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0)
- 2023(10142)
- 2022(8589)
- 2021(7648)
- 2020(6292)
- 2019(13605)
- 2018(13603)
- 2017(25759)
- 2016(13781)
- 2015(15294)
- 2014(14918)
- 2013(14551)
- 2012(12897)
- 2011(11718)
- 2010(11946)
- 2009(11428)
- 2008(10946)
- 2007(9966)
- 2006(9025)
- 2005(8460)
- 学科
- 管理(53182)
- 济(51247)
- 经济(51157)
- 业(45196)
- 企(40579)
- 企业(40579)
- 方法(19176)
- 财(17711)
- 制(16938)
- 数学(15575)
- 数学方法(15350)
- 农(15027)
- 中国(14748)
- 业经(14608)
- 环境(13863)
- 贸(12151)
- 贸易(12144)
- 易(11883)
- 体(11393)
- 划(11114)
- 务(11113)
- 财务(11073)
- 财务管理(11047)
- 银(10938)
- 银行(10927)
- 学(10643)
- 行(10457)
- 企业财务(10383)
- 融(9771)
- 金融(9768)
- 机构
- 学院(193341)
- 大学(190292)
- 济(80176)
- 经济(78463)
- 管理(75852)
- 理学(64608)
- 理学院(64016)
- 管理学(63055)
- 管理学院(62690)
- 研究(60061)
- 中国(47628)
- 财(41358)
- 京(38723)
- 科学(33417)
- 财经(31682)
- 江(31054)
- 中心(28786)
- 经(28419)
- 所(28307)
- 农(26029)
- 研究所(25029)
- 业大(24842)
- 经济学(24735)
- 州(24311)
- 北京(23799)
- 范(23394)
- 财经大学(23238)
- 师范(23161)
- 经济学院(22173)
- 院(22048)
- 基金
- 项目(125800)
- 科学(100650)
- 研究(95700)
- 基金(92137)
- 家(78424)
- 国家(77789)
- 科学基金(68621)
- 社会(62699)
- 社会科(59591)
- 社会科学(59581)
- 省(50347)
- 基金项目(47887)
- 教育(44428)
- 自然(42778)
- 自然科(41810)
- 自然科学(41802)
- 划(41049)
- 自然科学基金(41016)
- 编号(39321)
- 资助(37104)
- 成果(31544)
- 制(30019)
- 重点(28222)
- 部(27793)
- 课题(27274)
- 创(27130)
- 发(27007)
- 国家社会(25987)
- 创新(25361)
- 教育部(24688)
共检索到296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道致 原白云 夏良杰 谢鑫鹏
在碳排放总量限制和排放交易政策约束下,分析了由两个制造商和一个占主导地位的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中联合减排问题。考虑产品需求受减排率和低碳推广影响且两产品间存在部分替代性,文中借助有同时选择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制造商减排和零售商低碳推广相结合的联合减排模式,得到了联合减排模式下两制造商各自的最优减排率和零售商的最优低碳推广程度;并与制造商单独减排模式对比,发现当零售商销售两产品的边际利润比满足一定条件时,零售商有动机为制造商提供不同程度的低碳推广参与联合减排,并且在联合减排模式下制造商的减排率有所增加;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道平 李小燕 赵亮
在碳交易机制背景下考虑普通制造商和低碳制造商存在竞争的情形,分别构建集中和分散模式下的供应链决策模型并对减排率以及产品销售价格进行求解。针对分散决策造成的供应链利润损失情况,采用Shapley值法对供应链进行协调,并给出契约协调机制。最后通过算例分析了Shapley值法的有效性,并对碳交易价格和消费者价格敏感性进行灵敏度分析。研究表明:Shapley值法的引入提高了供应链成员以及供应链的总利润,实现了供应链协调;碳交易机制的实施减少了碳排放总量,但较高的碳交易价格会降低供应链利润;消费者价格敏感性的增加使得普通制造商、低碳制造商、零售商以及供应链整体利润均降低。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丁军飞 陈伟达 王文宾
研究竞争环境下制造商的研发策略以及该策略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建立由供应商、研发制造商和普通制造商构成的供应链决策模型;分别分析了集中式决策模型以及分散式决策模型下研发制造商是否实施研发策略的两种情形,并探讨了研发策略对消费者剩余、环境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最后,采用Shapley值法对供应链进行协调。研究表明:实施研发策略不会改变核心零部件的采购价,但会降低普通制造商的产量,并提高研发制造商和供应链的总产量;实施研发策略可以引导企业采取较低的产品定价策略,提高供应商和研发制造商的利润,并降低普通制造商的利润,且能够提高消费者剩余;若环境影响降低系数大于某阈值,实施研发策略能够降低环境影响并提高社会福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房成哲 冯志芳 刘杰
