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07)
- 2023(13370)
- 2022(11294)
- 2021(10312)
- 2020(8602)
- 2019(19547)
- 2018(19362)
- 2017(38227)
- 2016(20978)
- 2015(23328)
- 2014(23231)
- 2013(23513)
- 2012(21949)
- 2011(20144)
- 2010(20192)
- 2009(18943)
- 2008(19031)
- 2007(17536)
- 2006(15596)
- 2005(13875)
- 学科
- 济(89225)
- 经济(89129)
- 业(62305)
- 管理(56499)
- 农(50806)
- 企(39422)
- 企业(39422)
- 方法(37246)
- 数学(33767)
- 数学方法(33548)
- 农业(33364)
- 财(25482)
- 中国(24209)
- 业经(23727)
- 税(22009)
- 税收(20547)
- 收(20376)
- 制(19185)
- 贸(18925)
- 贸易(18919)
- 易(18469)
- 学(18027)
- 地方(17230)
- 环境(16614)
- 银(14884)
- 银行(14828)
- 行(14184)
- 发(13938)
- 务(13025)
- 融(13014)
- 机构
- 学院(310975)
- 大学(306905)
- 济(131201)
- 经济(128688)
- 管理(116287)
- 研究(105697)
- 理学(100753)
- 理学院(99670)
- 管理学(98182)
- 管理学院(97631)
- 中国(82309)
- 农(76877)
- 科学(66617)
- 财(63614)
- 京(63205)
- 农业(59899)
- 所(55591)
- 业大(55345)
- 研究所(50257)
- 财经(49569)
- 中心(49164)
- 江(46789)
- 经(44914)
- 经济学(39873)
- 北京(39453)
- 范(37729)
- 农业大学(37591)
- 师范(37240)
- 州(36831)
- 经济学院(36534)
- 基金
- 项目(203756)
- 科学(157972)
- 基金(147521)
- 研究(145116)
- 家(130750)
- 国家(129585)
- 科学基金(108418)
- 社会(93260)
- 社会科(88114)
- 社会科学(88083)
- 省(80787)
- 基金项目(79155)
- 自然(69636)
- 自然科(67946)
- 自然科学(67921)
- 划(67581)
- 自然科学基金(66715)
- 教育(63390)
- 编号(59245)
- 资助(58478)
- 成果(47007)
- 重点(45655)
- 发(45572)
- 部(44957)
- 创(42326)
- 农(41425)
- 创新(39728)
- 科研(39616)
- 课题(39212)
- 国家社会(38883)
共检索到458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岩岩 赵湘莲 陆敏
西方国家的实践表明碳税已成为控制碳排放的有效经济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十几年的农村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分析发现,碳税的开征会使得能源类产品价格上升,导致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下降,即使给予农村居民直接货币补贴也不能提升其收入水平,只有通过降低能源产品价格才能避免碳税给农村居民带来的损失。因此,制定碳税政策时必须特别关注农村地区,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各省份应因地制宜制定碳税政策。
关键词:
碳税 农村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能源补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庆
不同的能源消费补贴方式会产生差异化的新能源促进效果,本文通过对能源消费补贴三种方式和情景的微观分析,梳理和比较不同能源消费补贴方式的作用机理:现金补贴方式直接产生收入效应,既会增加新能源消费,也会增加传统能源消费;在用能总量不饱和市场实施价格补贴可以增加新能源消费,传统能源消费不受影响;在用能总量饱和市场实施价格补贴可以增加新能源消费,同时降低传统能源消费,兼具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本文认为有针对性地选择能源消耗补贴方式不仅有利于积极推动新能源消费,提高新能源的市场竞争力,而且有助于改变传统的用能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关键词:
新能源 消费补贴 微观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龚利 田瑾 王裕明
文章依据2007-2011年间能源补贴与能源结构的样本数据,运用交叉相关系数方法,首次实证研究了我国能源补贴对能源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煤补贴在滞后二阶时与煤结构相关度达到最大,煤补贴在当期补贴过后,对煤结构产生滞后影响;石油补贴在滞后一阶时与石油结构相关度达到最大,石油补贴在当期补贴过后,对石油结构产生滞后影响;天然气补贴在滞后三阶时与天然气结构相关度达到最大,天然气补贴在当期补贴过后,对天然气结构产生滞后影响;非化石能源补贴在当期与非化石能源结构相关度达到最大,非化石能源补贴对其当期结构具有重要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宗泰 李华 肖红波 李军
改善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是治理大气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途径。依据北京农村家庭的资料,通过统计和计量分析发现:在农村家庭生活消费的能源总量中,电力、煤炭和燃气等商品能源占77.65%,其中煤炭占53.14%,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源占比16.77%,太阳能、沼气等新型能源占比5.58%。家庭的收入、所居地形、兼业情况和人口等多个因素对农村家庭选择生活能源有影响,当这些因素变得允许时,农村家庭选择消费清洁便利的能源。政府应该支持能源的清洁化使用,鼓励开发无污染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鹏 张艺涵 厉松芮 李慧旋 王世谦 张立辉
随着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类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农民对能源消费品质也不断提升,由传统的能源供给逐步向清洁、低碳能源供给转型。因此,在乡村振兴与农村能源变革的背景下,亟须探究农村能源需求结构及关键因素的影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本文选取河南省2000-2020年农村能源消费情况,研究农村地区因素、经济因素、能源获取因素及政策因素对农村能源需求的影响及其重要性排序。研究表明: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河南省目前农村用能结构,即以煤炭和生物质为主,辅以电力消费的组合方式,并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这一组合模式仍将持续。因此,推进农村能源转型势在必行。在供给侧,应加强农村能源多能互补和综合利用;在消费侧,应提高农户清洁用能意识,推进农村能源消费电气化,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翔 高瑀 刘子琪
本文以2011年以来中国部分省份实行户籍制度改革为准自然事件,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农村人口城镇化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户籍制度改革显著促进了人均生活碳排放。机制分析表明:户籍制度改革同时促进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碳排放;对于城镇而言,人口城镇化主要通过提高人均消费水平和能源消费强度促进城镇居民的人均生活碳排放,但未显著改善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对于农村而言,人口城镇化主要通过提高居民能源消费强度、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程度对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碳排放分别带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抑制作用,但未显著影响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此外,人口城镇化与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之间存在"倒N型"曲线关系,而当前中国绝大多数省份尚未跨过拐点2。因此,各地区应积极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加速推进人口城镇化使得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跨过拐点2,同时加大力度提高居民节能环保意识与绿色消费比重,助力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达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虹
