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3)
- 2023(12477)
- 2022(10683)
- 2021(10200)
- 2020(8451)
- 2019(19798)
- 2018(19778)
- 2017(38417)
- 2016(21177)
- 2015(23897)
- 2014(24042)
- 2013(23520)
- 2012(21141)
- 2011(18898)
- 2010(18930)
- 2009(16839)
- 2008(16610)
- 2007(14095)
- 2006(12105)
- 2005(10446)
- 学科
- 济(79896)
- 经济(79812)
- 管理(64349)
- 业(57891)
- 企(50221)
- 企业(50221)
- 方法(41094)
- 数学(35975)
- 数学方法(35296)
- 财(22157)
- 农(20291)
- 学(20099)
- 中国(18998)
- 业经(17602)
- 环境(16329)
- 务(15819)
- 财务(15745)
- 财务管理(15712)
- 地方(15042)
- 理论(14978)
- 企业财务(14749)
- 和(14083)
- 制(13414)
- 农业(13206)
- 划(12982)
- 贸(12931)
- 贸易(12924)
- 易(12545)
- 技术(12374)
- 银(10806)
- 机构
- 学院(291882)
- 大学(291483)
- 管理(119414)
- 济(107788)
- 经济(105302)
- 理学(104665)
- 理学院(103572)
- 管理学(101469)
- 管理学院(100984)
- 研究(91019)
- 中国(67219)
- 京(61633)
- 科学(59463)
- 财(51732)
- 所(45522)
- 农(45512)
- 业大(45025)
- 中心(41735)
- 研究所(41351)
- 财经(41236)
- 江(41233)
- 北京(38479)
- 范(37559)
- 经(37291)
- 师范(37186)
- 农业(35642)
- 州(33816)
- 院(33584)
- 技术(32046)
- 经济学(30893)
- 基金
- 项目(205172)
- 科学(161219)
- 基金(148623)
- 研究(148520)
- 家(129561)
- 国家(128504)
- 科学基金(111158)
- 社会(90930)
- 社会科(86108)
- 社会科学(86082)
- 省(81157)
- 基金项目(79124)
- 自然(74871)
- 自然科(73126)
- 自然科学(73114)
- 自然科学基金(71753)
- 教育(68996)
- 划(68347)
- 资助(61789)
- 编号(61243)
- 成果(48986)
- 重点(45707)
- 部(44442)
- 创(42706)
- 发(42507)
- 课题(41921)
- 科研(39825)
- 创新(39815)
- 大学(38288)
- 项目编号(38163)
- 期刊
- 济(112590)
- 经济(112590)
- 研究(80709)
- 中国(52008)
- 学报(47278)
- 科学(43293)
- 管理(42594)
- 财(42075)
- 农(40923)
- 大学(35562)
- 学学(33574)
- 教育(33125)
- 农业(28931)
- 技术(26273)
- 融(20001)
- 金融(20001)
- 业经(19022)
- 财经(18962)
- 经济研究(17733)
- 会计(16225)
- 经(15910)
- 图书(15290)
- 版(14804)
- 业(14670)
- 科技(14618)
- 财会(14353)
- 问题(14211)
- 技术经济(14180)
- 理论(14111)
- 实践(13177)
共检索到408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柯娟娟 袁祥勇
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已成为经济永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研究在现代财务会计制度框架下,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行为转化为货币计量,结合会计学、经济学、环境学理念,在市场导向的经济活动中,通过碳会计、碳足迹核算、碳标签的研究,企业进行经济交易活动时,透过商品或服务中货币价值转移与碳足迹转移同步的概念,结合现行的会计制度与碳会计,扩展财务会计系统并提出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碳达峰 碳中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许文
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承诺,需采取更加有力的碳减排政策和措施。在已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的背景下,有必要将征收碳税作为进一步加大碳减排调控的政策选项。但征收碳税应权衡经济社会发展与碳减排之间的关系,基于新发展阶段的国家利益需要,因时制宜选择碳税的实施路径,协调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关系,制定相关实施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国龙 殷晨曦
应对气候变化的"30/60"目标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虽已顺利收官,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攻坚阶段下京津冀地区的二次污染防治。本文立足秋冬治霾的瓶颈期,比较分析英国、美国以及欧盟的大气污染治理模式,厘清我国大气污染成因的综合性、复杂性、特殊性特征,分析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反思我国绿色发展模式的转型机遇,深入探讨国际大气污染治理经验对我国的经验借鉴与政策启示。从外部防范转型、工业模式转型、能源体制转型、发展模式转型四个层面出发,探索效率与责任并重的精准化、系统化内生治理之路,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的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气污染 治理模式 结构转型 内生治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莉 马蔡琛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过程中,税制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一方面,我国应完善现有税制中针对碳排放和使用森林资源征收的限制性税收;另一方面,需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低碳发展。此外,还应该考虑开征碳税。这样的绿色税制体系才能全方位地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发挥促进作用。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绿色税制 碳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志耘 曾文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其实施进程和效果关系到我国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重塑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实现。保障这一决策的有效实施是科技情报工作者不能忽视的研究需求和议题。运用归纳和分析的研究方法,梳理国内"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研究现状。从科技情报服务的视角,解析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科技情报服务问题及主要内容,提出科技情报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以期在新的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中,科技情报研究积极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充分发挥科技情报的"引领"作用,做好"耳目、尖兵、参谋"。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科技情报 科技创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荣钦 黄贤金 郧文聚 吴克宁 陈银蓉 王少剑 卢鹤立 方恺 李宇
基于低碳目标创新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于提升生态系统碳汇水平和自然资源支撑能力,推动经济社会中长期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双碳”目标下的自然资源管理,九位专家分别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创新自然资源管理的策略,为基于“资源要素—国土空间—生态系统”多层次视角构建低碳导向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提供参考借鉴。专家认为:未来应构建“双碳”目标下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系统性应对框架,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要素—空间—系统”多层次协同管理的体制机制;构建全域自然资源及国土空间碳循环监测网络和符合中国国情的碳核算标准体系,探索差别化国土空间管控方案;加强“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资源流通管理,探寻基于资源优化管理的区域协同碳减排路径;将碳汇价值纳入碳交易和生态补偿体系,构建基于国土空间碳中和评价的区域横向碳补偿制度,推动区域协同减排和公平协调发展。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自然资源管理 国土空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晗
