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99)
- 2023(16109)
- 2022(14130)
- 2021(13187)
- 2020(11007)
- 2019(25268)
- 2018(25100)
- 2017(49281)
- 2016(27016)
- 2015(29988)
- 2014(29909)
- 2013(29367)
- 2012(26805)
- 2011(24222)
- 2010(24222)
- 2009(21968)
- 2008(21345)
- 2007(18522)
- 2006(16346)
- 2005(14191)
- 学科
- 济(102715)
- 经济(102604)
- 管理(78247)
- 业(72927)
- 企(60467)
- 企业(60467)
- 方法(50429)
- 数学(44689)
- 数学方法(43947)
- 财(29630)
- 农(28221)
- 中国(25945)
- 学(23225)
- 业经(22391)
- 税(22044)
- 税收(20590)
- 收(20422)
- 贸(20230)
- 贸易(20224)
- 易(19687)
- 地方(19679)
- 环境(18738)
- 农业(18622)
- 制(17703)
- 务(17563)
- 财务(17484)
- 财务管理(17460)
- 理论(17346)
- 和(17008)
- 企业财务(16518)
- 机构
- 学院(376844)
- 大学(375465)
- 管理(149471)
- 济(147433)
- 经济(144294)
- 理学(130643)
- 理学院(129232)
- 管理学(126599)
- 管理学院(125964)
- 研究(124497)
- 中国(91541)
- 科学(80617)
- 京(79176)
- 财(70968)
- 农(65871)
- 所(63233)
- 业大(60636)
- 研究所(57827)
- 中心(56123)
- 财经(56009)
- 江(54556)
- 农业(52029)
- 经(50924)
- 北京(49772)
- 范(47439)
- 师范(46863)
- 院(45292)
- 州(44081)
- 经济学(43621)
- 财经大学(41536)
- 基金
- 项目(262646)
- 科学(204984)
- 基金(190085)
- 研究(186303)
- 家(167739)
- 国家(166407)
- 科学基金(142227)
- 社会(115777)
- 社会科(109881)
- 社会科学(109851)
- 省(103123)
- 基金项目(100562)
- 自然(95752)
- 自然科(93526)
- 自然科学(93501)
- 自然科学基金(91768)
- 划(87324)
- 教育(85709)
- 资助(80045)
- 编号(75879)
- 成果(60266)
- 重点(58766)
- 部(56916)
- 发(55255)
- 创(54488)
- 课题(51884)
- 创新(50863)
- 科研(50824)
- 计划(49087)
- 大学(48289)
- 期刊
- 济(153801)
- 经济(153801)
- 研究(110031)
- 中国(65307)
- 学报(64553)
- 农(58457)
- 科学(56615)
- 管理(52531)
- 财(51809)
- 大学(47679)
- 学学(45350)
- 农业(40377)
- 教育(38637)
- 技术(32034)
- 融(30140)
- 金融(30140)
- 业经(26262)
- 经济研究(25972)
- 财经(25411)
- 经(21644)
- 业(20800)
- 问题(19722)
- 科技(19074)
- 技术经济(18076)
- 版(17908)
- 统计(17858)
- 图书(17542)
- 理论(16945)
- 业大(16927)
- 商业(16717)
共检索到53816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显明 应劼政 程翠云 葛察忠 龙凤
为评估碳税改革对中国经济运行以及碳排放的影响,引进碳排放要素处理技术,构建了包括政府、家庭和企业等部门在内的碳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E-DSGE)模型,仿真测度模拟征收碳税的政策效应。结果表明:技术冲击与碳税税率冲击对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正向影响较为明显,生产税税率冲击对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负面影响比较显著,固定碳排放上限政策长期有效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小;碳税政策虽能有效抑制碳排放增长,但短期对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碳税税率应设定在40%以下,2035年前最高税率区间为4.7%~8.44%;碳排放总量控制对经济影响较小,可根据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需要灵活设置总量目标。
关键词:
E-DSGE模型 脉冲响应 碳税 碳排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显明 应劼政 程翠云 葛察忠 龙凤
为评估碳税改革对中国经济运行以及碳排放的影响,引进碳排放要素处理技术,构建了包括政府、家庭和企业等部门在内的碳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E-DSGE)模型,仿真测度模拟征收碳税的政策效应。结果表明:技术冲击与碳税税率冲击对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正向影响较为明显,生产税税率冲击对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负面影响比较显著,固定碳排放上限政策长期有效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小;碳税政策虽能有效抑制碳排放增长,但短期对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碳税税率应设定在40%以下,2035年前最高税率区间为4.7%~8.44%;碳排放总量控制对经济影响较小,可根据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需要灵活设置总量目标。
关键词:
E-DSGE模型 脉冲响应 碳税 碳排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创
碳税作为有效控制碳排放的市场化手段之一,正日渐被各国政府采纳,而我国的碳税政策正处于研究试验阶段。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采用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分别研究了5种碳税税率下,碳税政策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各部门产出与价格、二氧化碳排放量及排放强度、能源需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我国碳税政策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CGE模型 碳税 政策模拟 宏观经济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子珩
