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9)
2023(6635)
2022(5533)
2021(4816)
2020(3892)
2019(8498)
2018(8585)
2017(15855)
2016(9073)
2015(9877)
2014(9860)
2013(9796)
2012(8991)
2011(8261)
2010(8401)
2009(7669)
2008(7556)
2007(6990)
2006(6251)
2005(5881)
作者
(26801)
(22706)
(22359)
(21340)
(13961)
(10794)
(9985)
(8620)
(8488)
(8085)
(7896)
(7450)
(7428)
(7209)
(7200)
(7029)
(6682)
(6655)
(6624)
(6461)
(5715)
(5619)
(5404)
(5104)
(5068)
(5065)
(5062)
(5017)
(4578)
(4549)
学科
管理(36421)
(32146)
经济(32082)
(25381)
(21908)
企业(21908)
环境(17136)
(12052)
(11699)
方法(10087)
(10029)
(9848)
(9398)
业经(8835)
中国(8614)
数学(8303)
(8259)
数学方法(8215)
生态(7739)
资源(7205)
规划(7152)
(7120)
体制(7091)
环境规划(7033)
(6996)
财务(6980)
财务管理(6962)
(6633)
银行(6612)
企业财务(6611)
机构
学院(129368)
大学(128807)
(52510)
经济(51313)
管理(47741)
研究(46048)
理学(40251)
理学院(39802)
管理学(39214)
管理学院(38998)
中国(34342)
科学(28080)
(27609)
(27394)
(24147)
(23316)
(21062)
中心(20983)
研究所(20903)
财经(20853)
业大(20786)
农业(18770)
(18705)
北京(17091)
(16898)
经济学(16228)
(16102)
(15928)
(15661)
师范(15479)
基金
项目(88009)
科学(69592)
基金(64394)
研究(63958)
(57074)
国家(56678)
科学基金(48224)
社会(41621)
社会科(39493)
社会科学(39486)
(35066)
基金项目(34304)
自然(30897)
自然科(29990)
自然科学(29979)
(29827)
自然科学基金(29422)
教育(28266)
资助(24715)
编号(24398)
(22644)
重点(20880)
成果(19792)
(19553)
(19530)
(18688)
课题(17827)
创新(17716)
国家社会(17676)
科研(16784)
期刊
(63476)
经济(63476)
研究(37577)
中国(29778)
(22910)
(22894)
学报(22335)
科学(19870)
管理(18239)
大学(16795)
学学(16128)
农业(15331)
(12497)
金融(12497)
教育(12303)
财经(10544)
业经(9935)
技术(9792)
(9020)
经济研究(8427)
问题(8016)
(7961)
资源(7153)
(7017)
科技(6606)
现代(5976)
业大(5964)
财会(5859)
(5828)
会计(5809)
共检索到199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博  穆月英  
建立设施蔬菜生产系统碳汇功能的生态补偿机制对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碳汇的供给水平和推动我国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对农田碳汇功能生态补偿的基本内涵和理论依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补偿主体、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方面出发构建了我国设施蔬菜碳汇功能的生态补偿机制,运用2011-2013年的数据对我国省域设施蔬菜碳汇功能的补偿标准进行了厘定。通过核算设施蔬菜生产系统农田单位面积产生的净碳汇量,并将其乘以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碳汇价格,以此作为设施蔬菜碳汇功能的生态补偿标准。根据测算结果,省域设施蔬菜碳汇功能的生态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颖  葛颜祥  刘爱华  梁勇  
本文以粮食作物的碳汇生态功能为前提,探讨如何在我国建立粮食作物的生态补偿机制,从补偿原则、补偿主体和补偿方式等方面对补偿机制进行探讨。以山东省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生态系统为例,通过对粮食作物的碳源/汇进行计算来探求碳汇功能生态补偿的标准,以期构建粮食作物的碳汇功能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粮食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尕丹才让  李忠民  
随着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瓶颈日益凸显,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及项目专项资金实施补偿,但市场化补偿长期缺位,补偿远远低于生态效益产品的成本。碳汇交易的市场化机制,给西部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确立,提供了新范式。文章从碳汇交易发展前景,结合西部的碳汇存量及生态补偿现状,分析了西部发展碳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金蔚  刘冰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我国计划用远少于发达国家所用的时间来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而这一过程与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规划高度同步。因此我国要特别注意处理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森林碳汇是国际公认的有效碳吸收方式,与碳排放一样具有鲜明的外部性特征。森林还具有其他多重生态功能。应总结实践经验,坚持全国统筹、双轮驱动,研究构建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森林碳汇等生态功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博  穆月英  
蔬菜生产碳排放的影子价格是度量减排成本的关键因素,对实现低碳蔬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参数化的环境方向性距离函数,提出一种推导碳排放影子价格的新方法,并根据所建分析框架对我国省域设施蔬菜生产碳排放的影子价格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碳排放的影子价格最大的是河北(2013年),最小的是黑龙江(2013年);北京(2013年)等9省份在相应年度处于环境技术的生产前沿面上;河北等6省份为"高成本高效率"地区,山东等6省份为"高成本低效率"地区,黑龙江等7省份为"低成本高效率"地区,宁夏和江苏为"低成本低效率"地区;环境成本最高的为河北,最低的为天津;各省份的环境成本平均为252.64元/亩,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依婷  穆月英  
