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79)
- 2023(9890)
- 2022(8293)
- 2021(7531)
- 2020(6132)
- 2019(13321)
- 2018(13208)
- 2017(25255)
- 2016(13624)
- 2015(14888)
- 2014(14557)
- 2013(14204)
- 2012(12703)
- 2011(11521)
- 2010(11761)
- 2009(10897)
- 2008(10253)
- 2007(9202)
- 2006(8488)
- 2005(7710)
- 学科
- 济(49127)
- 经济(49066)
- 管理(46400)
- 业(40587)
- 企(33434)
- 企业(33434)
- 方法(18871)
- 农(17227)
- 数学(16259)
- 数学方法(15920)
- 财(15129)
- 中国(14758)
- 环境(12614)
- 业经(12344)
- 制(11622)
- 贸(11451)
- 贸易(11443)
- 易(11122)
- 农业(10751)
- 策(10313)
- 地方(10128)
- 银(9869)
- 学(9865)
- 银行(9860)
- 行(9539)
- 销(9292)
- 供销(9278)
- 划(9145)
- 务(8732)
- 融(8705)
- 机构
- 学院(184681)
- 大学(178319)
- 济(76387)
- 经济(74675)
- 管理(72397)
- 理学(61449)
- 理学院(60913)
- 管理学(59895)
- 管理学院(59568)
- 研究(58024)
- 中国(46826)
- 财(38192)
- 京(36099)
- 科学(33076)
- 江(29577)
- 财经(28925)
- 中心(28522)
- 所(27554)
- 农(26157)
- 经(26058)
- 研究所(24420)
- 范(23914)
- 州(23739)
- 师范(23726)
- 业大(23707)
- 北京(22571)
- 经济学(22509)
- 院(21385)
- 财经大学(20986)
- 经济学院(20146)
- 基金
- 项目(118707)
- 科学(94738)
- 研究(91132)
- 基金(85784)
- 家(72733)
- 国家(72077)
- 科学基金(63327)
- 社会(58070)
- 社会科(55195)
- 社会科学(55186)
- 省(47928)
- 基金项目(43855)
- 教育(42479)
- 自然(39889)
- 划(39135)
- 自然科(38984)
- 自然科学(38978)
- 编号(38831)
- 自然科学基金(38208)
- 资助(35358)
- 成果(30924)
- 课题(26767)
- 发(26250)
- 重点(26192)
- 部(25843)
- 创(24847)
- 项目编号(23732)
- 国家社会(23425)
- 创新(23199)
- 制(23137)
共检索到285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叶同 关志民 陈大宇
基于消费者效用和微分博弈理论与方法先后考察了分散与集中决策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关于普通产品和低碳产品的差异化定价、制造商关于低碳产品的减排策略以及供应链成员的利润现值。并提出了收益共享和成本分担混合契约,指出在一定条件下,该契约能实现供应链的完美协调。最后通过数值仿真,进一步验证主要结论,并对重要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集中决策下,碳税税率的增高会使产品的低碳水平提升、供应链的利润现值减小,为了保护企业减排的积极性,政府应当兼顾环保目标和企业的利益诉求,制定合理的碳税政策。无论是分散决策还是集中决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郭军华 孙林洋 张诚 倪明 朱佳翔
在碳限额交易政策及消费者低碳偏好条件下,针对两个制造商(一个碳减排、一个不进行碳减排)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分析了碳限额及消费者碳排放敏感系数对产品零售价和最优碳减排量的影响,并利用Shapley值法协调供应链。研究发现:最优碳减排量、产品零售价不仅依赖于碳限额和消费者碳排放敏感系数,还与初始碳排放量相关;清洁型制造商最优碳排放量为零;政府应该实行差异化碳限额交易政策,对于中间型及轻污染型制造商应该适当降低碳限额,对于重污染型制造商应该适当提高碳限额并给予企业碳减排补贴;对于清洁型及中间型制造商,政府应该提供低碳消费补贴;另外政府还应该加强节能环保宣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晓婷 朱晓峰
为帮助政府更好地制定政府差别补贴政策,在考虑消费者对于新产品和再制造品不同接受度的基础上,建立差别权重补贴下考虑消费者异质需求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进而设计闭环供应链契约协调机制,对闭环供应链决策进行优化。最后,利用算例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差别权重补贴会形成再制造品对新产品的挤兑效应;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接受度的增加会促进再制造品需求量和闭环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增加;当闭环供应链契约比例系数0.5<γ_1<0.75时,可使闭环供应链系统实现帕累托改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焦建玲 汪耘欣 李兰兰
