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85)
- 2023(19535)
- 2022(16589)
- 2021(15414)
- 2020(13046)
- 2019(29674)
- 2018(29002)
- 2017(55782)
- 2016(30488)
- 2015(33706)
- 2014(33171)
- 2013(32858)
- 2012(29918)
- 2011(26343)
- 2010(26084)
- 2009(23648)
- 2008(23373)
- 2007(20224)
- 2006(17441)
- 2005(15156)
- 学科
- 济(120827)
- 经济(120692)
- 业(107554)
- 管理(102055)
- 企(95976)
- 企业(95976)
- 方法(57853)
- 数学(47855)
- 数学方法(47286)
- 财(45652)
- 农(36240)
- 业经(35198)
- 中国(29758)
- 务(28363)
- 财务(28291)
- 财务管理(28229)
- 企业财务(26854)
- 农业(25134)
- 制(23996)
- 学(23424)
- 地方(22327)
- 技术(22250)
- 贸(21430)
- 贸易(21423)
- 和(21311)
- 理论(21177)
- 易(20851)
- 环境(20351)
- 划(20140)
- 策(19400)
- 机构
- 学院(423246)
- 大学(420167)
- 管理(171863)
- 济(169150)
- 经济(165821)
- 理学(149541)
- 理学院(148021)
- 管理学(145463)
- 管理学院(144720)
- 研究(134895)
- 中国(102830)
- 京(88019)
- 科学(85751)
- 财(84469)
- 农(75235)
- 所(67489)
- 业大(67175)
- 财经(64884)
- 中心(62081)
- 研究所(61460)
- 江(61349)
- 农业(59469)
- 经(59227)
- 北京(54343)
- 经济学(50559)
- 范(50319)
- 师范(49710)
- 院(49306)
- 州(48896)
- 财经大学(48252)
- 基金
- 项目(294921)
- 科学(231984)
- 基金(215682)
- 研究(210441)
- 家(189656)
- 国家(188063)
- 科学基金(162456)
- 社会(133427)
- 社会科(126633)
- 社会科学(126600)
- 省(115691)
- 基金项目(114705)
- 自然(108066)
- 自然科(105646)
- 自然科学(105617)
- 自然科学基金(103727)
- 划(96960)
- 教育(95663)
- 资助(88612)
- 编号(84312)
- 成果(65821)
- 重点(65768)
- 部(64187)
- 创(63068)
- 发(62111)
- 创新(58485)
- 科研(57330)
- 课题(56811)
- 国家社会(55362)
- 教育部(54857)
- 期刊
- 济(180396)
- 经济(180396)
- 研究(118572)
- 中国(75503)
- 财(70757)
- 学报(70177)
- 农(68007)
- 管理(65065)
- 科学(62714)
- 大学(53084)
- 学学(50738)
- 农业(46939)
- 教育(37044)
- 技术(36658)
- 融(33410)
- 金融(33410)
- 财经(31623)
- 业经(31548)
- 经济研究(28999)
- 经(27151)
- 业(26898)
- 问题(23472)
- 技术经济(21589)
- 版(20918)
- 科技(20802)
- 财会(20553)
- 现代(19437)
- 商业(19245)
- 理论(18666)
- 统计(18639)
共检索到606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孟祥松 苟东香 陈蕾
文章以2013—2020年高能耗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碳绩效与财务绩效之间的交互跨期影响,并探讨了产权性质和规制压力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相比于当期企业碳绩效,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的企业碳绩效更能促进当期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企业当期财务绩效的提升也显著改善了同期的碳绩效水平,但没有表现出滞后性;碳绩效对财务绩效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和规制压力大的企业中;企业若属于国有身份或面临较高的规制压力时,财务绩效对碳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关键词:
碳绩效 财务绩效 产权性质 规制压力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兆国 靳小翠 李庚秦
本文以我国2007-2011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尝试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指数和剔除盈余管理之后的财务绩效指标,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交互跨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滞后一期的社会责任对当期财务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当期财务绩效对当期社会责任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些研究结论对我们深入理解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对企业提高社会责任意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财务绩效 交互跨期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弛 张兆国 包莉丽
如何使企业环境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对于促进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至关重要。目前学术界对于企业环境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尚未形成一致的结论。本文以我国2010-2017年深沪两市A股类国家重点监控的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企业环境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是否存在交互跨期影响以及企业内外部因素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企业环境责任会正向影响财务绩效,而且这种正向影响在滞后一期和两期更显著;(2)企业财务绩效会正向影响环境责任,但这种影响不具有滞后性;(3)管理者预期任期、前瞻型环境战略和法律规制均在企业环境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交互跨期影响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4)行业竞争在企业环境责任影响财务绩效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在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环境责任中起到了一定的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企业用战略眼光来看待企业环境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严星 张毅
以往文献对财务绩效和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充分,但很少关注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对环境绩效的影响。以2011—2017年高能耗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投影寻踪模型和方向距离函数计算企业的综合风险承担水平和环境绩效,再用Tobit回归模型实证风险承担水平与环境绩效的关系。结果显示,风险承担水平负向影响了企业环境绩效,且决定风险承担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企业规模对风险承担水平与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风险承担水平一定的情况下,规模越大的企业环境绩效越好;企业所有制未能调节风险承担水平与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最后,从风险角度提出了改善企业环境绩效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严星 张毅
以往文献对财务绩效和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充分,但很少关注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对环境绩效的影响。以2011—2017年高能耗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投影寻踪模型和方向距离函数计算企业的综合风险承担水平和环境绩效,再用Tobit回归模型实证风险承担水平与环境绩效的关系。结果显示,风险承担水平负向影响了企业环境绩效,且决定风险承担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企业规模对风险承担水平与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风险承担水平一定的情况下,规模越大的企业环境绩效越好;企业所有制未能调节风险承担水平与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最后,从风险角度提出了改善企业环境绩效的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国强 杨书阅
