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21)
2023(13933)
2022(11683)
2021(10380)
2020(8403)
2019(18752)
2018(18397)
2017(35861)
2016(19186)
2015(21108)
2014(20891)
2013(21120)
2012(20103)
2011(18598)
2010(18772)
2009(17562)
2008(17169)
2007(15341)
2006(14259)
2005(13287)
作者
(58833)
(48789)
(48763)
(46468)
(30999)
(23300)
(21988)
(18998)
(18492)
(17336)
(17042)
(16060)
(15834)
(15739)
(15267)
(15007)
(14588)
(14294)
(14163)
(13954)
(12506)
(12348)
(11744)
(11301)
(11206)
(11029)
(10709)
(10656)
(9849)
(9661)
学科
(101159)
经济(101068)
管理(52830)
(47827)
(34885)
企业(34885)
方法(32139)
中国(29712)
数学(28622)
数学方法(28484)
地方(27617)
(25106)
(22156)
(22029)
税收(20570)
(20397)
业经(20069)
(19685)
环境(18837)
(17423)
(17304)
贸易(17290)
农业(17168)
地方经济(16789)
(16712)
(15992)
银行(15949)
(15587)
金融(15586)
(15493)
机构
学院(286233)
大学(284796)
(131087)
经济(128651)
研究(107208)
管理(103215)
理学(87658)
理学院(86570)
管理学(85407)
管理学院(84871)
中国(81922)
科学(64156)
(63243)
(60934)
(55792)
(50620)
研究所(50046)
财经(48509)
中心(46446)
(43913)
(43839)
经济学(41779)
业大(41642)
农业(39581)
北京(39414)
(38043)
经济学院(37532)
(37044)
师范(36605)
财经大学(35565)
基金
项目(181254)
科学(142036)
基金(131153)
研究(130687)
(115955)
国家(114998)
科学基金(96420)
社会(86327)
社会科(82040)
社会科学(82021)
(70620)
基金项目(69211)
(60019)
自然(59857)
自然科(58366)
自然科学(58348)
自然科学基金(57278)
教育(57001)
资助(52416)
编号(51196)
(45956)
成果(41573)
重点(41459)
(39504)
(37576)
发展(36807)
国家社会(36577)
(36267)
课题(36093)
创新(35424)
期刊
(155374)
经济(155374)
研究(96023)
中国(57430)
(46228)
学报(45840)
(45281)
科学(41538)
管理(38256)
大学(33756)
学学(32262)
农业(31362)
(30427)
金融(30427)
经济研究(26814)
教育(24728)
业经(24480)
财经(24089)
技术(22691)
问题(20819)
(20807)
(17017)
(16670)
(16297)
国际(16049)
(15926)
技术经济(15434)
商业(14659)
税务(14501)
世界(13719)
共检索到452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红枫  吴阳  
从基本的投入-产出模型出发,运用2007年地区投入产出表以及各省统计数据,按照消费者责任原则,在考虑地区间贸易因素的情况下,对我国东、中、西部样本地区的碳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得出不同碳税水平下样本地区的税负水平。结果表明: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发达地区大部分产业部门的碳排放强度较低,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不同碳税水平下各地区税负有较大差别;随着碳税水平的提高,地区(如西部)越不发达,税负增幅越大,所承受的税负越重,进而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为此,合理选择碳税水平对统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非常必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光芸  李建华  
文章指出,除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外,社会资本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企业间的信任与合作,有利于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增强区域整体的创新能力。因此,政府在关注区域有形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的同时,也要致力于社会资本的培育和建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光芸  唐兵  
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受资金、土地以及环境容量等各种硬实力制约的同时,也受到人才、文化、习俗、制度等软实力的约束。区域软实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越来越明显,我国学术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区域硬实力,对于区域软实力未能给予重视。该文将分析区域软实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探讨提升区域软实力的途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斌  
随着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上公开承诺大幅度减排二氧化碳,以税收方式鼓励企业加大减排力度已经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本文分析了碳税对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就政府如何合理设计相关制度,在发展中国低碳经济的同时,兼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姚毅  
高铁时代的到来是铁路枢纽经济区的涅槃重生,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革新。基于高铁经济的阶段性特征,本文总结梳理了高铁经济的区域作用机制及经济社会效应,在广泛借鉴国内外高铁经济发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高铁枢纽能级、流量经济平台、枢纽产业发展、区域枢纽经济圈建设四个方面,提出新时期高铁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春林  
合理确定资源税税额,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本文从计征资源税的理论基础入手,分析了现行资源税体系的不足之处,借鉴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税法规定,通过资源价值评价方法,提出了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适当提高资源税税率(主要矿产资源10%以上)、调整资源税的计征方法、适当扩大地方政府的权限等建议和构想。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娟  吴国松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稳定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造成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有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地理结构、社会文化等众多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体现在税收上的这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来说明缩小地区差距、弱化不均衡的差异性上税收政策所应发挥的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国强  夏文丽  
税收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马国强夏文丽一、区域税收政策的现状分析税收是国家贯彻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经济手段。它在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生产力合理布局方面的作用,已为各国的实践所证明。(一)中国目前的区域税收政策,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薛钢  李淑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维凤  
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凸显交通的区位重要性,加速产业布局的大空间范围调整,加速区域空间结构的重塑。京沪高铁是我国建设的一条具有重大影响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开通将会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相关行业发展以及区域空间结构的重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方一  刘卫东  
为了评估我国区域性能源强度指标对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预测在能源强度指标约束下,"十二五"期间各区域结构调整的走向和经济增长率。结果显示:由于"十二五"期间技术进步只能使能源强度降低11%左右,各区域需要通过结构调整来实现各自的节能目标;节能政策将对能源基地型和中等能耗型区域经济发展的约束力较大,其在承接产业转移时面临较大的节能压力;但政策对都市消费型和低能耗型区域的约束较小,这类区域通过推动产业转移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以在保证经济中速增长的同时实现节能目标。这一模拟结果与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情况相一致。因此,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区域公平与节能减排效率之间的矛盾,政策制定时应考虑平衡这对矛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喻莎莎  
文化产业投资额的贡献根据区域不同,对地区经济发展亦存在不同的因果联系。文章采用2005-2010年我国南部、北部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虚拟变量作为预测变量定位,从文化投资的角度,对中国不同区域文化产业投资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区文化产业的投资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消费投入和开放程度有着显著的正相关,但南北地区(南北地区划分以长江为界,南代表长江以南省份地区,北代表长江以北省份地区)文化产业投资集聚效应的影响不同,北方较依赖于人力资本投入拉动消费,南方则侧重于相关产业以及文化特性吸引力的开发刺激经济消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胜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主导形式。我国在加入WTO以后,尤其要注意区域一体化的动向,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我国的贸易发展战略。本文从中国现阶段的区域经济现象出发,在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上解释区域发展状况及其战略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进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随之持续增长,区域经济在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自1990年起,我国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也愈发活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逐渐好转。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入改革之后,我国区域经济进入了活跃发展阶段,通过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新态势进行了全面研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童淑惠  张炜  况勇  
我国西部铁路与区域经济发展西南交通大学铁道部十一工程局童淑惠,张炜,况勇我国西部是一个广阔的区域.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西部对我国经济全面腾飞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西部地区山多河多。交通不便。为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加快酉部地区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