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98)
- 2023(16340)
- 2022(13861)
- 2021(12588)
- 2020(10667)
- 2019(24051)
- 2018(23752)
- 2017(46513)
- 2016(25536)
- 2015(28476)
- 2014(28433)
- 2013(27998)
- 2012(25866)
- 2011(23341)
- 2010(23592)
- 2009(22400)
- 2008(22504)
- 2007(20579)
- 2006(18210)
- 2005(16744)
- 学科
- 济(105444)
- 经济(105296)
- 业(98987)
- 管理(92616)
- 企(88067)
- 企业(88067)
- 方法(45224)
- 财(37299)
- 数学(35998)
- 数学方法(35609)
- 农(35213)
- 业经(32684)
- 制(26749)
- 中国(25867)
- 务(25809)
- 财务(25759)
- 财务管理(25715)
- 企业财务(24374)
- 农业(23948)
- 贸(20313)
- 贸易(20303)
- 策(20058)
- 技术(19786)
- 易(19755)
- 和(19581)
- 划(19309)
- 环境(18774)
- 体(18617)
- 理论(18423)
- 学(18422)
- 机构
- 学院(368659)
- 大学(361224)
- 济(154251)
- 经济(151024)
- 管理(144438)
- 理学(122822)
- 理学院(121638)
- 管理学(119795)
- 研究(119210)
- 管理学院(119120)
- 中国(94821)
- 财(77737)
- 京(74869)
- 科学(70078)
- 农(63617)
- 所(60442)
- 财经(59840)
- 江(58651)
- 中心(55791)
- 经(54063)
- 研究所(53798)
- 业大(52871)
- 农业(49871)
- 北京(46886)
- 经济学(46563)
- 州(45815)
- 范(43848)
- 财经大学(43769)
- 师范(43425)
- 院(42929)
- 基金
- 项目(233534)
- 科学(184675)
- 研究(174358)
- 基金(169131)
- 家(145591)
- 国家(144271)
- 科学基金(124827)
- 社会(110585)
- 社会科(104822)
- 社会科学(104796)
- 省(93307)
- 基金项目(88819)
- 教育(79920)
- 自然(79747)
- 自然科(77842)
- 自然科学(77821)
- 划(76960)
- 自然科学基金(76469)
- 编号(72065)
- 资助(68933)
- 成果(58512)
- 重点(52437)
- 部(51936)
- 创(51196)
- 发(50814)
- 课题(49532)
- 制(47879)
- 创新(47245)
- 业(46596)
- 性(45311)
- 期刊
- 济(180158)
- 经济(180158)
- 研究(108984)
- 中国(73245)
- 财(65398)
- 农(60111)
- 管理(57537)
- 学报(51830)
- 科学(49602)
- 农业(40373)
- 大学(39839)
- 融(38517)
- 金融(38517)
- 学学(37917)
- 教育(35983)
- 技术(33193)
- 业经(31878)
- 财经(30155)
- 经济研究(28000)
- 经(25936)
- 业(23536)
- 问题(23197)
- 技术经济(19931)
- 贸(19306)
- 财会(18637)
- 现代(17948)
- 商业(17582)
- 版(17213)
- 世界(16847)
- 理论(16732)
共检索到561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承智 刘伯伦
本文从管理会计的视角解析了碳配额交易机制下的碳减排成本和碳减排收入,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企业减排决策的本量利分析模型,揭示了各变量间的数量依存关系,为企业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减排决策方法。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减排决策 本量利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军华 孙林洋 张诚 倪明 朱佳翔
在消费者低碳偏好的背景下,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制造商碳减排决策的动态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的演化均衡结果受单位碳减排成本和消费者碳排放敏感系数的影响;碳限额额度存在边界条件,政府设定碳限额额度小于该边界条件时,碳限额交易政策才能有效地激励企业进行碳减排。为促使系统演化成企业均选择碳减排的均衡,政府应降低企业的碳减排成本及提高消费者节能环保意识。同时,政府设定碳限额额度还应要小于一定的边界条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安崇义 唐跃军