在考虑新品与再创造品差异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基础上,建立了碳税约束下制造商负责回收的闭环供应链分散决策模型和联合决策模型。运用二层规划方法对模型进行最优化求解和数值仿真,分析碳税政策和消费者偏好对模型结果的影响,并对分散决策模型和联合决策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碳税政策有利于企业减少碳排放,但以降低供应链的利润为代价,随着碳税率的升高,回收率先减后增,再制造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新品产量减少;联合决策模型在各方面都优于分散决策模型;消费者对再制造品偏好的提高不仅能提高环境效益更具有经济效益,对供应链的影响呈指数化趋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夏良杰 冯锦茹 王君 侯棚文
本文在碳交易规制下考虑消费者对产品价值估值的过度自信,研究由单个制造商和有预售选项的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的减排、订货量和价格决策,分析零售商的预售决策,以及过度自信对供应链成员的博弈均衡和利润、碳排放总量、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新产品批发价很低时,零售商应采用“仅现售”模式且以最低价格出清新产品,此时,产品批发价、现售价和社会福利均与消费者过度自信水平正相关,但消费者剩余与其过度自信水平负相关,现售期订货量和制造商减排决策及碳排放总量都与消费者过度自信无关;当新产品批发价较低时,零售商应采用“折价预售+现售”,此时,消费者过度自信有利于提高单位产品碳减排量,但消费者过度自信对供应链定价决策、企业利润、碳排放及社会福利的影响与产品生产成本、碳交易规制和消费者低碳偏好等因素有关。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莹 关志民 牟玉霞 于天阳
研究消费者公平关切行为对电商供应链定价决策的影响,分别在制造商制定线上平台店价格和电商平台制定线上平台店价格的情形下构建单渠道与双渠道供应链模型。研究发现:公平关切权重的增加会降低销售价格以及制造商和电商平台的利润。只有在电商平台制定线上平台店价格的双渠道供应链中,销售价格与公平关切系数正相关;制造商和单渠道供应链中电商平台的利润与公平关切系数负相关。电商平台并不总是能从提高佣金率中获益,在制造商制定平台店销售价格的双渠道供应链中,电商平台的利润随着佣金率的提高先增加后降低。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大飞 张旭梅 掌曙光 官子力 但斌
针对由一个提供产品的制造商、一个提供产品与服务集成的服务商和策略性消费者组成的产品服务供应链,考虑服务商提高服务质量会影响策略性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问题,构建两周期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制造商、服务商两周期最优动态定价和服务商的最优服务质量决策,分析了服务商提高服务质量的价值,探讨了服务价值占比对两周期均衡决策与提高服务质量的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服务商提高服务质量能够缓解消费者的策略购买行为,并提高制造商、服务商的利润和增加消费者剩余与社会福利;高服务价值占比能够使服务商提高服务质量,使供应链成员的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都得到提高,并会扩大服务商提高服务质量与不提高服务质量两种决策下供应链成员的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差距。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春发 解雯倩 楚明森 周驰
"互联网+"推动了融产品销售、回收和再制造等于一体的E-闭环供应链快速发展,而根据不同营销渠道合理制定各类产品的(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定价策略是E-闭环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课题。本文针对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不同价值感知形成的消费者细分,及不同类型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异质性偏好,在对制造商与电商平台的Stackelberg博弈关系分析基础上,分别构建由制造商、电商平台主导的E-闭环供应链最优定价决策模型,分析四种E-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定价决策。研究表明:在E-闭环供应链中,若再制造产品直销渠道存在高端消费者转换,主导者的改变将影响新产品最优批发价格,而新产品最优零售价格和再制造产品最优直销价格均不受影响;若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偏好度增大,制造商和电商平台均受益;若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偏好度适中,主导者的改变对制造商与电商平台利润差距影响较小,主导者获利更大。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艳丽 胡小建 杨海洪 卢朝东
本文基于消费者策略行为,建立了无政府补贴、政府补贴给绿色产品制造商或绿色消费者三种情况的绿色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了政府补贴对绿色产品制造商、普通产品制造商以及零售商决策变量的影响。同时,分析和对比了三种情况下绿色产品和普通产品的销售量及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研究表明,政府的补贴有利于绿色产品制造商的发展,且从绿色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相较于补贴给绿色消费者,政府补贴给绿色产品制造商更有利于绿色产品的发展。
