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95)
- 2023(8174)
- 2022(6730)
- 2021(5914)
- 2020(4743)
- 2019(10788)
- 2018(10625)
- 2017(20735)
- 2016(11269)
- 2015(12580)
- 2014(12619)
- 2013(12655)
- 2012(12185)
- 2011(11292)
- 2010(11812)
- 2009(10819)
- 2008(10556)
- 2007(9897)
- 2006(9331)
- 2005(8655)
- 学科
- 济(70937)
- 经济(70895)
- 管理(37299)
- 业(32097)
- 企(26600)
- 企业(26600)
- 方法(19539)
- 地方(19209)
- 数学(17058)
- 数学方法(16888)
- 中国(15550)
- 农(14640)
- 学(13703)
- 环境(13658)
- 地方经济(13465)
- 业经(13195)
- 财(12167)
- 策(12132)
- 制(10831)
- 划(10283)
- 农业(9860)
- 贸(9046)
- 贸易(9039)
- 经济学(9000)
- 银(8812)
- 融(8811)
- 金融(8811)
- 银行(8801)
- 易(8711)
- 行(8587)
- 机构
- 学院(172998)
- 大学(170457)
- 济(86515)
- 经济(84931)
- 管理(65030)
- 研究(64935)
- 理学(54807)
- 理学院(54219)
- 管理学(53570)
- 管理学院(53224)
- 中国(49199)
- 财(38460)
- 科学(35994)
- 京(34976)
- 所(32600)
- 财经(29713)
- 研究所(29174)
- 中心(28441)
- 江(27706)
- 经济学(27295)
- 经(26752)
- 农(25819)
- 经济学院(24072)
- 院(23108)
- 北京(22308)
- 业大(21606)
- 财经大学(21570)
- 范(21499)
- 师范(21315)
- 州(21229)
- 基金
- 项目(104583)
- 科学(83833)
- 研究(78502)
- 基金(77012)
- 家(65977)
- 国家(65433)
- 科学基金(56408)
- 社会(51959)
- 社会科(49421)
- 社会科学(49410)
- 省(40731)
- 基金项目(39055)
- 教育(34946)
- 自然(34684)
- 划(33847)
- 自然科(33829)
- 自然科学(33824)
- 自然科学基金(33218)
- 资助(31904)
- 编号(30623)
- 成果(25727)
- 发(25299)
- 重点(23727)
- 部(23427)
- 课题(22434)
- 国家社会(21611)
- 创(21476)
- 发展(21312)
- 展(20983)
- 教育部(20433)
- 期刊
- 济(108410)
- 经济(108410)
- 研究(58679)
- 中国(33813)
- 财(28440)
- 管理(27643)
- 农(24398)
- 科学(22985)
- 学报(21791)
- 融(19716)
- 金融(19716)
- 经济研究(18136)
- 大学(16994)
- 学学(16297)
- 农业(16008)
- 财经(15789)
- 技术(15545)
- 业经(15425)
- 教育(14631)
- 经(13807)
- 问题(13445)
- 贸(11212)
- 技术经济(10790)
- 国际(10243)
- 世界(9919)
- 统计(8993)
- 现代(8789)
- 经济管理(8755)
- 经济问题(8698)
- 改革(8491)
共检索到278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枕戈 庄贵阳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蕴含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治理模式不懈追求和探索。本文在综述碳达峰、碳中和的文明创造激励意义和高质量发展实践内涵基础上,阐释了新发展格局驱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经济变革机理,并对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的(非)均衡稳态及影响因素表现进行解析。研究认为,聚焦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逐步实现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有机统一,需要用好统筹考虑政策目标稳定性与内外政策交互性、精准把握政策时度效和政策体系完善与升级、综合协调政策的创造性执行以及破坏性创造等“双碳”工作推进策略;把“双碳”作为加快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促进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与升级的重要抓手,创新政策选择和协作机制,克服“纳什均衡”低质效非合意稳态带来的生产力损失与要素资源错配;结合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与试点建设政策机制设计,巩固、充实和拓展有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的经济基础、发展空间和动力源。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冲 王军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在碳排放自主贡献目标下,中国需要逐步压缩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占经济的比重,推动经济、产业、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还需要商业银行在帮助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生产线改造、支持绿色低碳项目、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碳中和 银行业 碳交易市场 中原银行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志远 史作廷 石敏俊 杨德伟 龙如银 周宏春 林思佳 郭瑞芳 王宇杰
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性复杂巨系统,要解决"双碳"问题需要运用系统思维、站在全局的角度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进行考虑和规划;而从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能源结构、碳中和起点强度等方面来看,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着多重阻力和艰巨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政治、经济、科技、舆论等手段,综合考虑减排与增汇两种途径,从能源效率、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入手,以关键性问题为导向,从技术、经济、制度三个层面多维发力,逐一突破,推动经济社会系统全面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全方位、全链条、系统性的能源生产、转化和管理方式转变;实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和绿证交易制度;采取经济激励政策,平衡低碳技术与传统技术路线之间的成本差额,引导资本流向低碳技术领域;着力突破清洁能源利用的瓶颈,切实改变能源结构,全面实现城市和乡村的绿色转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蒋惠琴 李奕萱 陈苗苗 邵鑫潇
