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6)
- 2023(14318)
- 2022(12511)
- 2021(11429)
- 2020(9606)
- 2019(21852)
- 2018(21638)
- 2017(41509)
- 2016(23081)
- 2015(25603)
- 2014(25370)
- 2013(25196)
- 2012(23076)
- 2011(20781)
- 2010(20283)
- 2009(18009)
- 2008(17122)
- 2007(14585)
- 2006(12553)
- 2005(10417)
- 学科
- 济(87908)
- 经济(87819)
- 管理(63474)
- 业(58811)
- 企(47244)
- 企业(47244)
- 方法(41644)
- 数学(36680)
- 数学方法(36269)
- 农(25480)
- 学(21883)
- 中国(21346)
- 地方(20931)
- 财(20586)
- 业经(19690)
- 环境(18282)
- 农业(17462)
- 贸(16102)
- 贸易(16095)
- 易(15587)
- 和(14432)
- 技术(14002)
- 理论(13751)
- 制(13482)
- 划(13306)
- 务(13013)
- 财务(12952)
- 财务管理(12934)
- 企业财务(12164)
- 银(11151)
- 机构
- 大学(318266)
- 学院(317678)
- 管理(125890)
- 济(119458)
- 经济(116784)
- 理学(110720)
- 理学院(109436)
- 管理学(107335)
- 研究(106820)
- 管理学院(106801)
- 中国(75911)
- 科学(72593)
- 京(67362)
- 农(62256)
- 业大(56433)
- 所(54597)
- 研究所(50838)
- 财(50774)
- 农业(49407)
- 中心(48743)
- 江(45100)
- 范(42301)
- 财经(41852)
- 师范(41773)
- 北京(41565)
- 院(38945)
- 经(38123)
- 州(36796)
- 经济学(34587)
- 技术(34541)
- 基金
- 项目(233202)
- 科学(181181)
- 基金(167575)
- 研究(162935)
- 家(149313)
- 国家(148100)
- 科学基金(125778)
- 社会(100738)
- 社会科(95329)
- 社会科学(95299)
- 省(93937)
- 基金项目(90928)
- 自然(85682)
- 自然科(83629)
- 自然科学(83603)
- 自然科学基金(82048)
- 划(78771)
- 教育(74016)
- 资助(67978)
- 编号(65847)
- 重点(52558)
- 成果(50636)
- 发(49950)
- 部(49516)
- 创(48436)
- 科研(45463)
- 计划(45361)
- 创新(45235)
- 课题(45091)
- 大学(42115)
- 期刊
- 济(123224)
- 经济(123224)
- 研究(85388)
- 学报(60527)
- 中国(56395)
- 农(55544)
- 科学(52479)
- 大学(44133)
- 管理(41860)
- 学学(41819)
- 农业(38619)
- 财(36289)
- 教育(32603)
- 技术(25907)
- 业经(21858)
- 融(21496)
- 金融(21496)
- 业(19860)
- 经济研究(19363)
- 财经(18597)
- 科技(17742)
- 图书(17092)
- 资源(16962)
- 业大(16906)
- 版(16664)
- 问题(16422)
- 经(15788)
- 技术经济(14755)
- 理论(14607)
- 林业(14165)
共检索到440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维洋
本文根据学者研究成果,确定人口数量、GDP、第二产业比重、能源结构、技术进步及能源价格为碳排放量主要影响因素。为了分析各影响因素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河北省1995~2010年数据,建立碳排放量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方程。根据碳排放量各影响因素1995~2010年数据,分别建立各自的一元回归方程,并对其未来值进行预测。依据各因素预测值及多元回归方程预测未来碳排放量,同时也预测降低第二产业不同比重情况下的碳排放量,结论为降低碳排放量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后,提出了降低碳排放量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彩明 李健
基于IPCC碳排放恒等式,采用LMDI分解法建立河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实证分析河北省2005—2014年人口规模、经济规模、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能源利用效率和碳排放强度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能源消费结构是促进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能源利用效率次之;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对碳排放增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影响力较弱;产业结构抑制了碳排放增长。并提出加强碳排放管理及碳减排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LMDI模型 河北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维洋 闫晓静
低碳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低碳经济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具体研究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首先计算出河北省近几年三次产业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通过构建模型将总体碳排放强度进行分解,以此来研究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的碳排放强度对总体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最终得出产业结构和碳排放强度的调整对碳排放量均有直接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重视发展低碳技术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强度 影响因素 河北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牟玲玲 周晓冬 齐丹
本研究基于河北省中低收入人群的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模型对保障房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户籍、家庭年总收入、单位住房福利都对保障房需求有显著影响。并根据这些显著影响因素,针对河北省保障房现状提出政策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建辉 孙钰 郭昭鹏 何焱 范谋远
基于GTWR模型,探究了不同因素对河北省净碳排放影响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各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均具有不同程度时空异质性,时间异质性较空间异质性更为明显;研究期内,人口规模和城市化对碳排放影响为正向且大体呈下降趋势,在研究期末稳定于较低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对外开放水平和第二产业占比对碳排放的影响大体呈上升趋势,在研究期末均为正向影响且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各地级市间,人口规模和第二产业占比对碳排放的影响的差异相对较小,而固定资产投资、对外开放水平和城市化率对碳排放的影响差异相对较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建辉 孙钰 郭昭鹏 何焱 范谋远
基于GTWR模型,探究了不同因素对河北省净碳排放影响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各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均具有不同程度时空异质性,时间异质性较空间异质性更为明显;研究期内,人口规模和城市化对碳排放影响为正向且大体呈下降趋势,在研究期末稳定于较低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对外开放水平和第二产业占比对碳排放的影响大体呈上升趋势,在研究期末均为正向影响且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各地级市间,人口规模和第二产业占比对碳排放的影响的差异相对较小,而固定资产投资、对外开放水平和城市化率对碳排放的影响差异相对较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峰 龙定洪
