑制了构树幼苗的生长和光合能力,并且使葡萄糖代谢从糖酵解途径转移到磷酸戊糖途径。在不同时添加HCO_3~-的情况下,F~-对叶片内的CA酶活性不产生显著影响,但在同时添加HCO_3~-时,F~-显著抑制叶片内的CA酶活性。2)根际HCO_3~-添加能够显著促进构树幼苗的生长和光合能力,提高葡萄糖代谢总量和CA酶活性。而同时添加F~-能抑制HCO_3~-添加对植株产生的正面效应,使植株的生长、光合、葡萄糖代谢总量都显著下降,而G6PDH酶活性显著上升。【结论】环境中较高浓度的F~-能够显著抑制构树的生长,具体体现在对光合过程的抑制和把过多的糖代谢底物分配到PPP途径上。而在根际添加适量的HCO_3~-能够为植株的生长提供额外的光合代谢底物,提高植株的糖代谢水平,从而对植物的抗逆性和生长都产生有利的影响。在同时添加HCO_3~-和F~-条件下,HCO_3~-对植物生长的增益效果被F~-的作用所削减,这主要是因为F~-对植物光合系统中各种酶结构和活性的破坏和抑制作用,也可能与F~-和HCO_3~-在根系吸收时存在竞争关系有关。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秀华 张烨伟 杨春志
以MS-222为麻醉剂,在13~14℃水温条件下,用浸浴麻醉方法测试了不同麻醉剂浓度和不同麻醉时间对牙鲆复苏时间、复苏率和24h存活率及长时间麻醉对复苏率的影响以及超有效浓度麻醉剂(60mg/L)麻醉后的抗露干能力。预备实验证明,本试验条件下麻醉剂的有效浓度为50mg/L。实验表明,将麻醉剂浓度从50mg/L提高到200mg/L,供试鱼被麻醉的时间由288s缩短至50s,复苏时间由94s延长至106s;用60、100和200mg/L的麻醉液持续麻醉后,可获得100%复苏率的最长麻醉时间分别为64、32和32min,牙鲆经MS-222麻醉后抗露干时间延长。牙鲆麻醉后复苏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颖畅 郝建军 于洋 康宗利 付淑杰
以"辽茄5号"(Solanum melongena L.)幼苗为试材,研究KHCO3和NaHSO3处理对茄子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KHCO3、NaHSO3及其复合能提高茄子幼苗的光合速率、光饱和点、CO2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降低光补偿点和CO2补偿点。茄子幼苗叶片中含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KHCO3提高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的羧化活性,NaHSO3使Rubisco的羧化活性、加氧活性、羧化活性和加氧活性的比值都提高。NaHSO3促进PSⅠ,PSⅡ和全链的电子传递,KHCO3对光合电子传递也有促进作用,但相对NaHSO3促进效...
