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90)
- 2023(14168)
- 2022(11918)
- 2021(10770)
- 2020(8700)
- 2019(19606)
- 2018(19275)
- 2017(36044)
- 2016(19232)
- 2015(21596)
- 2014(21290)
- 2013(20994)
- 2012(19680)
- 2011(18180)
- 2010(18214)
- 2009(16996)
- 2008(16718)
- 2007(14785)
- 2006(13368)
- 2005(12593)
- 学科
- 济(86574)
- 经济(86460)
- 管理(56626)
- 业(50159)
- 企(39256)
- 企业(39256)
- 中国(29689)
- 方法(29147)
- 贸(25478)
- 贸易(25459)
- 数学(24839)
- 易(24742)
- 数学方法(24661)
- 农(24111)
- 地方(21965)
- 财(20600)
- 制(20444)
- 业经(20098)
- 环境(18035)
- 银(16373)
- 银行(16356)
- 行(15930)
- 融(15845)
- 金融(15842)
- 农业(15633)
- 学(14958)
- 发(14175)
- 体(13937)
- 和(12392)
- 划(12161)
- 机构
- 学院(275801)
- 大学(273723)
- 济(126455)
- 经济(124168)
- 研究(102783)
- 管理(99185)
- 理学(83397)
- 理学院(82441)
- 管理学(81323)
- 管理学院(80801)
- 中国(80501)
- 京(58978)
- 财(58873)
- 科学(56966)
- 所(51272)
- 研究所(45779)
- 中心(45307)
- 财经(45240)
- 江(42166)
- 农(41889)
- 经(41065)
- 经济学(40547)
- 北京(38076)
- 院(37283)
- 范(36549)
- 经济学院(36363)
- 师范(36222)
- 业大(34962)
- 州(33345)
- 财经大学(33326)
- 基金
- 项目(175406)
- 科学(139396)
- 研究(134081)
- 基金(127937)
- 家(110443)
- 国家(109557)
- 科学基金(93463)
- 社会(88435)
- 社会科(84086)
- 社会科学(84075)
- 省(67058)
- 基金项目(65836)
- 教育(60730)
- 划(56477)
- 自然(55636)
- 自然科(54293)
- 自然科学(54280)
- 编号(53612)
- 自然科学基金(53300)
- 资助(52049)
- 成果(44502)
- 发(43712)
- 重点(40385)
- 部(40112)
- 课题(38515)
- 国家社会(37789)
- 制(37642)
- 创(37071)
- 发展(36075)
- 展(35497)
- 期刊
- 济(149822)
- 经济(149822)
- 研究(91883)
- 中国(62812)
- 财(44518)
- 农(41168)
- 管理(40001)
- 学报(37517)
- 科学(37370)
- 教育(31615)
- 融(31093)
- 金融(31093)
- 大学(29673)
- 农业(28291)
- 学学(27800)
- 经济研究(25679)
- 业经(24699)
- 财经(23005)
- 技术(22925)
- 贸(21912)
- 问题(20418)
- 国际(20089)
- 经(20002)
- 世界(16752)
- 业(15228)
- 商业(12887)
- 技术经济(12832)
- 现代(12374)
- 坛(12259)
- 论坛(12259)
共检索到443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孟祺 贺立
基于环境保护和贸易保护的目的,部分国家提出了征收"碳关税"的诉求。这将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文章根据各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和出口贸易细分数据,分析了征收碳关税可能对各行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关键词:
碳关税 出口 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石良平
中国的对外贸易虽然一直反复剧烈波动,但对外贸易的绝对额已达1957亿美元的水平,其中出口额已超过900亿美元,具有相当的规模.这一规模已超过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接近荷兰、比利时.用建国以来的对外贸易增长率考察中国对外贸易的动向,可以看出,从1950—1993年的43年间,中国实现了较快的增长,按美元计算的进出口总额的年均增长率达12.7%,其中出口额年均增长12.6%,进口额年均增长12.8%.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焦芳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出口导向型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将我国塑造成为世界贸易发展史上的一个传奇,但是随着近年来低碳经济潮流的兴起,这种发展模式所体现出来的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特征越来越显现出它的落后性,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空前的挑战。转变现有的粗放型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势在必行,但是必须充分考虑到我国的现实国情,审慎对待转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平衡好外贸发展模式转变与对外贸易稳步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对外贸易 外贸发展模式 碳关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智洺 沈天苗 何冰雁
当前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温室气体排放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温室气体减排与对外贸易、金融发展等主要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尚未得到深入研究。利用1982~2011年的数据对碳排放、对外贸易、金融发展、能源消耗、经济增长等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通过ARDL边限检验法对各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得出长期关系和短期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深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是非线性倒U型关系,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满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贸易开放与排放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对外贸易并未引起污染转移。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推动金融向有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弛 任剑婷
目前,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国的普遍关注,环境成本与收益也成为各国对外贸易活动中不容忽视的因素。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将传统意义上的要素禀赋优势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以环境规制为基础,提出了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对外贸易 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谭晶荣
