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11)
2023(19775)
2022(16842)
2021(15760)
2020(12881)
2019(29410)
2018(29112)
2017(55030)
2016(29904)
2015(33288)
2014(33219)
2013(32857)
2012(30692)
2011(28014)
2010(28027)
2009(25823)
2008(24994)
2007(21738)
2006(19340)
2005(17458)
作者
(87469)
(72583)
(72237)
(68795)
(46556)
(34760)
(32764)
(28453)
(27582)
(25917)
(24867)
(24463)
(23297)
(23012)
(22677)
(22417)
(21538)
(21296)
(20858)
(20677)
(18197)
(17963)
(17482)
(16583)
(16364)
(16095)
(16091)
(15869)
(14773)
(14499)
学科
(135068)
经济(134929)
管理(82058)
(75738)
(60967)
企业(60967)
方法(51698)
数学(44525)
数学方法(44084)
中国(39624)
(33140)
地方(31541)
(30079)
(28633)
业经(28427)
(24194)
贸易(24178)
(23410)
(23125)
农业(22395)
环境(22084)
(20725)
银行(20673)
(20363)
金融(20361)
(19960)
(19656)
理论(19574)
技术(18299)
(17978)
机构
大学(427702)
学院(425742)
(178921)
经济(175193)
管理(160583)
研究(155491)
理学(137844)
理学院(136171)
管理学(133879)
管理学院(133115)
中国(116189)
科学(95553)
(92566)
(80076)
(79459)
研究所(72336)
(71471)
中心(68359)
财经(63748)
业大(62545)
(62191)
北京(59147)
(58082)
(57948)
师范(57367)
(56350)
农业(56003)
经济学(55336)
(50339)
经济学院(49528)
基金
项目(286551)
科学(225724)
基金(208684)
研究(208275)
(183025)
国家(181537)
科学基金(154741)
社会(132852)
社会科(125879)
社会科学(125848)
(110344)
基金项目(109959)
自然(99840)
自然科(97508)
自然科学(97485)
自然科学基金(95741)
教育(94928)
(93887)
资助(85339)
编号(83062)
成果(68127)
重点(64879)
(64499)
(63318)
(59228)
课题(58447)
创新(55398)
国家社会(55248)
科研(54631)
教育部(54210)
期刊
(203877)
经济(203877)
研究(132262)
中国(85784)
学报(69317)
(65954)
科学(64451)
管理(60573)
(59179)
大学(51715)
学学(48708)
教育(47525)
农业(45659)
(39484)
金融(39484)
技术(35658)
经济研究(33882)
业经(31889)
财经(31784)
(27464)
问题(27108)
(24289)
(21519)
图书(21180)
技术经济(20984)
世界(20281)
科技(19982)
(19190)
现代(19135)
国际(19104)
共检索到644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束兰根  辛晴  
【目的/意义】统筹经济高质量增长和城市低碳发展,对我国碳达峰目标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并制定详细碳减排和经济产业发展政策。【设计/方法】以城市为单位,对中国城市碳排放量和碳达峰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构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进行稳健回归分析来说明中国城市碳排放量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中国碳交易市场试点能否促进城市碳达峰,然后通过分样本回归显示中国城市在碳达峰路径上存在巨大的异质性。【结论/发现】准确识别出工业能源、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和城镇生活等碳达峰重点控制行业和部门。提出中国应加快启动全国碳市场,全面发挥碳减排市场机制。制定碳达峰政策应注重区域针对性,要重点扶持中西部中小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圣  王慧敏  蒋松凯  陈辉  蔡春霞  孙雪丽  李亚春  
与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因素相比,经济发展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最为显著。以江苏省沿海地区能源消费情况为基础,研究得出地区碳排放、人均碳排放,并且1999-2008年该地区碳排放量与人均碳排放量的增加趋势一致。选取人均GDP来代表经济增长数据,人均CO2排放代表碳排放数据,借助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来分析江苏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CO2排放之间的关系和演变态势。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江苏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均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拟合模型中参数α0为0.245 7,α1为3.658 14e-5,α2为1.318 32e-8,α3为-3.298 09e-13,所以根据模型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将伟   黄燕芬  
选取2011—2021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实证分析碳排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排放强度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碳排放强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碳排放强度也会影响邻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在碳排放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调节效应,显著抑制了碳排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此,应深度解析碳排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统筹推进碳减排目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技术、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碳排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空间协同效应;持续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充分发挥其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将伟   黄燕芬  
选取2011—2021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实证分析碳排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排放强度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碳排放强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碳排放强度也会影响邻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在碳排放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调节效应,显著抑制了碳排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此,应深度解析碳排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统筹推进碳减排目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技术、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碳排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空间协同效应;持续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充分发挥其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建飞   韩延玲   刘慧龙  
为探讨数字经济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数字经济指数,核算各城市碳排放量,采用SBM模型测算城市碳排放效率,并以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指数来刻画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在此基础上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提升碳排放效率,二者呈现出“U”型关系,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降低碳排放强度和减少碳排放量,均呈现出倒“U”型关系;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或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碳排放,且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经济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数字经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碳排放存在门槛效应,数字经济和技术创新在门槛值前后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均呈现“先抑后扬”,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为“先扬后抑”,对碳排放强度跨越门槛后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指数跨越门槛值后能够提高碳排放效率、减少碳排放量,但对碳排放强度不产生影响。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建飞   韩延玲   刘慧龙  