[目的]将碳排放纳入生产效率框架来评价设施蔬菜生产效率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对于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碳足迹视角对设施蔬菜生产的环境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基于2011—2016年21个设施蔬菜生产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主产区蔬菜生产环境效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在此基础上,构建环境效率—生产率矩阵对地区低碳化发展潜力进行了评价。[结果]不同蔬菜主产区环境效率存在差异,整体呈现为先升后降的倒U型变动趋势;设施蔬菜生产环境效率损失主要来源于种子、机械排灌等投入冗余以及碳排放过量;蔬菜生产中,技术“退步”是导致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技术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未能抵消因技术进步“恶化”所带来的负效应。[结论]第一、二主产区设施蔬菜低碳化转型速度减缓,其他产区低碳化发展处于低迷状态,因此注重低碳生产技术的创新,加强技术推广,发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升的协同效应,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农业至关重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博  穆月英  
设施蔬菜生产系统碳足迹研究对构建低碳蔬菜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生命周期法和多目标灰靶决策模型,利用2013年实地调查数据对北京市设施蔬菜生产系统碳足迹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总碳排放中以间接碳排放为主,来自工业的投入品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原因;2总体上看,设施蔬菜生产系统光合作用碳汇大于总碳排放,对生态环境具有正外部性;3大棚优于温室,但两者的总碳排放均小于光合作用碳汇,对生态环境均具有正外部性;4各地区碳足迹的优劣顺序为大兴区、通州区、顺义区、房山区、平谷区、延庆县、密云县和怀柔区,且前四个地区对生态环境具有正外部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推进低碳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珏雯  穆月英  
本研究将农业生产效率和环境影响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农业生产碳效率为核心工具进行分析。基于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不同设施类型蔬菜生产的碳投入产出及碳足迹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DEA分别与Tobit模型及CLAD相结合,分析了不同设施类型蔬菜生产的碳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设施类型蔬菜生产碳足迹的测算值均为负数,表明设施蔬菜生产整体上对生态环境具有正的外部性;2)设施蔬菜生产碳效率偏低,表明在碳视角下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其中,大棚生产碳效率高于温室生产,纯技术碳效率较低而规模碳效率较高,表明农户生产规模接近最优规模,而技术和管理水平偏低,此外温室生产农户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于大棚农户;3)经营者从事设施蔬菜生产年限、家庭年收入、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碳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蔬菜生产设施类型、劳均蔬菜种植面积对碳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唐仕钧  
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生态补偿,协调生态恢复与保护实施者与受益者的利益,是国际通行做法,有利于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民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提高生态保护效果。在阐述国外发达国家生态补偿机制对我国启示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巍  
生态补偿机制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公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碳补偿的视角,构建县域碳收支核算方法,核算了2016年陕西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各县域的碳汇与碳源,按照固碳价格和修正后的碳补偿系数,确定生态补偿的标准和额度。结果表明陕西省重点生态功能区整体处于生态盈余状态,大部分县域应该获得碳补偿,少部分县域应该支付碳补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超  
蔬菜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近年来波动频率有所加快,且不同品种的蔬菜价格波动特征不同。蔬菜价格形成的过程受到物质和人工费用的影响,流通环节成本较高。蔬菜价格波动则受到自然灾害、食品安全事件影响,生产扶持政策也影响到价格波动。蔬菜价格形成机制也存在着调控水平低、市场主体组织程度低、流通环节过多、流通过程中损耗大等问题。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和日本,都对蔬菜价格实施一定的市场化调控手段。未来,应尽快出台蔬菜生产流通方面的权力清单,建立重要蔬菜品种调控目录制度,积极培育市场化蔬菜流通主体,花大力气降低流通成本,尽最大努力减少流通损耗,多措并举完善蔬菜保险政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峰  周彩贤  于海群  
森林碳汇效益是目前国际认可且宜于量化的森林生态效益之一,以其为切入点研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调整办法是一条可行的路径。文章阐述了北京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通过森林碳汇管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碳汇管理的生态补偿机制设计构想及保障措施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峰  周彩贤  于海群  
森林碳汇效益是目前国际认可且宜于量化的森林生态效益之一,以其为切入点研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调整办法是一条可行的路径。文章阐述了北京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通过森林碳汇管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碳汇管理的生态补偿机制设计构想及保障措施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建明  李建斌  刘建辉  
目前我国普通蔬菜产品供应相对过剩 ,反季节、无公害、精细包装蔬菜产品国内外市场需求潜力较大 ,设施蔬菜产品市场面临产品供应季节性差价日趋缩小、产品污染严重、绿色蔬菜需求量增大及小生产与大流通的矛盾。因此应发展生产优质化产品 ,加工包装产品 ,实行品牌化销售 ,加强市场信息化建设 ,创建以农民为主体的经营实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云  梁玉芹  刘文  赵海增  宋炳彦  
分析和讨论了解决当前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存在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的技术措施,提出了采用营养块育苗、量化施肥、施缓控释肥、改革灌水方式和加强湿度管理、植株化学调控、实施机械化等现代化生产管理技术和理念,改变传统方式,简化栽培程序,从而降低农业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成本,实现设施蔬菜生产安全优质高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