2017年底,我国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落实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也是为完成我国在《巴黎协定》下的二氧化碳减排承诺的有效措施之一。我国面临着减排目标任务,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控制碳排放是一项创新举措,需要从根本上厘清碳排放的主要根源。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承担了贸易伙伴国大量的隐含碳排放,对外经济贸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晓莉 吴林海
产出法计量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隐含碳排放,探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易的低碳优势,及时建立中国特色的食品碳标签制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扈涛 王文治
通过测算中国与36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并对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进行分解,全面揭示中国在全球碳排放贸易中的现状。主要结论包括:中国对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隐含碳排放呈现顺差,是碳排放的净流入国;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分解结果表明,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导致了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顺差,而结构效应导致了逆差,且技术效应对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顺差的影响最大。鉴于此,减少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顺差的关键之处不在于控制出口规模,更重要的是改进减排技术,降低出口碳排放强度,实施强度减排。
关键词:
中国 贸易隐含碳排放 投入产出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文治 陆建明 刘琳
文章运用环境MRIO模型测算和比较了中国与36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和增加值贸易余额,全面揭示了贸易所带来的利益与碳排放的关系。主要结论包括:首先,总体来看中国历年贸易隐含碳排放和增加值贸易都为顺差,且呈同步递增趋势,表明中国是碳排放净移入国的同时也是净贸易利益的获得者。其次,中国对26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隐含碳排放和增加值贸易呈现双顺差,其中对台湾地区和印尼呈现双逆差,与上述国家(或地区)双边贸易引致的碳排放净流入(或流出)与贸易净利益(或损失)之间呈现互补关系;中国对俄罗斯和印度的增加值贸易顺差而贸易隐含碳排放逆差,使中国获得贸易利益和环境改善的双重收益;对德国等6国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扈涛 王文治
通过测算中国与36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并对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进行分解,全面揭示中国在全球碳排放贸易中的现状。主要结论包括:中国对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隐含碳排放呈现顺差,是碳排放的净流入国;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分解结果表明,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导致了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顺差,而结构效应导致了逆差,且技术效应对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顺差的影响最大。鉴于此,减少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顺差的关键之处不在于控制出口规模,更重要的是改进减排技术,降低出口碳排放强度,实施强度减排。
关键词:
中国 贸易隐含碳排放 投入产出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翠萍 史丹
库兹涅兹曲线显示,1960~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存在"N"形曲线关系,贸易开放对中国人均碳排放存在正向影响,贸易开放程度每提高1%,人均碳排放量增加0.3%。投入产出模型揭示,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27.1亿吨,占当年碳排放总量的39.76%。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碳排放最高,占出口碳排放21.2%。依次为化学工业(10.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9.8%)、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68%)、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7.53%)。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曙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外贸发展战略的选择是由以下条件所决定:该国或地区的资源禀赋结构,市场规模大小,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该国或地区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据此进行推断,人们通常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目前应选择以进口替代为主、辅以出口替代的发展战略。然而,笔者却认为现阶段中国应采取以出口替代为主,辅以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主要理由有:一方面,通过这一战略的实施,我们可以改变目前中国出口贸易的不利状况——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贸易条件呈恶化的趋势,实现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通过在出口替代产业进行制度创新,带动中国整个制度结构的变迁,从而解决长期以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裴长洪
从90年代初取消出口经营亏损补贴并放松进口限制以后,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增长主要取决于自身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以及国际市场需求。从实证研究的层次上看,中国比较优势的状况及其变化深刻地反映在若干贸易结构问题上。因此,深入分析这些结构问题是判断中国对外贸易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汪素芹
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拉动了国内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贸易依存度加大、贸易条件有恶化趋势、贸易摩擦增加、贸易发展未能形成国内整体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这些问题的逐渐积累与矛盾加深,对我国产业安全造成威胁。文章提出通过改善贸易结构、贸易方式、贸易条件、贸易依存度等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维护我国贸易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