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5)
- 2023(13347)
- 2022(11087)
- 2021(9981)
- 2020(8284)
- 2019(17721)
- 2018(17551)
- 2017(33180)
- 2016(17376)
- 2015(19093)
- 2014(18217)
- 2013(18002)
- 2012(15942)
- 2011(13912)
- 2010(14059)
- 2009(13268)
- 2008(12923)
- 2007(11777)
- 2006(10462)
- 2005(9648)
- 学科
- 业(85066)
- 企(79771)
- 企业(79771)
- 管理(72694)
- 济(70667)
- 经济(70595)
- 业经(28990)
- 财(27954)
- 方法(27779)
- 农(24417)
- 技术(22884)
- 税(21976)
- 税收(20517)
- 务(20400)
- 财务(20372)
- 财务管理(20361)
- 收(20344)
- 企业财务(19273)
- 数学(19255)
- 数学方法(19062)
- 农业(17924)
- 中国(17556)
- 划(15905)
- 和(15655)
- 理论(15446)
- 环境(15368)
- 制(15130)
- 策(14613)
- 技术管理(14379)
- 贸(12446)
- 机构
- 学院(245675)
- 大学(235157)
- 济(101573)
- 管理(100441)
- 经济(99705)
- 理学(85632)
- 理学院(84906)
- 管理学(83798)
- 管理学院(83353)
- 研究(74342)
- 中国(60213)
- 财(52510)
- 京(48745)
- 科学(44194)
- 财经(39758)
- 江(39155)
- 农(37751)
- 所(36255)
- 经(35898)
- 中心(34219)
- 业大(34150)
- 研究所(32166)
- 州(30707)
- 北京(30399)
- 经济学(29710)
- 农业(29446)
- 财经大学(28903)
- 商学(28558)
- 商学院(28294)
- 技术(27587)
- 基金
- 项目(159399)
- 科学(128322)
- 研究(120213)
- 基金(116148)
- 家(100200)
- 国家(99319)
- 科学基金(88091)
- 社会(77755)
- 社会科(73987)
- 社会科学(73972)
- 省(65375)
- 基金项目(61524)
- 自然(55970)
- 自然科(54747)
- 自然科学(54736)
- 自然科学基金(53827)
- 教育(53244)
- 划(52564)
- 编号(48663)
- 资助(44922)
- 创(40584)
- 业(36986)
- 创新(36918)
- 成果(36830)
- 重点(35663)
- 发(35615)
- 部(33564)
- 课题(32658)
- 制(32618)
- 国家社会(32500)
- 期刊
- 济(118729)
- 经济(118729)
- 研究(73974)
- 中国(48710)
- 管理(44909)
- 财(44507)
- 农(35835)
- 科学(32067)
- 学报(31490)
- 技术(27295)
- 农业(25240)
- 大学(24599)
- 学学(23577)
- 教育(22705)
- 业经(22572)
- 融(20395)
- 金融(20395)
- 财经(19021)
- 经济研究(19020)
- 务(17555)
- 经(16530)
- 业(16428)
- 技术经济(15942)
- 税(15795)
- 科技(14187)
- 问题(14110)
- 税务(14017)
- 财会(13856)
- 现代(12913)
- 商业(12378)
共检索到375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龙飞 祁慧博 刘笑萍 张玫
在目前中国尚未正式开征碳税的背景下,基于多主体系统仿真对不同碳税情景下企业的碳减排技术创新响应机理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目前110元/吨的碳税税率尚不能明显改变企业的传统技术创新行为,当碳税税率上升到128元/吨后企业才逐步进行碳减排技术创新,当碳税税率达到285元/吨后所有企业皆进行碳减排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龙飞 祁慧博
基于农户决策过程的理性行为假设,运用系统极限理论构建一个碳汇目标下区域营林技术创新的农户响应模型,并以中国南方集体林区浙江省杉木人工林地的营林技术创新响应机制为案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未来10a(2016—2025年)期间,碳价格将由目前的128元/吨上升至650元/吨,但在当前木材市场价格处于高位水平下,虽然碳价格逐年上升,可是除劣等地与中等地的农户对碳汇营林技术的创新响应概率最终能够达到0.862 7之外,优等地的农户响应概率仍然为0.481 4,即0.5以下,处于不响应状态,这说明未来碳价格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龙海雯
选取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碳减排约束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三者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可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检验显示,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大规模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提升碳减排约束强度,有效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据此,提出建立数智化创新研发机制,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打造绿色技术创新引擎;完善专业化绿色服务体系,增强碳减排约束力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龙海雯
