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79)
- 2023(15672)
- 2022(12405)
- 2021(11272)
- 2020(8914)
- 2019(19723)
- 2018(19542)
- 2017(37268)
- 2016(20428)
- 2015(22830)
- 2014(22970)
- 2013(22740)
- 2012(20988)
- 2011(18784)
- 2010(19231)
- 2009(17909)
- 2008(18023)
- 2007(16810)
- 2006(15488)
- 2005(14436)
- 学科
- 济(93387)
- 经济(93261)
- 业(88955)
- 企(70562)
- 企业(70562)
- 管理(69190)
- 农(47912)
- 业经(33308)
- 农业(32214)
- 中国(29690)
- 方法(29043)
- 财(26635)
- 地方(24047)
- 制(21042)
- 数学(20604)
- 数学方法(20373)
- 技术(18802)
- 务(18459)
- 财务(18417)
- 财务管理(18386)
- 环境(17627)
- 企业财务(17359)
- 发(16972)
- 策(16765)
- 和(16703)
- 划(16294)
- 贸(16217)
- 贸易(16200)
- 学(15966)
- 体(15806)
- 机构
- 学院(299797)
- 大学(289433)
- 济(128035)
- 经济(125481)
- 管理(115219)
- 研究(103253)
- 理学(96907)
- 理学院(95931)
- 管理学(94633)
- 管理学院(94103)
- 中国(83540)
- 农(63839)
- 京(61799)
- 科学(60803)
- 财(59517)
- 所(52716)
- 江(50090)
- 农业(48400)
- 中心(48065)
- 研究所(46834)
- 业大(46635)
- 财经(45474)
- 经(40934)
- 州(39496)
- 北京(39087)
- 范(38480)
- 师范(38119)
- 经济学(37276)
- 院(36643)
- 省(35470)
- 基金
- 项目(187564)
- 科学(149495)
- 研究(143383)
- 基金(134432)
- 家(115608)
- 国家(114380)
- 科学基金(99122)
- 社会(92839)
- 社会科(87610)
- 社会科学(87587)
- 省(77643)
- 基金项目(70856)
- 教育(63392)
- 划(62584)
- 自然(60648)
- 编号(59768)
- 自然科(59204)
- 自然科学(59195)
- 自然科学基金(58145)
- 资助(52102)
- 成果(47843)
- 发(47422)
- 重点(42046)
- 创(42004)
- 课题(41552)
- 业(41039)
- 部(40571)
- 发展(39004)
- 创新(38472)
- 展(38353)
- 期刊
- 济(163488)
- 经济(163488)
- 研究(91649)
- 中国(69213)
- 农(66612)
- 财(47836)
- 管理(46814)
- 农业(44360)
- 科学(42953)
- 学报(42903)
- 融(35220)
- 金融(35220)
- 大学(33808)
- 业经(33170)
- 教育(32760)
- 学学(32134)
- 技术(28349)
- 业(23378)
- 经济研究(23170)
- 财经(22544)
- 问题(22094)
- 经(19582)
- 技术经济(16983)
- 世界(16426)
- 农村(15792)
- 村(15792)
- 版(15368)
- 农业经济(15352)
- 贸(15315)
- 现代(14928)
共检索到481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亦文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农业碳减排潜力巨大,低碳化发展之路迫在眉睫。当前我国农业低碳化转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农户受教育水平不高,低碳意识不够,低碳农业产业规模较小,产业链发展不足,低碳农业科技推动力不足以及农业经营体制的制约。加强对农民低碳农业知识宣传和教育,开展绿色低碳产业链建设,加强低碳农业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以及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四个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推动农业低碳化发展。
关键词:
低碳农业 小农户 产业链 经营体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张哲晰
加快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农业力量不断引发各界的关注和思考。围绕"双碳"目标下如何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认为,要充分发挥"双碳"目标导向作用和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作用,针对当前耕地数量质量压力较大、要素减量增效有待加强、科技创新潜力仍需释放、生产经营方式需要转型、相关制度规范亟待健全等重点问题,在思路上,统筹考虑供给安全和减排效果、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在具体措施上,通过提高耕地质量、推动要素减量增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低碳科技供给基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深化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强化部门区域协同、加速形成农业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举措,从要素、产业、制度层面综合发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张哲晰
加快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农业力量不断引发各界的关注和思考。围绕"双碳"目标下如何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认为,要充分发挥"双碳"目标导向作用和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作用,针对当前耕地数量质量压力较大、要素减量增效有待加强、科技创新潜力仍需释放、生产经营方式需要转型、相关制度规范亟待健全等重点问题,在思路上,统筹考虑供给安全和减排效果、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在具体措施上,通过提高耕地质量、推动要素减量增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低碳科技供给基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深化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强化部门区域协同、加速形成农业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举措,从要素、产业、制度层面综合发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琦 范鑫坤
党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提出的“双碳”目标,是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物流业是高能源消耗和高碳排放行业,随着物流规模不断扩大,“降碳”刻不容缓。本文计算了2013-2019年全国30个省域物流业碳排放量,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逐步回归法探究我国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究东中西部地区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导致物流业碳排放量增加的因素按影响程度依次为:能源消耗量、产业规模和货物周转量;第二,物流业基础设施和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第三,物流业能源消耗量是促使东中西部地区物流业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程度依次为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基于此,提出实现我国物流业低碳转型发展的路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秀青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党和国家的发展全局出发,对粮食安全与食物供给、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新定位极具现实意义。本文在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的基础上,阐述了“双碳”目标下发展我国农业稳产保供的科学内涵与作用机理。基于此,本文提出“双碳”目标下农业稳产保供的优化方向,生产环节降碳增汇,流通环节绿色高效,消费环节节粮减损,农业主体在降碳压力传导下绿色转型。此外,优化双碳目标下的农业稳产保供实施路径还需要在全流程监管、财税金融政策、碳汇补偿机制、国际交流等方面提供措施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辉 张术环
