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3.129.216.49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20)
2023(14248)
2022(12225)
2021(11189)
2020(9279)
2019(20829)
2018(20660)
2017(39784)
2016(21199)
2015(23602)
2014(22759)
2013(21785)
2012(19274)
2011(17051)
2010(16776)
2009(15057)
2008(13780)
2007(11635)
2006(9785)
2005(8047)
作者
(56814)
(47584)
(47576)
(44817)
(29786)
(22865)
(21412)
(18695)
(17884)
(16531)
(16150)
(15942)
(14709)
(14709)
(14634)
(14308)
(14221)
(14100)
(13705)
(13545)
(11595)
(11546)
(11356)
(10843)
(10707)
(10544)
(10328)
(10188)
(9507)
(9408)
学科
(83405)
经济(83333)
管理(67622)
(61431)
(51624)
企业(51624)
方法(42912)
数学(38350)
数学方法(37659)
(23017)
(20560)
环境(20542)
中国(19466)
业经(18722)
技术(18389)
(16063)
农业(15312)
(14779)
(14537)
贸易(14531)
地方(14416)
理论(14414)
(14174)
(13894)
财务(13825)
财务管理(13797)
(13665)
企业财务(13064)
(12193)
技术管理(10423)
机构
学院(287483)
大学(281825)
管理(117386)
(116237)
经济(114049)
理学(103337)
理学院(102388)
管理学(100273)
管理学院(99778)
研究(87657)
中国(64621)
(57272)
科学(55133)
(49054)
(45951)
业大(44603)
中心(42115)
(41821)
财经(40852)
(40247)
研究所(38655)
(37449)
农业(36215)
(35552)
经济学(35520)
师范(35153)
北京(34389)
(32816)
技术(32676)
经济学院(32338)
基金
项目(209876)
科学(167411)
基金(153338)
研究(152751)
(134259)
国家(133230)
科学基金(116298)
社会(98106)
社会科(93304)
社会科学(93277)
(84166)
基金项目(81132)
自然(76207)
自然科(74497)
自然科学(74484)
自然科学基金(73087)
教育(71619)
(70176)
资助(62431)
编号(61690)
重点(47781)
(46064)
成果(45846)
(45579)
(45541)
创新(42633)
课题(41834)
国家社会(41190)
科研(40925)
教育部(39863)
期刊
(114730)
经济(114730)
研究(71734)
中国(49985)
管理(41944)
学报(41572)
科学(40589)
(40505)
(38037)
大学(32558)
技术(31343)
学学(31036)
教育(30431)
农业(29236)
业经(21071)
经济研究(19098)
财经(18788)
(18107)
金融(18107)
(16592)
技术经济(16395)
(16254)
统计(15621)
科技(15058)
(14936)
问题(14634)
资源(13971)
(13226)
决策(12973)
商业(12928)
共检索到38899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欣雨  穆月英  
[目的]粮食生产绿色发展具有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双重意义。[方法]运用碳足迹工具,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21年的粮食主产区农户样本数据,采用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对农户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和无效率来源进行分析,并对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1)碳视角下的粮食生产系统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碳生态效率平均为3.125,生产投入的碳排放以化肥施用和机械使用为主。(2)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平均为0.514,进一步对无效率项的分解表明,农药超标使用、人工投入冗余是造成环境技术无效率的主要原因。(3)购买农业保险、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户主受教育年限、提升耕地质量促进了环境技术效率的改善。[结论]农户粮食生产普遍缺乏效率,要素利用率低与污染过量是限制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应加快推动中低产田改造,推广低碳节能农机装备,增加农田污染监测点位,指导农户农药科学使用,推进粮食生产有机肥与化肥的结合施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良杰  吴威  苏勤  蒋晓威  卫云龙  
引入非期望产出评价模型SBM-Undesirable,并基于时空演变的视角,对1997-2010年中国公路运输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1997-2010年间中国公路运输效率水平整体偏低,且效率水平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2008年表现较为突出;②公路运输负外部效应产出降低了中国公路运输效率的整体水平,而纯技术效率的变化则是影响公路运输综合效率变化的主要因素;③中国公路运输效率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运输效率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运输效率较低,且这种差异性有不断扩大的趋势;④在空间视角上,中国公路运输效率均衡性趋于降低,近年来由相对均衡逐步向非均衡甚至极化趋势发展;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能力、减少负外部效应产出和增加运输有效产出是改善运输效率的重要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耀蕊  陈红  韩哲英  
利用考虑秸秆露天焚烧的碳足迹模型计算玉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足迹,并将其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指标体系,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2004—2017年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环境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秸秆露天焚烧后的玉米生产环境效率明显下降,玉米生产环境效率同时受到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双重影响,且随外部条件的变化,在不同时间段内表现出差异化特征,但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对非有效年份玉米生产环境效率进行冗余分析后,提出了环境效率的改善途径,以期为玉米生产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静  马潇璨  
