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32)
2023(8093)
2022(6741)
2021(5826)
2020(4696)
2019(10497)
2018(10041)
2017(18461)
2016(10405)
2015(11270)
2014(10894)
2013(10916)
2012(10240)
2011(9316)
2010(8975)
2009(7697)
2008(7440)
2007(6528)
2006(5693)
2005(4950)
作者
(35936)
(30040)
(29969)
(27971)
(19011)
(14744)
(13311)
(11841)
(11718)
(10521)
(10428)
(10094)
(9989)
(9758)
(9547)
(9400)
(9191)
(9107)
(8768)
(8766)
(7963)
(7428)
(7215)
(6890)
(6864)
(6746)
(6658)
(6580)
(6235)
(6143)
学科
(39543)
经济(39479)
管理(32628)
(28177)
(22576)
企业(22576)
方法(18157)
数学(15757)
数学方法(15593)
(14948)
环境(12150)
(11637)
(10204)
中国(9506)
业经(9360)
(9096)
贸易(9092)
(8874)
农业(8038)
(7895)
(7373)
(6779)
技术(6740)
(6134)
财务(6126)
财务管理(6111)
地方(5857)
企业财务(5832)
(5546)
银行(5477)
机构
大学(154500)
学院(152122)
研究(58979)
(58846)
经济(57825)
管理(55891)
理学(49459)
理学院(48833)
管理学(47740)
管理学院(47518)
科学(42985)
(42746)
中国(41966)
农业(34504)
业大(34093)
(33446)
(32795)
研究所(30793)
中心(25569)
(24132)
农业大学(22914)
(22291)
(22115)
北京(20502)
(20311)
(20161)
财经(19921)
科学院(19071)
实验(18780)
(18499)
基金
项目(116124)
科学(89578)
基金(86128)
(82033)
国家(81460)
研究(70698)
科学基金(66970)
自然(48879)
自然科(47744)
自然科学(47724)
自然科学基金(46922)
基金项目(46177)
社会(45219)
(45172)
社会科(42861)
社会科学(42848)
(40071)
资助(34509)
教育(31003)
重点(27380)
计划(26966)
(24753)
科技(24748)
(24485)
(24361)
科研(24090)
编号(23909)
创新(22980)
(22433)
专项(20430)
期刊
(57709)
经济(57709)
学报(41531)
(37349)
研究(37106)
科学(33883)
大学(29438)
学学(28607)
中国(27979)
农业(25207)
管理(19616)
(17208)
(14083)
业大(12909)
农业大学(10563)
(10465)
金融(10465)
(10289)
林业(10277)
经济研究(10068)
业经(9850)
科技(9798)
技术(9735)
财经(9443)
教育(8679)
(8106)
资源(7909)
问题(7887)
自然(7458)
中国农业(7422)
共检索到212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琰  杨广隶  冯俊涛  黄正清  张兴  
以雷公藤根愈伤组织为材料,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2,4-D,NAA,6-BA,KT或其组合,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组合以及碳源对雷公藤愈伤组织的生长、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4-D有利于雷公藤愈伤组织的生长和总生物碱的积累,6-BA对愈伤组织的生长起抑制作用,但明显促进愈伤组织中雷公藤内酯醇的形成,KT虽然对愈伤组织的生长起促进作用,但明显抑制愈伤组织中雷公藤内酯醇的形成;不同质量浓度2,4-D,NAA及与KT,6-BA组合试验表明,1.0mg·L-12,4-D+0.5mg·L-1KT明显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1.0mg·L-12,4-D+2.0mg·L-1KT有利于愈伤组织中总生物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琰  冯俊涛  王永宏  李玉平  张兴  
以MS,B5,NT,H,1/2MS,6,7-V及White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1.0mg·L-12,4-D和0.5mg·L-1KT,分析不同类型培养基对雷公藤愈伤组织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并以NT为基本培养基进行光照条件、pH值、接种量、不同外植体以及培养时间试验,探讨雷公藤愈伤组织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6,7-V培养基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和继代保存,White培养基上雷公藤内酯醇及雷公藤总生物碱含量最高,NT培养基适合进一步继代培养。pH5.8时,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pH6.7时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最高,而雷公藤总生物碱含量在pH5.2时最高;光照处理中,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琰  温鹏飞  崔蕾  雷嘉敏  张兴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不仅是一种药用植物,还是一种有毒植物,在民间作为杀虫植物,有"菜虫药"之称,其主要活性成分雷公藤生物碱和雷公藤甲素既有杀虫活性又有医用活性(李琰等,2012;Brinker et al.,2005;Liu,2011),临床上常用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免疫抑制性疾病(仲剑等,2009;Johnson et al.,2011;Huang et al.,2012)。雷公藤也是植物源农药的传统来源,根皮在我国民间常用来防治多种蔬菜害虫,提取物对菜青虫(Pieris rape)、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等多种害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琰  杨钰琪  陈培  冯俊涛  张兴  