在以“碳中和”为目标的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碳管理会计已成为企业践行低碳发展战略、实现碳约束的重要推动力。高排放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节能减排压力,如何构建和应用碳管理会计体系成为企业碳履约的关键。按照管理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可以将高排放企业碳管理会计体系划分为碳预算管理、碳成本控制与碳绩效评价三个模块,模块之间相互联系促进低碳发展战略的实现。文章从“碳中和”目标下开展碳管理会计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以期从理论和实践方面为高排放企业节能减排责任的贯彻履行提供指引。
关键词:
碳中和 碳预算 碳成本控制 碳管理会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亦文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农业碳减排潜力巨大,低碳化发展之路迫在眉睫。当前我国农业低碳化转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农户受教育水平不高,低碳意识不够,低碳农业产业规模较小,产业链发展不足,低碳农业科技推动力不足以及农业经营体制的制约。加强对农民低碳农业知识宣传和教育,开展绿色低碳产业链建设,加强低碳农业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以及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四个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推动农业低碳化发展。
关键词:
低碳农业 小农户 产业链 经营体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张雪
<正>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问题促使节能减排成为国际共识,而我国面对该问题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分别于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城市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战场,其能源治理方式直接关系“双碳”目标的实现。在“双碳”背景下,城市亟待突破能源治理困境并实现绿色转型,这对于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绿色低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申俊龙 申远 段金廒 陈牡丹
在全球碳中和与我国“双碳”目标框架下,中药资源产业必须确立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改变以往企业同质化竞争和产业整体粗放式发展模式。本文以实现中药资源产业碳中和为目标,以环境价值和健康价值创造为路径,以中药资源绿色产业价值链组合模式创新为方法,实现中药资源产业各个环节的资源要素整合及企业低碳价值创造和健康价值创造活动的流程重构,创新中国特色的绿色产业价值链。研究发现:首先,由于环境污染具有外部性,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在双碳目标下重塑中药资源绿色产业价值链需要以国家低碳政策推进产业绿色化发展;其次,企业组织职能转型与调整,需要以行业组织制定绿色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对企业健康产品价值和低碳价值综合测评能力评估为抓手,推进中药资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最后,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必须进行供应链管理创新,引领和影响上下游企业间进行绿色价值链和健康价值链融合,最终实现中药资源绿色产业价值链组合模式创新。
关键词:
中药资源产业 绿色价值链 组合模式创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张哲晰
加快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农业力量不断引发各界的关注和思考。围绕"双碳"目标下如何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认为,要充分发挥"双碳"目标导向作用和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作用,针对当前耕地数量质量压力较大、要素减量增效有待加强、科技创新潜力仍需释放、生产经营方式需要转型、相关制度规范亟待健全等重点问题,在思路上,统筹考虑供给安全和减排效果、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在具体措施上,通过提高耕地质量、推动要素减量增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低碳科技供给基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深化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强化部门区域协同、加速形成农业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举措,从要素、产业、制度层面综合发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张哲晰
加快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农业力量不断引发各界的关注和思考。围绕"双碳"目标下如何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认为,要充分发挥"双碳"目标导向作用和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作用,针对当前耕地数量质量压力较大、要素减量增效有待加强、科技创新潜力仍需释放、生产经营方式需要转型、相关制度规范亟待健全等重点问题,在思路上,统筹考虑供给安全和减排效果、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在具体措施上,通过提高耕地质量、推动要素减量增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低碳科技供给基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深化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强化部门区域协同、加速形成农业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举措,从要素、产业、制度层面综合发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秀青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党和国家的发展全局出发,对粮食安全与食物供给、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新定位极具现实意义。本文在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的基础上,阐述了“双碳”目标下发展我国农业稳产保供的科学内涵与作用机理。基于此,本文提出“双碳”目标下农业稳产保供的优化方向,生产环节降碳增汇,流通环节绿色高效,消费环节节粮减损,农业主体在降碳压力传导下绿色转型。此外,优化双碳目标下的农业稳产保供实施路径还需要在全流程监管、财税金融政策、碳汇补偿机制、国际交流等方面提供措施保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旭东
<正>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整个社会的转型和升级。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国家经济增长新的着力点,也成为了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抓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春花 孙振清
基于绿色设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对于区域绿色设计能力做出评价。结果表明,各省市与地区间不均衡发展问题突出,显示出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省绿色设计能力综合排名靠后,面临着严峻挑战。为提升绿色设计能力,提出推进绿色设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绿色发展政策,建设绿色供应链体系、推行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引导绿色产品的消费,加大绿色设计研发和投入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