不同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之间有何内在促进和制约关系,排放权交易市场中企业的决策标准是什么,为何发达国家热衷于实行CDM项目,碳税的加入对排放权交易市场有何影响。围绕这一系列重要问题,本文从微观角度出发,在AIM-Enduse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新的目标函数,重新定义参数,修改约束条件,构建在排放权交易机制下企业减排的单阶段最优化决策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基于配额的排放权交易和基于项目的排放权交易(CDM)之间内在的促进和制约关系,进而发现,参与者数量及参与者之间减排边际成本的离散程度将决定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量;对于减排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来说,CDM机制不仅有利于大幅降低其减排成本,还有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魏琦 宋亚楠
为研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纳入碳补偿机制对企业生产决策的影响,建立了该机制下双寡头企业面临排放权随机需求时的生产优化决策模型,分别得出无碳补偿机制以及纳入三种不同比例上限的碳补偿机制下企业最优生产减排策略。结果证明纳入碳补偿机制对社会总产出和企业净化处理量能产生影响,其中,按碳补偿占企业总排放量的比例确定的比例上限为最优选择。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模型应用,并采用灵敏度分析模型参数对企业最优化决策的影响。
关键词:
碳排放 碳补偿 生产减排 比例上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阿布都热合曼·卡的尔 杨景涵 雷明
本文基于不同碳配额分配机制考虑低碳偏好的寡头企业决策,建立双寡头企业碳减排策略和市场竞争的动态模型,讨论博弈模型中纳什均衡解的稳定性及企业的价格调整速度、竞争水平和碳减排投入对价格与利润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基准法中当各种因素发生变化时企业获得的利润大于祖父法且对市场竞争更具稳定性;处于领导地位的企业对市场影响力大需谨慎决策;消费者低碳偏好对企业利润贡献相同,有助于规模较小企业发展;企业碳减排投入增加时,竞争对手的利润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可能为其带来独特优势。本文研究结果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企业竞争行为和碳减排策略的研究领域,还为政府在制定碳配额机制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碳配额 低碳偏好 动态博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姜跃 韩水华
研究了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组成的供应链,建立一个以供应商作为领导者、制造商作为跟随者的两阶段斯坦伯格博弈模型来分析供应商参与对企业减排决策的影响,分析比较了供应商参与和不参与减排两种情况下制造商和供应商的最优决策,并通过算例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碳税与消费者碳排放敏感度对最优决策的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健 王庆山
从政策企业家视角出发,建立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在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具有企业性质的碳交易监管机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中心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探析碳配额决策因子和惩罚因子与降低市场违约风险的关系。结果发现:当企业实际碳排量大于高配额决策的初始配额量时,企业只能通过购买新的配额来补充排碳缺口,或接受违约惩罚;当企业实际排碳量较低时,一味要求高初始配额可能会减少企业的交易利润;为降低市场违约风险,碳配额决策因子β1为企业预计排量与历史排量比值的最大值,β2为企业预计排量与历史排量比值的最小值,惩罚因子η的取值范围满足η>2。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苏慧 张济建
工业企业是碳减排的重要责任主体。通过分析碳披露规制对企业碳减排决策的影响路径,将熵权-TOPSIS法引入企业碳减排投资决策过程,并以减排技术投资为例,分别对强制型和非强制型碳披露规制下企业碳减排决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碳披露规制下企业进行决策的侧重点不同,导致最终决策结果有所差异,且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的项目比初始投资成本低的项目更具优势,大力减排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焕勇 李宇航 韩云霞
