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68)
2023(17782)
2022(15195)
2021(14077)
2020(11849)
2019(26834)
2018(26416)
2017(51974)
2016(28464)
2015(31210)
2014(30840)
2013(30757)
2012(28185)
2011(25223)
2010(25088)
2009(23256)
2008(23133)
2007(20415)
2006(18316)
2005(16294)
作者
(82886)
(68961)
(68405)
(65163)
(43879)
(33034)
(30885)
(26800)
(26024)
(24698)
(23469)
(23148)
(22106)
(21862)
(21606)
(21021)
(20645)
(20517)
(19769)
(19635)
(17327)
(16871)
(16761)
(15863)
(15427)
(15302)
(15233)
(15210)
(13796)
(13637)
学科
(115035)
经济(114905)
(103823)
管理(95665)
(92106)
企业(92106)
方法(51981)
数学(42268)
数学方法(41823)
(38656)
(35657)
业经(34023)
中国(27438)
(26312)
财务(26247)
财务管理(26221)
企业财务(24946)
农业(24890)
(22184)
(22010)
(21931)
技术(21539)
(21328)
贸易(21322)
(21071)
(20741)
税收(20715)
地方(20592)
(20540)
(20028)
机构
学院(404647)
大学(400359)
(164933)
管理(163257)
经济(161641)
理学(140994)
理学院(139556)
管理学(137442)
管理学院(136734)
研究(132869)
中国(101004)
(84477)
科学(82520)
(80870)
(72586)
(67402)
财经(63390)
业大(63286)
研究所(61024)
(60360)
中心(59514)
(57614)
农业(57261)
北京(52971)
经济学(48460)
(48054)
(48053)
(47946)
师范(47518)
财经大学(46845)
基金
项目(272333)
科学(213927)
基金(198315)
研究(196444)
(174003)
国家(172478)
科学基金(148306)
社会(124047)
社会科(117721)
社会科学(117689)
(106583)
基金项目(105259)
自然(98125)
自然科(95859)
自然科学(95832)
自然科学基金(94139)
(89460)
教育(88196)
资助(81739)
编号(79704)
成果(63063)
重点(60604)
(59306)
(58413)
(58057)
创新(54028)
课题(53715)
科研(52185)
(51945)
国家社会(50815)
期刊
(182661)
经济(182661)
研究(120707)
中国(71085)
(66232)
学报(65282)
(63727)
管理(62617)
科学(58723)
大学(48713)
学学(46609)
农业(45694)
教育(36500)
(35087)
金融(35087)
技术(34395)
业经(31611)
财经(30514)
经济研究(29016)
(26126)
(25948)
问题(23719)
技术经济(21588)
科技(19750)
现代(19383)
(18891)
(18620)
商业(18399)
财会(18213)
理论(18127)
共检索到595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永宏  桂云苗  张云丰  
以无碳税政策的企业生产决策模型为基准,分别建立碳税政策下企业生产决策模型和企业生产与减排投资联合决策模型,求解并比较以上三个模型中企业的最优产量、碳排放量和利润。研究发现,碳税政策下:(1)若企业没有进行减排投资,当产品的初始单位碳排放量小于某一阈值时,产量、碳排放量和利润相比无碳税的情形都会降低;当产品的初始单位碳排放量大于这一阈值时,企业退出市场;(2)若企业进行减排投资,当产品的初始单位碳排放量小于某一阈值时,不仅产量可达到无碳税的情形,而且实现零排放,此外也可使其延迟退出市场。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永宏  桂云苗  张云丰  
以无碳税政策的企业生产决策模型为基准,分别建立碳税政策下企业生产决策模型和企业生产与减排投资联合决策模型,求解并比较以上三个模型中企业的最优产量、碳排放量和利润。研究发现,碳税政策下:(1)若企业没有进行减排投资,当产品的初始单位碳排放量小于某一阈值时,产量、碳排放量和利润相比无碳税的情形都会降低;当产品的初始单位碳排放量大于这一阈值时,企业退出市场;(2)若企业进行减排投资,当产品的初始单位碳排放量小于某一阈值时,不仅产量可达到无碳税的情形,而且实现零排放,此外也可使其延迟退出市场。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和分析相关的命题和推论,并针对企业的生产与减排决策和政府制定碳税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颖  韩立华  
基于不确定需求构建碳限额、碳限额与交易、碳税三种常见碳政策下制造企业的运作和减排模型,分析其最优决策,进而分析各参数的敏感性。并通过数值分析,分析了不同碳政策下,各政策参数对于企业决策的影响,分析结论对低碳经济下企业在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的同时提升企业运作绩效,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并对政府碳政策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坤  赵道致  