选取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碳减排约束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三者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可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检验显示,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大规模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提升碳减排约束强度,有效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据此,提出建立数智化创新研发机制,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打造绿色技术创新引擎;完善专业化绿色服务体系,增强碳减排约束力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丁丁 田文华
基于低碳技术存量差异,本文构建了两类企业选择创新模式的演化博弈模型,在碳税税率与碳交易价格不同的情境下,通过数值仿真模拟了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动态选择过程。研究表明:技术能力与存量是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根本约束,技术能力较弱的企业对碳税税率、碳交易价格变化相对敏感,技术劣势迫使其选择模仿创新,而技术能力较强的企业大多倾向于自主创新,通过碳交易机制获取创新补偿收益;适度税率可以刺激低技术企业加强研发活动,同时为高技术企业提供创新补偿,成为碳税政策工具发挥价格控制功能的临界条件;碳交易政策为不同技术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丁丁 田文华
基于低碳技术存量差异,本文构建了两类企业选择创新模式的演化博弈模型,在碳税税率与碳交易价格不同的情境下,通过数值仿真模拟了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动态选择过程。研究表明:技术能力与存量是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根本约束,技术能力较弱的企业对碳税税率、碳交易价格变化相对敏感,技术劣势迫使其选择模仿创新,而技术能力较强的企业大多倾向于自主创新,通过碳交易机制获取创新补偿收益;适度税率可以刺激低技术企业加强研发活动,同时为高技术企业提供创新补偿,成为碳税政策工具发挥价格控制功能的临界条件;碳交易政策为不同技术水平企业运营提供了市场协调方式,与碳税政策组合出差异化的补偿机制与替代机制。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赵爱武 杜建国 关洪军
环境技术创新是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可持续两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为实现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双赢,环境税应以诱导企业环境技术创新为重要目的。关于环境税对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学者们基于不同的情景假设、研究样本、分析方法和实验模型,取得了并不一致的结论。一方面,环境税可以激励企业实施环境技术创新,并通过创新补偿机制,使企业实现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的双赢;另一方面,环境税会带来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削弱企业的创新能力。可见,环境税对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演化的过程,单纯依靠实证或数理方法难以全面认识环境税对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基于社会科学计算实验方法,将环境税情景下企业环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波 刘晓琴
文章通过2011—2020年中国地级市与上市企业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经研究发现:碳减排约束能够显著促进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抑制私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碳排放权交易的城市,其碳减排约束政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不具有碳排放权交易的城市,则不产生显著影响。进一步建立双门限面板模型,研究得到:碳减排约束在企业创新预期水平低于第一门槛值或者高于第二门槛值时,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企业创新预期处于门槛值0.011 8~0.017 8时,碳减排约束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宏波 石嘉骐 王伟尧 宋小宁
本文基于两国减排博弈拓展了Weber和Neuhoff(2010)的一国环境经济模型,进而探讨了非合作和合作两种情形下,具有不同技术创新水平时各国最优碳税的变化及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结论表明,技术创新削弱了碳税之于减排的重要性,同时增强了国际合作减排的动力,而技术差距越大,合作意愿越小。当两国减排责任接近或者存在合作补偿的情况下,容易形成福利增进、达成减排合作。这为我国进一步加快低碳技术创新、充实南南减排合作,从而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谈判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
二氧化碳减排 技术创新 碳税 国际合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正林 卞晨 初钊鹏 王晗
