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95)
- 2023(16550)
- 2022(14347)
- 2021(13090)
- 2020(10983)
- 2019(24917)
- 2018(24705)
- 2017(48243)
- 2016(26439)
- 2015(29027)
- 2014(29035)
- 2013(28723)
- 2012(26267)
- 2011(23712)
- 2010(23425)
- 2009(21421)
- 2008(20851)
- 2007(18185)
- 2006(15899)
- 2005(14003)
- 学科
- 济(101076)
- 经济(100929)
- 管理(79243)
- 业(73185)
- 企(60784)
- 企业(60784)
- 方法(46796)
- 数学(40825)
- 数学方法(40407)
- 财(29594)
- 农(27244)
- 中国(26376)
- 学(24686)
- 业经(22753)
- 制(22624)
- 地方(19330)
- 环境(19115)
- 贸(18656)
- 贸易(18648)
- 务(18502)
- 财务(18432)
- 财务管理(18398)
- 农业(18303)
- 易(18141)
- 企业财务(17479)
- 银(17053)
- 银行(16975)
- 技术(16307)
- 融(16230)
- 金融(16227)
- 机构
- 大学(374040)
- 学院(370899)
- 济(146996)
- 管理(144164)
- 经济(143931)
- 研究(127148)
- 理学(125688)
- 理学院(124268)
- 管理学(122069)
- 管理学院(121421)
- 中国(92532)
- 科学(81338)
- 京(78903)
- 财(69421)
- 农(68580)
- 所(64935)
- 业大(61272)
- 研究所(59584)
- 中心(56839)
- 财经(55505)
- 农业(54251)
- 江(53550)
- 经(50527)
- 北京(49158)
- 范(46820)
- 师范(46198)
- 院(46070)
- 经济学(44851)
- 州(42705)
- 财经大学(41443)
- 基金
- 项目(261253)
- 科学(204096)
- 基金(190587)
- 研究(183933)
- 家(169460)
- 国家(168127)
- 科学基金(142645)
- 社会(116584)
- 社会科(110553)
- 社会科学(110526)
- 省(101929)
- 基金项目(101682)
- 自然(95068)
- 自然科(92786)
- 自然科学(92758)
- 自然科学基金(91116)
- 划(86646)
- 教育(83622)
- 资助(77971)
- 编号(72561)
- 重点(58963)
- 成果(58266)
- 部(57285)
- 发(55028)
- 创(54417)
- 创新(50972)
- 科研(50817)
- 课题(50147)
- 计划(49490)
- 教育部(48529)
- 期刊
- 济(155384)
- 经济(155384)
- 研究(106824)
- 中国(68885)
- 学报(68511)
- 农(61474)
- 科学(59484)
- 财(53730)
- 管理(51617)
- 大学(50676)
- 学学(48265)
- 农业(41713)
- 教育(36428)
- 融(31210)
- 金融(31210)
- 技术(28854)
- 财经(27217)
- 经济研究(25424)
- 业经(25045)
- 经(23239)
- 业(21307)
- 问题(20414)
- 版(19221)
- 科技(19220)
- 业大(18267)
- 理论(17251)
- 技术经济(16916)
- 图书(16386)
- 现代(15753)
- 实践(15647)
共检索到531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新杰 丁辰鑫 辛龙
论文以2010—2021年中国270个城市作为数据样本,以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城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围绕“经济—社会—低碳”三个维度构建了指标体系,从效率视角对中国城市包容性低碳增长水平进行了测度;其次,运用合成控制法验证了碳普惠制对包容性低碳增长效率的影响;最后,剖析了碳普惠制对包容性低碳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碳普惠制显著提升了地区包容性低碳增长水平。(2)碳普惠制对包容性低碳增长效率中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特征。(3)碳普惠制可以在不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显著提升社会包容与低碳发展水平。(4)碳普惠制能够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增强公众环境关注,提升数字经济水平三条路径促进包容性低碳增长。研究结果可为政府对碳普惠制的评估与推广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碳普惠制 包容性低碳增长 合成控制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新杰 丁辰鑫 辛龙
论文以2010—2021年中国270个城市作为数据样本,以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城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围绕“经济—社会—低碳”三个维度构建了指标体系,从效率视角对中国城市包容性低碳增长水平进行了测度;其次,运用合成控制法验证了碳普惠制对包容性低碳增长效率的影响;最后,剖析了碳普惠制对包容性低碳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碳普惠制显著提升了地区包容性低碳增长水平。(2)碳普惠制对包容性低碳增长效率中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特征。(3)碳普惠制可以在不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显著提升社会包容与低碳发展水平。(4)碳普惠制能够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增强公众环境关注,提升数字经济水平三条路径促进包容性低碳增长。研究结果可为政府对碳普惠制的评估与推广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碳普惠制 包容性低碳增长 合成控制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唐红梅 赵军 方芳
本文使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结构性影响,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家庭收入、能力、保障等)的影响基本表现为劣势群体获益较多的普惠红利,但包容性增长状况较差的家庭获益相对较少。普惠金融促进包容性增长的机制包括创业、就业、金融素养和发展型消费,作用机制对不同群体也存在结构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传统和数字普惠金融的协同发展能够增强对包容性增长的正向作用。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包容性增长 普惠红利 马太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彩平 罗丞志
本文利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算了2007—2020年间284个城市的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并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且政策具有推广与累积效应;城市技术创新和居民就业规模是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促进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重要机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促进效应,在具有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非资源依赖型的城市更为显著。此外,低碳试点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包容性绿色增长产生了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彩平 罗丞志
本文利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算了2007—2020年间284个城市的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并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且政策具有推广与累积效应;城市技术创新和居民就业规模是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促进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重要机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促进效应,在具有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非资源依赖型的城市更为显著。此外,低碳试点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包容性绿色增长产生了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叶文辉 龚灵枝
在金融科技创新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利用数字技术打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限制,帮助广大群体实现金融包容和经济普惠性。中国区域间的金融资源配置存在显著差异。数字普惠金融具有增长效应、包容效应和减贫效应,对构建更加公平的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从数字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和测度,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机制,数字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的挑战与对策三个方面对既有研究成果进行理论梳理与述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勋 万广华 张佳佳 何宗樾
