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12)
- 2023(17422)
- 2022(14863)
- 2021(13575)
- 2020(11464)
- 2019(26453)
- 2018(26397)
- 2017(50819)
- 2016(27387)
- 2015(31016)
- 2014(31162)
- 2013(30653)
- 2012(28561)
- 2011(25889)
- 2010(26240)
- 2009(24363)
- 2008(23894)
- 2007(21377)
- 2006(18962)
- 2005(17225)
- 学科
- 济(129997)
- 经济(129878)
- 管理(79983)
- 业(73505)
- 企(60010)
- 企业(60010)
- 方法(52860)
- 数学(46582)
- 数学方法(45862)
- 中国(33106)
- 农(31437)
- 财(31022)
- 地方(30328)
- 业经(26344)
- 学(26031)
- 环境(23184)
- 税(22015)
- 农业(21074)
- 贸(20994)
- 贸易(20980)
- 制(20657)
- 税收(20548)
- 收(20371)
- 易(20251)
- 和(18925)
- 理论(18758)
- 务(18169)
- 财务(18094)
- 财务管理(18049)
- 银(17945)
- 机构
- 学院(396370)
- 大学(392957)
- 济(168513)
- 经济(165088)
- 管理(150661)
- 研究(135785)
- 理学(129377)
- 理学院(127901)
- 管理学(125375)
- 管理学院(124654)
- 中国(103185)
- 科学(83330)
- 京(83210)
- 财(79294)
- 所(69544)
- 农(64977)
- 研究所(62689)
- 中心(61941)
- 财经(61685)
- 江(60740)
- 业大(57539)
- 经(55706)
- 北京(52846)
- 经济学(51821)
- 范(50966)
- 农业(50700)
- 师范(50424)
- 院(48654)
- 州(48233)
- 经济学院(46410)
- 基金
- 项目(258868)
- 科学(203771)
- 研究(187499)
- 基金(187129)
- 家(163310)
- 国家(161986)
- 科学基金(139200)
- 社会(118981)
- 社会科(112898)
- 社会科学(112866)
- 省(102693)
- 基金项目(98274)
- 自然(90386)
- 自然科(88307)
- 自然科学(88286)
- 教育(86668)
- 自然科学基金(86663)
- 划(86101)
- 资助(78005)
- 编号(76193)
- 成果(61413)
- 发(59672)
- 重点(58854)
- 部(56626)
- 创(54004)
- 课题(52934)
- 创新(50529)
- 科研(49811)
- 国家社会(49190)
- 教育部(48525)
共检索到601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晟吕 石敏俊 李娜 袁永娜
为评价实现我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和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的经济和环境影响,论文应用基于动态CGE模型的中国能源-环境-经济模型,模拟了不同减排政策下的减排效果及经济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征收40元/t CO2碳税,将碳税作为政府收入、居民收入、削减影响较大行业的生产税、以及用于非化石能源投资,2020年所能实现的减排量分别相当于CO2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35.87%、35.80%、35.07%和40.13%,非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将占到总消费量的10.99%、11.00%、10.75%和15.82%。政策情景下对经济的影响并不是十分显著,GDP的损失不超过0.2%。综合考虑到减排效益和经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珊 范德成 王韶华 张伟
我国的能源瓶颈突出表现为结构性矛盾。笔者以能源经济学为理论支撑,从低碳经济发展对能源结构的要求角度,提出了社会经济发展、能源发展规划、环境等3个维度,分析了各个维度的构成要素,运用SPSS16.0对每个要素进行单样本T检验,确定了15个测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构建了能源-经济-环境模型,并以此模型对2002年~2008年我国能源结构合理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此阶段我国能源结构合理度变化趋势呈"U"状,即先降后升;能源结构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上的得分呈上升趋势,而在能源发展规划执行力度、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得分呈下降趋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贾县民 王喜莲
从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2007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欧盟春季首脑会议、德国海利根达姆G8峰会,到APEC(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和亚欧会议,都将气候变化列为主题。在石油、煤炭和其他化石能源日趋枯竭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热点话题的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鑫 王宏伟 冯连勇
利用《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运用投入产出价格模型测算我国两个化石能源部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产品价格分别单独以及同时上涨10%这3种情境下其他产业部门产品价格的变化幅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化石能源价格上涨对其他产业部门产品价格的影响。结果显示:煤炭价格依然是对我国各部门产品价格影响最广的因素;而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对其他部门产品价格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个别部门。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化石能源 价格变化 投入产出价格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振环 朱洪革 曹博
受制于中央垂直压力的考核约束,地方部门可能面临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的两难抉择,围绕节能减排是否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的争议,一直颇受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本文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考察了刺激中国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和节能减排政策的经济效应。结论显示:在样本期内,金融发展和城市化在长期刺激了能源消费,经济增长是短期内造成能源消费增加的主要诱因,工业化则对能源消费存在抑制效应;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在短期内会减缓经济增长,但长期来看所带来的影响并不显著,节能减排并未对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消极影响,反而对其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由于短期内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间反馈机制的存在,只有渡过结构调整的"阵痛期",才能真正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能源消费 节能减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晓莉
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天津市城市化质量指数进行了综合测度。在此基础上,引入人力资本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并运用VAR模型对能源消费、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质量之间进行了动态关系分析,结论显示城市化质量、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人力资本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能源消费短期内有利于城市化质量的提高,但长期则会阻碍城市化质量提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应优化能源结构,提升城市化质量,推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子龙 薛冰 陈兴鹏 鹿晨昱
基于协同学理论,运用哈肯模型,建立了能源-经济-环境(energy-economy-environment,3E)系统的演化方程,并以中国的30个省份为样本,分别对我国3E系统在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两个阶段的演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效率是3E系统演化的序参量,深刻影响着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降低,是决定3E系统可持续发展与否的关键因素,在演化过程中能源效率的提高与污染物排放强度的降低之间还未形成协同效应,说明我国节能和减排还未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节能减排工作中,除了关注经济效率指标外,更应关注环境效率指标,特别是能源消耗的环境效率指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晓娣 刘学悦
本文基于OLG-CGE情景模拟,比较征收碳税与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未来35年对经济增长及居民福利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两类政策都将抬高平均能源价格,但其宏观经济效应恰恰相反。如果中国逐步提升可再生能源份额至35%,短期内,能源推动型价格上涨将抑制消费、投资及产出增长;长期内,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加速资本与劳动供给、推动能源节约型技术进步,最终带动增长回升。碳税影响取决于其收入循环方式,如果用于扩大公共转移支付,将提高当前收入和消费,但不利于长期资本深化与技术进步作用:如果用于降低所得税,不仅能够改善短期收入,还将通过要素积累与能源效率改善产生持久增长效应,但却对能源结构提升作用有限。在福利再分配上,...
