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84)
- 2023(6405)
- 2022(5309)
- 2021(4488)
- 2020(3573)
- 2019(7741)
- 2018(7421)
- 2017(13648)
- 2016(7734)
- 2015(8051)
- 2014(7638)
- 2013(7547)
- 2012(6927)
- 2011(6224)
- 2010(5795)
- 2009(4800)
- 2008(4509)
- 2007(3787)
- 2006(3089)
- 2005(2484)
- 学科
- 济(28358)
- 经济(28328)
- 管理(23407)
- 业(20314)
- 企(15174)
- 企业(15174)
- 方法(13314)
- 数学(12206)
- 数学方法(12130)
- 环境(11197)
- 学(9300)
- 农(8317)
- 财(7288)
- 贸(7038)
- 贸易(7037)
- 中国(6945)
- 易(6859)
- 业经(6291)
- 划(6172)
- 农业(5918)
- 技术(4947)
- 地方(4933)
- 和(4631)
- 规划(4575)
- 务(4517)
- 财务(4516)
- 财务管理(4512)
- 环境规划(4499)
- 资源(4391)
- 产业(4390)
- 机构
- 大学(108760)
- 学院(108548)
- 济(43069)
- 经济(42443)
- 管理(40209)
- 研究(39362)
- 理学(36512)
- 理学院(36022)
- 管理学(35324)
- 管理学院(35166)
- 农(31839)
- 科学(29472)
- 中国(26785)
- 农业(25895)
- 业大(25643)
- 京(21797)
- 所(21516)
- 研究所(20493)
- 农业大学(17810)
- 中心(17284)
- 财(16635)
- 江(14788)
- 室(14275)
- 财经(14268)
- 院(14232)
- 实验(13721)
- 省(13675)
- 业(13517)
- 经济学(13426)
- 科学院(13421)
- 基金
- 项目(87222)
- 科学(67570)
- 基金(65166)
- 家(61643)
- 国家(61192)
- 研究(52392)
- 科学基金(50947)
- 自然(36605)
- 自然科(35797)
- 自然科学(35775)
- 基金项目(35759)
- 自然科学基金(35145)
- 省(35123)
- 社会(35050)
- 社会科(33426)
- 社会科学(33417)
- 划(30176)
- 资助(25014)
- 教育(22644)
- 计划(20507)
- 重点(20315)
- 发(18992)
- 创(18867)
- 科技(18791)
- 科研(18019)
- 部(17961)
- 创新(17816)
- 业(17530)
- 编号(17501)
- 农(15478)
共检索到138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宗林 叶金明 刘波 杨先乐 周兴华 向枭
反硝化聚磷微菌由于具有同时脱氮和除磷的特点,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碳源需求,为解决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碳源竞争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以纯培养方式探讨了外源性碳源、硝酸盐对反硝化聚磷菌(RC11)磷酸盐代谢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好氧培养时,菌株RC11在外源碳源存在时发生了超量吸磷现象;缺氧培养时,菌株RC11可以利用硝酸盐而非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聚磷。无外加碳源时,菌株RC11经历厌氧阶段后初期可以利用硝酸盐氧化到亚硝酸盐的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进行摄磷;但当亚硝酸盐的积累达到高峰时,进入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阶段,由于亚硝酸盐氮不能作为氧分子的替代物进行反硝化除磷,菌株RC11实际上...
