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51)
- 2023(14217)
- 2022(12143)
- 2021(11049)
- 2020(9463)
- 2019(21121)
- 2018(21085)
- 2017(41344)
- 2016(22037)
- 2015(24503)
- 2014(23819)
- 2013(23267)
- 2012(21136)
- 2011(18740)
- 2010(18551)
- 2009(16968)
- 2008(15749)
- 2007(13621)
- 2006(11886)
- 2005(10203)
- 学科
- 济(89266)
- 经济(89177)
- 管理(62235)
- 业(58267)
- 企(45435)
- 企业(45435)
- 方法(44404)
- 数学(40476)
- 数学方法(39960)
- 农(25161)
- 中国(24656)
- 财(23963)
- 业经(18331)
- 学(17734)
- 贸(17609)
- 贸易(17601)
- 易(17198)
- 农业(16727)
- 环境(16608)
- 制(16131)
- 地方(15316)
- 银(14022)
- 务(14005)
- 银行(13979)
- 财务(13964)
- 财务管理(13931)
- 行(13390)
- 企业财务(13146)
- 融(12873)
- 金融(12871)
- 机构
- 学院(305098)
- 大学(303706)
- 济(129057)
- 经济(126737)
- 管理(118424)
- 理学(103325)
- 理学院(102277)
- 管理学(100349)
- 管理学院(99812)
- 研究(99253)
- 中国(75004)
- 京(62397)
- 科学(60563)
- 财(59283)
- 农(52043)
- 所(48687)
- 财经(48111)
- 业大(47262)
- 中心(46243)
- 研究所(44442)
- 经(43925)
- 江(43131)
- 农业(41308)
- 经济学(40957)
- 北京(38187)
- 经济学院(37287)
- 范(37275)
- 师范(36761)
- 院(36480)
- 财经大学(36095)
- 基金
- 项目(212076)
- 科学(167857)
- 基金(156273)
- 研究(151870)
- 家(137646)
- 国家(136586)
- 科学基金(117337)
- 社会(98481)
- 社会科(93596)
- 社会科学(93574)
- 省(82881)
- 基金项目(82094)
- 自然(76548)
- 自然科(74815)
- 自然科学(74792)
- 自然科学基金(73458)
- 教育(70717)
- 划(70160)
- 资助(64478)
- 编号(60393)
- 重点(48334)
- 部(47207)
- 成果(46778)
- 发(46151)
- 创(44716)
- 创新(41934)
- 国家社会(41831)
- 科研(41713)
- 课题(41101)
- 教育部(40661)
共检索到432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齐亚伟
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GML)指数将能源与二氧化碳纳入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与分解框架中,测算了2001~2009年我国各省市的环境效率及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状况,将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解为纯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动、规模效率变动和技术规模变动等4个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无效率普遍存在,且在省际间的分布差异较大;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和省际差异分别源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则出现不同程度地恶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智洺 张伟
为研究碳排放规制对我国工业行业节能减排的影响,本文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与GML指数模型,以2000-2012年中国3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测度分析了碳排放规制对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规制有利于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且规制条件越严格效果越明显;强碳排放规制下,技术效率得到了促进而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显著,对技术效率的促进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动力,而弱碳排放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机理相反。因此,碳排放规制强度的选择应综合考量当下的技术条件和不同行业效率特征,环境技术效率较低的工业行业更适合于严格的碳排放规制条件。这为碳排放规制政策运用到工业行业减排中的可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兵 朱宁
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测度了2003~2009年中国11家上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约束下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对影响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宏观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优于大型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和不良贷款是银行无效率的主要来源;中国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大型商业银行,主要体现在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规模变化;外资银行的进入和M_2的供给增长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兵 杨华 朱宁
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测度了中国31个省份1995-2008年的农业效率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影响农业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东部地区的农业无效率水平显著低于中西部地区,产出无效率、役畜投入无效率和播种面积无效率是中国农业无效率的主要来源;1995-2008年中国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5.58%,主要体现于技术进步和技术规模变化,东部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最高;农业从业人员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中国农业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机械化的普及有利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文举 龙睿赟
结合方向性距离函数和跨期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时尽可能地避免了出现技术倒退结论。中国省份工业的经验分析表明:忽略非期望产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被高估,并混淆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的相对贡献;技术无效率普遍存在且省际差异和年际波动性大,但这与经济发展水平无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也存在省际差异和年际波动特点,其中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源泉,而技术效率恶化是其倒退的根本原因;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明显的倒U型趋势和趋同性,而且外资利用印证了"污染天堂"假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豪 何宇 张建华
