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88)
2023(16763)
2022(14271)
2021(13274)
2020(11097)
2019(25001)
2018(24788)
2017(48509)
2016(26347)
2015(29162)
2014(28808)
2013(28413)
2012(25899)
2011(23119)
2010(23121)
2009(21429)
2008(20938)
2007(18413)
2006(16385)
2005(14578)
作者
(73874)
(61283)
(60970)
(57874)
(39176)
(29135)
(27612)
(23827)
(23091)
(22010)
(20740)
(20591)
(19507)
(19257)
(18971)
(18758)
(18296)
(18167)
(17571)
(17503)
(15224)
(14958)
(14809)
(14095)
(13719)
(13700)
(13624)
(13492)
(12126)
(12099)
学科
(107340)
经济(107216)
(99164)
管理(91463)
(89035)
企业(89035)
方法(47758)
数学(38123)
数学方法(37652)
(33836)
(33503)
业经(33426)
中国(26132)
(24255)
财务(24183)
财务管理(24156)
农业(23499)
企业财务(22892)
技术(20998)
(20972)
(20214)
理论(20081)
(19786)
地方(19718)
(19692)
(19594)
贸易(19586)
(19250)
环境(19218)
(19038)
机构
学院(371562)
大学(364944)
管理(152861)
(151280)
经济(148125)
理学(131617)
理学院(130339)
管理学(128370)
管理学院(127716)
研究(118239)
中国(91474)
(76780)
科学(71746)
(70970)
(59749)
(58464)
财经(56247)
(55482)
业大(54107)
中心(54036)
研究所(52837)
(51113)
北京(48054)
农业(46641)
(45985)
师范(45620)
(44593)
经济学(44086)
(43279)
财经大学(41524)
基金
项目(248999)
科学(197482)
研究(186159)
基金(180852)
(155727)
国家(154314)
科学基金(134583)
社会(117298)
社会科(111205)
社会科学(111179)
(98465)
基金项目(95655)
自然(87160)
自然科(85131)
自然科学(85115)
教育(84630)
自然科学基金(83584)
(81378)
编号(77319)
资助(74213)
成果(61280)
重点(54953)
(54505)
(53863)
(53606)
课题(52209)
创新(49617)
项目编号(47904)
国家社会(47533)
科研(47075)
期刊
(170839)
经济(170839)
研究(109152)
中国(66842)
管理(60025)
(56425)
(55587)
学报(51922)
科学(50411)
大学(40058)
教育(38964)
农业(38866)
学学(37977)
技术(34029)
(33566)
金融(33566)
业经(31066)
财经(27077)
经济研究(26717)
(23246)
(22196)
问题(21593)
技术经济(20162)
现代(18641)
科技(17623)
商业(17483)
理论(17355)
图书(16952)
财会(16742)
(16402)
共检索到545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兰梓睿  孙振清  靖富营  
文章在碳排放限额背景下构建了成本最小化模型,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网络流问题,分析得到包括最小成本解等在内的特性,不仅进一步建立了再生集合,而且设计出此研究方向的动态规划方法从而寻找到预测时阈。借助数值仿真方法分析得到多种因素影响了碳排放限额政策背景下的预测时域,并得到在碳排放限额背景下高碳企业当前的生产决策受到今后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碳排放高的企业在生产决策时取得最优而合理的决策结果,必须综合参考各种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康  于光荣  李颖  
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碳排放受到了约束,在碳限额与碳交易约束下,制造商面临着通过再制造或低碳减排技术来减少碳排放。通过建立二元生产决策模型,在碳价交易政策下,基于再制造成本节约和每个再制造产品的碳排放节约,同时可以在碳交易市场上进行配额买卖,对于不同的产品,存在合理的再制造生产策略;制造商也可以通过低碳排放技术投资降低碳排放,并选择生产决策,抵消负面经济影响。此外,政府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碳价来刺激制造商对碳排放减少技术和再制造同时进行投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鲁力  
