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96)
2023(16160)
2022(13861)
2021(13226)
2020(10901)
2019(25296)
2018(25098)
2017(47976)
2016(25687)
2015(29029)
2014(28728)
2013(28119)
2012(25516)
2011(23117)
2010(22915)
2009(21055)
2008(20052)
2007(17017)
2006(14679)
2005(12773)
作者
(71364)
(59225)
(58892)
(55927)
(37621)
(28243)
(26807)
(23310)
(22453)
(20915)
(20113)
(19903)
(18587)
(18534)
(18240)
(17987)
(17631)
(17437)
(16856)
(16831)
(14560)
(14475)
(14172)
(13445)
(13142)
(13064)
(12990)
(12846)
(11786)
(11520)
学科
(104085)
经济(103975)
管理(72217)
(65776)
(54693)
企业(54693)
方法(50461)
数学(44109)
数学方法(43401)
中国(28821)
(27755)
贸易(27742)
(27001)
(26243)
(23498)
业经(22133)
(21372)
地方(18611)
环境(18361)
理论(17858)
(17305)
农业(17151)
(16702)
技术(15326)
(15126)
银行(15089)
(14949)
(14716)
财务(14636)
财务管理(14609)
机构
大学(360125)
学院(359105)
(149076)
经济(146201)
管理(142427)
理学(124335)
理学院(123029)
管理学(120701)
管理学院(120090)
研究(119939)
中国(89687)
(76022)
科学(72963)
(64057)
(58742)
研究所(53956)
中心(53319)
(52731)
财经(52638)
业大(51576)
(48511)
北京(48178)
(48116)
(46840)
师范(46455)
经济学(45619)
(44095)
农业(41414)
经济学院(41253)
(39897)
基金
项目(249302)
科学(196815)
研究(183630)
基金(182265)
(158521)
国家(157303)
科学基金(135397)
社会(116249)
社会科(110323)
社会科学(110296)
基金项目(95723)
(95044)
自然(87751)
自然科(85762)
自然科学(85745)
教育(84919)
自然科学基金(84179)
(80731)
资助(76098)
编号(74653)
成果(59858)
重点(55804)
(55710)
(52999)
(51957)
课题(51088)
创新(48488)
教育部(48318)
国家社会(48095)
科研(47787)
期刊
(155195)
经济(155195)
研究(104641)
中国(63039)
学报(53984)
管理(51650)
科学(50848)
(47556)
(46279)
大学(41501)
教育(40334)
学学(38978)
农业(34013)
技术(31201)
(27320)
金融(27320)
经济研究(27233)
业经(25571)
财经(24747)
(21606)
(21282)
问题(20725)
国际(18907)
(18410)
图书(18120)
技术经济(17131)
科技(16704)
统计(16319)
世界(16218)
商业(16170)
共检索到512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余丽丽  袁劲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易露霞  王一明  黄伟麟  
低碳经济的发展使广东现存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转型迫在眉睫。文章通过对广东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现状和低碳经济理念给广东外贸带来机遇和挑战的分析,为广东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外贸发展模式转型提出解决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闫云凤  赵忠秀  
贸易自由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法,考虑进口中间投入产品的影响后,建立经济模型,分析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其中特别注重对再出口贸易和部门分解的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生产隐含碳比消费隐含碳高4.53%,净出口隐含碳达2.98亿吨。我国的CO2排放贸易条件是0.93,这说明我国单位出口的碳排放强度小于单位进口的碳排放强度,国际贸易总体上来说有利于中国的节能减排。"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出口隐含碳最多的部门,进口隐含碳最多的部门是"化学工业"。隐含碳贸易顺差最大的部门是"纺织业",逆差最大的部门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孟祺  贺立  
基于环境保护和贸易保护的目的,部分国家提出了征收"碳关税"的诉求。这将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文章根据各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和出口贸易细分数据,分析了征收碳关税可能对各行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闫云凤  赵忠秀  王苒  
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对全球碳排放责任的界定和气候政策的制定有重要的影响。由于生产技术差异对国际贸易模式有很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外贸易隐含碳的测算需要考虑贸易伙伴生产技术水平和能源结构之间的差异。本文建立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并比较其生产和消费排放责任后发现,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净出口占中国碳排放的11.77%~19.93%,中国的生产碳排放从1995年的29.2亿吨增加到2009年的70.8亿吨,而消费碳排放在1995年和2009年分别只有24.7亿吨和61.8亿吨。文章进而采用结构分解分析和碳排放贸易条件解释这一现象,并将其具体到主要贸易伙伴,从而证明目前的国际碳排放...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晓泓  徐苗  
在以"生产者责任原则"界定和核算碳排放责任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因在世界产业价值链分工及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而承担与权利不一致的更大责任。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业在"生产者责任原则"下的碳减排责任重大,也成为近年中资企业遭受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从消费者责任角度探讨我国产业部门对外贸易碳排放责任有重要意义。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使用WIOD数据库1995-2011年35个产业部门的最新数据,在数据处理上考虑技术异质性、区分中间投入和最终产品,并利用价格指数消除通货膨胀,从消费者责任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晓泓  徐苗  
在以"生产者责任原则"界定和核算碳排放责任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因在世界产业价值链分工及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而承担与权利不一致的更大责任。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业在"生产者责任原则"下的碳减排责任重大,也成为近年中资企业遭受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从消费者责任角度探讨我国产业部门对外贸易碳排放责任有重要意义。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使用WIOD数据库1995-2011年35个产业部门的最新数据,在数据处理上考虑技术异质性、区分中间投入和最终产品,并利用价格指数消除通货膨胀,从消费者责任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晓泓  徐苗  
