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4)
- 2023(9371)
- 2022(7513)
- 2021(6915)
- 2020(5441)
- 2019(12202)
- 2018(12077)
- 2017(23502)
- 2016(12761)
- 2015(14042)
- 2014(13644)
- 2013(13105)
- 2012(11987)
- 2011(10799)
- 2010(10809)
- 2009(9890)
- 2008(9557)
- 2007(8909)
- 2006(8086)
- 2005(7501)
- 学科
- 济(44121)
- 经济(44080)
- 管理(37935)
- 业(34190)
- 企(28886)
- 企业(28886)
- 银(18327)
- 银行(18182)
- 行(16947)
- 制(16765)
- 方法(14241)
- 农(14065)
- 中国(13717)
- 财(12435)
- 环境(12121)
- 业经(12117)
- 数学(11708)
- 数学方法(11506)
- 融(11340)
- 金融(11339)
- 策(11238)
- 度(10660)
- 制度(10659)
- 地方(10299)
- 贸(10247)
- 贸易(10235)
- 业务(9988)
- 易(9820)
- 学(9694)
- 划(9436)
- 机构
- 学院(169185)
- 大学(163564)
- 济(69243)
- 经济(67662)
- 管理(63553)
- 研究(58167)
- 理学(53024)
- 理学院(52481)
- 管理学(51699)
- 管理学院(51369)
- 中国(51304)
- 财(34888)
- 京(34162)
- 科学(33611)
- 所(28578)
- 中心(28041)
- 江(27825)
- 农(27450)
- 财经(26390)
- 研究所(25578)
- 银(24272)
- 经(23792)
- 银行(23319)
- 州(22512)
- 业大(22024)
- 范(21846)
- 行(21780)
- 师范(21641)
- 院(21539)
- 农业(21417)
- 基金
- 项目(106783)
- 科学(85042)
- 研究(81844)
- 基金(76883)
- 家(65803)
- 国家(65242)
- 科学基金(56565)
- 社会(50934)
- 社会科(48327)
- 社会科学(48315)
- 省(42978)
- 基金项目(39469)
- 教育(37407)
- 自然(35935)
- 划(35854)
- 自然科(35068)
- 自然科学(35062)
- 编号(34569)
- 自然科学基金(34396)
- 资助(30694)
- 成果(28210)
- 发(24848)
- 课题(24450)
- 重点(24366)
- 创(22963)
- 部(22907)
- 性(21478)
- 创新(21418)
- 项目编号(21160)
- 年(20798)
共检索到271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冲 王军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在碳排放自主贡献目标下,中国需要逐步压缩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占经济的比重,推动经济、产业、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还需要商业银行在帮助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生产线改造、支持绿色低碳项目、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碳中和 银行业 碳交易市场 中原银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行健 林明恒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向,将给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消费模式乃至生活模式等带来变革。经济决定金融,加大服务低碳经济力度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提高对低碳经济的认识,适度加大对低碳经济行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创新低碳业务服务模式,防范化解低碳业务经营中的各种风险,健全相关机构,引进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商业银行 碳金融 经营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张雪
<正>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问题促使节能减排成为国际共识,而我国面对该问题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分别于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城市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战场,其能源治理方式直接关系“双碳”目标的实现。在“双碳”背景下,城市亟待突破能源治理困境并实现绿色转型,这对于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绿色低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娜 王在全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提高银行竞争力非常重要和紧迫。文章阐述金融科技在我国迅猛发展的客观事实,并挖掘背后原因,从三个方面详细分析金融科技的发展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总结了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的不同点,最后结合商业银行自身特点提出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可采取的五种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转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娜 王在全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提高银行竞争力非常重要和紧迫。文章阐述金融科技在我国迅猛发展的客观事实,并挖掘背后原因,从三个方面详细分析金融科技的发展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总结了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的不同点,最后结合商业银行自身特点提出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可采取的五种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转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薇薇 刘熙 李娜
自巴黎气候协定签署以来,全球经济脱碳化成为不可逆转的重要导向。但在当前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经济脱碳化带来的绿色通胀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企业碳排放成本、居民用电价格、金属矿产价格已呈现持续性上涨的态势。从大宗商品供需关系和国际、国内“双碳”政策的传导效应出发,剖析供给冲击、需求增加与成本上升视角下绿色通胀的形成路径与内在逻辑,并进一步探讨2022年乌克兰危机对绿色通胀现象的加剧效应,发现传统能源供需、新旧能源交替和金属矿产供需“三大错位”将推动绿色通胀成为一种中长期趋势,而新冠肺炎疫情、流动性过剩等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绿色通胀的短期压力。对此,国内应当从落实稳增长措施、有序推进能源转型、加强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创新绿色低碳技术、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和健全碳交易市场等方面加以应对。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地缘冲突 绿色通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薇薇 刘熙 李娜
自巴黎气候协定签署以来,全球经济脱碳化成为不可逆转的重要导向。但在当前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经济脱碳化带来的绿色通胀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企业碳排放成本、居民用电价格、金属矿产价格已呈现持续性上涨的态势。从大宗商品供需关系和国际、国内“双碳”政策的传导效应出发,剖析供给冲击、需求增加与成本上升视角下绿色通胀的形成路径与内在逻辑,并进一步探讨2022年乌克兰危机对绿色通胀现象的加剧效应,发现传统能源供需、新旧能源交替和金属矿产供需“三大错位”将推动绿色通胀成为一种中长期趋势,而新冠肺炎疫情、流动性过剩等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绿色通胀的短期压力。对此,国内应当从落实稳增长措施、有序推进能源转型、加强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创新绿色低碳技术、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和健全碳交易市场等方面加以应对。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地缘冲突 绿色通胀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毛晓杰 徐扬 关国恒
