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03)
- 2023(13007)
- 2022(11043)
- 2021(10049)
- 2020(8377)
- 2019(18885)
- 2018(18610)
- 2017(36185)
- 2016(19125)
- 2015(21048)
- 2014(20003)
- 2013(19419)
- 2012(17399)
- 2011(15345)
- 2010(14909)
- 2009(13228)
- 2008(12090)
- 2007(10097)
- 2006(8220)
- 2005(6557)
- 学科
- 济(79632)
- 经济(79560)
- 管理(57815)
- 业(52694)
- 企(42925)
- 企业(42925)
- 方法(42401)
- 数学(38983)
- 数学方法(38571)
- 农(21041)
- 财(20715)
- 中国(18324)
- 业经(16463)
- 环境(15967)
- 地方(15653)
- 贸(14248)
- 贸易(14245)
- 农业(14065)
- 务(13808)
- 易(13791)
- 财务(13768)
- 财务管理(13739)
- 企业财务(13054)
- 学(12407)
- 制(11878)
- 划(11650)
- 技术(11541)
- 和(11164)
- 理论(10320)
- 融(10278)
- 机构
- 学院(251541)
- 大学(248317)
- 济(106757)
- 经济(105007)
- 管理(104495)
- 理学(92112)
- 理学院(91291)
- 管理学(89777)
- 管理学院(89347)
- 研究(74035)
- 中国(55801)
- 京(51042)
- 财(46928)
- 科学(43522)
- 财经(39020)
- 农(37893)
- 业大(37696)
- 中心(37193)
- 经(35963)
- 江(34378)
- 经济学(33977)
- 所(33199)
- 经济学院(31054)
- 北京(30751)
- 研究所(30414)
- 范(29901)
- 农业(29898)
- 师范(29596)
- 财经大学(29559)
- 经济管理(28600)
- 基金
- 项目(185119)
- 科学(148643)
- 基金(137819)
- 研究(135051)
- 家(119174)
- 国家(118275)
- 科学基金(104729)
- 社会(89492)
- 社会科(85214)
- 社会科学(85194)
- 基金项目(73472)
- 省(71986)
- 自然(67829)
- 自然科(66356)
- 自然科学(66338)
- 自然科学基金(65141)
- 教育(62936)
- 划(60980)
- 资助(55660)
- 编号(53743)
- 部(41470)
- 重点(41430)
- 发(39878)
- 创(39828)
- 成果(39778)
- 国家社会(37968)
- 创新(37287)
- 教育部(36528)
- 人文(36204)
- 科研(36150)
- 期刊
- 济(103841)
- 经济(103841)
- 研究(65190)
- 中国(40597)
- 财(36533)
- 管理(36169)
- 学报(35539)
- 科学(33326)
- 农(33194)
- 大学(28194)
- 学学(26943)
- 农业(23388)
- 技术(23219)
- 教育(21886)
- 融(19995)
- 金融(19995)
- 业经(18951)
- 财经(18661)
- 经济研究(17841)
- 经(16024)
- 问题(13849)
- 统计(12843)
- 业(12368)
- 商业(12206)
- 策(12137)
- 技术经济(12111)
- 理论(11416)
- 版(11190)
- 科技(11029)
- 资源(10977)
共检索到340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珏雯 穆月英
本研究将农业生产效率和环境影响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农业生产碳效率为核心工具进行分析。基于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不同设施类型蔬菜生产的碳投入产出及碳足迹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DEA分别与Tobit模型及CLAD相结合,分析了不同设施类型蔬菜生产的碳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设施类型蔬菜生产碳足迹的测算值均为负数,表明设施蔬菜生产整体上对生态环境具有正的外部性;2)设施蔬菜生产碳效率偏低,表明在碳视角下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其中,大棚生产碳效率高于温室生产,纯技术碳效率较低而规模碳效率较高,表明农户生产规模接近最优规模,而技术和管理水平偏低,此外温室生产农户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于大棚农户;3)经营者从事设施蔬菜生产年限、家庭年收入、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碳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蔬菜生产设施类型、劳均蔬菜种植面积对碳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博 穆月英
设施蔬菜生产系统碳足迹研究对构建低碳蔬菜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生命周期法和多目标灰靶决策模型,利用2013年实地调查数据对北京市设施蔬菜生产系统碳足迹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总碳排放中以间接碳排放为主,来自工业的投入品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原因;2总体上看,设施蔬菜生产系统光合作用碳汇大于总碳排放,对生态环境具有正外部性;3大棚优于温室,但两者的总碳排放均小于光合作用碳汇,对生态环境均具有正外部性;4各地区碳足迹的优劣顺序为大兴区、通州区、顺义区、房山区、平谷区、延庆县、密云县和怀柔区,且前四个地区对生态环境具有正外部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推进低碳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垄基 穆月英 付文革