在对不同减排水平的企业征收差异碳税的基础上,以社会总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建立政府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政府和排放依赖型双寡头企业的决策问题。实证分析表明,征收差异碳税有利于增强减排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激励其进一步加大减排的投入,提高净化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聂华林  周建鹏  张华  
能源类企业是经济中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要主体,如何减少这类企业的碳排放量是衡量政府碳税政策有效性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代表性能源类企业的二氧化碳减排效应模型,分析在不同的碳税政策情形下,企业生产要素投入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如何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减排效应。分析表明:①企业的二氧化碳减排效应取决于具体碳税政策带来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碳税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以及生产要素投入品的需求弹性等因素;②从外部性理论来看,单独征税(或者提供补贴)能够带来较好的减排效应,是最好的碳税政策,但是本文的算例则证明:在当前环境税收体系不完善的条件下,采用征收碳税和提供补贴的复合碳税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玉梅  贾萌  陈天培  孙晨阳  朱立春  魏鹍  
以碳关税政策下发展中国家选择减排研发补贴政策为背景,构建了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第一阶段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设定碳关税率及研发补贴率;第二阶段为发展中国家企业根据补贴率及税率确定减排率;第三阶段为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发达国家市场上进行产量竞争。利用逆向递归方法求解该动态博弈的最优决策,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碳关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企业碳减排并改善环境,但关税会对两国之间的贸易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关税政策和补贴政策能够有效提高各自企业的竞争力,但过多的政府干预会影响市场正常秩序。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补贴政策能够促进企业的减排行为,并且企业的成本优势越明显,减排效果越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魏琦  宋亚楠  
为研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纳入碳补偿机制对企业生产决策的影响,建立了该机制下双寡头企业面临排放权随机需求时的生产优化决策模型,分别得出无碳补偿机制以及纳入三种不同比例上限的碳补偿机制下企业最优生产减排策略。结果证明纳入碳补偿机制对社会总产出和企业净化处理量能产生影响,其中,按碳补偿占企业总排放量的比例确定的比例上限为最优选择。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模型应用,并采用灵敏度分析模型参数对企业最优化决策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苏慧  张济建  
工业企业是碳减排的重要责任主体。通过分析碳披露规制对企业碳减排决策的影响路径,将熵权-TOPSIS法引入企业碳减排投资决策过程,并以减排技术投资为例,分别对强制型和非强制型碳披露规制下企业碳减排决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碳披露规制下企业进行决策的侧重点不同,导致最终决策结果有所差异,且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的项目比初始投资成本低的项目更具优势,大力减排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赵道致  王楚格  
旨在研究供应链企业面对低碳政策的减排决策方法。用Stackelberg博弈探讨了制造商主导的情境,建立了供应商-制造商的二级供应链在新形势下的利润优化模型,采用逆向求解法求解。得出了企业的最优减排量及最优产量,并通过数值模拟说明了该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得知企业的最优减排决策是使自身的边际减排成本与从市场上购买对应数量的排放权的边际成本大致相等,再考虑顾客低碳偏好做以适当提升。且供应链中一方企业的减排会带动另一方减排,企业具有合作减排的动机,研发合作将是可行着力点。研究发现最优产量及最优减排量的参数灵敏度基本一致,加大低碳宣传力度提高顾客低碳环保意识是保证低碳经济良性成长和企业利润的关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孝珍  