广东省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科学预测其碳排放量对“双碳”背景下探索省级控碳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对各类碳源和碳汇进行核算,得到了广东省1995—2019年的净碳排放量;运用扩展的STIRPAT模型分析广东省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将其作为碳排放量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建立经鸡群算法优化的快速学习网CSO-FLN预测模型,对广东省碳排放量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FLN、ELM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以验证CSO-FLN模型的优越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的净碳排放量在研究期间呈现上升趋势;人口规模、富裕度、产业结构与碳排放量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对外开放、技术水平、能源结构与碳排放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CSO-FLN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FLN、ELM模型,可作为后续碳排放量预测的有效建模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峰 龙定洪
广东省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科学预测其碳排放量对“双碳”背景下探索省级控碳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对各类碳源和碳汇进行核算,得到了广东省1995—2019年的净碳排放量;运用扩展的STIRPAT模型分析广东省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将其作为碳排放量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建立经鸡群算法优化的快速学习网CSO-FLN预测模型,对广东省碳排放量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FLN、ELM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以验证CSO-FLN模型的优越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的净碳排放量在研究期间呈现上升趋势;人口规模、富裕度、产业结构与碳排放量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对外开放、技术水平、能源结构与碳排放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CSO-FLN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FLN、ELM模型,可作为后续碳排放量预测的有效建模方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长江 周洪光 马明
以河北省建筑业为例,运用有序Logistical回归模型探讨我国建筑业实施低碳建筑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政府政策、公众参与意识、技术和工艺、资金保障、环境规划、主体特性、建筑材料和能源管理为显著影响因素。最后,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对策与建议,以利于提高低碳建筑的实施水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琴 陈烈
城镇化在推进其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制约城镇化持续发展的问题,使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成为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介绍了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分析了影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各种因素,并以河北省为例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借助SPSS、Eviews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依次通过变量的适合性检验、参数估计,得出实证结果。最后,提出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与科技教育投入、完善制度安排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河北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傅京燕 裴前丽
文章利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对外贸易对广东省CO2排放量的影响,并利用Divisia指数分解模型,解释了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投入产出方法的实证结果表明,对外贸易不利于省内CO2减排,但有利于降低广东省的碳排放强度。Divisia指数分解的结果表明,协调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交叉"作用是降低贸易CO2排放强度的关键;广东省的贸易顺差额是导致广东省CO2净内含量顺差的主要因素,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可以减少CO2贸易顺差,但是这两个效应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传江 黄桂然 章铭
估算了1995—2009年期间我国中部六省的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从产业、能源消费结构、城乡消费结构的角度,对碳排放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LMDI分解方法将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分解为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以及碳排放系数,分析其具体影响,并进行省际比较。结果表明:1995—2009年期间中部六省的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呈增长趋势,且各省的差距较大;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碳排放情况看,各省的碳排放均来自第二产业和燃煤;经济规模的扩张是碳排放量增加的最主要因素,能源结构变化和碳排放系数变化对
关键词:
碳排放 影响因素 因素分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水军 张文城 孙传旺
本文基于WIOD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序列,采用MRIO模型测算和比较分析了1995—2009年中国生产侧碳排放量和消费侧碳排放量,并通过SDA方法考察了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研究期间中国生产侧碳排放和消费侧碳排放均出现大幅的增长,但生产侧排放明显高于消费侧排放,"入世"后二者差距呈迅速扩大趋势;中国大量的生产碳排放服务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最终需求,即存在突出的"发达国家消费与中国污染"问题,而中国消费侧排放主要发生在国内。结构分解结果表明,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的快速增加主要是由国内最终需求规模的增长和生产部门投入结构变化带来的;而国内生产部门碳排放强度的下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来科 赵捧莲 张云
文章对当前中国碳排放量影响因素测算中的研究方法加以梳理,并将这些方法分为单一类型研究方法和组合研究方法两大类。分析了情景分析法、指数分解分析法和传统计量法三种单一类型研究方法和情景分析下的投入产出、CGE、系统动力学三种组合研究方法的特点、优势和缺陷,得出单一类型研究方法容易忽略重要的影响因子,组合研究方法的理论模型更具合理性,但参数的设定与实证过程存在难度。
关键词:
中国碳排放量 影响因素 测算 研究方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婷 戴芳 许亚男 王笑谱 王江
以河北省林农参与林业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作为出发点,通过实践调研的方式获取林农参与林业保险意愿相关影响因素的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各因素对林农参与林业保险意愿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林业经营是否受灾、林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林农对林业保险的了解程度、林地经营类型、林业灾害损失占家庭收入的比例5个因素显著影响林农参与林业保险的意愿;林农的学历、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年收入、收入主要来源和林地面积6个因素对林农参与林业保险意愿影响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