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11)
- 2023(15318)
- 2022(12371)
- 2021(10871)
- 2020(8768)
- 2019(19294)
- 2018(19046)
- 2017(36386)
- 2016(19325)
- 2015(21804)
- 2014(21967)
- 2013(21508)
- 2012(19371)
- 2011(17533)
- 2010(17726)
- 2009(16559)
- 2008(15628)
- 2007(13895)
- 2006(12817)
- 2005(11828)
- 学科
- 济(104624)
- 经济(104527)
- 管理(56425)
- 业(51565)
- 企(41301)
- 企业(41301)
- 方法(31077)
- 中国(31051)
- 地方(29415)
- 数学(26181)
- 数学方法(25987)
- 农(25645)
- 业经(25143)
- 学(19196)
- 财(18460)
- 环境(17887)
- 地方经济(17528)
- 农业(17514)
- 制(16169)
- 发(15782)
- 贸(15770)
- 产业(15764)
- 贸易(15758)
- 融(15342)
- 金融(15340)
- 易(15124)
- 银(15025)
- 银行(15002)
- 行(14618)
- 技术(13555)
- 机构
- 学院(280907)
- 大学(274902)
- 济(127281)
- 经济(124900)
- 管理(103352)
- 研究(101176)
- 理学(87775)
- 理学院(86777)
- 管理学(85346)
- 管理学院(84851)
- 中国(76450)
- 科学(58223)
- 京(58187)
- 财(55519)
- 所(50464)
- 研究所(45368)
- 中心(44809)
- 财经(43623)
- 江(43490)
- 农(42763)
- 经济学(40342)
- 经(39399)
- 范(37930)
- 师范(37585)
- 北京(37061)
- 业大(36973)
- 院(36477)
- 经济学院(35969)
- 州(34949)
- 农业(32795)
- 基金
- 项目(180795)
- 科学(143758)
- 研究(136443)
- 基金(129906)
- 家(111807)
- 国家(110852)
- 科学基金(95606)
- 社会(90222)
- 社会科(85679)
- 社会科学(85661)
- 省(72794)
- 基金项目(67948)
- 教育(61288)
- 划(59525)
- 自然(57588)
- 自然科(56243)
- 自然科学(56233)
- 自然科学基金(55202)
- 编号(54287)
- 资助(51504)
- 发(46182)
- 成果(43575)
- 重点(41233)
- 课题(39174)
- 部(38852)
- 创(38306)
- 发展(38158)
- 国家社会(37721)
- 展(37545)
- 创新(35781)
- 期刊
- 济(155406)
- 经济(155406)
- 研究(89291)
- 中国(60087)
- 管理(41852)
- 农(41314)
- 财(41091)
- 学报(38070)
- 科学(38003)
- 教育(30764)
- 大学(29631)
- 融(28812)
- 金融(28812)
- 技术(28379)
- 农业(28164)
- 学学(27979)
- 业经(26389)
- 经济研究(26283)
- 财经(22107)
- 问题(19821)
- 经(19444)
- 技术经济(15329)
- 贸(15317)
- 商业(15127)
- 业(14660)
- 世界(14181)
- 国际(13614)
- 现代(13509)
- 统计(12656)
- 经济问题(12599)
共检索到440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翁启伟
随着“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政府对于各行业的减排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物流产业本身虽然会造成大量碳排放,但也能通过产业发展提高运输效率,进而节省能源,因此,如何科学引导物流产业发展无疑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了深入阐释二者关系,为政府优化物流企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二者的互动关系及协调性。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其中2007-2009年出现明显下降趋势,2010-2019年增速较快,达到较高发展水平。我国经济低碳化水平较高且增速较快,2010-2011年低碳化水平虽然显著降低,但2012年后便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到2019年达到较高水平。物流产业发展与经济低碳化水平互动程度明显升高,2008-2009年物流产业发展与经济低碳化水平互动程度达到低谷,但随后升至较高水平。物流产业发展与经济低碳化水平互动程度的协调性上升明显,通常物流产业发展进程较经济低碳化更为滞后,随着物流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二者协调性不断上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毅
碳中和目标提出后,我国顺势推出了碳金融服务,这一举措盘活了碳排放资源,使得物流企业能够将剩余碳排放量用于交易,从而获得更多金融资金支持。因此,物流企业将通过多种措施达成节能减排目标,从而使其为获得更多金融资金而进行低碳化发展。然而目前,碳金融能否切实促进低碳化发展仍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因此,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探究碳中和目标下碳金融与物流业低碳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以期为传统物流业低碳化发展提供指导依据。结果表明:贷款融资率在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中能够显著促进物流业碳排放增长,而抑制低碳化发展。贷款利率在滞后一期中能够显著促进物流业碳排放增长,而抑制低碳化发展。股票融资率在滞后四期中将显著促进物流业碳排放增长,而抑制低碳化发展。碳排放交易水平与物流业低碳化发展存在相互作用,碳排放交易水平显著正向作用于物流业低碳化发展;滞后一期物流业低碳化发展显著负向作用于碳排放交易水平,滞后二期物流业低碳化发展显著正向作用于碳排放交易水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续岩 户佐安 邹正丰
物流产业与经济低碳化的协调发展能够提升物资的流通效率和资源的使用效率。基于低碳经济和系统耦合理论,构建四川省物流产业与经济低碳化耦合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结合因子分析法对四川省物流产业与经济低碳化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两者的协调发展程度,得出目前四川省物流、经济低碳化系统整体处于中等协调的状态,经济低碳化与物流系统发展基本同步的结论。以此为宏观调控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政府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四川省的经济运行效率,实现物流产业与低碳经济高度耦合协调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郑凯 汝宜红
本文立足于物流业作为"能源需求者"与"物流服务提供者"的地位,分析了在"低碳化"需求下,物流业维护能源安全的重要作用与现实差距,并从直接减排与间接减排两个角度提出了物流业的低碳化发展对策。
关键词:
能源安全 节能减排 物流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蔡绍洪 陈胜男
我国西部具有资源优势,然而资源型产业的生产效率却很低下,"三高一低"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低碳经济约束下,西部地区面临着跨越式快速发展和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双重任务,单纯的产业集群和单纯的循环经济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采用循环产业集群模式,资源型产业才能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的恶性循环,并形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统一,实现可持续的快速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邹玉娟
哥本哈根大会标志着"低碳化"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低碳化可包括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产业以及低碳技术等几个层次的内容,而低碳城市是低碳化的载体。我国由"高碳化"向"低碳化"的转型势在必行,应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低碳化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
