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78)
2023(14005)
2022(11682)
2021(10772)
2020(8789)
2019(20056)
2018(19401)
2017(37341)
2016(20328)
2015(22328)
2014(22069)
2013(21776)
2012(20338)
2011(18574)
2010(18376)
2009(17211)
2008(17053)
2007(14933)
2006(13453)
2005(12267)
作者
(58229)
(48914)
(48468)
(46148)
(30961)
(23279)
(21851)
(18854)
(18563)
(17323)
(16784)
(16046)
(15737)
(15549)
(15509)
(14950)
(14548)
(14369)
(14122)
(14053)
(12125)
(12007)
(11760)
(11062)
(11034)
(10957)
(10706)
(10590)
(9722)
(9664)
学科
(82356)
经济(82237)
管理(66591)
(60508)
(49044)
企业(49044)
方法(34384)
数学(30968)
数学方法(30700)
(26847)
中国(25328)
(23434)
(21226)
(19317)
贸易(19309)
(18955)
业经(17845)
环境(16824)
(15935)
财务(15905)
财务管理(15875)
(15442)
银行(15406)
(15343)
企业财务(15173)
农业(15121)
(14765)
(14487)
金融(14485)
(14184)
机构
大学(293615)
学院(291190)
(133125)
经济(130839)
管理(112080)
研究(105033)
理学(96655)
理学院(95655)
管理学(94394)
管理学院(93864)
中国(81468)
(63883)
(60928)
科学(59539)
(52489)
(50105)
财经(49889)
研究所(47432)
中心(46573)
(45578)
业大(42358)
(42317)
经济学(42091)
农业(39349)
北京(38719)
经济学院(37925)
(37748)
财经大学(37209)
(34459)
师范(34049)
基金
项目(193780)
科学(154666)
基金(145708)
研究(139454)
(128521)
国家(127514)
科学基金(108957)
社会(93718)
社会科(89192)
社会科学(89173)
基金项目(76075)
(71542)
自然(69698)
自然科(68125)
自然科学(68103)
自然科学基金(66973)
教育(63180)
(62095)
资助(59608)
编号(52977)
(45189)
重点(44012)
成果(43445)
(41378)
(40734)
(40621)
国家社会(40418)
教育部(39156)
创新(38332)
人文(37400)
期刊
(144739)
经济(144739)
研究(90962)
中国(57503)
(49423)
学报(45895)
(45375)
科学(43207)
管理(42312)
大学(35335)
学学(33719)
(31723)
金融(31723)
农业(30396)
财经(25592)
经济研究(24958)
教育(24688)
(21981)
技术(21675)
业经(21511)
问题(19271)
(19229)
国际(17969)
(16491)
世界(16145)
技术经济(14106)
(13463)
科技(12911)
现代(12633)
理论(12389)
共检索到441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芳  荣文钧  温珺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提出意味着碳规则将在国际贸易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该机制能否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尚未可知,但其实施必然会对中欧贸易投资关系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活动。分析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以及中国在欧盟直接投资的现状可以发现,碳边境调节机制在短期内对中国在欧盟直接投资的影响并不明显;但从中长期看,或将加大中国企业在欧盟投资规模,改变中国在欧盟的投资布局,并促使能源领域投资转向新能源。基于此,中国应从国家和企业层面作出努力,积极应对碳边境调节机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许英明  李晓依  
欧盟将碳边境调节机制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对中国部分产品出口乃至全球产业链布局均将产生深远影响。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中国生产单位产品隐含碳排放量,结果显示:从中短期看,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对我国钢铁、铝、水泥、化肥四大行业,以及44种碳泄漏产品清单出口和相关产业产生较大影响;从长期看,将对现有国际贸易规则产生影响,基于气候变化的贸易竞争将加剧,碳排放定价权争夺更加激烈。因此,在全球合作应对气变背景下,我国宜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降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负面影响;加强与国际社会对话、协调及合作,共同解决碳减排和碳泄漏问题;加快国内碳市场建设,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力;研究并适时征收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互为补充。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瑜   刘勇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要求进口商根据特定进口产品的碳含量与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配额价格购买并提交相应的排放配额,由此支付特殊的碳成本,从而对国际货物贸易造成了限制性影响。就其贸易属性而言,它不属于关税措施,也不构成在进口环节加征的国内税费,而是一项具有数量限制效果的进口措施。为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防范跨境单边气候措施的使用,中国应深刻揭露其贸易保护主义特质,积极开展中欧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构建绿色低碳贸易规则体系,加快完善国内碳市场的建设。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瑜   刘勇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要求进口商根据特定进口产品的碳含量与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配额价格购买并提交相应的排放配额,由此支付特殊的碳成本,从而对国际货物贸易造成了限制性影响。就其贸易属性而言,它不属于关税措施,也不构成在进口环节加征的国内税费,而是一项具有数量限制效果的进口措施。为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防范跨境单边气候措施的使用,中国应深刻揭露其贸易保护主义特质,积极开展中欧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构建绿色低碳贸易规则体系,加快完善国内碳市场的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文娟  
2021年7月14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Fit for 55"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揽子方案,涉及交通、建筑、农业、能源、税收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这一计划以实现2030年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55%,到2050年达到碳中和。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作为前述应对气候变化一揽子方案的内容之一,要求部分高碳行业的进口产品以向欧盟购买配额证书的方式来支付自身的碳排放费用,进而减少进口商品中的碳含量及保护本土产业之目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晶晶  陈光耀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运行规则及立法前景CBAM也称碳边境调节税或碳关税,是指根据进口商品隐含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对其采取价格调节措施的机制。2019年12月,在新上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大力推动下,欧盟委员会官方首次在欧盟绿色新政中提出CBAM,拉开欧盟推动CBAM落地的序幕;2021年7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文娟  