本文依据对蔬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大城市蔬菜生产经营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蔬菜生产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生产多为设施种植,蔬菜销售没有形成规范的流通渠道。经济收益情况是影响农户种植决策的主要因素,农户对影响蔬菜质量和产量的种植技术需求较高,许多农户使用了考虑环境和食品安全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政府对生产中支出较大的物资补贴范围较广。
关键词:
大城市 蔬菜生产特点 影响因素 统计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依婷 穆月英
[目的]将碳排放纳入生产效率框架来评价设施蔬菜生产效率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对于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碳足迹视角对设施蔬菜生产的环境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基于2011—2016年21个设施蔬菜生产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主产区蔬菜生产环境效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在此基础上,构建环境效率—生产率矩阵对地区低碳化发展潜力进行了评价。[结果]不同蔬菜主产区环境效率存在差异,整体呈现为先升后降的倒U型变动趋势;设施蔬菜生产环境效率损失主要来源于种子、机械排灌等投入冗余以及碳排放过量;蔬菜生产中,技术“退步”是导致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技术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未能抵消因技术进步“恶化”所带来的负效应。[结论]第一、二主产区设施蔬菜低碳化转型速度减缓,其他产区低碳化发展处于低迷状态,因此注重低碳生产技术的创新,加强技术推广,发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升的协同效应,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农业至关重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雨生 乔娟 闫逢柱
本文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农户无公害认证蔬菜的生产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探索重要变量的维度,进而分析最终变量对生产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商贩是实现无公害认证蔬菜优质优价的最大障碍,企业是促使菜农实行优质生产的推动力量应加大对菜农无公害认证蔬菜生产技术培训投入,加强对农药和化肥销售点监管,完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监管机制,改善认证食品市场环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雨生 乔娟 赵荣
本文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户有机蔬菜生产意愿影响因素计量经济模型,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探索重要变量的维度,进而以北京市郊区农户为例,分析最终变量对其有机蔬菜生产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企业促进了有机蔬菜"真实增值"的实现,提高了农户有机蔬菜生产积极性;第二,蔬菜的"商贩收购偏好"降低了农户有机蔬菜生产积极性;第三,生产有机蔬菜,有利于环境与健康,但对农户有机蔬菜生产积极性影响不显著;第四,监管机制的完善提高了农户有机蔬菜生产积极性。因此,引导企业进入蔬菜产业,加强对商贩监管,关心并培养农户自身健康保护意识,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有利于有机蔬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达 庞毅
通过对北京市2011年一些典型的蔬菜批发市场和零售终端进行的调研数据分析,认为:蔬菜批发价格与其批量密切相关,不宜简单地讨论北京市蔬菜批零差价过大问题;北京市蔬菜零售终端价格的高低与"最后一公里"流通环节的多少无关,而与蔬菜零售终端的类型相关;市场租金也不是影响蔬菜加价的主要因素;将蔬菜的包装物记入蔬菜价格的计价方式,直接抬高了蔬菜二级批发商的加价幅度,导致了北京市蔬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北京市二级蔬菜批发商和农贸市场蔬菜零售商的收益处于合理范围内,不存在超额利润。
关键词:
“最后一公里” 批零差率 蔬菜价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红 沈佐锐 杨铭华
作为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的一次探索,本研究详细描述了北京市蔬菜生产管理信息系统BJ-CABBAGIS的研制与初步应用。BJ-CABBAGIS是在地理信息系统工具CitystarOfficer的支持下开发而成的多媒体信息系统,主要为北京地区蔬菜生产管理部门提供辅助决策服务。
关键词:
蔬菜生产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 多媒体技术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寇荣 谭向勇
本文利用蔬菜批发主体的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分析了蔬菜批发主体的技术效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流动资金和经营人数对蔬菜批发主体产出的增加有积极作用。改善蔬菜批发主体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经营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蔬菜批发主体的技术效率,从而提高蔬菜批发主体的产出。其中,蔬菜批发主体微观层面的一些影响因素,包括固定客户占商户总客户的比例、商户主要决策者从事蔬菜批发业务的时间、商户主要决策者在从事蔬菜批发业务之前的职业是否做其他生意,对技术效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韦得胜 谢屹 卫望玺 李小勇
