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48)
2023(9379)
2022(8342)
2021(7778)
2020(6388)
2019(14892)
2018(15070)
2017(29390)
2016(16081)
2015(18116)
2014(18266)
2013(18116)
2012(16448)
2011(14712)
2010(14401)
2009(12683)
2008(12050)
2007(10102)
2006(8685)
2005(7264)
作者
(45729)
(37597)
(37360)
(35498)
(23920)
(18053)
(16932)
(15031)
(14349)
(13293)
(13068)
(12531)
(11779)
(11715)
(11583)
(11422)
(11332)
(11280)
(10722)
(10579)
(9436)
(9027)
(8941)
(8582)
(8458)
(8374)
(8325)
(8199)
(7516)
(7499)
学科
(63397)
经济(63331)
管理(49160)
(43227)
(37940)
企业(37940)
方法(31669)
数学(26161)
数学方法(25877)
(15365)
(15344)
(15250)
环境(14969)
业经(14949)
中国(14683)
(13146)
地方(12501)
理论(12073)
(10677)
(10444)
贸易(10438)
(10363)
农业(10308)
财务(10306)
财务管理(10289)
(10123)
技术(9857)
企业财务(9671)
(9482)
教育(8789)
机构
大学(223439)
学院(221660)
管理(93799)
(83855)
理学(82342)
经济(81933)
理学院(81476)
管理学(80147)
管理学院(79768)
研究(70502)
中国(50500)
(47402)
科学(45754)
(36866)
(34634)
业大(34557)
(33500)
研究所(31940)
中心(31908)
财经(30435)
(30216)
北京(29799)
(29102)
师范(28855)
(27699)
农业(26246)
(26087)
(25116)
商学(23819)
经济学(23665)
基金
项目(160491)
科学(125870)
研究(117758)
基金(116271)
(100796)
国家(99983)
科学基金(86355)
社会(72485)
社会科(68509)
社会科学(68490)
基金项目(63216)
(62933)
自然(57538)
自然科(56112)
自然科学(56102)
自然科学基金(55069)
教育(53178)
(53116)
编号(48647)
资助(47335)
成果(38357)
重点(35271)
(34910)
(33729)
(33354)
课题(32519)
科研(31058)
创新(31018)
项目编号(30384)
大学(29918)
期刊
(87048)
经济(87048)
研究(62460)
中国(37153)
学报(35016)
科学(32669)
管理(32585)
(29483)
(26945)
大学(26213)
学学(24592)
教育(24217)
农业(21306)
技术(18716)
(14850)
金融(14850)
业经(14686)
财经(13464)
图书(13217)
经济研究(13108)
理论(11928)
科技(11695)
实践(11293)
(11293)
(11217)
问题(11116)
(10585)
技术经济(10526)
资源(10330)
情报(10322)
共检索到305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猛猛  刘红光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点议题,而厘清碳排放责任是其中的难点。对不同视角下碳排放责任核算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探究每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厘清碳排放责任和合理分配碳排放空间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发现:(1)现有文献对碳排放责任的核算多从单一角度进行,每种方法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如生产责任法会导致"碳泄漏"问题、消费责任法和收入责任法会削弱其他责任主体减排动力;(2)共担视角下的核算方法发展迅速,但还未形成统一的科学性考量准则,仍有待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1)拓展多原则融合的碳责任核算体系;(2)创新多视角共担的碳责任核算方案;(3)探索碳责任核算与排放权分配的有机结合。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正  周侃  樊杰  赵浩  
市—县单元碳排放核算是空间降尺度开展碳减排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因市、县级能源数据缺失,国内外学者对市—县尺度碳排放核算方法提出各自见解,但不同核算方法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未有归纳和总结,不利于研究人员选用。论文基于文献综述,梳理国内外文献,系统归纳市级和县级尺度碳排放核算方法,发现:市—县尺度形成了清单算法和夜间灯光反演两大类核算方法。(1)清单算法包括:“自上而下”分解法,按照市/县各部门产值占省级对应部门的比重,将能源消费量分配到目标单元;“自下而上”调查法,逐部门调研获取能源数据并核算碳排放;“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法,将可获取的部门能源数据和能源数据分解结合使用。(2)夜间灯光反演法包括:方程参数降尺度传导法,假定省级单元内部灯光亮度与碳排放函数方程关系一致,沿用省级拟合方程参数、构建省内不同尺度单元灯光亮度和碳排放总量回归模型;降尺度分解法,以夜间灯光亮度总量占省级比重作为权重,将省级能源消费(或碳排放量)分解至下层级行政单元。从空间尺度和研究内容两方面,归纳了不同核算方法的适用范围。立足当下研究需求和核算方法难点,提出在全域范围内基于市—县单元开展碳排放核算,调查典型单元能源消费量并以之为样本,构建灯光亮度和碳排放量反演方程模型,是未来碳核算方法的重要发展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剑波  张强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环境问题从不同视角的研究深入,有关国际贸易中的碳排放污染责任认定原则研究也经历了从"生产负责"到"消费负责"再到"共同负责"的嬗变。通过国内外文献梳理,发现相关学者就贸易碳排放污染先后提出了生产者负责原则、消费者负责原则和共同负责原则三种划分方式。而在这一系列有关国际贸易碳排放问题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生产者负责,还是消费者负责抑或共同负责,有一点是不变的,即碳排放污染产生的主要驱动力来源于最终的消费或财富。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胜  