以NT为基本培养基,以雷公藤不定根为材料,研究NT培养基中氮总量、硝态氮和铵态氮之比、磷酸盐、钾盐、钙盐、镁盐、铁盐浓度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及雷公藤甲素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雷公藤不定根生长的培养基中氮含量为NT培养基的1.7倍,NO-3/NH+4为9∶1,PO3-4浓度、K+浓度、Ca2+浓度、Mg2+浓度为NT培养基的2倍,Fe2+浓度不变。NT培养基中原有的Mg2+浓度、总氮浓度及其比例,1.7倍的PO3-4浓度,1.3倍的K+浓度,2/3的Ca2+浓度,1/3的Fe2+浓度比较适合雷公藤甲素的积累。而对雷公藤总生物碱的积累各成分的最佳浓度为:NT培养基中原有的PO3-4,K...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晓丽   杨莉莉   何泽东   陈蒙蒙   马志卿   张斌   祝传书  
【目的】探究不同诱导子对雷公藤发状根生长及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吉碱和次碱)含量的影响,为雷公藤次生代谢产物的开发利用及其生物合成途径解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配制1/4 MS,1/2 MS,3/4 MS和MS 4种培养基,恒温避光培养雷公藤发状根35 d,测定雷公藤发状根干质量及雷公藤吉碱和次碱含量,筛选雷公藤发状根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以最适培养基培养雷公藤发状根,每7 d取样1次,共取样7次,测定发状根干质量,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发状根干质量为纵坐标绘制发状根生长曲线并确定添加诱导子的时间;提取和分离不同处理发状根及培养基中的雷公藤吉碱和次碱,并进行HPLC分析,探究不同诱导子对雷公藤发状根生长及吉碱、次碱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培养35 d时,1/2 MS和MS培养基中雷公藤发状根干质量分别为0.86和0.81 g/瓶,且MS培养基中发状根的根系长势更好;MS培养基中发状根吉碱和次碱的含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1 070.57和331.72μg/g,因此确定MS培养基为雷公藤发状根培养的最适培养基。雷公藤发状根的干质量以及吉碱和次碱含量在培养21~28 d内迅速增长,28~35 d处于稳定阶段,35 d后生长速率出现下降的趋势,因此确定雷公藤发状根培养28 d添加诱导子。诱导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水杨酸(SA)促进雷公藤发状根的生长,100μmol/L SA处理吉碱和次碱的总产量分别达到(1 777.09±70.02)和(592.16±85.61)μg/瓶;高浓度硝酸银(AgNO3)抑制了雷公藤发状根的生长,但显著提高了发状根中吉碱和次碱的产量, AgNO3质量浓度为50 mg/L时,吉碱和次碱的总产量分别达到(3 926.82±273.59)和(669.31±33.23)μg/瓶;5和10 g/L山梨醇对雷公藤发状根生长及吉碱和次碱含量均有促进作用,其中10 g/L山梨醇处理时吉碱总产量为(1 567.84±135.78)μg/瓶,5 g/L山梨醇处理时次碱总产量为(388.68±30.11)μg/瓶;壳聚糖对雷公藤发状根生长有抑制作用,100 mg/L壳聚糖处理的吉碱和次碱总产量分别为(1 661.62±189.33)和(361.39±33.45)μg/瓶。【结论】低浓度AgNO3、SA以及山梨醇对雷公藤发状根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壳聚糖对雷公藤发状根生长有抑制作用;对吉碱和次碱诱导效果最好的是50 mg/L AgNO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解备涛  王庆美  张海燕  李爱贤  侯夫云  汪宝卿  董顺旭  张立明  
为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薯产量和激素含量的影响,以济薯18、徐薯18和商薯0110为试验材料,在开始进入块根膨大期时(移栽后第35天),叶面喷施矮壮素·DA-6合剂和烯效唑,观察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生长类型甘薯的产量、光合作用和叶片、块根中的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促进同化物向根部的转运,提高了块根的产量。其中每hm2喷施1 500 m L矮壮素·DA-6合剂处理显著提高了3个品种的产量,225 g烯效唑处理显著提高了济薯18和徐薯18的产量。调节剂处理对不同类型甘薯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同,矮壮素·DA-6合剂处理显著提高了徐薯18的光合速率,而对济薯18和商薯0110的光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彦肖  王亚茹  刘树海  王永博  李晓  李勇  王迎涛  