基于借贷约束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构建包括储蓄家庭部门、投资家庭部门、中间产品生产部门、最终产品生产商和政府部门的DSGE模型,从收入所得税冲击、资本所得税率冲击和不同社会福利水平三个角度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测算不同融资约束条件下,减税政策通过企业和家庭部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融资约束显著影响减税政策对企业投资和总产出的促进作用;相对于降低家庭部门税收,降低企业税负将产生更为明显的财政扩张效应,但在短期内该效应难以持续。
关键词:
减税政策 融资约束 DSGE模型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东松 赵志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一降一补"任务已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把税率看作生产与消费的约束条件,考虑公共服务支出对消费的外部性影响,将消费税率、劳动税率和资本收益税率以及政府转移性支付等公共服务支出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从而构建一个一般均衡模型,研究税率与公共服务支出所占份额变化对经济产出的影响。在独立可加与非独立可加两种效用偏好假定下进行理论推导,并以中国宏观经济变量-产出比率数据为基准值进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产出与各税率均负相关;(2)产出与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在消费函数中所占份额的关系则因税种、效用偏好不同而存在差异。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偏好 税率 公共服务支出 产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明喜
碳税的开征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保护环境,笔者首先对国内外碳税相关的实证研究进行述评,然后建立我国开征碳税的CGE模型并进行了模拟。研究发现,征收碳税对我国的经济影响不大,短期内减少GDP约0.51%,长期内减少GDP约0.08%,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大幅度下降;同时碳税对经济结构中各个行业的产出具有负面影响,其中对矿产采掘业的影响最大。在借鉴国际碳税开征经验的基础上,本文系统地设计了碳税法的相关条款,包括纳税人、征税范围、计税依据、税率、征收环节和税收优惠等等。
关键词:
碳税 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 条款设计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卢嘉敏 石柳
碳税政策是应对国内外经济结构变革提出的节能减排挑战的重要工具。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从碳税征税环节及税收收入循环方式的角度,将碳税征收设置为6种情景进行结构比较研究。通过构建递归动态3ECGE模型,模拟分析不同情景下,中国征收碳税对本国生产、消费、贸易、能源供需及碳排放的影响。不同征税环节、不同的碳税收入循环方式,对宏观经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节能减排成本或收益都会产生不同影响,而选取何种政策取决于政府部门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目标之间的权衡取舍。政府需综合考虑各个行业和地区的承受能力差异,在统一的碳税税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辛洪波
本文在对我国煤炭资源税税制改革紧迫性和改革后2%-10%的税率范围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静态CGE模型依次模拟了按照4%、6%、8%、10%四档税率征收煤炭资源税对煤炭价格和煤炭消费、GDP、就业和CPI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煤炭资源税改革不会对宏观经济产生较大冲击,且能产生"双重红利",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
煤炭资源税 从量税 从价税 宏观经济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屈小娥 袁晓玲
本文基于1998—2006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地区能源强度的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论认为,东、中、西三大地区能源强度差异较大并呈进一步扩大的态势;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制度因素对三大地区能源强度降低起积极作用,政府干预则起阻碍作用;工业化水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对东部地区降低能源强度起积极作用,对中西部地区正好相反。针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能源、经济与产业政策,降低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对各地区降低能耗强度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能源消耗强度 地区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丽娟 赵宇 王铮
减少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是各国都要面临的共同任务之一,征收碳税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节能减排的有效政策工具。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探讨了实施碳税政策对中国各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宏观经济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征收碳税是一种可行的政策选择,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碳税的征收方法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全社会统一进行。碳税的税率不宜过高,当碳税征收在20元每吨标准煤时,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了4.3%,GDP相对上升3.4%,适度地征收碳税可以促进经济总量的提升,在传统能源生产和消耗型产业适度降低生产规模的条件下换来了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税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钟帅 沈镭 赵建安 孙艳芝 武娜
