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98)
- 2023(12907)
- 2022(10922)
- 2021(9537)
- 2020(8127)
- 2019(18339)
- 2018(17859)
- 2017(34765)
- 2016(18995)
- 2015(21135)
- 2014(21139)
- 2013(21357)
- 2012(20069)
- 2011(18295)
- 2010(18284)
- 2009(16973)
- 2008(16621)
- 2007(15099)
- 2006(13378)
- 2005(12029)
- 学科
- 济(98797)
- 经济(98708)
- 管理(55219)
- 业(50143)
- 方法(39098)
- 企(38547)
- 企业(38547)
- 数学(35233)
- 数学方法(35004)
- 财(26548)
- 农(22958)
- 税(22233)
- 中国(21438)
- 地方(21207)
- 税收(20772)
- 学(20763)
- 收(20602)
- 业经(17676)
- 环境(17000)
- 贸(16625)
- 贸易(16620)
- 易(16078)
- 农业(15979)
- 制(14521)
- 地方经济(13787)
- 和(13404)
- 务(13141)
- 财务(13124)
- 财务管理(13095)
- 收入(12866)
- 机构
- 大学(284163)
- 学院(283925)
- 济(130763)
- 经济(128510)
- 管理(105354)
- 研究(101337)
- 理学(91317)
- 理学院(90286)
- 管理学(88901)
- 管理学院(88387)
- 中国(74940)
- 科学(62743)
- 财(60971)
- 京(58191)
- 农(54785)
- 所(53244)
- 研究所(48411)
- 财经(47892)
- 业大(45625)
- 中心(44758)
- 农业(43491)
- 经(43370)
- 江(42326)
- 经济学(42166)
- 经济学院(38078)
- 北京(36475)
- 院(35326)
- 财经大学(35173)
- 范(33425)
- 师范(32958)
- 基金
- 项目(188064)
- 科学(146693)
- 基金(138580)
- 研究(129547)
- 家(123572)
- 国家(122609)
- 科学基金(103264)
- 社会(85814)
- 社会科(81533)
- 社会科学(81506)
- 基金项目(73535)
- 省(72740)
- 自然(67149)
- 自然科(65610)
- 自然科学(65585)
- 自然科学基金(64444)
- 划(61550)
- 教育(57079)
- 资助(56211)
- 编号(49611)
- 重点(42720)
- 发(41754)
- 部(41298)
- 成果(39185)
- 创(38820)
- 科研(36882)
- 国家社会(36801)
- 创新(36597)
- 计划(36147)
- 教育部(34921)
共检索到421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明文 张金良 谭忠富 王东海
本文利用1995—2005年我国GDP、能源消费和资源税样本数据,通过构建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分析了征收碳税对我国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征收碳税能够提高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规模,同时对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具有抑制作用,但扩大了大部分地区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收入分配差距。这说明,现阶段我国应该分地区、分税率进行碳税征收,以使我国大部分地区在保持经济增长和体现社会公平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碳税 收入分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文举 范允奇
碳税对区域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影响的研究尚属空白,分别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结合对应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后者能够明显的揭示出我国碳税政策效应的差异性。研究表明:除大西北地区外,碳税对区域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且效应由西至东逐渐增强;碳税在各区域都导致资本要素在总收入中的分配比例增加,劳动要素的分配份额降低,但该效应在大西北地区较弱。因此,制定我国碳税政策除了借鉴以碳税效应产业差异为导向的"欧洲经验"以外,还应该注意区域差异,对中西部地区相对倾斜的区域差异性碳税政策可以在控制碳排放的同时促进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小祥 杨桂山 徐昔保
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存在很大的依赖性,研究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可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低碳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基于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中的方法估算了无锡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并建立"脱钩"模型探讨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无锡市碳排放从843.35万t增加到2 528.04万t,总量不断增加,但趋势有所减缓,且各县市碳排放特征差异显著;(2)无锡市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整体处于弱脱钩状态,且脱钩状态有不断增强的趋势,市区经济发展已不依赖于能源消费,朝着环境友好方向发展,江阴和宜兴节能减排压力仍然很大;(3)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工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经济增长 脱钩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素梅 何凌云
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如何实现在不损害经济或尽量降低产出损失的前提下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居民福利水平已成为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在世代交叠模型基础上引入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系统探讨了在既定税率情形下能源税收入在居民收入与减排活动之间的最优分配比例,以降低"环境-健康-贫困"陷阱的风险。研究表明,理论上存在能够实现人均产出最大化或居民福利最大化的最优分配比例。然而,结合中国实际,研究发现我国能源税收入分配政策难以同时满足两者最优目标;具体分配比例取决于政府决策偏好,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素梅 何凌云
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如何实现在不损害经济或尽量降低产出损失的前提下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居民福利水平已成为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在世代交叠模型基础上引入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系统探讨了在既定税率情形下能源税收入在居民收入与减排活动之间的最优分配比例,以降低"环境-健康-贫困"陷阱的风险。研究表明,理论上存在能够实现人均产出最大化或居民福利最大化的最优分配比例。然而,结合中国实际,研究发现我国能源税收入分配政策难以同时满足两者最优目标;具体分配比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电威 鄢平
行业收入分配差异研究通常停留的劳动力因素上,而没有对增长方式等非劳动力因素进行分析。文章借助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分位数法,分别对行业门类和大类收入分配大差异的经济增长特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行业经济增长方式和运行环境是形成行业收入分配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影响行业收入分配差异的垄断因素不仅是行政垄断,还有自然寡头垄断,行政垄断也要通过形成规模企业才能影响行业收入分配。
关键词:
