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41)
2023(8657)
2022(7412)
2021(6487)
2020(5552)
2019(12977)
2018(12666)
2017(25504)
2016(13937)
2015(15812)
2014(15941)
2013(16430)
2012(15451)
2011(14092)
2010(14047)
2009(12881)
2008(13000)
2007(12013)
2006(10367)
2005(9299)
作者
(41876)
(35129)
(35120)
(33833)
(22033)
(16770)
(15885)
(13787)
(12997)
(12464)
(12047)
(11609)
(11297)
(11112)
(11071)
(10907)
(10901)
(10429)
(10152)
(10027)
(8710)
(8679)
(8642)
(8087)
(7942)
(7902)
(7688)
(7687)
(7079)
(7040)
学科
(66681)
经济(66627)
管理(41536)
(39904)
(32651)
企业(32651)
方法(30868)
数学(27169)
数学方法(26994)
(21794)
税收(20348)
(20177)
(19071)
(17062)
中国(14964)
业经(14462)
地方(14350)
环境(13786)
(13446)
(12679)
贸易(12674)
(12296)
(11392)
产业(11053)
农业(11031)
(10950)
(10126)
财务(10113)
财务管理(10091)
技术(9685)
机构
学院(209665)
大学(208577)
(93259)
经济(91577)
管理(81435)
理学(70623)
理学院(69886)
研究(69612)
管理学(68907)
管理学院(68515)
中国(51478)
(45930)
(42758)
科学(42706)
财经(35877)
(35750)
(35653)
(32416)
研究所(32289)
(31880)
中心(31696)
业大(31232)
经济学(29917)
农业(28222)
经济学院(27529)
北京(26760)
财经大学(26402)
(24764)
(24745)
(24613)
基金
项目(138538)
科学(109096)
基金(101161)
研究(100180)
(88164)
国家(87523)
科学基金(74774)
社会(64989)
社会科(62019)
社会科学(62001)
(54463)
基金项目(53977)
自然(47294)
自然科(46178)
自然科学(46164)
(45605)
自然科学基金(45358)
教育(44100)
资助(41049)
编号(39992)
成果(31630)
(31405)
重点(31279)
(30812)
(29216)
国家社会(27527)
创新(27382)
课题(26766)
科研(26731)
教育部(26283)
期刊
(98106)
经济(98106)
研究(63322)
(35363)
中国(34470)
学报(32617)
(31333)
科学(29320)
管理(27134)
大学(23765)
学学(22740)
农业(21121)
财经(17209)
技术(17077)
经济研究(16648)
业经(16223)
(16137)
(15811)
金融(15811)
(15660)
(14941)
教育(14430)
税务(13914)
问题(13890)
(12014)
技术经济(11777)
(11220)
商业(10659)
统计(10642)
(9851)
共检索到303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景华  
如何在减排的同时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已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碳税是减少碳排放的一种重要手段。碳税开征与否的一个主要争论在于:征收碳税是否会影响产业竞争力。在制定碳税政策时,需要考虑碳税实施后对产业竞争力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及程度,采取相应补偿措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长江   阎晓璇  
碳减排政策对价格竞争力的影响问题极为重要,但严格将价格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实际有效汇率作为分析对象的研究非常少见,且未能考虑全球价值链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影响。本文在气候变化研究中首次引入考虑全球价值链因素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标,通过构建包含异质性成本传导率的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对相关测算方法进行改进,据此在使用同一框架计算出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全行业二氧化碳影子价格的基础上,估算了市场型碳减排政策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各国边际减排成本的差异较大,我国以34.45美元/吨的价格低于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其次,实施碳减排政策后我国产品价格的上升幅度整体可控,小于样本中多数国家(或地区);我国行业层面,电力、燃气、蒸汽与空调供应等高能耗行业由于单位产出的碳排放较高,碳减排政策对产品价格推升作用显著,产品价格受到的影响最大。再次,通过对价格变动进行分解发现价值链因素对于各国产品价格变动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后,综合考虑碳减排政策的价格效应与数量效应计算实际有效汇率,其变动情况反映出价格水平受碳减排政策影响较小的中国、印度以及墨西哥等国的价格竞争力有所提升。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成德宁  韦锦辉  
环境规制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不仅取决于环境规制标准的严格程度,更取决于环境规制的类型。在细分环境规制类型的基础上构建评估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利用2006—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各类环境规制对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并对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空间效应进行检验。研究表明:命令型环境规制对地区产业竞争力具有负面效应,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隐性环境规制则有助于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从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空间效应看,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加强将对本地的产业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对临近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则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隐性环境规制加强将有助于提升本地区的产业竞争力,但对临近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具有负的空间溢出效应。因而政府应组合使用各种环境规制,并尽可能地选择灵活性强的隐性环境规制手段,以有效提升我国的产业竞争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利梅  孙泗泉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在致力于科技创新,推动本国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竞争优势。本文以世界创新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为基础,探索推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和效率提升的核心动力,挖掘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和基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研究中国在国际创新竞争中的优劣势,反映世界各国创新竞争力格局的演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段进鹏  周媛  
我国石油产业由于开采加工成本高,开拓创新能力差,因而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与国际石油巨头相比有较大差距。笔者认为,从深化石油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体制和加快能源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入手,应消除和减少各类垄断因素,增强市场竞争,以期提高我国石油产业的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伟  