人类正在经历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对效率和公平的影响巨大且深远。中国尤其得益于互联网革命,使得中国实现了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本文将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相结合,评估互联网革命所推动的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首先,基于分样本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的数字金融不但在落后地区的发展速度更快,而且显著提升了家庭收入,尤其是对农村低收入群体而言。可见,数字金融促进了中国的包容性增长。其次,对于数字金融至包容性增长的传导机制,本文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帮助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创业行为,并带来了创业机会的均等化。最后,通过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特别有助于促进低物质资本或低社会资本家庭的创业行为,从而促进了中国的包容性增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唐红梅 赵军
在“双循环”发展格局和共同富裕愿景下,使用2011—2019年281个地级市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及其与产业结构的交互效应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首先,从经济增长、收入差距、社会福利公平性三个维度构建地级市层面的包容性增长评价体系,并从地级市和省级两个层面刻画包容性增长的演变特征;其次,通过双向固定效应、面板分位数模型和交互项效应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作用及其与产业结构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包容性增长,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能够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促进作用,二者具有协同效应。因此,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建设,统筹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政策效果、提升机会公平程度,从而有效地促进包容性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北伟 李霁雯
本文利用2011~2021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效应、地区异质性和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收入水平和促进社会公平3个方面促进包容性增长。地区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东部地区的包容性增长水平的促进效果比中、西部地区更加明显。传导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来提高包容性增长水平,且数字普惠金融在人力资本程度较低的地区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通过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来加快实现社会包容性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仕允 卫晓君
基于2012—2020年全国21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探究低碳城市建设对包容性低碳增长的影响,并考察绿色技术创新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城市建设能够显著促进包容性低碳增长,且这一促进作用在东北和西部地区以及非资源型城市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绿色技术创新在低碳城市建设影响包容性低碳增长中具有中介作用,市场化水平在低碳城市建设与包容性低碳增长之间发挥了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低碳城市建设对实质性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策略性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实质性绿色技术创新与策略性绿色技术创新均能对包容性低碳增长产生促进作用。基于此,提出以低碳城市建设释放包容性低碳增长动能,以绿色技术创新筑牢绿色低碳增长基底,以市场化手段增强低碳城市建设成效等建议,以更好实现包容性低碳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渌洋 鲁邦克 陈琦
文章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机会获得和经济成果共享三个维度构建了测度经济包容性增长指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1—2021年中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水平进行了度量,进一步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经济包容性增长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和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但空间分布不均衡;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邻近地区会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从短期和长期效应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包容性增长都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促进效应。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包容性增长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淑芳 梁洁莹
实现包容性增长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金融包容指数和包容性增长指数,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包容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空间溢出效应以及门槛特征。结果表明:(1)金融包容能够显著促进包容性增长,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包容性增长的子维度方面,金融包容对促进经济增长、缩小收入差距均有显著影响。(2)金融包容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存在人力资本水平的门槛特征。(3)在东部地区或营商环境水平较高的区域,金融包容对包容性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强。基于研究,从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氛围、推动区域之间金融包容的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贝多广 张锐
包容性增长和普惠金融这两个概念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在我国的特定国情下,如何制定包容性增长背景下的普惠金融发展战略?本文结合包容性增长和普惠金融的内涵进行辨析,认为普惠金融是在包容性增长的范畴之内,是包容性增长在经济金融领域的一项具体措施。本文分析了发展普惠金融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基本原则,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国际经验,探讨了在包容性增长背景下政府应如何制定普惠金融发展战略。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普惠金融 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贝多广 张锐
包容性增长和普惠金融这两个概念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在我国的特定国情下,如何制定包容性增长背景下的普惠金融发展战略?本文结合包容性增长和普惠金融的内涵进行辨析,认为普惠金融是在包容性增长的范畴之内,是包容性增长在经济金融领域的一项具体措施。本文分析了发展普惠金融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基本原则,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国际经验,探讨了在包容性增长背景下政府应如何制定普惠金融发展战略。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普惠金融 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盈之 王书斌 魏莎
本文运用超效率DEA模型,结合环境生产函数和环境方向性距离函数,将CO2排放作为非合意性产出纳入生产理论,测算碳排放约束下中国2000—2012年包容性增长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包容性增长水平总体上不断提高,碳排放约束下包容性增长效率处于小幅波动中。且对于东部地区,无论有无碳排放约束,政府政策对包容性增长效率的影响均最大;中部地区在无碳排放约束下外资水平影响最大,有碳排放约束下政府政策影响最大;西部地区无论有无碳排放约束,外资水平的影响均为最大。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效率 碳排放约束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