选取工业产值、能源消费、煤炭消耗、能源效率等关键指标,建立STIRPAT模型,对浙江省工业及重点行业进行碳达峰研究。结果表明:(1)在低碳情景下,工业部门九大分行业除石油行业以外均可实现在2030年前达峰。(2)在5种达峰策略中,浙江省工业整体仅在低碳情景策略下可实现2028年提前达峰。(3)不同情景下,浙江省工业部门达峰峰值处于3.516亿~5.481亿t CO_2区间内。提出差异化减排政策措施、分批次达峰目标、工业部门整体统筹规划等发展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博文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是落实《巴黎协定》国家自主贡献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思维,厚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内涵,体现了低碳经济发展与政策体系协同的整体布局,彰显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下"气候正义"的时代价值。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的实现,应当兼顾碳排放总量控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的现实诉求,这是构建新发展理念下低碳循环经济运行体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确保落实全球气候治理国家自主贡献的大国智慧。新发展理念下,我国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应当将产业结构低碳化作为科学方法,不断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立法顶层设计,实现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促导南南气候变化多边合作,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毛晓杰 徐扬 关国恒
当前,受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影响,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制定碳中和时间表,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3060"碳排放目标,在体现大国担当的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将在减排上面临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我国需要在碳减排工具、制度和政策的选择上统筹兼顾,在已实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背景下,适时开征碳税将成为加大碳减排调控力度的重要选择。笔者通过阐述碳税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总结碳税的国际发展历程、特点和经验启示,分析我国开征碳税的积极条件和影响因素,提出我国开征碳税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征税依据 碳中和 策略选择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伟华
"30·60"碳排放目标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硬约束。利用GTAP-E模型,设置发达经济体仅对自身征收碳税、发达经济体对自身征收碳税并对中国征收碳关税、发达经济体与中国征收同等碳税以及发达经济体与中国征收差异化碳税四种政策情景,分析不同减排政策下各经济体的宏观经济、居民福利和碳排放影响,据此探讨中国主动采取成本公平性原则的差异化碳税政策应对发达经济体碳关税威胁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发达经济体征收碳关税,在减少碳排放和防止碳泄漏方面作用非常有限,容易造成"双损"局面,不是一种有效的减排政策;发达经济体与中国征收同等碳税,造成中国实际GDP、居民福利大幅下降,经济持续衰退,不能有效应对发达经济体碳关税威胁;发达经济体与中国征收差异化碳税,会使全球碳排放量大幅下降,且中国实际GDP、居民福利下降幅度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是应对发达经济体碳关税威胁的有效政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张雪
<正>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问题促使节能减排成为国际共识,而我国面对该问题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分别于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城市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战场,其能源治理方式直接关系“双碳”目标的实现。在“双碳”背景下,城市亟待突破能源治理困境并实现绿色转型,这对于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绿色低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明宇 郭雪松
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措施在于推动传统能源消费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探究不同能源政策工具的实际效果与作用机理有利于针对性地调试政策,对落实碳减排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能源转型政策驱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能源转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湖北省为例,结合配额约束与补贴激励两类政策进行多情景模拟,研究发现:(1)基准政策情景下,到2025年湖北省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约19.5%,“十四五”规划中的能源转型目标将滞后一年实现,但能源碳排放总量可于2029年提前达到峰值;(2)9个碳排放配额与新能源补贴的组合政策情景下,仅有3个情景实现2025年的能源转型目标,要求政策制定至少满足高额补贴与低碳配额中的一项。4个情景无法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表明新能源补贴需要至少维持现状或在降低补贴的同时进一步缩减碳排放配额;(3)“配额约束—补贴激励”存在良好的政策组合效应与互补关系,能够通过规模限制、技术进步、收益激励、需求替代多条路径实现政策目标。