低碳化 低碳经济 转型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永龙
总体上看,我国低碳经济仍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建构系统的低碳政策体系,也没有专门以低碳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工具选择,这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极为不利。本文试图从有效政策设计角度,提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创新及其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 低碳经济 政策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文新 潘宇
本文基于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30个省2005~2014年低碳约束下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度,分析其结构及总体演化趋势,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及时空跃迁测度法描述其在空间格局上的演化过程,最后运用证实性空间数据分析(CsDA)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样本年内我国低碳物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呈螺旋式缓慢上升,但各生产要素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进步缓慢的原因主要在于技术进步,能源结构等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无明显改善。从空间上看,各省低碳物流效率存在显著关联性特征,但其与能源投入水平未能一致,存在空间异质性。因此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实施差异化物流...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菲 黄新建 姜睿清
资源集约利用是实现经济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资源的集约利用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以我国物流业、低碳经济为研究对象,构建现代物流业、经济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利用2000-201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现代物流业与经济低碳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为轻度失调乃至严重失调,物流产业规模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自2005年起,我国现代物流业与经济低碳化逐步实现协调发展,并于2012年达到了优质协调。因此,要进一步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以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玉香 孟祥云
首先分析了低碳物流的相关研究成果、内涵及其主要功能环节,接着剖析了制约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的因素,进而提出了促进物流服务企业发展低碳物流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物流服务企业 低碳化 发展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毛文富 徐凤
改革开放40年以来,物流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本文实证分析了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两者的相互关系,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深入分析物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并验证了物流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一些弊端和不足,有助于实现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从不协调到协调、或从一般协调到高水平协调的良性循环效果,促进整体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物流业 经济发展 空间计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田原 孙慧
"十三五"时期坚持绿色发展,要求加快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当前,我国产业技术创新严重缺乏、相关制度供给不足、发展思维定式及政府政绩评价指标不完善等问题,是制约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障碍。应加快产业转型的制度创新和政策扶持;依托"一路一带"战略,推进资源型产业转型的全球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推进技术创新;增进人力资本积累,夯实产业转型升级的智力基础;大力开展环境治理,推进生态补偿有序进行;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强化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法律保障等,从而有效推进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低碳约束 资源型产业 转型升级 路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传明
文章根据物流产业特点,综合考虑经济增长与环境负荷关系,选取投入产出指标及环境变量,挖掘2007-2016年江苏及相关省份物流数据,运用三阶段DEA及Malmquist模型静动态测度低碳约束下江苏物流产业效率。研究表明: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对低碳约束下物流产业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江苏在沿海省份中产业效率处于中上水平,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仍需提升;从空间角度江苏省内13个城市可被划分为4种效率类型;时序变化上,江苏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指数总体稳步上升,而技术效率差距加大。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区域物流产业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俊涛
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增长方式正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如何在低碳、环保的框架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对物流领域而言,其发展模式也应该及时的对低碳经济做出反应,在运输、装卸、储存、搬运、包装、加工、配送和物流信息传递的过程中,都需要最大限度的降低资源的使用频率和数量,促进物流领域的低碳运行。本文以此为视角,对低碳经济视域下低碳物流的发展路径进行分析,阐述低碳经济与低碳物流的特点,讨论低碳物流的核心思想和社会功用,最后从不同侧面给出低碳物流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物流 多元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蕾
在全球经济迈入低碳的背景下,低碳物流运输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创新道路运输企业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分析低碳经济的基本机理与内涵,结合低碳物流发展的特点,研究基于低碳经济下发展低碳物流战略,为道路运输企业进行低碳物流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为道路运输企业发展低碳物流的决策指明方向,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大踏步前进。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物流 实现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