本文以名义税收优惠和实际税收优惠作为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水平的衡量指标,利用我国2008~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对政府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名义税收优惠与企业内部投资规模成正比,而与企业外部投资规模不相关;实际税收优惠与企业内部投资规模和外部投资规模均成正比;同时,税收优惠政策对不同投资规模企业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姜跃  韩水华  
研究了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组成的供应链,建立一个以供应商作为领导者、制造商作为跟随者的两阶段斯坦伯格博弈模型来分析供应商参与对企业减排决策的影响,分析比较了供应商参与和不参与减排两种情况下制造商和供应商的最优决策,并通过算例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碳税与消费者碳排放敏感度对最优决策的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维良  刘敏  
为了探究中央政府碳税政策下地方政府补贴决策与企业减排决策的互动关系,本文构建了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三者间的博弈均衡解,分析各自的最优决策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央政府的最优决策为碳税收入中自留部分不宜超过6/7成,其余的尽可能返还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最优补贴策略应对减排困难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才提供补贴。企业的最优减排决策取决于自身减排难度,而不依赖于地方政府的减排补贴。建议政府建立灵活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来缓解统一碳税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在统一碳税税率的前提下根据行业减排难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维良  刘敏  
为了探究中央政府碳税政策下地方政府补贴决策与企业减排决策的互动关系,本文构建了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三者间的博弈均衡解,分析各自的最优决策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央政府的最优决策为碳税收入中自留部分不宜超过6/7成,其余的尽可能返还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最优补贴策略应对减排困难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才提供补贴。企业的最优减排决策取决于自身减排难度,而不依赖于地方政府的减排补贴。建议政府建立灵活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来缓解统一碳税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在统一碳税税率的前提下根据行业减排难度,灵活调整返还比例和补贴数额,照顾重点排污企业;循序渐进地使用专项补贴,促进企业研发和应用环保技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永彬  刘晓  王铮  
本文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通过引入碳税,分高、中、低3种税率以及生产性碳税、消费性碳税两种碳税形式,共6种情景对碳税政策的减排效果及其对宏观经济和各产业部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碳税的征收可以有效地减少CO2排放,在高税率下较不征收碳税可减排1141-2132万吨,总产出及国内产品供给不降反升,进口增加,复合品需求增加,主要用于满足投资需求;企业的投资及资本需求增加,替代了部分劳动需求,生产压缩导致企业收入减少;劳动需求下降引起居民收入下降,而产品价格上涨导致居民消费下降;政府收入中碳税和进口关税的增加抵消所得税下降部分略有剩余,政府收入增加。碳税的征收有效地降低了高碳含量的能源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同时也对非能源部门造成一定的影响,玩具体育娱乐用品、针编织及其制品、基础化学原料、皮革羽毛制品、文化办公用机械、日化产品、纺织毛织服装等制造业部门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大,而通讯设备、电子设备元器件制造、建筑业、仓储业、汽车制造以及林业等部门所受的正面作用较为明显。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杰  娄著盛  
我国增值税改革持续深化,增值税减税的效果成为学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产品供需存在弹性,企业无法将增值税税负完全转嫁给消费者,并且不同企业面临的借贷市场环境存在差异,因此增值税减税对企业投资的影响问题显得较为复杂。本文针对企业投资决策建模,发现增值税减税会增加企业投资,但杠杆率较高企业由于借贷市场受到约束,投资水平的提高弱于杠杆率低的企业。本文基于2016Q3-2019Q1上市公司的季度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显示,2018年增值税减税政策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水平,且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更为显著,但借贷市场的传导机制减弱了增值税减税政策对杠杆率较高企业投资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