关键词:
碳源 反硝化聚磷菌 磷酸盐代谢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卢伟斌 胡海燕 冯宇娜 李皓 汪鲁 崔正国 曲克明 宋盈盈 崔鸿武
以人工高分子聚合物+农业废弃物为复合碳源的反硝化系统兼具高效脱氮和低脱氮成本的优势。进水硝酸盐浓度(INC)和温度(T)是生物反硝化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以质量比为1∶1的聚己内酯(PCL)和玉米芯(CC)为复合碳源构建反硝化系统,设置3种INC和温度,测定了脱氮能效、有机物利用情况、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丰度来判定这2个因素对反硝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反应器最佳的INC为30 mg/L,60~90 d的平均硝酸盐去除率(NRE)达到99.12%,且无明显亚硝酸盐氮积累;在不同INC下,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丰度随INC升高而下降,分别为54.46%、39.96%和24.77%;T=25℃为最佳温度条件,其功能基因表达量除napA外均最高,后30 d的NRE为99.21%;T=30℃和T=25℃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丰度分别为55.86%和38.85%,而T=20℃的系统中丰度最高的为拟杆菌门(Bacteroidota)(28.87%);各系统的优势菌属都为红细菌属(Rhodobacter)。各系统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中,乙酸占比最高且其与丙酸的比值均>1,同时未检出丁酸,有利于反硝化进行。本研究认为,人工高分子聚合物+农业废弃物形式的复合碳源可为海水养殖尾水固相反硝化的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小霞 李乐 郑兴 顾志峰 刘春胜
在水温24–26℃下,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5000 lx光照强度和黑暗对壳长为(63.53±1.22)mm(S组)、(75.87±1.50)mm(M组)和(92.75±3.02)mm(L组)番红砗磲(Tridacna crocea)氧、氨氮及活性磷酸盐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光照条件下,番红砗磲释放氧气,吸收氨氮和活性磷酸盐。黑暗条件下,番红砗磲代谢状况与其他双壳贝类类似。番红砗磲个体代谢率与规格密切相关:光照条件下个体越大,产氧率、对氨氮和活性磷酸盐吸收率越高;黑暗条件下,个体越大,耗氧率、对氨
关键词:
番红砗磲 光照 规格 代谢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黄美娟
本文通过试验和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盐类及其浓度和浸泡时间对鱿鱼肉片保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鱿鱼肉片的最适保水工艺条件是:食盐浓度0.5%,三聚磷酸盐0.5%,浸泡时间7-8h。
关键词:
聚磷酸盐 鱿鱼肉片 应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黄梦诗 杨倩倩 张艳 姜晓瑜 赵俊 张旭志 丁东生 曲克明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在海洋环境中普遍存在,是能够引起人类中毒的重要食源性病原菌之一,研究其生长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规律对科研和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研究温度、盐度、pH、磷酸盐、硝氮和氨氮对VP的生长影响,以探讨、评估这6种理化因子的综合作用结果。首先用Design-Expert软件中的Box Behnken中心组合原则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实验,再进行响应面分析,以培养基光密度(OD_(600 nm))值为生长状态参数,获得该菌的最佳培养参数:温度为34.5℃,盐度为3%,酸碱度pH为8.0。在此基础上,考察NaNO_3、NH_4Cl和Na_3PO_4对VP生长的影响并建立模型。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0.9217,校正系数R~2=0.8211,回归模型F=9.16, P=0.004,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实验所得实测值与模型演算理论值拟合良好,皆表明磷酸盐、硝氮和氨氮对VP的生长都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高书伟 张凯 李志斐 谢骏 王广军 李红燕 夏耘 郁二蒙 田晶晶 龚望宝