关键词:
茄子幼苗 光合作用 碳酸氢钾 亚硫酸氢钠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维鑫 崔爱君 徐永江 李海宁 柳学周 王滨 姜燕 刘新富
黄条(鱼师)(Seriola aureovittata)是一种全球水域广泛分布的具有长距离洄游特性的大型大洋性鱼类,其生性凶猛、游泳速度快,人工养殖条件下对环境刺激的应激反应强烈。为开发适宜黄条(鱼师)实验和生产操作的低应激处理技术,采用实验生态学、生理学手段,首次研究了 2种温度条件下(20℃和24℃)、2种麻醉剂(MS-222和丁香油)对1龄黄条(鱼师)的麻醉效果,通过行为判别与生理指标分析(皮质醇、肾上腺素和葡萄糖的水平),确定了 2种麻醉剂对黄条(鱼师)的最适麻醉时间、复苏时间和麻醉剂量。根据黄条(鱼师)麻醉和复苏时的行为特征,将麻醉过程分为7个时期,复苏过程分为6个时期。在水温为20℃和24℃时,MS-222麻醉黄条(鱼师)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00~120和100 mg/L,而丁香油的最佳浓度均为40 mg/L。在此条件下,实验鱼均可在3 min之内入麻,5min之内复苏。随着麻醉剂浓度的增加,黄条(鱼师)入麻时间呈缩短趋势,复苏时间呈延长趋势。水温的升高降低了入麻时间,而对复苏时间无明显影响。在水温20℃和24℃条件下,40 mg/L的丁香油麻醉黄条(鱼师)后,血清皮质醇水平分别于6 h和12 h达峰值;在水温24℃条件下,100 mg/L的MS-222麻醉黄条(鱼师)后,血清肾上腺素水平于12 h达峰值,其他各实验组血清肾上腺素、葡萄糖和皮质醇水平均在24 h达峰值。2种温度条件下,实验鱼血清中3种应激相关生理指标在复苏72 h后均显著降低至初始水平以下。本研究结果可为制定规范化的黄条(鱼师)实验与养殖生产操作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左迎峰 张彦华 杨龙 谭海彦 顾继友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用盐酸对其酸解制备酸解玉米淀粉。考虑盐酸浓度对酸解玉米淀粉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抽滤洗涤法、X射线衍射(XRD)、旋转粘度计、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A)对酸解淀粉的回收率、结晶度、糊化粘度、糊化温度和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酸解玉米淀粉的回收率、结晶度和糊化温度随盐酸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盐酸浓度为0.5 mol/L时,回收率、结晶度和糊化温度都达到最大值;糊化粘度随盐酸浓度的增大而迅速减小;酸解改性对玉米淀粉的热稳定性影响较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连鹤娜 李春杰
盐胁迫是限制种子萌发的一个关键环境因子,而适宜浓度的外源激素可以提高盐胁迫下种子的萌发能力。为筛选促进盐胁迫下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水杨酸(SA)浓度,本研究选取6种SA浓度分别对200 mmol·L~(-1) NaCl胁迫下感染内生真菌(E+)和未感染内生真菌(E-)醉马草的种子浸种,测定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胚芽长、幼苗含水量等指标。结果表明,NaCl抑制了醉马草E+、E-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SA浸种处理后,低浓度SA (0.05~0.5 mmol·L~(-1))可以促进醉马草萌发和幼苗生长,高浓度SA (1 mmol·L~(-1))则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盛祥 刘文畅 谭洪新 罗国芝 孙大川 朱博文 庞云 扶泽发
为提高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_(2))麻醉后有水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研究了CO_(2)流速(麻醉阶段)、浸泡时间(浸泡阶段)、水体类型和盐度(复苏阶段)对复苏效果的影响。设置CO_(2)流速(3 L/min、5 L/min和7 L/min)、浸泡时间(0 min、1 min和5 min)、水体类型(自来水、养殖水上清液和养殖水)以及盐度(3、7和11)4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并以结果为依据进行L_(9)(3~(4)) 正交和验证试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CO_(2)流速为7 L/min、最佳浸泡时间为0 min、最佳水体类型为自来水、最佳盐度为7;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当复苏时间为2 h时,4种因子对运输效果的影响的主次关系为:浸泡时间>水体类型>盐度>CO_(2)流速,最佳运输方式组合为:CO_(2)流速8 L/min、水体类型为自来水、盐度为7、浸泡时间为0 min;当复苏时间为4 h时,4种因子对运输效果影响的主次关系为:浸泡时间> CO_(2)流速>水体类型>盐度,最佳运输方式组合为:CO_(2)流速7 L/min、水体类型为自来水、盐度为7、浸泡时间为0 min;当复苏时间为6 h时,4种因子对运输效果的影响的主次关系为:浸泡时间> CO_(2)流速>盐度>水体类型,最佳运输方式组合为:CO_(2)流速6 L/min、水体类型为自来水、盐度为7、浸泡时间为0 min。研究结果证明,可通过调节CO_(2)流速、浸泡时间、水体类型和盐度4种因素的水平,提高凡纳滨对虾在不同运输时长条件下的复苏率,为对虾保活运输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