以黄冠梨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冠梨果实糖、酸含量及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处理果实中糖、酸变化趋势与套3层袋的对照果实一致。在花后60~70 d,IAA和GA4+7处理果实中葡萄糖、果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套3层袋的对照果实,但果实成熟时,没有显著性差异。GA3和GA4+7处理蔗糖含量从花后100~110 d显著高于套3层袋的对照。果实成熟时,GA3处理果实苹果酸和有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果实,NAA、IAA和GA4+7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不同类型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果实中莽草酸含量无显著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建伟  刘强  荣湘民  谢桂先  朱红梅  
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配方对水稻氮代谢、籽粒和糙米蛋白氮含量、籽粒蛋白质产量的影响 ,并筛选出效果显著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 .结果表明 ,水稻籽粒灌浆期间功能叶、茎鞘的全氮、蛋白氮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呈减少趋势 ,其减少量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配方处理高于对照 .水稻糙米的全氮、蛋白氮含量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配方处理高于对照 ,其中 PGRF4处理最高 ,PGRF2处理次之 .籽粒蛋白质产量以 PGRF3处理为最高 ,比对照增产 17.90 % ,其次为 PGRF2处理 ,比对照增产 15 .93% .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玲  魏洪玲  李德文  唐中华  刘英  解胜男  田叙晨  储启明  
【目的】探讨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杜仲Eucommia ulmoides叶片次级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筛选促进次级代谢产物生成的最适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条件,为杜仲次级代谢产物的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2年生杜仲幼苗作为研究材料,施加不同质量浓度配比的吲哚乙酸(IAA)和6-苄氨基嘌呤(6-BA),测量杜仲叶片生长形态特征以及叶干、鲜质量,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测定9种次级代谢产物的质量分数,结合生物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筛选高产量的次级代谢产物的最适生长调剂配比条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00 mg·L~(-1) IAA+500mg·L~(-1) 6-BA处理时,杜仲叶面积、叶周长、叶宽、叶干质量、叶鲜质量显著提高(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IAA质量浓度与比叶面积、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6-BA质量浓度与绿原酸以及京尼平苷酸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济明  张兰  武梦瑶  彭靓  吴婷婷  田秀  廖小锋  
【目的】探究不同种类及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药用植物米槁愈伤组织诱导、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寻找最适宜米槁愈伤组织诱导和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米槁大量繁殖提供技术支撑,加速米槁苗木生产,丰富米槁的无性繁殖体系。【方法】以米槁叶片和不定芽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种类及质量浓度组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米槁愈伤组织诱导和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MS培养基适合米槁叶片愈伤组织诱导,不同质量浓度的2,4-D和6-BA均对米槁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有显著影响,NAA的质量浓度无显著影响,2,4-D和6-BA是影响愈伤组织诱导的两个主要因素,当2,4-D质量浓度为1.0 mg/L、6-BA质量浓度为2.0 mg/L、NAA质量浓度为0.3 mg/L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到了81.25%。1/2 MS培养基适合米槁不定芽组培苗生根,不同质量浓度的IBA和AC(活性炭)均对米槁不定芽组培苗生根有显著影响,NAA的质量浓度无显著影响,IBA和AC是影响组培苗生根的主要因素,当IBA质量浓度为0.1 mg/L、NAA质量浓度为0.5 mg/L、AC质量浓度为0.2 g/L时,组培苗生根率最高,达到了72.38%,且根系生长状况最好,生根较早,根系繁密,有须根,根长较长。【结论】米槁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培养基+2,4-D 1.0 mg/L+6-BA 2.0 mg/L+NAA 0.3 mg/L+琼脂6.5 g/L+蔗糖30 g/L,2,4-D和6-BA比NAA更适合米槁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米槁不定芽组培苗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 MS+NAA 0.5 mg/L+IBA 0.1 mg/L+AC 0.2 g/L+琼脂7 g/L+蔗糖30 g/L,IBA和AC比NAA更适合米槁不定芽组培苗生根。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钟晨辉  林琪  张鹏  黄瑞芳  林向阳  刘燕飞  