我国工业用水效率低下已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资源瓶颈。论文基于中国30个省区1999—201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和Meta-frontier模型对共同前沿与群组前沿下各省区工业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各省区工业用水技术水平的异质性,不同前沿下工业用水效率存在较大差异;考虑工业水污染的工业用水效率普遍较低,存在较大的效率改善空间。进一步研究发现,现行水价存在很大程度的扭曲,没有起到应有的提高水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政策含义表明,工业用水效率不仅与地区工业发展的技术异质性有关,也和工业水污染及治理效果有关;应逐步提高现行工业水价,可仿照居民用水实...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志成  张晨成  
湖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生态效率是农业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真实反映,将农业面源污染CODCr、TN、TP的排放量作为湖南省农业生态效率非期望产出的考量,分别运用Dea-CCr模型和sbmuNDesirable模型对湖南省及14个市区2004-2013年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导致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化肥使用过剩、农业用水消耗较大和农业污染问题三方面。最后为保障湖南省农业高效、生态、环保、协调、可持续发展,给出了相关措施及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宁  
应用超效率Output-DEA模型,对我国2008年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粮食生产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产区处于技术有效的省份仅有4个,其超效率值存在较大差距。多数省区技术无效率是规模效率低造成的。如果能够提高无效率省区的技术效率,发挥有效率省份的生产潜力,对提升全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将产生十分明显的效果。各无效率省区还存在投入的冗余,减少这些投入冗余对于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政府应该把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作为粮食政策的首要目标,促进粮食生产区域的合理布局,优化粮食生产支持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四代  钱昱冰  赵锐  
农业已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研究西部地区农业碳减排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中国西部地区12个省份2006年~2015年的农业面板数据,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Undesirable模型评价西部地区各省份的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效率,并利用σ收敛、β绝对收敛和β条件收敛方法检验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变动趋势。结果发现:(1)西部地区各省份的农业碳排放量呈现缓慢增长趋势,且区域差异明显。(2)西部地区的碳排放效率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广西、四川、新疆等省份的农业碳排放效率长期位于生产前沿面,其投入产出效率处于较优状态。(3)西部地区的农业碳排放效率具有β绝对收敛性和β条件收敛性,存在着低效率省份向高效率省份追赶的趋势,区域内各省的碳排放效率趋于各自稳态水平,且经济发展水平与劳动力投入是提高西部碳排放绩效的关键因素。故为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效率水平,提出了应大力发展低碳农业、提高劳动者低碳意识、不断提升农业碳减排技术水平、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等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聂雷  郭忠兴  彭冲  
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今后及未来一段时期满足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关键之举。在考虑非期望性产出(环境污染)的情况下,论文基于中国238个地级市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和Metafrontier模型,考察了共同前沿、群组前沿下不同类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城市之间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在共同前沿下,2000-2010年效率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区域综合型城市、工业主导型城市、其他类型城市、资源型城市;在群组前沿下,效率均值没有呈现明显的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聂雷  郭忠兴  彭冲  
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今后及未来一段时期满足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关键之举。在考虑非期望性产出(环境污染)的情况下,论文基于中国238个地级市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和Metafrontier模型,考察了共同前沿、群组前沿下不同类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城市之间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在共同前沿下,2000-2010年效率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区域综合型城市、工业主导型城市、其他类型城市、资源型城市;在群组前沿下,效率均值没有呈现明显的城市类型分异特征。(2)比较共同前沿与群组前沿下不同类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其他类型城市与区域综合型城市相差较小,分别为0.082、0.106,其次工业主导型城市,为0.118,排在末位的是资源型城市,达到0.267,共同前沿下的差异与群组前沿下的无分异,恰恰印证了本文从城市类型异质性视角下考察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3)在将环境污染作为一种非期望性产出的情况下,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普遍偏低,特别是资源型城市,效率均值不超过0.6,说明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据此提出:在改善城市土地管理工作时,不能简单"一刀切",应考虑城市类型异质性,制定差别化的城市土地管理方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清可  段学军  叶磊  张伟  