在以"生产者责任原则"界定和核算碳排放责任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因在世界产业价值链分工及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而承担与权利不一致的更大责任。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业在"生产者责任原则"下的碳减排责任重大,也成为近年中资企业遭受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从消费者责任角度探讨我国产业部门对外贸易碳排放责任有重要意义。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使用WIOD数据库1995-2011年35个产业部门的最新数据,在数据处理上考虑技术异质性、区分中间投入和最终产品,并利用价格指数消除通货膨胀,从消费者责任角度研究中国与7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进出口碳排放量和责任划分。结果表明,我国产业部门对外贸易中隐含碳排放量巨大,且进出口的隐含碳排放量严重不平衡;其中纺织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器械制造业及机械设备制造业等部门的失衡度较高;在消费者责任原则下,我国29个产业部门承担的碳排放责任,相比生产者责任原则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晓莉  吴林海  
产出法计量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隐含碳排放,探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易的低碳优势,及时建立中国特色的食品碳标签制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良文  李珊珊  
本文利用中国34个工业行业2001~2010年面板数据,运用投入产出表构建进口贸易技术水平溢出、出口贸易技术水平溢出、出口贸易技术后向溢出以及进口贸易技术前向溢出四种指标,以检验对外贸易技术效应对工业碳排放的影响。按行业碳排放强度分组,估算了研发投入强度、企业所有制结构等反映吸收能力的行业特征在对外贸易技术溢出的碳排放效应中的作用。全行业的研究表明,出口贸易技术后向溢出对工业碳减排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进口贸易技术水平溢出对工业碳减排存在明显的负面影响。分行业的研究表明,高碳排放行业对外贸易的技术效应对工业碳排放影响显著,而低碳排放行业影响系数不明显,行业特征对对外贸易技术效应的影响主要集中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扈涛  王文治  
通过测算中国与36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并对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进行分解,全面揭示中国在全球碳排放贸易中的现状。主要结论包括:中国对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隐含碳排放呈现顺差,是碳排放的净流入国;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分解结果表明,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导致了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顺差,而结构效应导致了逆差,且技术效应对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顺差的影响最大。鉴于此,减少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顺差的关键之处不在于控制出口规模,更重要的是改进减排技术,降低出口碳排放强度,实施强度减排。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文治  陆建明  刘琳  
文章运用环境MRIO模型测算和比较了中国与36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和增加值贸易余额,全面揭示了贸易所带来的利益与碳排放的关系。主要结论包括:首先,总体来看中国历年贸易隐含碳排放和增加值贸易都为顺差,且呈同步递增趋势,表明中国是碳排放净移入国的同时也是净贸易利益的获得者。其次,中国对26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隐含碳排放和增加值贸易呈现双顺差,其中对台湾地区和印尼呈现双逆差,与上述国家(或地区)双边贸易引致的碳排放净流入(或流出)与贸易净利益(或损失)之间呈现互补关系;中国对俄罗斯和印度的增加值贸易顺差而贸易隐含碳排放逆差,使中国获得贸易利益和环境改善的双重收益;对德国等6国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扈涛  王文治  
通过测算中国与36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并对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进行分解,全面揭示中国在全球碳排放贸易中的现状。主要结论包括:中国对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隐含碳排放呈现顺差,是碳排放的净流入国;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分解结果表明,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导致了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顺差,而结构效应导致了逆差,且技术效应对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顺差的影响最大。鉴于此,减少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顺差的关键之处不在于控制出口规模,更重要的是改进减排技术,降低出口碳排放强度,实施强度减排。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斌  彭星  
本文引入了全球价值链的视角,从分析对外贸易影响碳排放的相关机理出发,通过构建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中国1991~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对外贸易与碳排放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张、技术的不断进步及逐渐融入全球价值链是对外贸易影响中国碳排放的三大主要因素,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差异对碳排放的影响则不显著。在三大影响因素中,全球价值链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作用最大。同时,在碳排放的效应分析中并不存在类似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曲线。因此,在当前背景下,综合采用碳减排规制政策、外贸政策、产业政策及技术创新引导政策并积极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以实现碳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为付  杜运苏  
本文在考虑进口中间投入品的条件下,利用投入产出表研究了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失衡度。结果显示,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排放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存在不平衡,净出口隐含碳已经达到相当可观的数额;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失衡主要是由少数几个行业引起,失衡的行业集中度较高;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隐含碳排放失衡对总体失衡具有重要影响,而其失衡却呈现反复变化的特征。此外,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失衡表明,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大量增加是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发达国家对中国碳排放应该承担部分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