本文建立了一个带有时间参量的动态闭环供应链模型,由制造商、零售商和消费市场组成,其中制造商存在库存能力约束,且授权下游零售商回收相应消费市场中的废旧品,自身只负责生产和再制造活动。本模型中,消费者需求具有波动性,故引入时间参量t。随着需求的不断波动,生产商库存出现变化,进而影响到自身利润。同时,生产商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和废旧回收品数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运用改进的变分不等式和动态投影系统,建立了整个闭环供应链的均衡条件,并进行模拟分析,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指导建议。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细玉 覃艳华 余小艳
考虑由单个零售商和单个受资金约束的制造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该文研究了提前支付融资策略和银行贷款融资策略对双渠道供应链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最优定价及碳减排决策的影响,并给出了制造商在不同初始资金水平下的融资策略选择。研究结果表明:集中决策下,双渠道供应链有资金约束时的最优碳减排率和利润要小于没有资金约束时的最优碳减排率和利润;分散式决策下,采用提前支付融资策略时,制造商的最优线上销售价格、最优批发价格随批发价格折扣率的增大而增大,而制造商的最优碳减排率、零售商的最优线下销售价格随批发价格折扣率的增大而减少;采用银行贷款融资策略时,制造商的最优线上销售价格、最优批发价格以及零售商的最优线下销售价格随批发价格折扣率的增大而增大,而制造商的最优碳减排率随批发价格折扣率的增大而减少;无论批发价格折扣率或银行贷款利率如何变化,采用提前支付融资策略对制造商有利;当批发价格折扣率或银行贷款利率较小时,采用提前支付融资策略对零售商有利,而当批发价格折扣率或银行贷款利率较大时,采用银行贷款融资策略对零售商有利。
关键词:
双渠道供应链 资金约束 碳减排 融资策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伟 李晓莉 丁黎黎 张伟欣
本文在碳限额交易机制下,同时考虑制造商和零售商的碳排放及碳限额,构建了由1个制造商和2个资金约束型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模型。在制造商向零售商提供贸易信贷以及零售商之间存在订购量竞争的情况下,分别研究了供应链分散和集中决策模式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从供应链协调的角度揭示了收益共享契约实现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Pareto改进的条件;分析了碳限额、碳交易价格、碳排放量、利率等因素对最优决策结果的影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浩鑫 于天阳 关志民 曲优
本文以一个具有失望规避行为的制造商与一个完全理性的零售商所构成的低碳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考虑了低碳技术创新投资的不确定性,分别在制造商主导(MS)、零售商主导(RS)及双方权力对等(Nash)三种渠道权力结构下,通过构建相应的博弈模型探讨低碳供应链最优减排水平与定价等相关决策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三种权力结构下的最优结果。研究表明:失望规避程度与单位低碳产品减排水平及制造商效用负相关;制造商主导时,其效用最大,但单位低碳产品减排水平最低,零售商主导和权力对等两种情形下的单位低碳产品减排水平(或制造商效用)存在关于减排成本系数及失望规避程度的阀值效应。此外,通过数值分析发现零售商期望利润在自身主导时最高,在双方权力对等时次之,在制造商主导时最低;而供应链总期望利润在制造商主导时最低,在其他两种情形下的大小关系同样存在关于减排成本系数及失望规避程度的阈值效应。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田巍 葛兵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研究了由两个制造商与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中制造商服务努力与广告费用分担,零售商进行广告促销的微分博弈模型,分别在制造商竞争与合作两种情况下得到并比较了各方最优均衡策略与利润。研究发现制造商服务努力和广告费用分担随着竞争的加剧而提高,但当零售商的边际利润较大时,将不会进行费用分担。分析了服务竞争、广告竞争和传统渠道需求所占份额对各方利润的影响,另外发现在合作模型下制造商利润之和增大,当服务效率差异程度在一定范围时,制造商会同时有合作意愿,并使得服务水平、广告投入及零售商利润降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涛 陶明 孟祥倩