将2011年的全国31个省市的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各指标进行了对应分析,探索了随着地区变化,科技竞争力的变化特征,实证结果表明:(1)处于不同省份下的科技竞争力在二维坐标系下分化严重;(2)二维空间足以表达不同省份间的科技竞争力差异的大部分信息;(3)各指标与相应的地区有着稳定而显著的"亲缘"关系。文中最后依据对应分析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萍  
选择适当的低碳竞争力评价方法事关绿色经济新常态和第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省域低碳竞争力的研究,提出基于终端能源消费角度的微观低碳竞争力指数,对我国其中的30个省(区、市)的低碳竞争力进行了排名和实证分析,选取经济总量前五的省份及京津沪地区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萍  
内容提要:选择适当的低碳竞争力评价方法事关绿色经济新常态和第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省域低碳竞争力的研究,提出基于终端能源消费角度的微观低碳竞争力指数,对我国其中的30个省(区、市)的低碳竞争力进行了排名和实证分析,选取经济总量前五的省份及京津沪地区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健  
本文目的是通过辨析,正确认识日本产业部门在低碳竞争力上的优势与劣势,避免中国和日本在低碳经济领域合作上的盲目性。主要运用国际比较的方法,首先,从实现削减碳排放目标的能力、与环境和能源相关的创新能力、低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个方面,对日本产业部门的低碳竞争力进行了辨析。认为,日本产业部门的低碳竞争力并不像其所掌握的低碳技术那样强大,一方面在实现削减碳排放目标的效果、高"投入—产出"的低碳创新能力、太阳能相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保持着强大的低碳竞争力,但另一方面,在CO2排放效率、一些可再生能源相关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存着相对劣势。最后,从提高中日两国在低碳领域合作效率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建议。既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健夫  贺佳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竞争力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为了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中国政府制订了一系列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研究表明,总体来看,中国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助于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但是,目前中国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竞争力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优惠点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点不匹配,特别是减按15%税率征收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政府在制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时,应该将优惠力度与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竞争力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匹配;要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继续实施75%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甚至再适当提高这一比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中华  梁俊伟  
本文运用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国际竞争力效应。结果表明,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于我国工业行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具有积极影响。当考虑行业要素密集度差异时,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均有积极促进作用,但是这种正效应存在行业差异性,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的竞争力提升效应要远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对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偏效应并不存在门槛条件,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看,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行业国际竞争力会直接产生积极的正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丽娟  
随着21世纪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企业发生了定制革命,越来越多的企业由原来的规模化生产转变为定制化生产。因此在定制化时代,有必要重新审视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关系。本文在界定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规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提出在分析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时候,要恰当赋予企业规模的权重。只有合理确定企业的规模与效率边界,才能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传忠  孙兴隆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基础研究对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技术水平提升和技术结构改善两条路径实现的。本文基于1998—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基础研究影响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机制与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基础研究都能明显提升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且时期越长,作用效果越显著。在区域层面,东部地区的基础研究对提升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作用较显著;中部地区的基础研究在长期对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显著,在短期内作用效果不明显;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因尚未跨越经济发展水平门槛和基础研究强度门槛,产业的技术进步更多依赖于技术引进而非基础研究。总体上看,基础研究对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效应需要一定条件,主要包括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且研发投入需要达到一定强度等。以上研究结论对加强我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建中  朱美荣  
通过对面向知识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和面向核心竞争力的知识管理的分析,引入知识磁性的概念,从知识磁性的视角探究知识管理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深入论证知识磁场的形成和知识的磁效应,结合知识管理的知识吸收、知识创新、知识整合、知识应用4个重要环节,就知识管理对核心竞争力的磁效应进行详细阐述,为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提出新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