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62)
- 2023(13278)
- 2022(11626)
- 2021(10955)
- 2020(9086)
- 2019(20918)
- 2018(20886)
- 2017(40344)
- 2016(22362)
- 2015(24852)
- 2014(24822)
- 2013(24375)
- 2012(22621)
- 2011(20262)
- 2010(20322)
- 2009(18101)
- 2008(17332)
- 2007(15059)
- 2006(13345)
- 2005(11659)
- 学科
- 济(84990)
- 经济(84904)
- 管理(63418)
- 业(57697)
- 企(47031)
- 企业(47031)
- 方法(37128)
- 数学(32286)
- 数学方法(31867)
- 农(24383)
- 中国(22686)
- 财(21274)
- 学(20623)
- 地方(20314)
- 业经(18979)
- 环境(17555)
- 农业(16149)
- 贸(16033)
- 贸易(16026)
- 易(15535)
- 制(14820)
- 和(14374)
- 理论(13853)
- 策(13404)
- 划(13263)
- 技术(13010)
- 务(12833)
- 财务(12769)
- 财务管理(12745)
- 银(12533)
- 机构
- 学院(304711)
- 大学(304226)
- 管理(121777)
- 济(119348)
- 经济(116650)
- 理学(105272)
- 研究(105004)
- 理学院(104072)
- 管理学(102330)
- 管理学院(101790)
- 中国(77307)
- 科学(66875)
- 京(65569)
- 财(54122)
- 所(52734)
- 农(50481)
- 江(49522)
- 研究所(48290)
- 中心(47548)
- 业大(46940)
- 财经(42784)
- 范(41505)
- 师范(41100)
- 北京(40656)
- 农业(39490)
- 院(39032)
- 经(38847)
- 州(36554)
- 经济学(34090)
- 师范大学(33051)
- 基金
- 项目(212486)
- 科学(167140)
- 研究(156331)
- 基金(153381)
- 家(133512)
- 国家(132408)
- 科学基金(113693)
- 社会(95759)
- 社会科(90620)
- 社会科学(90595)
- 省(84280)
- 基金项目(81839)
- 自然(75536)
- 自然科(73684)
- 自然科学(73669)
- 自然科学基金(72303)
- 教育(71338)
- 划(70614)
- 编号(64724)
- 资助(62604)
- 成果(52276)
- 重点(47656)
- 部(46397)
- 发(46103)
- 课题(44667)
- 创(43987)
- 创新(41007)
- 科研(40734)
- 项目编号(39469)
- 教育部(39360)
- 期刊
- 济(133021)
- 经济(133021)
- 研究(89954)
- 中国(57559)
- 学报(48384)
- 农(45702)
- 科学(44932)
- 管理(44590)
- 财(39054)
- 大学(36117)
- 教育(35801)
- 学学(33879)
- 农业(31856)
- 融(26994)
- 金融(26994)
- 技术(26302)
- 业经(22787)
- 经济研究(20442)
- 财经(19606)
- 问题(16902)
- 图书(16722)
- 经(16597)
- 业(16002)
- 科技(15350)
- 理论(15027)
- 资源(14783)
- 技术经济(14445)
- 现代(14254)
- 实践(13951)
- 践(13951)
共检索到448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永明 张明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重点任务"。十三五"以来,江苏工业碳排放量逐年下降,且碳排放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从重点行业来看,2015—2017年高耗能行业碳排放量基本趋于稳定,高耗能产业产量保持稳定。在全国实现绿色转型的背景下,江苏工业既面临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转型革命等严峻挑战,同时也蕴藏着新能源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为使江苏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基于国内理论研究及现状的数据分析,建议尽快研究制定实施全省碳排放达峰专项规划,分步、分地区、分行业开展碳达峰行动,构建"低碳产业结构、低碳能源结构、低碳技术结构"体系,践行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为长三角地区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样板,为全国低碳发展探索新路。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绿色低碳 江苏工业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志远 史作廷 石敏俊 杨德伟 龙如银 周宏春 林思佳 郭瑞芳 王宇杰
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性复杂巨系统,要解决"双碳"问题需要运用系统思维、站在全局的角度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进行考虑和规划;而从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能源结构、碳中和起点强度等方面来看,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着多重阻力和艰巨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政治、经济、科技、舆论等手段,综合考虑减排与增汇两种途径,从能源效率、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入手,以关键性问题为导向,从技术、经济、制度三个层面多维发力,逐一突破,推动经济社会系统全面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全方位、全链条、系统性的能源生产、转化和管理方式转变;实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和绿证交易制度;采取经济激励政策,平衡低碳技术与传统技术路线之间的成本差额,引导资本流向低碳技术领域;着力突破清洁能源利用的瓶颈,切实改变能源结构,全面实现城市和乡村的绿色转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天舒 迟东训 艾明晔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措施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虽然从2010年开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但成本的分摊机制尚不合理,既影响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也将带来用电成本的增加,从而影响“十四五”时期为实现双碳目标应完成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为此,应完善降低发展可再生能源成本的政策、建立发展可再生能源成本的合理分担机制,以保证“十四五”时期建设的可再生能源被电网消纳并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
“十四五” 可再生能源 双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泽填 林钦洁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品碳足迹高,技术相对落后,加之外向型的特点,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另一方面,其他行业减少碳排放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全球的低碳行动也给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我国政府应顺应低碳经济背景下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方向,综合实施产业导向、财政支持和市场引导等措施,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焰 刘孟娇
低碳经济给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财务理论与实践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分析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财务理论面临的挑战,进而阐述财务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财务理论与实践 机遇与挑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纪建强