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加速制造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聚焦制造业企业低碳转型融资问题,在碳交易背景下构建考虑资金约束的制造商融资决策模型,对无融资决策、碳额度质押贷款、零售商分担碳减排投入以及混合融资四类模式的绩效进行比较,并结合算例对消费者低碳敏感系数、碳交易价格和自有资金进行灵敏度分析。研究发现:相较于无融资策略,制造商采取零售商分担或银行贷款融资策略能有效改善供应链绩效;制造商最优融资策略选择受碳额度及自有资金双重因素影响;零售商参与碳减排投入分担不仅能够提高盈利水平,还可以增强其应对碳交易市场风险的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丽霞 徐琪 刘续
文章主要以多制造商竞争下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综述研究此情况下的供应链契约选择与协调问题。在多制造商竞争环境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如何选择契约实现各自的最大利润并使供应链系统达到协调,对协调多制造商竞争下的供应链、改进供应链绩效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供应链竞争研究、供应链契约研究以及供应链协调研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研究发展。今后关于多制造商竞争下的供应链契约选择及协调问题的研究将进一步根据实际问题,运用博弈论、最优化理论、系统仿真等理论方法,针对多制造商竞争下的供应链契约选择和协
关键词:
多制造商竞争 供应链契约 供应链协调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郑本荣 云方旭
基于当前大多数企业均将社会责任(coope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投入纳入到战略规划的背景,研究制造商CSR投入模式对供应链成员及系统利润的影响。考虑3种投入模式:无制造商投入CSR(模型NN)、单个制造商投入CSR(模型NY)和制造商同时投入CSR(模型YY)。通过建立两制造商-单零售商的二级供应链模型,求解出均衡价格与利润。研究表明,制造商利润始终与价格敏感系数成反比,但仅在模型YY中零售商的利润与价格敏感系数成正比;在制造商双方均投入CSR时三方成员可实现利润最大化,且供应链决策效率达到最优。通过数值算例分析模型中部分参数对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聂佳佳 郭洪川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关系向“竞合”转变,制造商试图放弃创新产品的严格质量检验以抢占竞争先机,却使自身可能面临召回风险。本文建立了自有品牌引入策略下制造商高水平检验和低水平检验的两阶段动态决策模型,探究供应商入侵对制造商质量检验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制造商都有动机放弃严格的质量检验,但竞争可能会促使制造商承担更多的召回风险,而制造商抢占先机的行为并不总会降低供应商入侵风险。此外,竞争中抢占先机的行为可能使双方陷入囚徒困境,而严格的质量检验可使双方在竞争中实现双赢。
关键词:
质量检验 产品召回 自有品牌 古诺竞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宗光 朱炳晓 廖世龙
结合FMECA的风险诊断方法、C-POWA算子在区间数信息集结的算法步骤以及权重乘子在动态评价的应用,提出制造业供应链核心制造商风险动态评估模型。以单一供应商、单一制造商与单一分销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运作模型为基础,应用流程图法分析制造业供应链中核心制造商运作环节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应用FMECA分析法诊断风险因素属性指标值大小,依据C-POWA算子在多序列属性区间数信息集结的算法步骤对属性区间指标值进行集结,应用权重乘子确定评估指标动态权重。最后,以实际算例对上述过程进行验算分析,以此说明该评估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静 陈希
针对存在供应链中断风险的制造商风险应对问题,基于分层决策、综合决策两种不同的供应链风险管理决策方式,分析了由保留冗余产能、储备库存和启用备选制造商等风险应对策略所构成的中断风险应对方案。在此基础上,以供应链期望收益最大为目标,构建了考虑供应链中断风险的制造商风险应对方案决策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所给出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并探讨了决策方式和备选制造商生产延迟时间对最优中断风险应对方案的影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申成然 刘名武 熊中楷
研究了在专利完善市场受专利保护的原制造商面对再制造商竞争所采取得两种策略:无许可再制造与许可再制造。在再制造成本差异及消费者异质的情况下,分别建立了无回收数量限制的单周期模型和受回收数量限制的两周期模型,利用博弈理论求解原制造商和再制造商竞争情况下的最优决策。通过比较分析和数值仿真,讨论了不同参数对新产品和再制造品定价策略及双方利润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关结论。结果表明,原制造商倾向于采用许可再制造策略,这是在于原制造商可以通过收取专利许可费来分享再制造所带来的收益;而对再制造商而言,只有许可再制造所带来的节省成本足够高时,才有意愿接受原制造商的专利技术支持。
关键词:
专利许可 再制造 竞争策略 博弈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