本文对能源补贴的内涵与分类进行论述,系统阐述了目前衡量能源补贴规模的主要方法,并对每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实证研究结论表明,2007年中国化石能源补贴规模为3864亿元,取消这部分补贴会减少6214.9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本文的研究为中国化石能源补贴改革提供了科学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张晓 高海清
西部地区农村人口众多,农村能源建设是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而沼气建设是西部农村能源建设的重点。文章在介绍西部地区农村能源概况的基础上,对农户收入水平对沼气消费的影响进行理论、实证分析,得出农户人均纯收入水平对农村人均沼气消费量的影响是非线性关系的结论,提出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农村能源短缺,促进生态农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
农户收入 能源消费 沼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明文 张金良 谭忠富 王东海
本文利用1995—2005年我国GDP、能源消费和资源税样本数据,通过构建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分析了征收碳税对我国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征收碳税能够提高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规模,同时对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具有抑制作用,但扩大了大部分地区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收入分配差距。这说明,现阶段我国应该分地区、分税率进行碳税征收,以使我国大部分地区在保持经济增长和体现社会公平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碳税 收入分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秀峰 徐晓刚 刘利亚
作物秸秆是农作物生产系统中一项重要的生物质能源,我国是世界上秸秆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文章详细论述了我国农村秸秆能源的消费现状,分析了影响该现状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通过预测函数给出了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农村秸秆的消费趋势,并得出在农村地区,通过采取适当技术合理利用秸秆,必将改善农村的用能结构和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秸秆 生活能源 利用技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祖梁 李想 王飞 方放 郑顺安 刘申 孙仁华
[目的]为推动我国区域农村能源结构的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了东北地区19912014年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以19912014年的数据为基础,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东北地区和分省的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商品能源和非商品能源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我国东北地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分别增加了51.0%和95.6%,2005年以后人均消费量平均增长率达到6.5%。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商品能源消费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所占比重达到35%;秸秆、柴薪消费比重由65%、16.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祖梁 李想 王飞 方放 郑顺安 刘申 孙仁华
[目的]为推动我国区域农村能源结构的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了东北地区1991~2014年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以1991~2014年的数据为基础,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东北地区和分省的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商品能源和非商品能源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我国东北地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分别增加了51.0%和95.6%,2005年以后人均消费量平均增长率达到6.5%。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商品能源消费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所占比重达到35%;秸秆、柴薪消费比重由65%、16.4%下降至43%、13.7%,而煤、油、燃气、沼气、太阳能比重分别增长至24.6%、2.7%、1.9%、0.3%、1.1%,电的消费量年度间波动较大,体现出东北地区农村生活能源向多样化和商品化方向发展。从区域结构看,东北三省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均呈上升趋势,辽宁省人均消费量显著低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家庭取暖能源消耗差异是主要原因;吉林省非商品能源消费比例有所提高,而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则呈下降趋势,可能与农民家庭收入水平有关。[结论]促进东北地区秸秆能源化利用,是保障农村能源有效供应、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郑顺安 李想 石祖梁 吴泽嬴 刘申 王飞
[目的]明确我国西北平原区农村生活能源需求总量、消费结构和供给模式,为该区域乃至全国的农村能源消费供给结构和模式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描述统计法,以19912014年《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汇总表》中的数据为基准,分析比较了我国西北平原区7个省(自治区)农村地区共24年商品能源(煤炭、电力、石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煤气)、非商品能源(秸秆、薪柴、沼气、太阳能)消费和能源(煤炭、焦炭、成品油、电力、薪柴)生产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趋势。[结果]西北平原区商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在65%左右,并保持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风琦
文章以城镇和农村为分析对象建立两部门模型,结合"互联网+"时代城乡信息传递与交换的特征,利用全国29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4个分析模型深入探讨城镇化、信息化对农村生活消费能源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经济和人口因素对农村地区生活能源消费的外溢效应显著,但各因素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是随着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的,其影响方向与作用大小是变化的。随着城镇化水平的发展,其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呈现由小到大再到小的倒U型发展轨迹。
关键词:
城镇化 信息化 农村生活能源 两部门模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志学 吴硕锋 雷理钊
我国新能源产业规模巨大,其中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在概述美国、德国和欧洲其他发达国家新能源价格补贴政策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新能源价格补贴政策现状与实施效果,并以上市新能源公司为例,测算了价格补贴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而指出了我国新能源价格补贴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产品定价缺陷、补贴资金缺口、发电上网障碍和价格补贴引致的贸易争端等,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价格补贴政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能源 价格补贴 定价缺陷 定价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