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是节能减排应对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举措,但创新的外部性与高投入特征导致企业创新内在激励不足,需要政府制定碳排放规制以实现对企业低碳创新的外部激励。本文基于政府监管视角,构建了碳交易和碳税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开展了碳规制工具组合交互性的仿真模拟。研究发现,碳交易政策效果受到碳交易价格、企业创新带来的可交易碳量和企业不创新时碳超排量等市场因素的影响;当碳交易政策激励企业创新作用有限时,政府必须提高直接可控的碳税征收税率并配合以合适强度的监管才能保证政策协同促进企业创新的效果;进一步研究表明,当政府对创新企业实行减税政策时,碳交易政策效果可以得到强化,进而政策协同促进企业创新效果得以优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航 徐乾荣
“双碳”目标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流通业碳减排绩效的关键。本文选用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绿色技术创新与流通业碳减排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流通业碳减排绩效,并在空间层面表现出“东部>西部>中部”的异质性格局;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字化转型提升流通业碳减排绩效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且相比于发明型绿色技术创新,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更强。据此,提出加强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多措并举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因地制宜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议,助力流通业碳减排。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蔡乌赶 许凤茹
碳交易是实现“双碳”目标和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文章研究了碳交易制度下,处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决策问题。通过构建市场势力差异下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策略和末端治理策略选择随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随机干扰、创新成本和遵规成本对主导企业和边缘企业策略选择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市场势力影响环境规制的低碳技术创新效应;引入碳交易制度后,不同市场势力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策略选择存在差异,主导企业更倾向低碳技术创新策略,创新成本对其策略选择的影响最明显;边缘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偏向低碳技术创新策略,但容易因强随机干扰、高创新成本和高遵规成本而偏离;研发外溢为0.7的适度水平有利于激励边缘企业采用低碳技术创新策略。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政府完善碳交易制度、制定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提供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志学 李乐颖 陈健
从驱动因素和制动因素两个方面建立碳减排效率影响因素框架并进行理论分析,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构建影响碳减排效率的制动因素模型,收集我国30个地区2011—2016年相关数据,选取合理指标,实证分析产业结构、碳权市场、技术创新对碳减排效率的影响。依照分析结论,进一步测算出各地区能源效率,继而得出不同地区的二氧化碳减排潜力、节能空间以及减排空间。引入碳排放退耦概念,测算我国各地区四个阶段退耦指数并分析退耦程度变化。结果表明:(1)产业结构较大程度影响碳减排效率,第二产业比重的增加会增大碳排放量变动率,降低碳减排效率,而碳权市场的设立以及技术创新能力能够有效提高碳减排效率;(2)我国各地区能源效率存在不均衡问题,仍具有较大的碳减排潜力、节能和减排空间;(3)各地区不同阶段的退耦指数差异较大,但退耦程度逐年加强,同时减排空间逐渐减小,说明经济增长与减排压力之间总体趋于缓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婕 王凯琪 张云
基于2010—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固定效应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减排效果。结果显示:政策未促进全样本试点企业碳减排,但显著促进高耗能企业碳减排;政策动态影响高耗能企业碳排放强度,政策效应先增后减;高质量技术创新能起到有效中介作用;对处于政府高度干预及国有经济发达区域制度环境的高耗能企业,政策减排效应更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艳纯 刘建民
碳预算是一项推动低碳经济转型的财政制度创新和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财政政策工具。现阶段我国的低碳经济转型不是后工业化的低碳发展,还不具备实施碳预算的基础和条件,全面实施碳预算会加重经济发展的成本负担。本文认为,我国的低碳经济转型必须与国际气候变化,政治经济博弈进程相配合,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借鉴英国"碳预算方案"的整合效应和分解效应,将低碳发展融入经济发展和财政预算规划中,构建碳减排目标约束下的财税政策支持体系,使财税制度安排契合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低碳转型。
关键词:
碳减排 碳预算 低碳经济 财税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