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65)
2023(15453)
2022(13164)
2021(11819)
2020(10210)
2019(22942)
2018(22540)
2017(43040)
2016(23653)
2015(26310)
2014(26100)
2013(25664)
2012(23299)
2011(20761)
2010(20166)
2009(18242)
2008(17643)
2007(15607)
2006(13083)
2005(11166)
作者
(69119)
(57959)
(57568)
(54701)
(36279)
(27978)
(26251)
(22862)
(21805)
(20122)
(19584)
(19446)
(18144)
(18096)
(17941)
(17789)
(17723)
(17313)
(16607)
(16539)
(14611)
(13976)
(13764)
(13200)
(13110)
(12840)
(12637)
(12620)
(11731)
(11609)
学科
(98390)
经济(98292)
管理(69733)
(63869)
(52104)
企业(52104)
方法(47469)
数学(42841)
数学方法(42327)
(26174)
(25995)
中国(24230)
地方(22558)
业经(21050)
(20711)
(18464)
贸易(18460)
环境(18440)
(17956)
农业(17495)
(17099)
财务(17037)
财务管理(17001)
企业财务(15953)
(15598)
(14746)
技术(14461)
(13496)
(13378)
银行(13321)
机构
学院(330865)
大学(328575)
(133658)
经济(131052)
管理(130359)
理学(114463)
理学院(113209)
管理学(111099)
管理学院(110515)
研究(107352)
中国(79217)
科学(70637)
(67256)
(62624)
(58005)
业大(55858)
(54203)
中心(51572)
研究所(50196)
农业(49908)
(48109)
财经(47675)
(43438)
经济学(40998)
(40922)
北京(40651)
师范(40346)
(38979)
(38012)
经济学院(37426)
基金
项目(238146)
科学(187218)
基金(174105)
研究(164810)
(154663)
国家(153463)
科学基金(131635)
社会(105559)
社会科(100257)
社会科学(100224)
(96084)
基金项目(93452)
自然(88784)
自然科(86779)
自然科学(86751)
自然科学基金(85188)
(80377)
教育(75289)
资助(70383)
编号(64776)
重点(54226)
(51689)
(51317)
(50025)
成果(49531)
科研(47384)
创新(46914)
计划(46783)
课题(44036)
国家社会(43925)
期刊
(133296)
经济(133296)
研究(82199)
学报(59274)
中国(55944)
(54691)
科学(51678)
(45236)
大学(43544)
管理(43401)
学学(41629)
农业(37146)
技术(29973)
教育(25645)
(25039)
金融(25039)
业经(23452)
财经(22416)
经济研究(21899)
(20103)
(19182)
问题(18113)
(17179)
统计(17014)
资源(16339)
科技(16180)
技术经济(16104)
(15851)
商业(15615)
业大(15215)
共检索到455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靖  
碳排放约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一环,也是打造无碳产业、提升物流效率的重要基础。本文选取2015-2020年我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碳排放约束对物流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碳减排政策不利于物流效率提升;市场激励型碳减排政策能够有效提升物流效率,并对其产生正向影响。从区域异质性视角分析看,命令控制型碳减排政策不利于三大地区物流效率提升,且对东部地区的阻碍作用要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市场激励型碳减排政策有助于提升三大地区物流效率,且影响效应呈“东-中-西”阶梯递减趋势。基于此,提出建立激励型碳排放管理体系、因地制宜制定碳排放约束政策、统筹发展物流新业态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白孝忠  李平  廖良美  
通过省域面板数据探究了经济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经济城镇化六个指标综合为两个经济城镇化因子,然后,利用所得到的经济城镇化综合因子,根据IPAT模型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来探究经济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是双向的,即经济城镇化因子1降低了碳排放而经济城镇化因子2增加了碳排放,但总体而言,降低作用大于增加作用,即经济城镇化总体上减少了碳排放。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万凤娇   邱志成   邹蔚  
发展农产品流通产业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面临着提升效率和降低碳排放两大问题,探讨来自技术、组织以及环境层面的因素所形成的组态路径,有助于提出考虑碳约束时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的相关策略。从组态视角出发,将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运用DEA度量碳约束下的农产品流通效率。基于QCA方法探讨来自技术-组织-环境三方面的因素对提升农产品流通业效率的联动效应。研究发现:单一因素不是产生农产品流通高效率的必要条件,也并非是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的阻碍因素;在全国层面下共存在三条组态路径驱动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分别为“技术引领型”“技术-组织协同型”和“技术-环境协同型”,其中技术层面因素均作为核心条件存在;农产品流通低效率仅有“技术缺失型”一种,人力资源和环境规制作为核心条件存在并没有促进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万凤娇   邱志成   邹蔚  
发展农产品流通产业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面临着提升效率和降低碳排放两大问题,探讨来自技术、组织以及环境层面的因素所形成的组态路径,有助于提出考虑碳约束时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的相关策略。从组态视角出发,将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运用DEA度量碳约束下的农产品流通效率。基于QCA方法探讨来自技术-组织-环境三方面的因素对提升农产品流通业效率的联动效应。研究发现:单一因素不是产生农产品流通高效率的必要条件,也并非是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的阻碍因素;在全国层面下共存在三条组态路径驱动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分别为“技术引领型”“技术-组织协同型”和“技术-环境协同型”,其中技术层面因素均作为核心条件存在;农产品流通低效率仅有“技术缺失型”一种,人力资源和环境规制作为核心条件存在并没有促进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董欣玥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过程中,必不可少地需要法律法规发挥调节与规制作用,环境规制在各个试点地区是否符合预期地发挥了碳减排效应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选取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六个试点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分析了试点地区碳排放交易管理地方规章对于地区碳排放的效应。研究发现:地区碳排放权交易环境规制与地区碳排量呈现显著负相关,说明这一环境规制能够促进地区碳减排,但具体效应存在地区差异性。文章研究有助于从立法层面上完善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工具,推动全国范围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序建立,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玉阳  唐嘉懿  
为明确碳排放规制的就业效应,本文基于中国2000~2019年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碳排放规制对就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碳排放规制能够促进就业,并且通过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分析发现,碳排放规制对就业的影响机制中存在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效应。同时,在高收入和低收入地区碳排放规制能够促进就业,而在中等收入地区碳排放规制抑制就业。因此,为地方政府制定差异性碳排放规制政策,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促进就业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帮英  苏方林  