我国省际间广泛而密切的经济联系不仅对各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还对各地区的碳排放量产生巨大影响。该文基于基本模型,从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视角,建立生产者责任、消费者责任和技术调整的消费者责任三种原则的核算方法以及碳减排责任分摊模型,并将其应用到省域碳排放核算与责任分摊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间呈现出"东—中—西"空间梯度碳排放的格局;各地区在不同原则下的碳排放量存在着显著差异,生产者责任贸易隐含碳排放核算有利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消费者责任贸易隐含碳排放核算有利于能源富集省份和经济较落后省份,技术调整的消费者责任贸易隐含碳排放核算不偏不倚,并没有显著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或经济落后地区;TCBA核算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磊  李贵才  林姚宇  叶磊  
在气候变化和全球减排的背景下,城市的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碳减排的重要内容。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运行及城市各要素具一定锁定效应,是低碳城市规划的核心手段,因此城市空间形态与碳排放关系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从基本概念出发,厘清了城市空间形态与碳排放关系研究的基本思路,并对国际、国内相应研究的方法与主要结论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在明晰城市空间形态与碳排放逻辑框架的基础上,定量研究其关系是相关研究的主流方向;由于国内城市的特殊性,在国内开展城市空间形态与碳排放关系的定量研究能正确认识国内的实际情况,为我国低碳城市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红敏  
个人碳排放交易是一种将碳排放权分配给个人的总量交易政策工具。不同于上游的总量交易以及碳税等政策工具,个人碳排放交易因其能够推动个人直接参与碳减排而受到关注。鉴于碳排放总量覆盖范围、碳排放权分配以及清缴方式的差异,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个人碳排放交易方案。个人碳排放交易在政策公平、效率和效果方面有不同表现,而不同的个人碳排放交易方案在上述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一般认为,基于人均排放进行配额分配的个人碳排放交易,更能体现个人在碳排放权方面的平等性。另一方面,研究发现,即使考虑不确定性,个人碳排放交易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成本远高于上游的总量交易系统。如果仅仅考虑减排本身的收益,可能不足以覆盖其成本。因此,个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旭  秦耀辰  张丽君  路超君  
住宿业作为旅游业的主要用能部门之一,其碳减排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日益受到学术界重视。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外住宿业碳排放的研究内容集中在住宿业直接和间接用能碳排放的计算、碳减排影响因素、碳减排措施等方面;研究方法以定量的居多,各种统计分析法都有所涉及,国内住宿业碳排放的研究比国外相对滞后。总体上学术界对住宿业碳排放的研究内容由浅入深,研究方法由简单到复杂,为住宿业的节能减排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低碳旅游发展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秦耀辰  荣培君  杨群涛  李旭  宁晓菊  
城市化是全球发展的趋势,而城市化进程对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全面系统梳理国内外文献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碳排放研究的起源与发展、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评述。从中看出:国内外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城市化和碳排放的关系、城市化对碳排放影响的宏观及微观因素,以及城市化对碳排放的作用机理等方面;研究方法以定量分析为主,除基础的IPAT模型、STIRPAT模型之外,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指数分解、结构分解、多指标面板数据聚类分析等方法也广泛应用。总体而言,城市化进程对碳排放的影响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涉及诸多因素,目前的研究已逐渐深入、研究方法也多有创新,但仍需丰富研究视角、完善研究体系,更好地为城市化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为低碳城市发展奠定基础。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伟平  戴永务  
《京都议定书》提出的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减缓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重要机制。本文阐述了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产生和意义,并就碳排放权交易中各国初始碳排放权的合理配置、碳排放权交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对中国林业的影响等重要问题在我国的研究情况进行述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萌  安德鲁·弗兰  