关键词:
环保偏好 消费水平 估价 政府补贴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艳丽 胡小建 杨海洪 卢朝东
本文基于消费者策略行为,建立了无政府补贴、政府补贴给绿色产品制造商或绿色消费者三种情况的绿色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了政府补贴对绿色产品制造商、普通产品制造商以及零售商决策变量的影响。同时,分析和对比了三种情况下绿色产品和普通产品的销售量及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研究表明,政府的补贴有利于绿色产品制造商的发展,且从绿色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相较于补贴给绿色消费者,政府补贴给绿色产品制造商更有利于绿色产品的发展。
关键词:
环保偏好 消费水平 估价 政府补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毛敏 唐登格 王刚毅
以自有品牌服装专业零售商(SPA)的服装回收供应链为研究对象,研究现实中存在的零售商回收和委托第三方以折扣券回收旧衣的场景,以及是否进行回收后的可持续投入,提出四种服装回收策略。考虑消费者可持续性偏好,建立了不同回收策略下的利润模型,并求解得到最优解。研究发现,当消费者可持续偏好较小时,零售商选择不进行可持续投入并委托第三方回收时利润最大;当消费者可持续偏好足够大时,零售商选择进行可持续投入并自主回收时利润最大。此外,零售商进行可持续投入以及自主回收,更能吸引消费者参与回收并购买该品牌的产品,并产生品牌溢价。相比第三方回收,消费者可持续偏好更能影响零售商自主回收下的零售商利润。
关键词:
服装回收供应链 折扣卷 可持续偏好 决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先甲 黄婧怡
智能产品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了解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对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盈利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消费者效用理论,运用Cobb Douglas效用函数建立了考虑消费者效用的单制造商单零售商分散式决策定价博弈模型,制定最优定价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行为会对供应链主体决策产生影响。智能水平敏感系数在一定区间时,制造商、零售商以及供应链整体有最优利润,这种情况下智能水平以及市场需求都比较可观,为制造商的创新研发提高动力。此外,Nash讨价还价机制的引入显著提高了供应链利润及消费者效用,为智能产品供应链管理者提供优化方案,提高运营效率。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黄祖庆 蒋连杰 孟丽君
消费者偏好会影响供应链成员的决策。基于Hotelling模型,研究了闭环供应链中消费者偏好对新品和废旧产品的定价策略及供应链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表明,低碳新品和普通废旧品的价格与消费者偏好成正比,普通新品和低碳废旧品的价格与消费者偏好成反比;且在供应链之间存在竞争时,分散化决策比集中化决策能给供应链带来更大的利润,有别于经典供应链理论中的“双重边际效应”。此外,还研究了废旧品回收率对供应链利润的影响,政府设定更高的低碳废旧品回收率能有效促进低碳产品的普及。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程发新 邵汉青 马方星
政府部门对再制造产品制造商和消费者进行差别权重补贴能够提高补贴利用效率,提升企业再制造实施效果,基于目标市场上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存在绿色度差异,建立了差别权重补贴下考虑消费者绿色偏好的闭环供应链博弈定价模型。探讨了单位再制造产品补贴额、补贴权重和消费者绿色偏好度对闭环供应链产品定价和需求的影响。通过典型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定价分别与补贴权重和消费者绿色偏好度存在正相关关系;政府部门单位再制造产品补贴额对再制造产品定价的影响取决于补贴权重的选值范围;差别权重补贴和消费者绿色偏好均会形成再制造产品对新产品的市场挤兑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静 程发新 刘吉林
考虑基于产品低碳度的消费者低碳偏好,运用变分不等式和均衡理论构建政府补贴下的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模型,采用修正投影算法仿真分析政府补贴和消费者低碳偏好对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与消费者低碳偏好均有助于促进企业回收再制造,但较低的政府补贴会损害消费者利益,较高的消费者低碳偏好增长了再制造产品对新产品的挤兑效应;政府补贴再制造产品消费者有可能导致制造商与消费者共享补贴,提升闭环供应链网络的经济绩效,但环境绩效降低;消费者低碳偏好较低时,网络及制造商经济绩效较高但环境绩效较低,反之网络及制造商可获得较高的环境效益但需要以放弃部分经济效益为前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