采用混合最小二乘估计、个体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三种方法建立碳排放量与低碳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省域碳排放量与其五个重要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模型显示:经济增长状况、人口增长状况和产业结构是影响省域碳排放量最重要的因素,并与之呈现正相关,影响系数分别在0.218#0.491、0.213#0.460、0.564#0.570之间;能源价格、人均收入水平对省域碳排放量影响度相对较小,前者与之呈现负相关,后者则呈现正相关,影响系数分别在-0.159#-0.286、0.146#0.229之间。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纠正模型对省域碳排放量与人均收入水平、经济增长状况、产业结构、能源价格和人口...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许广月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顺应世界发展大潮流的必然选择,应把碳排放作为重要的指标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体系中。本文考虑到不同区域的异质性,采用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深入研究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认为影响我国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产出规模、产业结构以及能源消费结构,而清洁技术水平是低效率的,没有发挥碳减排效应。同时,不同区域中影响碳减排因素的效果是有差异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志华  徐军委  张彩虹  
基于PVAR模型,以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10—2018年数据为例,从全国和东中西区域层面分析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从全国层面看,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自身具有较强的协调性且相互间能够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2)从区域内部来看,自东向西,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的协调程度逐步递减。东部地区基本实现了三个变量的协调发展,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尚未形成双向互动关系,碳排放效率对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的推动力不足;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碳排放效率较低,三者均未形成良性互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亚军  吉萍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降低碳排放水平、实现碳减排任务的重要途径。文章在测算我国30个省域2005-2017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基础上,应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产业结构升级、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碳排放水平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水平,且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在与第二产业相互配合、协同联动时,降低碳排放水平的效果更为显著。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建议:相邻省域之间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注重空间布局和协同优化,应引导金融资源流向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基  
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城市化对我国二氧化碳(CO2)排放具有重要影响。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模型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模型,并就外商直接投资与城市化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模型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因变量模型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因变量,用碳排放总量(TC)和人均碳排放量(PC)作为因变量指标作为因变量指标;自变量则以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城市化水平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指标。研究发现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和城市化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均存在区域差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凯  李娟  陈岩  
本文利用2000-2007年的浙、粤、苏三省的面板数据分析贸易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表明:高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高出口品结构层次会降低碳排放量,高加工贸易比重、高外资企业出口比重会增加碳排放量。最后本文提出了政策建议:调整出口和引资政策,提升出口品的科技水平,促进产业链高效整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品杰  王梁洪  王绵斌  
基于1997—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Moran’s I统计量和空间杜宾(SDM)计量模型,对碳排放约束下电力需求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果:Moran’s I统计结果发现电力需求量在地理空间上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性和地理集聚特征;模型估计结果发现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对电力需求量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通过溢出效应使其他省份电力需求上升。而分地区模型估计结果表明该影响具有地理差异性;经济和城市化对电力需求量具有显著的推动效果,其溢出效应也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另外,经济发展与电力需求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因此,国家实施碳排放减排措施应该考虑空间关联和地理差异性,同时应加速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以在实现CO2减排目标的同时保障电力的正常供应,为经济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许恒周  殷红春  郭玉燕  
本文通过构建农地非农化与碳排放之间的计量经济模型,利用我国31省(市、区)1998-200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估算农地非农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实证结果表明:从全国整体而言,农地非农化水平的提高将会增加碳排放量,但也存在区域差异,从样本考察期来看,中、西部农地非农化现象显著地增加了碳排放。但对东部地区来讲,从整个样本期来看,农地非农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显著,但是近年来该地区农地非农化增加碳排放的趋势却逐渐减缓。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栋燊  沈维萍  胡雷  
文章考察了城镇化、消费结构升级的碳减排效应,分析了城镇化影响消费结构升级进而影响碳排放的理论机制,构建了STIRPA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并以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镇化、消费结构升级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二者对碳排放均存在显著的影响;城镇化与碳排放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城镇化初期促进了碳排放,而后期促进了碳减排;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消费结构升级能够显著影响碳排放。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东中部地区,消费结构升级能够显著促进碳减排,东部地区碳减排效果略好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消费结构升级与碳减排之间的关系不显著;消费结构升级主要通过扩大非物质消费和扩大服务业占比两个路径对碳减排产生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