行业 增长路径 收入分配 垄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丽峰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能源消费量也逐年增加。运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理论,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三次产业及工业内部结构与能源消费的关系、能源密集型产品与能源消费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从2003—2005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2006年虽有所回落,但仍高达0.87,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单位产值能耗在逐渐降低,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我国产业结构特点决定了能源消费特点,工业是主要的能源消费者,其中高耗能行业又是耗能大户;能源密集型产品能耗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基于以上分析,主要从工业方面提出了节能降耗措施。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能源消费 节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董夏燕
税收、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优良的税收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促进经济健康有序的增长。分析税收制度与经济增长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去考虑,特别是税收的配置和收入分配职能因素等,这样才能在一个体系内全面的分析税收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主要从税收制度调节贫富差距方面去研究税收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税收制度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阳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存在较大差距,而且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呈现较大差距。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市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探究收入差距对消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经济增长之间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会抑制消费经济增长;横向比较东中西部地区的回归系数可知,东部地区的回归系数绝对值最大,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东部地区消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控制变量中,经济发展水平、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消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市场化水平对东部地区消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付艳
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耗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能源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但与此同时,快速的能源消耗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河流污染、雾霾现象等环境问题都与能源消耗有着密切的关系,能源消费犹如一把双刃剑,与经济增长紧密地关联着。本文利用中国2001~2011年10年间的GDP数据和能源消费量相关经济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实证地分析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相关性。文章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分析和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品种结构灰色关联分析两个方面进行,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与节能降耗发展策略。
关键词:
能源消费 能源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刚
本文选取美国、中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印度、英国、法国、德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能源消费大国中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共同点与差异,并运用三变量模型(能源消费、GDP、能源价格),考察了连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其它渠道。通过能源消费大国中能源消费、能源价格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比较,以期为中国的能源政策和能源价格改革在即期和将来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子联
在投资和外贸出口都面临发展约束的情况下,提升消费、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升作用成为新形势和新格局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所在。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前提则在于理清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传导关系。本文尝试选择一个新颖的视角,即基于需求的研究框架,综合分析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主要思想综合为:收入分配在给社会总需求带来"激励效应"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抑制效应",其经济影响取决于两者的净效应。
关键词: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 需求视角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盖美 曹桂艳 田成诗 柯丽娜
选取辽宁沿海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采用Tapio提出的弹性分析方法,探讨辽宁沿海经济带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及演变趋势。然后,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对碳排放效率进行测度,并构建Tobit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研究表明:①2000-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整体的脱钩关系从扩张性负脱钩转变为弱脱钩,碳排放总量分阶段性呈上升趋势,而GDP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00-2006年锦州、营口、盘锦指向扩张性负脱钩,大连呈现扩张连接,丹东和葫芦岛指向弱脱钩,2006-2012年所有地区后期较前期脱钩更为显著,脱钩程度区域差异缩少;②除锦州外其余五个城市的碳排放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冯子标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至少有五类要素具备参与分配的可能性,它们分别是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以及社会资本,个人所拥有的这五类要素报酬的总和构成个人收入。由于经济增长对个人拥有的各要素数量及其单位价格变化的影响不确定,所以经济增长与个人收入的变动,从而收入分配的变动的关系也不能确定。由此决定,收入分配变动既有独立于经济增长的一面,也有与经济增长相关的一面;而后者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正相关的一面与负相关的一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社会分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庆光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问题一直是经济研究中的重点问题之一,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分配不公问题、消除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公平与效率视角,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收入差距 经济增长 公平 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