本文基于实地调研获得的200名样本消费者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分析法和Probit模型,分析了北京消费者绿色蔬菜购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78%的样本消费者购买过绿色蔬菜;绿色蔬菜购买行为受消费者是否重视蔬菜营养、是否重视蔬菜口味、是否重视蔬菜安全、是否信任超市蔬菜质量、能否辨识绿色蔬菜标识、受教育程度、工作类型、家庭收入水平等三类八个变量的影响显著。最后提出了促进绿色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绿色蔬菜 购买行为 Probit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牧野 李建平 李俊杰
[目的]文章以西红柿与黄瓜为例,以设施、露地蔬菜栽培宏微观数据为支撑,以纬度和降雨为划分区域依据,从成本收益及效率评价视角出发,回答中国设施农业发展方向的问题。[方法]运用比较分析以及SFA-Malmquist方法,测算与拆解全要素生产率指标。[结果]结果表明:(1)从中国设施现状来看:从经济效益来看,中国设施蔬菜具“高产量、高收益、高价格”的“三高”优势和“收益率优势不显著、劳动生产率低”的“双重”劣势;从成本构成来看,中国设施蔬菜产业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各项成本费用指标来看,设施蔬菜经济投入相对较高,影响设施蔬菜的竞争力水平。(2)从设施栽培全要素生产率来看:中国设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稳定增长,但生产效率徘徊不前,栽培品种间、区域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不同。(3)对比设施和露地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基本一致;生产效率表现为“设施>露地”,露地栽培种间效率差异大;技术进步增长表现为“设施<露地”,区域特征显著。[结论]中国设施蔬菜全要素生产率稳定递增,属于“技术进步诱导+技术效率推动”的增长模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博 穆月英
蔬菜生产碳排放的影子价格是度量减排成本的关键因素,对实现低碳蔬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参数化的环境方向性距离函数,提出一种推导碳排放影子价格的新方法,并根据所建分析框架对我国省域设施蔬菜生产碳排放的影子价格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碳排放的影子价格最大的是河北(2013年),最小的是黑龙江(2013年);北京(2013年)等9省份在相应年度处于环境技术的生产前沿面上;河北等6省份为"高成本高效率"地区,山东等6省份为"高成本低效率"地区,黑龙江等7省份为"低成本高效率"地区,宁夏和江苏为"低成本低效率"地区;环境成本最高的为河北,最低的为天津;各省份的环境成本平均为252.64元/亩,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辛士波 王笛
价格波动是蔬菜市场的常态,但过度波动会直接影响到蔬菜的消费和生产。冬春季节的耐储蔬菜价格与反季蔬菜价格波动频繁,研究二者的价格联动效应,分析其波动规律,对于保障蔬菜市场供需平衡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运用E-G协整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BEKK-GARCH模型,研究了北京市耐储蔬菜价格与反季蔬菜价格波动的联动效应,结果表明:耐储蔬菜价格与反季蔬菜价格波动态势基本一致,但反季蔬菜价格异常波动特征明显;从长期来看,耐储蔬菜价格指数与反季蔬菜价格指数具有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与正向联动效应,且耐储蔬菜价格波动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宋博 穆月英 侯玲玲
农户专业化和农业低碳化是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环节,研究农户专业化对农业低碳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论文运用专业化分工理论和低碳经济理论分析了农户专业化对农业低碳化的影响。然后,根据2013年北京市蔬菜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的似不相关回归(SUR)方法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户专业化与农业碳排放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负相关,而农户专业化与农业产出和农业碳生产率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理论分析结果得到了经验验证,说明农户专业化对农业低碳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红华 田志宏 周洁
为了促进食品质量安全,打破西方国家没有可追溯系统产品就不能出口到该国的贸易壁垒,近几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可追溯系统的建立。农产品可追溯系统作为一个供应链,涉及四个最基本的环节即农户、企业、经销商和消费者。可追溯系统利益的合理分配是保证系统顺利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可追溯系统中各成员不能获得应得的利益,可追溯系统就无法正常运行。本文以北京市实施可追溯系统的T公司深入调研及专家咨询法获得的数据为基础,以其生产的可追溯黄瓜为例,采用带风险修正因子的Shapley值法测算了该公司可追溯系统各个环节的利益分配情况,总结了T公司可追溯系统利益分配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并为我国其他实施可追溯系统的企业如何进行合...
关键词:
Shapley值 利益分配 溢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