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比较研究了添加3种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乙酸I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激动素KT)对野生型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自由丝状体生长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的IAA(0.54.0 mg·L(-1))和KT(0.52.0 mg·L(-1))对藻体的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以2.0 mg·L(-1)IAA和1.0 mg·L(-1)KT对藻体的促生长效应最大,培养25 d时藻体鲜重增加最大,分别是对照组的1.90倍和1.52倍(P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博  范桂枝  詹亚光  
In this study,effects of the different medium,and the kinds and concentration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 on callus induction,growth and triterpenoid production in birch (Betula platyphylla) stem extant culture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alli were all obtained on IS medium supplement...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建伟  刘强  荣湘民  谢桂先  朱红梅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配方对水稻氮代谢,籽粒、糙米的全氮、蛋白氮含量和籽粒蛋白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合理配方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使水稻在生殖生长前期叶片和茎鞘保持较强的氮素同化能力,在生殖生长后期叶片和茎鞘中氮的降解和转运再利用能力增强;可增强水稻功能叶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蛋白水解酶活性及籽粒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提高籽粒和糙米中全氮及蛋白氮含量.籽粒蛋白质产量以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7+吐温80(PGRF7)为最高,其次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6+吐温80(PGRF6),再次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3+吐温80(PGRF3),分别比对照增产17.9%,15.9%...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春娟  冯乃杰  郑殿峰  宫香伟  孙福东  石英  崔洪秋  张盼盼  赵晶晶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叶片和籽粒碳水化合物代谢及产量的影响,进一步从源库理论的角度挖掘调节剂增产的作用机理,为调节剂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和2014年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进行。以合丰50和垦丰16为材料,在始花期(R1期)叶面喷施60 mg·L~(-1)促进型调节剂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和50 mg·L~(-1)延缓型调节剂烯效唑(S3307),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喷施调节剂后30 D开始第一次取样,以后每隔5 D取样一次,共取样5次。测定叶片和籽粒中蔗糖、淀粉、果糖含量及叶片中转化酶、蔗糖磷酸合酶(SPS)和蔗糖合酶(SS)活性。大豆成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单芹丽  杨春梅  李绅崇  王继华  屈云慧  汪国鲜  蒋海玉  
将非洲菊组培增殖苗增殖倍数在2~4倍的丛生芽切成单株进行无土扦插,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基质对非洲菊组培增殖苗瓶外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透气性较好、电导率相对较低、偏酸性的基质有利于非洲菊瓶外扦插苗的成活和生根,非洲菊组培增殖苗在5种基质中,以珍珠岩∶泥炭的体积比为3∶1的基质上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89%;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非洲菊扦插苗基部,以800 mg/L IBA溶液处理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9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