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和碳税政策都会对能源成本产生直接作用,从而对能源安全状况和减排效果产生影响。现有研究往往基于外部条件不变的假设分别探讨两者的影响效应。然而,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在现实中已成为常态,实施碳税可能无法实现预期减排效果,也可能影响能源安全。因此,评估国际能源价格波动与碳税政策的交互影响效应,有助于协调能源安全与碳减排的冲突问题。本研究构建了中国"产业-能源-碳排放"CGE模型,探讨了国际化石能源价格波动和碳税政策对实现2030年碳减排60%65%目标的交互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国际化石能源价格
[期刊] 改革
[作者]
史丹 李鹏
"双碳"目标是中国当前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引。通过构建动态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重点量化分析工业对"双碳"目标的贡献及其实现路径。研究发现:第一,中国总体上能够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对应的峰值为120亿吨左右,但仅依靠能源效率和温和的绿色技术进步不足以实现碳中和目标,还需要辅之以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化工具。第二,在强政策情景下,工业整体于2029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相对于2020年碳排放下降61%,其实际减排量占减排总量的55%左右。将高耗能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中国提前于2028年实现碳达峰,对应的峰值更低,且推动智能化转型能够增强这一效应。第三,对工业具体行业的模拟结果显示,"双碳"目标下传统能源部门受到的冲击最大,多数制造行业产出受到负面冲击,各区域之间以及内部呈明显分化趋势。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与较早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省份将率先实现碳达峰,是全国碳减排的主要贡献来源。第四,实现"双碳"目标,除必要的能源效率、绿色技术进步外,还需要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定逐年提升的碳价,短期内征收碳税的减碳效应更加显著,但长期内构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效果更为突出。预计2060年全国碳价超过2000元/吨,且需要针对不同区域实施差别性碳定价。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在加大节能增效力度的同时,应大力发展绿色制造、加强绿色自主技术创新、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工业智能化转型,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与环境承载能力,有序扩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面。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克强 邓光耀 刘红梅
文章基于多区域CGE模型,利用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模拟分析了农业用水效率政策和水资源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农业用水效率的提升可以节约各区域的生产用水量,并且有利于经济增长;对农业部门征收水资源税的政策也可以节约各区域的生产用水量,但是不利于经济增长;从节约生产用水量与促进经济增长角度来看,与水资源税政策相比,农业用水效率政策的效果更好。另外,模拟结果还发现:同一种政策对各区域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并不一致,方向也可能不一样;对生产用水需求来说,农业用水效率政策对东北、华北、黄淮海和西北区域的影响较大,而对长江中下游、东南、华南和西南区域的影响较小;农业部门征收水资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小祁 俞毛毛
高质量发展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而企业数字化转型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减税降费减轻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成本负担是政策支持的关键。以2018年5月实施的增值税改革政策为切入点,利用2016—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实证分析减税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增值税减税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地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其中增值税减税在2018年政策出台当年及之前年份中政策效应并不明显,而在2019年与2020年政策效应更为显著。从具体机制来看,增值税减税政策一方面通过降低融资约束的中介机制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提升的中介机制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增值税减税政策体系,落实落细相关政策,通过减税政策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成本负担,增强企业长期经营信心,从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喜
在我国中央财政赤字增加和地方债务不断累积的情况下,观察财政风险的变化情况尤其重要。本文首先总结财政风险预警研究的最新进展,构建了一个在复杂现实背景下分析财税政策调整对财政风险影响的CGE模型,模拟了增加财政支出、提高税负和提高利率的三种情形,研究发现:在宏观经济运行的内外部条件没有改变的前提下,今后五年的财政风险都将继续加大。因此,建议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财政风险状况变化给予高度关注,提高财政透明度,设立财政偿债基金,建立风险管理及预警机制,确保风险在可控的范围内。
关键词:
财政风险 风险预警 一般均衡模型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