固相反硝化去除水产养殖尾水中硝酸盐氮(NO_(33)~(–)-N)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和进水硝酸盐浓度(influent nitrate concentration, INC)是影响反硝化系统反硝化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需要对HRT进行优化,掌握其最大NO_(3)~(–)-N处理能力。本研究首次以香蕉杆为一维反硝化反应器的外加碳源,在流场环境下,测定不同HRT和INC下反硝化系统对NO_(3)~(–)-N、亚硝酸盐氮(NO_(2)~(–)-N)、氨氮(NH_(4)~(+)-N)、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果。并采用基于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反硝化系统运行初期及末期的细菌群落进行16S rDNA V3和V4区测序分析。结果显示,香蕉杆反应器的最佳HRT为20 h,对应NO_(3)~(–)-N去除率为(96.71±1.36)%,且无NO_(2)~(–)-N积累。在最佳HRT的基础上,反应器的出水硝酸盐浓度(effluent nitrate concentration, ENC)和硝酸盐去除速率(nitrate removal rate, NRR)均随INC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出水COD随INC的增加而降低。此外,反应器在整个实验期间都能完全去除NH_(4)~(+)-N。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经过长期运行后,反应器内的优势菌门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弯曲杆菌门(Campilobacterot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它们的相对丰度分别增至31.20%、6.67%、3.08%和4.26%,保证了反应器的高效运行。此外,在属水平上,反应器初期和末期的优势菌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为农业废弃物作为养殖尾水反硝化碳源的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进法 夏仁学 王明元 冉青青 王鹏 罗园
在温室沙培灭菌条件下,分别以AlPO4(Al-P)和FePO4.4H2O(Fe-P)为磷源,以枳[Poncirus trifo-liate(L.)Raf.]实生苗为试材,以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为菌剂,研究低磷胁迫条件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枳利用难溶性磷酸盐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菌根菌显著增加了枳的干重、含磷量及吸磷量;未接种条件下,枳可以利用一定量的Al-P和Fe-P,但更容易利用Fe-P;接种后,枳对Al-P的利用量显著高于不接种的,随Al-P的施用量提高,菌根效应、全株吸磷量、真菌吸磷量及真菌吸磷贡献率显著增加;枳对Fe-P的利用量接种与不接种差异显著,但菌根效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兰叶青 黄骁 胡霭堂
研究了25℃下,不同pH时磷酸盐(KH2PO4)对黄铁矿(FeS2)氧化的影响。流动态中,黄铁矿氧化服从假零级反应规律。经0.1mol/LH2O2+0.01mol/LKH2PO4混合液(pH分别为3,5和7)淋洗480min后,再经相应pH的0.1mol/LH2O2溶液淋洗400min,黄铁矿剩余百分率分别从对照的94.92%,97.52%和99.38%提高到98.15%,99.52%和99.48%,分别增加了3.23%,2.00%和0.10%。pH5和pH7时的对照和处理样品,换用pH3的0.1mol/LH2O2淋洗400min后,则对照组的剩余百分率分别为96.17%和98.16%,下降了...
关键词:
黄铁矿 酸性矿山废水 磷酸盐 氧化 抑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勇 张宝莉 刘灏 程鸿宇 吴文良
为了解人工湿地中固体外加碳源的碳溶出规律及添加量对反硝化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选择竹子、木块和木本泥炭作为外加C源材料,在厌氧下测定3种材料的碳溶出量,同时应用于人工湿地中试试验,为人工湿地外加碳源的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单位质量的试验材料C的溶出量是竹子>木块>木本泥炭,竹子、木块和木本泥炭的C溶出量均值分别达577、266和59mg/(kg·d);材料C溶出量随时间变化的回归曲线拟合度较高,溶出稳定。人工湿地中试试验中,添加62kg木块为外加碳源时的湿地系统对总氮和铵氮的去除率明显高于添加31kg木块的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反硝化脱氮 外加碳源 碳溶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瑞昌 薛长湖 李兆杰 薛勇 董平
采用离子色谱方法检测添加的三聚磷酸盐(STPP)在新鲜碎鳙肉和鳙肌原纤维蛋白中(Mf)所发生的水解。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到新鲜碎鳙肉中的STPP能被水解成焦磷酸盐(PP)和单磷酸盐(Pi),所生成的PP继续水解,最终产物为Pi。鳙肌原纤维蛋白具有三聚磷酸盐水解酶(TPPase)活性,能将STPP水解成PP和Pi。鳙肌原纤维蛋白TPPase水解STPP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5.5。低浓度的Mg2+能够激活鳙肌原纤维蛋白TPPase,但Mg2+超过5mmol.L-1时却起到了抑制作用。鳙肌原纤维蛋白TPPase活性受到KCl的影响,在0.3mol.L-1KCl条件下活性最高。EDTA-Na2...