关键词:
能源转型 新能源补贴 碳配额 碳达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蒋长流
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依靠市场化改革快速崛起,工业化、城市化效果显著,与此同时这种经济的快速增长与高碳型经济发展方式密不可分。当前,我国既面临着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快研发低碳技术、增加碳汇潜力的国内压力,也面临着国际环境公约与碳排放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置于多重约束中进行剖析。一、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铭辰 刘衡
发展循环经济既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实现绿色发展和实施“双碳”治理的关键路径,更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基础之策。当前,装备制造领域对于发展循环经济优化“双碳”治理的制约因素和方法论缺少系统研究和探讨,对此,本文将重点阐述发展循环经济的难点痛点和模式路径。研究表明:我国装备制造领域发展循环经济主要面临协同发展模式尚未建立、企业战略制定和推进落实不到位、应用场景和服务供给不足等制约因素,可尝试建立面向碳中和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循环制造系统、循环减碳系统,将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小循环”与绿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大循环”相结合,构建装备制造领域再生、共享、循环模式,提高能源利用、制造流程、运营过程中的资源效率,加快实现全产业链绿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碳中和 循环经济 再制造 碳排放 碳治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松彦 汪鹏 林泽伟 张聪 赵黛青
中国提出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对全社会经济发展、能源消费、环境保护都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论文通过构建广东省ICEEH(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 of climat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 and health)模型,设置不同的达峰时间情景,综合考虑广东省“双碳”目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2025年提前达峰情景和2030年如期达峰情景相比2035年推迟达峰情景,碳排放峰值分别低2 000万~4 000万吨。对于部门来说,农业和工业部门的碳达峰时间基本与广东全省的碳达峰时间保持一致,而建筑和交通领域的碳达峰分别在2040年和2025年前后出现。从社会影响来看,提前达峰可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加。推迟达峰情景到2045年后减排难度更大,减排成本更高,提前达峰情景和如期达峰情景到2060年GDP总量比推迟达峰情景高1 220亿~4 386亿元。
关键词:
CGE 广东省 碳达峰 碳中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松彦 汪鹏 林泽伟 张聪 赵黛青
中国提出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对全社会经济发展、能源消费、环境保护都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论文通过构建广东省ICEEH(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 of climat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 and health)模型,设置不同的达峰时间情景,综合考虑广东省“双碳”目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2025年提前达峰情景和2030年如期达峰情景相比2035年推迟达峰情景,碳排放峰值分别低2 000万~4 000万吨。对于部门来说,农业和工业部门的碳达峰时间基本与广东全省的碳达峰时间保持一致,而建筑和交通领域的碳达峰分别在2040年和2025年前后出现。从社会影响来看,提前达峰可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加。推迟达峰情景到2045年后减排难度更大,减排成本更高,提前达峰情景和如期达峰情景到2060年GDP总量比推迟达峰情景高1 220亿~4 386亿元。
关键词:
CGE 广东省 碳达峰 碳中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萍
从经济学立场看,科技创新的激励策略主要有知识产权激励、增加净收益激励、减少资金平均成本激励。只有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的收益率,才会有更多的组织和个人投身于科技创新活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魏保军 李迅 张中秀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城市贡献了社会全部的85%的直接碳排放,城市碳达峰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建设低碳城市,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低碳城市规划技术内容和方法工具体系。城市碳达峰规划是一个多专业、跨学科的复杂规划技术体系。编制城市碳达峰规划,需在摸清城市碳排放清单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城市发展情景,确定城市碳达峰的路径与实施方案。提出了编制城市碳达峰规划应重点关注的10个领域,即土地利用、产业、能源、交通及物流、街区与建筑、供排水、废弃物处置、生态环境、智慧信息、历史人文等。并就区域、城市、社区三个不同的空间尺度,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指标和技术策略。提出的51项指标及121项技术策略,可以初步搭建起城市碳达峰规划编制的技术策略体系。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碳达峰 技术策略体系 控制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