建立了一个具有三种产品生产能力的寡头垄断制造商的生产决策模型。这个模型以高端消费群体和低端消费群体划分购买区域,研究制造商在某个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为了获得最大利润而对新产品、再制造产品和翻新产品所做出的生产决策。在决策过程中,政府对企业的碳排放有限额,因此,超出限额部分的碳排放权,制造商需要从碳市场上购买。通过数学模型的构建和求解,得出制造商在不同碳排放节约和碳交易价格下的生产决策;同时求出了生产单位再制造产品所能节约的碳排放量的几个临界值。结果发现:制造商在不同单位再制造产品节约的碳排放临界值范围内为了得到最大利润会选择生产不同的产品组合。
关键词:
碳限额 碳排放权交易 再制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范丹丹 徐琪
考虑企业权力结构对政府与供应链企业两阶段决策的影响,分别构建了Nash博弈、制造商-Stackelberg博弈以及零售商-Stackelberg博弈对应的三种企业权力结构下的博弈模型,分析并对比了不同权力结构下政府最优补贴策略以及供应链企业最优碳减排决策,最后讨论了相关因素对这些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企业权力结构下政府补贴策略不同;供应链企业碳减排决策不受企业间权力结构的影响,取决于消费者低碳偏好以及政府补贴策略。销售价格和批发价格对政府补贴决策起相反作用,而需求影响因子对企业碳减排决策起同向作用。
关键词:
企业权力结构 碳减排 政府补贴 博弈模型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伟达 曹铭锐
在碳配额交易制度下,通过分成融资租赁方式,引入制造与再制造过程碳减排设备,分析其对制造/再制造企业生产决策的影响。构建利润最大化目标函数,并通过Kuhn-Tucker条件进行求解,通过数值分析,探究自有资金量、收益共享率、单位碳减排量对生产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收益共享率越高,新品产量越低;随着单位碳减排量的增加,总利润随之增加,且在企业受到资金约束时,碳排放总量随之降低;当收益共享率和单位碳减排量取相同值时,企业通过分成融资租赁方式引入再制造过程碳减排设备比引入制造过程碳减排设备,获得更多利润并产生更少的碳排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巫瑞 夏西强 曾庆丽
为分析碳配额分配方法对低碳供应链减排提升的影响,本文分别基于历史排放法和基准法两种碳配额分配方式构建碳减排费用不同承担模式的博弈模型,剖析两种不同碳配额分配方式下减排努力程度、单位产品零售价格、销售量和收益等的影响,研究主要得到:(1)历史排放法与基准法下,与零部件商和生产商仅一方提升碳减排减排努力程度相比,供应链上下游同时进行碳减排时碳减排努力程度、供应链上下游整体收益和销售量更高;(2)两种碳配额分配方式下,供应链上下游是否愿意提升碳减排努力程度与二者碳减排成本系数有关;(3)历史排放法下产品碳减排努力程度、零部件单位价格、单位产品零售价格和销售量均低于基准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峥 王凤忠 营刚
以经济学视角和方法分析了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碳排放权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特殊资源,对其进行优化配置必将对供应链企业的运营管理及生产决策产生深刻影响。主要包括成本构成、消费观念、交易模式、供应链组成及新市场风险等。针对以上新问题给出了要探寻需求客观规律,制定合理价格,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合作及注重碳价格对利润影响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低碳供应链 碳排放权 运营决策 减排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昊 黄泽慧 史小宁 巫景飞
以国际海运碳交易机制的实施为背景,在考虑船东对减排产品类型偏好具有差异的情况下,基于Hotelling模型,研究提供不同类型减排产品企业之间的竞争策略。通过分析Nash博弈和Stackelberg博弈的均衡结果,得到船东对某类减排产品偏好的增加,会促进该类减排产品的价格上涨,市场份额扩大和收益增加。并且,在Stackelberg博弈中,主导企业获得较Nash博弈下更大的收益,而跟随企业的收益变化取决于船东减排偏好与减排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操群
截至2014年6月,全国七大碳交易试点全部上线。各试点省市碳交易标准差异较大,本文以此为背景,比较不同标准差异,并分析其对短期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发现:各试点省市碳配额及碳交易的标准差异对短期企业价值有较大影响。从碳配额看,按照湖北的标准短期企业价值最大;从碳交易一级市场看,按照广东的有偿标准短期企业价值最小;从碳交易二级市场看,按照深圳、上海的标准短期企业价值波动幅度最大。为激发碳减排动力,碳配额标准应考虑企业实际情况,探索完善碳交易二级市场。
关键词:
碳配额 碳交易 CCE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