关键词:
鳙 肌原纤维 三聚磷酸盐水解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力峥 李建章 张世锋
该文针对低摩尔比脲醛树脂(UF)在传统氯化铵作为固化剂下固化速度较慢、胶接制品甲醛释放量高和耐水性较差的问题,使用磷酸铵(AP)/磷酸氢二铵(DP)与过硫酸铵(APS)7种单一与复合固化剂,研究了不同固化剂对脲醛树脂的固化时间、适用期、固化后胶层的酸性以及胶接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和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铵/磷酸氢二铵与过硫酸铵组成复合固化体系,脲醛树脂的固化速度与适用期可满足生产需要,固化后胶层的酸性弱于以氯化铵为固化剂时体系的酸性;且胶接胶合板呈现了较低的甲醛释放量和较高的胶合强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胜花 葛芳杰 王红强 胡陈艳 吴振斌
铜绿微囊藻是中国湖泊、水库及其它水域生态系统发生、形成富营养化危害的主要藻类。采用了直接显色法对单细胞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蓄积正磷酸盐的浓度进行测定,并与传统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直接显色法测定的磷浓度值减去溶液中可溶性磷浓度值即得到铜绿微囊藻蓄积的磷浓度值。对用不同处理方式处理过的铜绿微囊藻藻液进行过滤显色和直接显色测定,结果表明聚磷酸盐(正磷酸盐)在铜绿微囊藻体内不是游离存在,而很可能是与细胞内某一活性部分结合。在确立测定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以修改了的MⅢ培养基为基本培养条件,改变氮磷浓度对产毒铜绿微囊藻(FACHB942)蓄积正磷酸盐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正磷酸盐 聚磷酸盐 蓄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勇庆 屠焰 张乃锋 刘国华 唐德富 王宗勇 钟昊 李耀基 马林
【目的】磷是动物必需的矿物质元素之一,在动物生长、发育和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动物生产中磷利用效率通常较低,大量未被利用的磷随粪尿排出体外,使得环境中磷不断富集,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污染。饲料磷水平、磷酸盐的添加量与磷利用效率及粪尿磷排放量密切相关。论文旨在研究中国饲料磷水平及磷酸盐应用现状,为合理利用饲料磷资源和降低粪尿磷的环境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析中国与美国常见畜禽饲养标准,比较不同饲养标准推荐的总磷和非植酸磷需要量的差异;通过对饲料企业调研和饲料样品测定,分析不同饲料中采用的磷酸
关键词:
饲料 饲养标准 磷 磷酸盐 环境影响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张丽芳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绿色环保生产方式的要求,我国纤维板行业对新型高效、无机环保型阻燃剂需求量不断扩大。本文采用镁铝水滑石和三聚氰胺磷酸盐复配了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无机复合阻燃剂,通过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分析,完成阻燃纤维板工艺参数的优选以及复合阻燃剂配比和添加量的优选。最后探索两种阻燃剂之间协效作用的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镁铝水滑石对纤维板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但是随着添加量的增加,纤维板力学强度下降。以脲醛树脂为胶黏剂,在10%阻燃剂添加量下,板材力学强度可达到国家标准GB/T 11718-2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佳 林建伟 詹艳慧 印春生
采用镧氢氧化物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通过实验研究了该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去除性能,并探讨了相关的去除机制,结果表明,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的磷酸盐和铵具有很好的去除能力。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适合描述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吸附过程。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平衡数据较好地满足了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镧改性沸石对水中铵的吸附平衡数据较好地满足了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等温吸附模型。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去除过程属于自发的、吸热的及熵增加的过程。当pH由3逐渐增加到10时,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能力逐渐下降;当pH由10...
关键词:
镧改性沸石 磷酸盐 铵 去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