为探讨数字经济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数字经济指数,核算各城市碳排放量,采用SBM模型测算城市碳排放效率,并以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指数来刻画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在此基础上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提升碳排放效率,二者呈现出“U”型关系,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降低碳排放强度和减少碳排放量,均呈现出倒“U”型关系;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或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碳排放,且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经济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数字经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碳排放存在门槛效应,数字经济和技术创新在门槛值前后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均呈现“先抑后扬”,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为“先扬后抑”,对碳排放强度跨越门槛后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指数跨越门槛值后能够提高碳排放效率、减少碳排放量,但对碳排放强度不产生影响。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田成诗  刘怡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基于199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广义加性混合模型研究了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文中,不可观测的时间相关效应和残差自相关结构被作为独立变量加入模型,收入效应和时间相关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可能存在异质性也予以考虑。实证结果显示,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最适模型中收入效应具有异质性,西部地区的最适模型中包含异质性时间相关效应;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不存在倒U型关系;在未来的节能减排工作中,应充分考虑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区域差异性及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异质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倪外  曾刚  
低碳城市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研究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低碳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集成,构建低碳城市发展路径指标,包括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消费、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以及低碳管理与制度等七个方面,19项核心内容及21项对应衡量指标。重点分析低碳城市发展路径的核心内容,并以此判断上海市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得出结论,上海市低碳城市建设有一定基础,但处于起步阶段,低碳交通体系、低碳产业发展、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方面具有初步的基础,但城市低碳建筑、低碳能源消费、居民低碳消费,以及低碳管理与制度建设方面基本空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建荣  陈实  张白羽  
经济规模对碳排放具有明显的增量效应,揭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制订合理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论文在多变量分析框架下,建立了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并基于我国1978~2009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卡尔曼滤波分析,其结果不仅显示了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依赖程度,而且描述了资本和劳动对碳排放的替代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月娥  张晓民  
公共机构是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大户,推动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发展,对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碳达峰、碳中和基本内涵及相关要求的基础上,指出公共机构将迎来低碳目标从定性到定量、低碳节点从模糊到具体、低碳约束从软性到刚性、低碳视线从浅层到深层、低碳范畴从个体到全局的新征程,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具体举措,以更好地推进图书馆等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耀华  李忠民  
哥本哈根大会以后,减排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深入研究并判断各省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Tap io脱钩指标对1999-2008十年间各省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测度,结果显示近十年来我国绝大部分省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呈现弱脱钩状态,经济增长速度大于碳排放增长速度,表明减排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在对脱钩弹性指标进行因果链分解后表明,工业领域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为碳排放增长速度的减缓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如此,我国未来面临的减排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经济结构的"重型化"趋势导致对能源的需求量增大,加上我国在新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颖   徐少雄  
[目的]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旨在探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我国制定切实可行的碳减排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方法]采用排放因子法和熵权法分别构建了我国农业碳排放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指标衡量体系,并综合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数字经济的推广可以显著减少农业碳排放,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一个单位可使农业碳排放减少355.26万吨;且优化能源结构和技术进步是数字经济抑制农业碳排放的重要作用机制;数字经济的发展对邻近地区的农业碳排放具有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在不同区域、不同碳排放水平地区以及针对不同的碳排放源,数字经济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结论]数字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其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推动我国农业的低碳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万超  马晓明  
减少人类活动的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国际社会已普遍达成共识的应对气候变暖的根本性途径。研究中日两国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的变化情况,以及能源结构方面存在的差异,目的在于借鉴日本发展低碳经济的先进经验,以期为预测中国碳排放的趋势和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目标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促进中国低碳经济的长远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锦琦  
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了解能源消费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本文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对江西2000-2012年能源消费及其产生的二氧化碳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江西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煤炭是江西的主要能源。2000-2012年,江西二氧化碳排放量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态势。建议江西省应从优化能源结构、发挥森林碳汇潜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等方面实行低碳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杰梅   祁婧洁   尹琪   高丽  
绿色发展是物流业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借助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和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分别计算在碳排放约束下2009—2020年中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物流效率和物流全要素生产率,再运用空间马尔科夫链揭示物流效率类型转移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通过泰尔系数和变异系数研究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在城市间与省际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1)我国碳排放约束下物流效率呈上升态势,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中西部地区低的特征,在逐渐通车的铁路干线与公路干线周围的城市物流效率提升明显。(2)同一时间段内,不同物流效率类型的城市对其邻近城市的物流效率转移有明显带动或抑制影响。(3)物流业GML指数值大于等于1的城市在全国各个地区分布大致均匀,物流全要素生产率受技术进步指数的影响较大。(4)省际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明显高于城市间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基于结果分析提出在碳排放约束下提升物流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