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制造,全面实施营改增,对集团公司下属建筑施工业务影响最大。(一)人工费进项税很难抵扣。建筑施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费占总成本费用的比例较大,约为25%左右。目前人工费主要来自于外部劳务企业,这部分人工费抵扣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外部劳务企业大部分为小型施工企业,不满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条件,很难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二)设备及材料进项税很难抵扣或差异很大。建筑施工企业采购的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鹏
AIIB作为真正由发展中国家发起、主导的政府间多边金融机构,其成功筹建、发展壮大对亚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建设及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全面阐述A IIB的筹建背景与历程、机构性质、宗旨定位、设立意义的基础上,研讨A IIB面临的四大挑战,并提出五方面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丽莎 谭杰
多元化教学是为差异化的学生个体提供不同个性需求的指导的过程,是围绕学生主体展开的科学化的教学形式。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精确把握学生的需求,提高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选择适宜的教学资料,应用多元化教学评价,以此应对多元化教学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
多元化教学 大学英语教师 学生需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子平 孟琛 刘永宁
一带一路战略在发展理念、制度建设、风险防控和试点市场"功能辐射"等方面对我国碳市场的建设造成了影响,并为对外贸易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和全国碳市场的平衡带来了重要机遇。但与此同时,我国碳市场建设仍然面临着海外投资风险大、统一标准缺失、区域合作机制不完善等挑战。因此,应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入手,严格防范海外投资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深化国际金融合作,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及丝路基金建设,制定完善统一的国内碳排放标准,加强碳金融工具、碳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的创新,借助"一带一路"的政策东风构建以区域碳市场合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顺顺
后京都时期来临使国际碳交易市场进入发展方向转型、交易规则调整的关键期。本文认为未来5~10年内,自愿市场的场内交易与CDM项目市场的场外交易将共同成为我国碳交易的主要形式。文章从整合交易平台、完善制度设计、制定交易标准、丰富项目品种、突破关键技术和人才储备方面,提出了我国自愿碳交易市场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碳交易 自愿市场 碳金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薇薇 刘熙 李娜
自巴黎气候协定签署以来,全球经济脱碳化成为不可逆转的重要导向。但在当前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经济脱碳化带来的绿色通胀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企业碳排放成本、居民用电价格、金属矿产价格已呈现持续性上涨的态势。从大宗商品供需关系和国际、国内“双碳”政策的传导效应出发,剖析供给冲击、需求增加与成本上升视角下绿色通胀的形成路径与内在逻辑,并进一步探讨2022年乌克兰危机对绿色通胀现象的加剧效应,发现传统能源供需、新旧能源交替和金属矿产供需“三大错位”将推动绿色通胀成为一种中长期趋势,而新冠肺炎疫情、流动性过剩等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绿色通胀的短期压力。对此,国内应当从落实稳增长措施、有序推进能源转型、加强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创新绿色低碳技术、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和健全碳交易市场等方面加以应对。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地缘冲突 绿色通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薇薇 刘熙 李娜
自巴黎气候协定签署以来,全球经济脱碳化成为不可逆转的重要导向。但在当前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经济脱碳化带来的绿色通胀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企业碳排放成本、居民用电价格、金属矿产价格已呈现持续性上涨的态势。从大宗商品供需关系和国际、国内“双碳”政策的传导效应出发,剖析供给冲击、需求增加与成本上升视角下绿色通胀的形成路径与内在逻辑,并进一步探讨2022年乌克兰危机对绿色通胀现象的加剧效应,发现传统能源供需、新旧能源交替和金属矿产供需“三大错位”将推动绿色通胀成为一种中长期趋势,而新冠肺炎疫情、流动性过剩等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绿色通胀的短期压力。对此,国内应当从落实稳增长措施、有序推进能源转型、加强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创新绿色低碳技术、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和健全碳交易市场等方面加以应对。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地缘冲突 绿色通胀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姚伟峰 邱询旻
金融危机前,环中国圈国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但因为环中国圈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其主要资本来源于世界金融市场,而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分为进出口行业,因此受金融危机影响更加严重,经济出现严重下滑。因此,认真总结研究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和教训,避免悲剧的再发生对环中国圈的经济发展就显得更具意义。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司治理 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程铁军 王曼 王济干 吴凤平
以经济新常态为研究背景,基于江苏省2006—2016年碳排放量相关数据,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法,将江苏省碳排放的驱动效应分解为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及能耗结构效应,并对江苏省工业等细分行业进行碳排放的分解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效应是影响江苏省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产业结构效应与技术进步效应对江苏省碳排放起到负向影响,能够有效抑制江苏省碳排放量的增加,但能耗结构效应对江苏省碳排放的影响并不稳定;从行业角度分析发现,工业碳排放量在江苏省碳排放总量中的占比较大,而其他行业的碳排放量远小于工业碳排放量。最后,针对江苏省如何进一步有效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分别从产业结构优化、技术水平创新和能源消费结构变动3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减排措施与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佟哲 周友良
中国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对国家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及世界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低碳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仍然面临低碳技术发展不足、建筑能耗趋高、碳交易体系不完善等多重挑战。新发展格局下,应采取强化技术发展部署,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进程,落实减污降碳;完善碳交易市场运行机制,确保碳交易有序开展;构建现代化能源网络,实现能源系统结构"智慧化"转型等措施,确保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低碳技术 产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