针对已有对城市土地利用的投入产出分析中忽视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外部负效应这一问题,本文构建了非期望产出模型SBM-undesirable,并选择长三角地区16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投入产出要素进行定量调整。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城市土地利用存在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其进行效率评价,能够避免传统DEA模型径向角度选择所带来的缺陷,提高效率评价的准确性,比传统模型更具有清晰的刻画功能。在研究期内,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效率水平偏低,平均效率呈"凹"字形波动趋势,环境污染等非期望产出的存在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有一定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谭忠昕  郭翔宇  
2004—2015年我国粮食实现了十二连增,但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的同时粮食生产效率并未呈现显著正向增长,反而出现了较大波动。2016年我国粮食产量有所减少,但粮食生产效率反而有所提高。本文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三大区域和31个省级行政区的粮食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发现我国粮食生产存在效率较低、生产要素投入冗余或不足、粮食生产要素配置未能达到最优配置等问题。超效率DEA投影结果显示,我国粮食生产投入要素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投入严重不足,耕地红线问题需要被高度关注。保障我国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需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和"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粮食平衡区"横向协调机制;除经济直补外适当考虑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协调和补偿,探讨实施粮食虚拟水战略;提高劳动力素质,以实现对农业劳动力不足的补充和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升;优化粮食生产要素配置,促进粮食产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闵锐  李谷成  
采用超效率DEA及方向性距离函数理论方法,对1978年以来国内28个省市区的包括非合意产出在内的粮食投入产出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处理,以分析国内粮食生产与资源环境协调性空间分异特征,实证发现:环境污染因素的引入对我国整体及各省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较为稳定;区域间粮食生产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性极不平衡,存在典型的空间地域特征;从粮食生产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角度而言,粮食主产省份与部分东部省份表现较为突出;我国粮食生产普遍存在环境污染导致效率损失的现象,转变粮食生产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玲  周玉玺  
[目的]提高粮食用水效率是降低农业用水规模、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测度中国31个省(市区)的粮食用水效率,揭示了其时间演变规律与空间分异特征。[方法]以中国31个省(市区)为研究样本,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05年、2010年与2015年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进行静态分析和评价,揭示各省(市区)粮食生产水资源投入松弛量,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差异特征;其次,采用各省(市区) 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了中国粮食生产水资源全要素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趋势。[结果]中国大多数省(市区)粮食生产用水效率随着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是影响用水效率的关键因素;多数省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近50%的省份粮食生产用水存在冗余,应适当减少粮食生产用水量;从区域分布特征来看,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地理空间分布有关,与区域水资源丰沛程度负相关。[结论]国家应加大对粮食灌溉设施的技术投资,因地制宜优化粮食生产空间格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战湘凝   吕杰   薛莹  
本文运用灰水足迹模型与SBM-Undesirable模型,从农业资源投入、农业生产收入与环境影响等对盘锦地区不同水稻种植模式生态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稻蟹共养模式生态效率提高机制,为提高农业资源有效利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科学的理论解释及政策建议。结果表明:稻蟹共养模式亩均灰水足迹远低于水稻单作模式;整体上,稻蟹共养模式的生态效率相对更高;同时,相较于稻蟹共养模式,化肥投入冗余与灰水足迹冗余是造成水稻单作模式生态效率损失的主要因素。因此,应推动传统种植模式向循环农业模式转型,优化农业结构,注重农业资源分配,以实现农业资源有效利用、提高农业产值、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情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炳南  曹国勇  
在全要素生产技术框架下,考虑非期望产出,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超效率模型对中国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行了测算,将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并计算了各省份产出与二氧化碳的目标值、增进空间与减排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纯技术效率作用大于规模效率,但省份之间差距很大,半数以上的省份二氧化碳减排潜力超过50%,中国整体的减排空间巨大。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建议。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