旅游作为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其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逐渐受到重视。历年来有关旅游碳排放研究的SCI/SSCI文献表明,当前全球有关旅游碳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产业、旅游交通运输、旅游住宿与餐饮以及各种旅游活动等领域,并就以下问题达成共识:①旅游业是人类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重要来源;②旅游业发展中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主要来源于旅游交通运输、旅游住宿以及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进行的各种旅游活动三个部分,其中旅游交通运输是旅游业最主要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部门;③不同旅游部门之间以及各旅游部门内部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密度差异巨大,航空运输是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密度最大的旅游部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悦  李锋  孙晓  
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是全球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为新的增长点,中国家庭直接和间接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占有率逐渐扩大的趋势明显,为国家实现减排目标带来难题。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及对比分析的方法在整理归纳家庭消费碳排放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明确碳排放系数法、投入产出法、生命周期评价法和消费者生活方式法的主要内容与适用对象,比较其优缺点与适用情景。指出了在实证分析中影响研究结果的4个主要因素:问卷数据有效性、家庭消费行为模式差异性、社区影响和回弹效应。发现2009年以来,家庭碳排放研究成果逐年递增,基于宏观统计数据的研究成果显著多于微观调查研究;碳排放系数法和投入产出法是最常用的2种碳排放核算方法,具体应用则取决于研究目的和数据的可获取性;充分考虑家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适当优化核算方法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度。本文可为今后城市家庭消费碳排放研究视角与方法提供参考,为城市家庭碳排放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立涛  张艳  沈镭  高天明  薛静静  陈枫楠  
水泥生产是除化石能源以外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中国是世界上水泥产量最大的国家,水泥生产的碳排放问题不容忽视。2011年,中国水泥产量为20亿t占世界总产量的58.8%。中国水泥生产碳排放占世界水泥排放的比重增至60.6%,与此同时,水泥排放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也增至11.3%。当前,国际默认的水泥生产碳排放因子已不能满足中国碳排放核算的需求。加强中国水泥生产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研究,对科学、准确核算中国水泥生产的碳排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梳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唐承财  钟林生  成升魁  
全球气候变化与资源环境问题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分析旅游业碳排放有助于推动旅游地的旅游业及其关联产业的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本文概述旅游业碳排放的研究历程,分析和评述了旅游业碳排放的研究方法,然后从区域旅游和旅游业各部门的碳排放测度、旅游碳足迹、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应对旅游业碳排放影响的对策等5个方面,综述旅游业碳排放主要的研究内容。最后对中国旅游业碳排放研究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水军  张文城  卫瑞  
在生产分散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基于领地责任原则的传统碳排放核算体系存在先天缺陷,如何构建更为合理公平的碳核算方案已成为气候谈判和学术研究的焦点和热点。本文基于MRIO模型框架梳理和拓展了已有的各种碳排放责任核算指标和责任分担方案,并以WIOD为数据基础,对1995—2009年40个国家和地区的碳排放责任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美国、欧盟、日本的消费侧排放责任显著高于其生产侧排放责任,而中国、印度、俄罗斯则恰好相反,存在突出的"南北国家碳排放转移"问题。因此,现行国际气候制度没有考虑贸易的转移排放和消费者责任,而仅仅依据领地排放来核算各国的排放责任,这既不利于减排效率也有失公平。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凯杰  曲如晓  
碳排放交易体系已成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初始排放权分配是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核心问题,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不同初始排放权分配的市场运行效率、比较分析以及机制设计问题。碳排放交易下初始排放权分配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研究仍需在发展中国家初始排放权分配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初始排放权分配公平以及与碳金融关系方面进一步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