2021年7月14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Fit for 55"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揽子方案,涉及交通、建筑、农业、能源、税收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这一计划以实现2030年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55%,到2050年达到碳中和。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作为前述应对气候变化一揽子方案的内容之一,要求部分高碳行业的进口产品以向欧盟购买配额证书的方式来支付自身的碳排放费用,进而减少进口商品中的碳含量及保护本土产业之目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崔明懿  
2021年7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一揽子环保计划,其中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最为引人关注。根据该机制设计,从2026年开始欧盟将对水泥、电力、化肥、钢铁和铝五大行业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以降低碳泄露。本文总结了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该机制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未来全球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发展及对全球贸易的影响,最后建议我国积极与欧盟展开谈判,倒逼自身减碳并完善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同时为潜在的绿色贸易壁垒提早做好预案。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姜婷婷  徐海燕  
根据欧盟委员会作为环保提案提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欧盟将对与其有贸易往来但未承担相应碳排放成本的特定领域进口商品征收碳排放费用。碳边境调节机制是在碳减排背景下提出,在客观上具有贸易保护效果,可能会导致企业竞争力受损、国际局势不稳等后果。该机制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潜在威胁,也使我国财税制度供给与产业结构调整面临较为急迫的局面。我国应积极应对,推动建立多边碳减排机制,制定明确的碳减排路线图,加强国内碳税立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绿色金融,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书博   王志馨   李昂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应对碳泄漏、维护欧盟气候政策有效性的作用,其实质是提升欧盟的竞争力及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领导力。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实行,将影响包括我国在内的国家或地区的出口与投资,进而影响经济发展。为此,我国应不断提升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影响力与话语权,呼吁国际社会探索建立碳价当量核算框架,努力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利益,加强与欧盟在气候治理方面的合作,在完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基础上考虑适时开征碳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许骞  
基于解决“碳泄露”问题、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及增加税收来源三方面的原因,欧盟于2021年7月重提碳边境调节税。基于征收国家范围、征收行业、计量方法、存在形式等维度剖析欧盟碳边境调节税预行机制,发现其运行面临是否满足WTO规则要求、是否属于贸易保护主义、是否满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否能够获得预期市场效果四大争议。对中国而言,欧盟碳边境调节税一旦实施,在短期内会冲击钢铁、水泥等行业,导致部分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从长期看,则能够促进中国产业绿色转型,影响国际碳定价权竞争。鉴于此,国内层面需大力完善碳交易市场,统筹排放总量目标,完善数据统计机制并做好立法工作;国际层面应积极进行气候外交,反对以单方面标准征收碳边境调节税,推动构建温室气体减排国际性框架,在碳排放定价方面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瑞萍  贾佳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构建标志着全球正在形成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国际贸易新格局。东盟逐渐超越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并在气候变化领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贸易保护下的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中国与东盟的碳定价主动权、能源结构转型的主动性、绿色低碳领域等方面的进一步合作产生了影响,试图以碳关税形式重掌国际气候变化话语权。基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实施要点及本身的适配性冲突,探讨中国与东盟绿色低碳合作的基础与前景,从坚定多边主义、完善法律及相关配套制度机制、提高绿色低碳合作战略定位、积极同欧盟进行减排义务磋商、发挥资源互补优势、探索绿色金融合作前景等方面找寻中国—东盟合作应对之策,最大限度减少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冲击与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齐绍洲  徐珍珍  杨芷萱  
欧盟启动碳边境调节机制将会影响中国钢铁行业的成本效率,鲜有研究从碳市场角度考虑如何应对其导致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两种价格可变的资源分配模型,从碳市场角度研究在短期和长期中国减缓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负面影响的碳配额分配策略。本文以中国各省份钢铁行业为例进行成本效率评估和碳配额分配,研究发现:(1)在短期中国碳价格不变和长期中国碳价格上涨情况下,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会导致行业成本效率下降;(2)中国出口到欧盟的钢铁产品数量越多则中国钢铁行业成本效率下降的幅度越大,中国碳价格水平越高则钢铁行业的成本效率越稳定;(3)通过碳市场优化配额分配能有效缓解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负面影响;(4)在优化碳配额的同时进行能源消费量调整,能够获得对配额总量影响较小的方案。本文研究结论为中国完善碳市场政策、有效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挑战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洁  
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投资一直呈现上涨趋势,尤其是对发达国家投资增长较快。截止到2014年底,中国对外投资金额已猛增45倍。2014年中国对欧盟投资额创纪录地达到了101亿美元,欧盟也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三大境外投资目的地。然而当前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严重阻碍了其发展进程。所谓直接投资(FDI),即以合资、独资等形式直接进入他国进行的生产贸易活动,也被称为实体投资。如何克服技术、研发、经营能力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从而提升对欧盟直接投资的效率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本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惠青  王有鑫  
欧盟推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可能会影响全球经贸格局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引起各界关注。通过构建环境扩展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外溢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本身存在的问题,能够为我国应对碳边境调节机制提供思路。研究表明:碳边境调节机制对规避中欧贸易隐含碳的作用有限,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有限,一定程度上会削弱我国钢铁和铝行业企业的竞争力。我国须积极推动高碳行业低碳转型、健全碳交易市场、完善碳核算方法并加强国际合作,以应对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