当前,受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影响,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制定碳中和时间表,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3060"碳排放目标,在体现大国担当的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将在减排上面临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我国需要在碳减排工具、制度和政策的选择上统筹兼顾,在已实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背景下,适时开征碳税将成为加大碳减排调控力度的重要选择。笔者通过阐述碳税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总结碳税的国际发展历程、特点和经验启示,分析我国开征碳税的积极条件和影响因素,提出我国开征碳税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征税依据 碳中和 策略选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瑞华 邢文迪 刘纬纬 李荣香
为了实现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的远景目标,我国目前面临较大的碳减排压力。碳税作为公认的碳减排重要经济手段,是实现我国“30·60”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分析碳税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借鉴国外碳税制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我国的碳税制度,同时为保障碳税在我国合理适时开征,提出废除资源税中有关二氧化碳的税目、适时开征碳关税、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碳交易制度以及设立节能减排支出专项基金等相关政策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碳税 碳达峰 碳中和 碳排放交易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郑颖 吴杰 范天正
"3060"碳达峰碳中和(即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正是热议话题。2020年3月5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生态环境部2020年12月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令第19号)(简称《碳管理办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玉焕 钱之凌 徐鑫
为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中国的碳达峰及碳中和,本文使用199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研究中国整体以及三大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的影响、空间溢出效应和影响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从国家整体视角,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实现碳减排;(2)从区域视角,东部和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显著减少碳排放,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3)从空间视角,产业结构升级不仅对本地区碳排放存在负向空间直接效应,对其他区域碳排放也存在负向的空间间接效应;(4)从影响路径视角,中国整体和东部地区能源消耗和技术创新均在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碳排放的路径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中部地区能源消耗在影响路径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而技术创新表现为遮掩效应,可能原因是存在技术减排的反弹效应。西部地区能源消耗和技术创新均不是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碳排放的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国龙 殷晨曦
应对气候变化的"30/60"目标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虽已顺利收官,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攻坚阶段下京津冀地区的二次污染防治。本文立足秋冬治霾的瓶颈期,比较分析英国、美国以及欧盟的大气污染治理模式,厘清我国大气污染成因的综合性、复杂性、特殊性特征,分析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反思我国绿色发展模式的转型机遇,深入探讨国际大气污染治理经验对我国的经验借鉴与政策启示。从外部防范转型、工业模式转型、能源体制转型、发展模式转型四个层面出发,探索效率与责任并重的精准化、系统化内生治理之路,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的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气污染 治理模式 结构转型 内生治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宁杨
碳中和碳达峰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我国居民消费的高质量发展,赋能我国新发展格局构建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和经济增长质量五个维度27个细分指标构建了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并通过测算我国2013-2020年30个省域绿色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就绿色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绿色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在短期内会产生不利影响,抑制居民消费规模的扩大,但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却具有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同时,绿色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具体而言,绿色发展对高收入地区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和消费升级都具有正向赋能作用,而对低收入地区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在短期内仍然会产生不利影响,但对消费升级依然具有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最后本文提出,政策部门对绿色发展考核不应“一刀切”,而是应该循序渐进,通过优先考核高收入地区,再稳步推进低收入地区考核,最终稳步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
关键词:
碳中和 碳达峰 绿色发展 居民消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丁述磊
随着开放银行概念的日益升温,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都加速向开放银行转型升级,希望在开放银行引领的金融科技大潮中迎头赶上。由开放银行引领的金融科技新潮流将会使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发生颠覆性革命。本文梳理了与开放银行概念内涵相关的文献,国内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互联网银行和民营银行构建开放银行的发展现状,以及开放银行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传统商业银行应该积极主动应对,以加快向开放银行转型升级的步伐。
关键词:
开放银行 金融科技 战略转型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龚辉文
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愿景有其重要的现实背景和意义。本文重点分析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税收政策框架体系。具体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税收政策,二是保护和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税收政策,三是提高人类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税收政策。在此基础上,从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两个方面提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税收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