关键词:
碳税 可再生能源 经济增长 代际福利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建安,杨昭柱
能源作为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必然会对国内乃至世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文章试图从目前我国的能源现状出发,多角度的探讨入世对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期能够为我国今后的能源产业发展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入世 常规化石能源产业 影响分析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晓亮
清洁能源补贴是促进我国相关产业发展和实现资源环境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文章采用不同政策场景下差异性清洁能源补贴模式,模拟清洁能源补贴改革对相关产业发展和环境系统的影响,由此探讨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影响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清洁能源补贴政策有利于促进能源价格改革,提高能源和工业等相关产业的总产出,并改变化石与清洁能源间的替代弹性,有效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但不同补贴方案影响的差异性较大,应采用"国家+强地方"的方案设计,以发挥清洁能源补贴改革的环境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竺均 邵帅
文章在总结不同收入居民能源消费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分别在有无政府价格管制的情境下,模拟分析了中国取消化石能源补贴的分配影响。结果表明:(1)取消不同能源补贴的分配影响有所差异,从综合影响看,取消交通燃料补贴的累进性最强,取消煤炭补贴的累进性最弱,而取消电力补贴的影响是累退的,其中取消成品油补贴对居民冲击最大,其次是电力,煤炭的影响最小;(2)补贴改革对居民的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3)政府的价格管制能够减轻补贴改革的负向冲击。能源补贴改革可从累进性强、影响力小的能源如交通燃料开始,并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以减轻改革对贫困居民的冲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志雄 梁冬梅
文章研究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能源消费现状,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发展低碳经济任重而道远。低碳经济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也是未来我国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我国需要制订相应措施,如借鉴英国等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引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先进技术,加强自主研发,提高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以国际标准指导并进一步实施节能减排,最终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中国 低碳经济 能源消费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潘家华 禹湘
"十二五"的绿色转型,非化石能源的发展是一个核心指标。非化石能源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促进中国非化石能源的发展,要进一步完善非化石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加强政策规划和引导。需要非化石能源产业来带动科技创新,增强行业和国家竞争力,同时需要加快碳市场建设,通过市场机制间接促进非化石能源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非化石能源 环境 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丽 欧阳慧 马永欢
IPAT模型在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作用中被广泛应用。本文选取2003—201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利用IPAT模型并引入自然气候条件分析城市碳排放情况。研究发现,理论上,人口规模、人均GDP、能源效率等因素对城市碳排放作用形式均为倒U型,且在不同自然气候背景下具有差异。进一步结合当前现状研究发现,实际上,自然对数形式的人口规模在全样本和中温带、人均GDP在所有样本下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以倒U左侧的形式存在;能源效率的影响则以倒U右侧的形式存在。另外,人口增长所引起的碳排放量增长,暖温带>亚热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丽 欧阳慧 马永欢
IPAT模型在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作用中被广泛应用。本文选取2003—201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利用IPAT模型并引入自然气候条件分析城市碳排放情况。研究发现,理论上,人口规模、人均GDP、能源效率等因素对城市碳排放作用形式均为倒U型,且在不同自然气候背景下具有差异。进一步结合当前现状研究发现,实际上,自然对数形式的人口规模在全样本和中温带、人均GDP在所有样本下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以倒U左侧的形式存在;能源效率的影响则以倒U右侧的形式存在。另外,人口增长所引起的碳排放量增长,暖温带>亚热带、中温带>全样本;人均GDP增长所引起的碳排放量增长:中温带>暖温带>全样本>亚热带;能源效率提高所引起的碳排放量降低:暖温带>中温带>全样本>亚热带。最后,根据本文研究结论,对城市碳减排政策进行相应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广东发展低碳经济研究——基于DPSIR模型的分析
我国低碳经济增长的测度和动态作用机制——基于非期望DEA和面板VAR模型的分析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分析
我国经济效率形成中金融发展的作用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基于Tapio模型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走低碳发展之路:中国碳税政策的设计及CGE模型分析
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基于HLM模型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增值税横向分配失衡与地区经济发展——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