低碳农业是循环、高效、可持续、安全型农业。当前,传统思想的束缚、资金的短缺、低碳农业技术的滞后、地方政府职能缺位、国际交流的不足等是我国发展低碳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科技兴农、农业规模经营、低碳政策和低碳型政府建设、良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低碳农业 问题 解决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志耘 曾文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其实施进程和效果关系到我国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重塑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实现。保障这一决策的有效实施是科技情报工作者不能忽视的研究需求和议题。运用归纳和分析的研究方法,梳理国内"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研究现状。从科技情报服务的视角,解析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科技情报服务问题及主要内容,提出科技情报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以期在新的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中,科技情报研究积极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充分发挥科技情报的"引领"作用,做好"耳目、尖兵、参谋"。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科技情报 科技创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张雪
<正>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问题促使节能减排成为国际共识,而我国面对该问题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分别于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城市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战场,其能源治理方式直接关系“双碳”目标的实现。在“双碳”背景下,城市亟待突破能源治理困境并实现绿色转型,这对于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绿色低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俊飚 何可
“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农业的深度参与,推动农业低碳发展已成为农业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学术前沿。本文从农业低碳发展的基本现状、潜力评估、驱动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指出了现有研究在农业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有机农业碳减排效果、小农户减排责任等方面所存在的认识误区。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未来研究方向与可拓展的研究领域,认为“双碳”目标下的农业低碳发展研究应聚焦于农业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上的作用识别、农业碳排放和碳汇测算体系的科学构建、低碳农业认证体系的建立健全以及低碳发展价值的多元实现机制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旭东
<正>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整个社会的转型和升级。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国家经济增长新的着力点,也成为了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抓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许文
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承诺,需采取更加有力的碳减排政策和措施。在已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的背景下,有必要将征收碳税作为进一步加大碳减排调控的政策选项。但征收碳税应权衡经济社会发展与碳减排之间的关系,基于新发展阶段的国家利益需要,因时制宜选择碳税的实施路径,协调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关系,制定相关实施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柯娟娟 袁祥勇
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已成为经济永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研究在现代财务会计制度框架下,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行为转化为货币计量,结合会计学、经济学、环境学理念,在市场导向的经济活动中,通过碳会计、碳足迹核算、碳标签的研究,企业进行经济交易活动时,透过商品或服务中货币价值转移与碳足迹转移同步的概念,结合现行的会计制度与碳会计,扩展财务会计系统并提出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碳达峰 碳中和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严若婷 周歆霖 马征程 李宙甲
农业部门碳排放、碳汇的双重属性,赋予了发展低碳农业在“碳达峰、碳中和”中的重要意义,但并非所有低碳模式均能同时实现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反而常常面临经济、生态效益目标的冲突。在部分农业平原中,出现了产值与碳排放同增的现象。在推演农业低碳化历程后发现,市场与政策环境的变迁引致现代农业向智慧化产业链方向演进,这一路径能够在实现农业低碳发展的同时,达到生态经济效益新均衡。通过三阶段Super-SBM模型,本文构建以碳汇为期望产出、碳排放为非期望产出的农业低碳生产绩效,发现具备较高产业链复合度、利益联结度与产业链金融发达度的低碳农业模式,有助于低碳生产绩效的提升。政策应关注产业链新动向,为促进低碳农业发展创造有益环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荣钦 黄贤金 郧文聚 吴克宁 陈银蓉 王少剑 卢鹤立 方恺 李宇
基于低碳目标创新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于提升生态系统碳汇水平和自然资源支撑能力,推动经济社会中长期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双碳”目标下的自然资源管理,九位专家分别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创新自然资源管理的策略,为基于“资源要素—国土空间—生态系统”多层次视角构建低碳导向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提供参考借鉴。专家认为:未来应构建“双碳”目标下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系统性应对框架,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要素—空间—系统”多层次协同管理的体制机制;构建全域自然资源及国土空间碳循环监测网络和符合中国国情的碳核算标准体系,探索差别化国土空间管控方案;加强“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资源流通管理,探寻基于资源优化管理的区域协同碳减排路径;将碳汇价值纳入碳交易和生态补偿体系,构建基于国土空间碳中和评价的区域横向碳补偿制度,推动区域协同减排和公平协调发展。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自然资源管理 国土空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金书秦 韩冬梅 林煜 胡浚哲
农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推进农业碳减排,并将农业减排纳入碳交易市场,不仅是"十四五"期间降低污染减排总成本、提升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总体发展质量的可能途径,同时也是推进农业持续减排、推进"碳达峰"目标实现的重要推动力。建议在政策层面将农业纳入碳减排交易范围,推进农业碳排放核算的方法学研究,优先选择部分发达地区在部分行业开展试点,同时加大力度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以绿色发展推进农业持续减排。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交易 农业减排 绿色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