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7)
- 2023(14664)
- 2022(12191)
- 2021(10961)
- 2020(9488)
- 2019(20972)
- 2018(21053)
- 2017(40278)
- 2016(22436)
- 2015(24976)
- 2014(25111)
- 2013(24919)
- 2012(22698)
- 2011(20471)
- 2010(20979)
- 2009(19990)
- 2008(19794)
- 2007(18346)
- 2006(16571)
- 2005(15405)
- 学科
- 业(96558)
- 济(93470)
- 经济(93317)
- 管理(81600)
- 企(79025)
- 企业(79025)
- 农(47146)
- 方法(38809)
- 财(33577)
- 业经(31719)
- 农业(31220)
- 数学(30511)
- 数学方法(30053)
- 制(24632)
- 中国(23677)
- 务(22292)
- 财务(22241)
- 财务管理(22209)
- 税(22075)
- 企业财务(21037)
- 税收(20603)
- 收(20430)
- 体(19117)
- 技术(18280)
- 策(17662)
- 划(17610)
- 理论(17287)
- 和(17163)
- 环境(17077)
- 学(16590)
- 机构
- 学院(323097)
- 大学(314969)
- 济(134815)
- 经济(132068)
- 管理(127601)
- 理学(108955)
- 理学院(107960)
- 管理学(106110)
- 管理学院(105527)
- 研究(103431)
- 中国(84309)
- 财(69857)
- 农(66942)
- 京(65652)
- 科学(60824)
- 江(53522)
- 财经(52862)
- 所(52296)
- 农业(51277)
- 业大(50975)
- 中心(49059)
- 经(47625)
- 研究所(46301)
- 州(41311)
- 北京(40633)
- 经济学(39886)
- 财经大学(38266)
- 省(37594)
- 范(36911)
- 院(36682)
- 基金
- 项目(206353)
- 科学(163876)
- 研究(154146)
- 基金(150406)
- 家(130012)
- 国家(128752)
- 科学基金(111938)
- 社会(99500)
- 社会科(94018)
- 社会科学(93997)
- 省(83407)
- 基金项目(78595)
- 自然(70974)
- 教育(69772)
- 自然科(69377)
- 自然科学(69360)
- 自然科学基金(68152)
- 划(67589)
- 编号(63419)
- 资助(61483)
- 成果(51186)
- 部(45931)
- 重点(45661)
- 创(45272)
- 发(44492)
- 制(43892)
- 业(43314)
- 课题(43276)
- 创新(41682)
- 国家社会(41137)
共检索到504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新华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两型农业是重点。文章论证了碳税与发展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关系,对我国碳税和税制绿化进行设计,并提出和思考了相关的公序良俗、臻善财政配制和法律安排等问题。
关键词:
碳税立法 两型农业 关涉链思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艺 贺正楚 翟欢欢
基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丰富内涵,从新型农业生产运行的内在机制出发,通过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评价系统模型,并结合各子系统的本质特征,提出了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评价指标系统,为指导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以及政策制定的依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建华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为现代农业高级阶段新命题。本文运用跃迁理论,界定了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跃迁含义,阐释跃迁机理路径,得出湖南省域内存在率先促就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跃迁情势的结论;在两型社会建设实验区背景下擘划了桥接进路,提出了策动情势触发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 跃迁理论 桥接进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栋良
在分析农业的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函数法,从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发展、资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安全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省2007年两型农业生产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南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最大障碍在于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可持续性不强,化肥、农药、水等农业生产资料与资源使用过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婧 王鹏璞 谢元媛 陈芳
农产品安全生产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本文综述了德国在农业发展战略、政策法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政策,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安全等方面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成胜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农村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谋突破,以改革促发展。那么,如何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将分散的家庭经营与大市场对接起来,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创新 农业生产经营 体制机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齐振彪 周慧 齐济
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是我国农业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发展"两型农业"根源,通过与传统农业比较研究,系统分析了"两型农业"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和发展模式。认为"两型农业"就是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为根本目的,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为主要目标,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内容,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为支撑动力,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集约农业的循环经济农业形态,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综合生产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石山
在总结了农村工作者实践经验得出的我国山地利用的4种模式的基础上,从山区的自然特点和社会经济特点,分析了我国建立农林复合型大农业生产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雷宁志
社会化服务体系与我国农业生产产业化雷宁志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我国农业商品经济发展初期就提出的改革命题。1991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使这一问题的研究和实践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全国农业生产领域的流通不畅、劳力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宏 褚保金
生产率是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经济概念和指标。本文探讨了提高生产率 (技术效率及生产效率等效率 )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在对我国农业生产率发展的变动分析过程中 ,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动态监测体系构想 ,通过对生产率的度量和分析 ,透析农业发展方向、技术体系中的结构缺陷及技术政策方面的偏差 ,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增强竞争力。
关键词:
农业 生产效率 技术效率 监测体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社梅 冉瑞平 蒋远胜
该文着眼于如何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这一问题,在深入剖析当前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基础上,从5个方面提出推进我国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稳步推进土地走向适度规模化经营,逐步培育和壮大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加快构建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破解农业投资机制与政策初衷错位的局面以及优化经营体系建设的外围环境。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问题与对策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梁江艳 马海霞
农地集中和农业生产职业化是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逐利的基本条件,因此,"资本下乡"必然带来经济、社会和管理结构的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土地经营权的变更、生产方式的转变和雇佣制度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小农户"身份的蜕变和"大资本"功能的转换,管理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社会对劳动力流动的管理、政府对土地流转的管理和农业企业对"职业农民"及农业生产的管理等方面。目前,在"资本下乡"引致农业生产体系转型过程中,还存在农民利益未得到充分保障、环境污染问题未受到充分重视等问题。应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农民与农业企业利益分配机制,充分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应有权益,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庆亮 张宝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在政府的引导与农户的积极参与下有了较快的发展。2006年到2008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明确提出发展合作经济,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为支持、引导合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然而在实践中,我国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发展还较为滞后,还没有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镇辉 ,张作兴
农业要增强后劲,登上新台阶,就必须走科技兴农这条路。引进技术可以提高科研的新起点,不失为发展农业的有效途径。闽台仅一水之隔,台湾近40年来引进消化了世界各国农业的大量先进技术,开发和培育了许多新品种,这已为东南亚各国所瞩目。因此,加强海峡两岸在农业上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台湾农业先进技术很有必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