在碳限额与交易政策下,除政府配给外,企业还可通过减少产量、生产绿色产品和购买碳排放权来获得额外的碳排放权。比较了不考虑和考虑固定成本两种情形下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价格与企业绿色产品生产成本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企业生产绿色产品不存在固定成本时,随着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价格的提高,企业的最优产量逐渐减少,企业利润先降后增,企业由买入碳排放权转为卖出碳排放权;当企业生产绿色产品存在固定成本时,随着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价格的提高,企业生产绿色产品的固定成本的取值范围扩大。结论表明,碳限额与交易政策在控制碳排放和促进绿色制造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焕勇  李宇航  韩云霞  
建立了一个具有三种产品生产能力的寡头垄断制造商的生产决策模型。这个模型以高端消费群体和低端消费群体划分购买区域,研究制造商在某个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为了获得最大利润而对新产品、再制造产品和翻新产品所做出的生产决策。在决策过程中,政府对企业的碳排放有限额,因此,超出限额部分的碳排放权,制造商需要从碳市场上购买。通过数学模型的构建和求解,得出制造商在不同碳排放节约和碳交易价格下的生产决策;同时求出了生产单位再制造产品所能节约的碳排放量的几个临界值。结果发现:制造商在不同单位再制造产品节约的碳排放临界值范围内为了得到最大利润会选择生产不同的产品组合。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罗谦  徐贤浩  柏庆国  
在碳排放约束额不能由政府单独决定的条件下,本文通过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了非集中决策系统中政府与企业对绿色技术的决策行为。对政府而言,在考虑以社会福利为目标的基础上引入了社会对环境的关注度,并分析了该因素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对企业而言,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对绿色技术的选择并不随着约束值单调变化。当考虑技术成本对博弈双方决策的影响,发现企业对绿色技术的选择是由技术成本和产品经济效益对成本的补偿程度决定的。最后,综合考虑博弈双方的决策,本文讨论了政府能否通过适当的约束值来促使企业选择更好的绿色技术,并给出了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罗谦  徐贤浩  柏庆国  
在碳排放约束额不能由政府单独决定的条件下,本文通过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了非集中决策系统中政府与企业对绿色技术的决策行为。对政府而言,在考虑以社会福利为目标的基础上引入了社会对环境的关注度,并分析了该因素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对企业而言,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对绿色技术的选择并不随着约束值单调变化。当考虑技术成本对博弈双方决策的影响,发现企业对绿色技术的选择是由技术成本和产品经济效益对成本的补偿程度决定的。最后,综合考虑博弈双方的决策,本文讨论了政府能否通过适当的约束值来促使企业选择更好的绿色技术,并给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马常松  罗振宇  
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在碳限额政策、碳限额与交易政策、碳限额与交易政策加绿色技术投入三种情形下的生产策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在碳限额政策下,企业的最优生产量和期望利润均不会大于在无限额下的最优生产量和期望利润。(2)在碳限额与交易政策下的最优生产量低于无限额下的最优生产量,高于碳限额下的最优生产量。此时,企业的最优生产量主要取决于限额时的产品边际利润大小,企业的期望利润主要取决于政府的初始碳配额量;(3)在碳限额与交易政策下,进行绿色技术投入后的最优生产量低于无限额下的最优生产量,此时,企业最优生产量主要取决于限额时的产品边际利润大小;(4)在碳限额与交易政策下,适当的绿色技术投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颖  韩立华  
基于不确定需求构建碳限额、碳限额与交易、碳税三种常见碳政策下制造企业的运作和减排模型,分析其最优决策,进而分析各参数的敏感性。并通过数值分析,分析了不同碳政策下,各政策参数对于企业决策的影响,分析结论对低碳经济下企业在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的同时提升企业运作绩效,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并对政府碳政策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程发新  袁猛  徐静  
在碳限额约束下考虑碳税政策,研究由多个制造商、多个零售商、多个随机需求市场组成的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问题。利用均衡理论和变分不等式研究工具,描述网络中各层决策者的竞争行为,给出各层均衡及网络均衡的条件,构建碳限额约束下考虑碳税政策的随机需求型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模型。研究表明:网络内生的最优碳税保证了均衡状态下制造商的碳排放量没有超过政府规定的限额;当政府放宽对闭环供应链网络中企业的碳限额限制时,制造商采取提高回收价格、增加回收量以及降低批发价、提高产品批发量的方式提高其利润,此时其碳排放量也在增加。这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军华  孙林洋  张诚  倪明  朱佳翔  