以我国中小板上市企业2012~2016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不同类型资源冗余与财务绩效之间的交互跨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滞后一期未吸收冗余资源对当期财务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当期已吸收冗余资源对当期财务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当期财务绩效的提升会对当期未吸收冗余资源、已吸收冗余资源的存在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中小企业应积极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制定长期的资源管理策略和财务政策,逐步减少资源冗余对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齐殿伟 孙明艳 修泽睿
重污染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CSR)逐渐成为衡量企业形象的关键指标,而企业自身追求和重视的指标更多是财务绩效。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而且能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鉴于两者的关系在当期可能还没能发挥作用,因而需要考虑其滞后期的影响。以中国2013—2016年A股钢铁、水泥制造、石油化工和造纸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改进后的熵权法来计算CSR综合评分并剔除盈余管理之后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表示财务绩效指标,对这两个指标之间的交互跨期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期及滞后两期的CSR对当期的财务绩效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当期、滞后一期及两期的财务绩效对当期的CSR表现为显著正相关。研究结论对促进企业提高CSR意识和主动履行CSR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海利
近年来,僵尸企业的存在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争议。由于该类企业占用市场资源却无法进行高效利用,对市场资源的分配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处理僵尸企业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安阳钢铁和华菱钢铁两家高能耗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A H P-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两家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不同情况僵尸企业的处理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财务评判 僵尸化 高能耗企业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郭秋实 潘安娥
以2010—2016年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系统GMM法,实证检验了企业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的交互作用及跨期影响。结果显示,滞后一期及滞后两期的环境绩效均与当期经济绩效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东部地区滞后两期的经济绩效与当期环境绩效显著正相关,中西部地区滞后一期的经济绩效与当期环境绩效显著负相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恩涛 杨璇
现阶段,我国处于大规模减税降费以及外部疫情冲击时期,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剧增,这对地方碳排放产生何种影响,现有研究相对匮乏。本文借助2010年教育事权改革的准自然实验衡量财政压力的外生变化,采用连续双重差分方法实证考察地方财政压力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教育事权改革目标所产生的财政压力显著增加了地方碳排放强度,这表明地方政府在感受到财政压力时,会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化解进而影响碳排放;(2)地方政府为缓解财政压力,会施政于高能耗企业,依仗其产值大且创税能力强的特点,让其扩大产能,获得较多的税收等收入,这将导致大量碳排放。本研究对于今后如何化解财政压力,以及如何处理好地方财政与碳排放的关系具有尤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鄢贝贝 张凯明 程玉
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结合契约理论为基础背景,以食品加工类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2012年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滞后性影响。结果表明,前期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对当期财务绩效有正向影响,并且履行对政府、环境、消费者、债权人、股东的社会责任所产生的滞后性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芦彩梅 李欣瑜
当前全球经济模糊性、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突出,企业韧性成为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指标,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基于中国2009—2022年八大高耗能行业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高能耗企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有助于提升高能耗企业韧性,主要通过发挥创新效应、信息效应和绿色治理效应提升高能耗企业韧性水平。内部控制水平和政府补助在这一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融资约束发挥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大规模以及高科技企业中,碳排放权交易对高能耗企业韧性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因此,研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高能耗企业韧性这一微观层面的经济后果,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企业韧性 高能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维国 王霄凌
为了分析高能耗企业集群在低碳减排政策的引导下实施低碳生产的企业群体决策行为,需要在演化博弈理论框架下,重点研究高能耗企业集群的低碳决策模仿行为、激励性和惩罚性低碳政策对减排行为的演化影响等问题。根据高能耗企业的减排决策行为具有模仿、观察和学习过程,建立了低碳政策下高能耗企业减排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高能耗企业与政府部门作为不同类群体的演化博弈动态稳定均衡(即演化均衡)结果将是两种模式:一种是政府提供激励性减排补贴下,高能耗企业积极进行减排的模式;另一种是政府征收碳税等惩罚性政策下,高能耗企业被动进行减排的模式。最终社会经济系统的低碳政策模式收敛于哪一种状态,取决于历史惯例采取的减排模式、减排技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范如国 邢亚敏
在考虑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声誉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能耗企业碳减排中各主体及其行为倾向,构建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地方政府与高能耗企业间的博弈模型,并分析了两模型的混合策略均衡解。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中央政府的检查效率、降低检查成本、加大惩罚力度、提高声誉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影响、提高地方政府做假时需付出的伪装成本,可以有效制约地方政府和高能耗企业的欺骗及做假行为。最后,提出了提高高能耗企业减排积极性、避免企业与地方政府合谋行为发生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兆国 靳小翠 李庚秦
低碳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制度经济。要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制定相应的制度安排。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制度。为了考察这些制度的效果,本文首先以A股类高能耗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税收政策、财政补贴、信贷政策、法律制度、市场化程度和社会舆论等制度性因素对低碳经济的影响。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管理人员对这些制度性因素的看法。结果表明,税收政策、财政补贴、信贷政策和社会舆论对低碳经济有显著正向影响;法律制度和市场化程度对低碳经济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制定能耗与排放标准对企业有一定的约束力。这些研究结论对政府有的放矢地改善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节能减排 制度性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