在消费者低碳偏好的背景下,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制造商碳减排决策的动态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的演化均衡结果受单位碳减排成本和消费者碳排放敏感系数的影响;碳限额额度存在边界条件,政府设定碳限额额度小于该边界条件时,碳限额交易政策才能有效地激励企业进行碳减排。为促使系统演化成企业均选择碳减排的均衡,政府应降低企业的碳减排成本及提高消费者节能环保意识。同时,政府设定碳限额额度还应要小于一定的边界条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戢守峰  蓝海燕  唐金环  朱宝琳  
针对制造商订货、储存、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问题,探讨了碳限额与碳交易约束下制造商生产-库存控制策略,在对碳限额与碳交易进行数学度量的基础上构建了碳限额与碳交易约束下制造商生产-库存成本模型,并通过模型分析得出有碳约束且成本最优生产量及原材料最大订货倍数以及碳限额与碳交易约束下制造商最优生产-库存策略。计算实验与算例分析表明:相比于无碳约束情形,碳限额与碳交易约束下制造商订货数量更高,而订货频率及生产批量更低,并得出三种交易价格之下,决策变量的变化趋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杰芳  曹细玉  
碳限额政策下考虑碳减排技术和政府的碳减排技术补贴,分别建立零售商负责回收的闭环供应链分散化和集中化决策模型,将其对比分析并采用收益费用共享契约实现协调,然后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与无约束相比,碳约束下最优的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产量、碳减排技术投入比例、整个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利润更低,回收率更高;碳限额下最优的产量、碳减排技术投入比例和利润与政府补贴成正向变化关系,与技术成本系数成反向变化关系,而产量、利润与再制造产品和新产品碳减排技术投入比成倒U型关系,碳减排技术投入比例则与其成反向变化关系。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许彤  张雄  
在低碳供应链背景下,建立制造商存在资金和碳排放双重约束下的Stackelberg博弈定价模型。探究了无资金约束、提前支付和银行贷款3种情形下企业定价和制造商融资决策问题,并分析了相关因素对最优决策和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银行利率小于提前支付折扣因子时,制造商始终选择提前支付融资模式;反之,制造商的融资模式选择会受到碳排放影响因子和碳价的影响。而消费者偏好绿色产品时,可以减少制造商的融资规模,但会造成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的减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伟  李晓莉  丁黎黎  张伟欣  
本文在碳限额交易机制下,同时考虑制造商和零售商的碳排放及碳限额,构建了由1个制造商和2个资金约束型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模型。在制造商向零售商提供贸易信贷以及零售商之间存在订购量竞争的情况下,分别研究了供应链分散和集中决策模式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从供应链协调的角度揭示了收益共享契约实现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Pareto改进的条件;分析了碳限额、碳交易价格、碳排放量、利率等因素对最优决策结果的影响。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芳   张恒杰   朱艳   董玉成  
碳限额背景下,考虑到碳减排技术的高成本,双渠道供应链中的制造商倾向于与零售商共担成本以减少企业风险。对制造商和零售商碳减排成本分担冲突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供应链协同减排,促进国家实现碳减排目标。本文针对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系统,运用演化博弈模型研究碳限额约束下的减排成本分担及减排策略(投资碳减排技术和购买碳排放配额)选择问题,并分析价格调控机制对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制造商不投资,零售商不投资)、(制造商投资,零售商不投资)和(制造商不投资,零售商投资)三种演化稳定策略;进一步,当引入价格调控机制时,双渠道供应链系统在策略(制造商投资,零售商投资)上也能形成稳定。此外,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上述理论结果,并讨论了不同情形下的产品批发价格、减排技术成本、碳交易成本、成本分担比例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共同分担碳减排技术成本意愿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