使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并分解中国主要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绿色TFP),运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中国主要城市绿色TFP的空间溢出效应,认为前沿技术进步是绿色TFP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而环境技术效率的改善却比较滞后;城市绿色TFP显示出较大的地区差异,存在空间溢出;其中研发投入对绿色TFP的增长不仅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也具有明显的本地促进效应。人力资本对于绿色TFP的增长并不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唐为 陆云航
社会资本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另一种影响经济行为及绩效的资本形式。本文利用微观调查数据,从社会关系网络、信任与和谐等视角,检验社会资本是否影响中国农民收入。研究发现,社会关系网络、信任与和谐等对农民收入均产生了正向的影响作用,并且更高行政级别的地区平均信任水平的影响程度更大。研究还发现,某些社会资本(关系网络)与市场制度存在替代关系,而另一些社会资本(一般信任)则与市场制度相互补充,修正了Stiglitz的假说。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民收入 关系网络 信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玲 陶锋
污染密集型产业与能源、环境密切相关,只有充分考虑能源环境因素才能正确度量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测度了2004—2008年中国工业部门中19个污染密集型产业,考虑了4种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影响污染密集型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考虑了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明显低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全要素生产率;规模效率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贡献明显大于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规模结构和环境规制程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具有推动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石风光
通过建立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测算并分析了中国省区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分解为绿色技术效率改善、绿色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对中国省区工业的经验分析表明,中国省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增长趋势,这主要由绿色技术进步推动。通过对工业增长源泉的分解发现,中国省区工业增长主要靠要素投入驱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5%。基于上述结论,并结合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计量结果,从增强创新能力、发展对外经济、壮大工业企业和加大治污力度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国省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全良 张敏 赵凤
文章基于全局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份工业企业绿色无效率值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利用SYS-GMM模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7—2016年,工业绿色效率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东部增速最快,中部增速居中,西部增速最慢。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小幅增长,纯技术进步起到了主要拉动作用,纯效率变化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当期研发投入强度以及高煤炭比例的能源结构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负效应略小。人力资本结构、产权结构、产业结构、环境规制表现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并没有印证"污染避难所假说",而是表现为显著的正效应。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支燕
运用SBM方向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测度2006年~2010年我国42家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并对其进行了分解。研究结果发现:在考虑赔付支出的情况下,我国寿险业的平均无效率值为46.74%,其中,中资寿险公司的无效率值为33.47%,外资公司为60.01%。中资寿险公司的效率值优于外资公司;寿险产品的同质化及较强的投资性属性,使得在投资环境疲弱的环境下,投资收益的无效率成为制约寿险业经营效率提升的重要原因;寿险业平均全要素生产率为23.8%,其中,中资寿险公司为77.31%,外资公司为-29.72%,规模扩张增速放缓导致的规模效率变化为负是影响寿险业全要素生产...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佳 盛鹏飞
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研究大多认为环境管制会导致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下降,然而此类研究忽视了环境污染的产生过程以及环境污染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内生性关系,并导致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测算出现偏差。因此本文尝试从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出发来构建环境治理约束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研究表明,环境治理并没有降低中国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较高的环境治理水平可以显著促进地区工业的全要素增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俊 邵汉华
工业增长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破坏环境的主要力量。文章在介绍了方向性距离函数的特性,同时考虑了"好"产出的增长、"坏"产出减少的环境技术效率。利用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从产业层面测算了我国36个工业行业环境技术效率,评价了2001—2007期间各行业年增长与环境协调性的状况。研究表明,文章所用的模型能恰当地反映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惠春 曹青 李谷成
本文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对2000—2011年农村信用社改革期间江苏省50家农村信用社的技术效率进行测度和分解,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农村信用社改革实施以来,农村信用社技术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纯技术效率提高较快,规模效率呈较为平缓的倒"U"型变化;改革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村信用社效率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内部因素是提高农村信用社效率的关键,改革对农村信用社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通过一系列外部措施扩大了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规模、清除了历史包袱并提高其管理水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邢贞成 王济干 张婕
生态足迹作为生态投入与资本和劳动力两大生产要素一起纳入生产函数中,运用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构建全要素生态绩效指标,并对2000~2014年长江经济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生态足迹在2000~2014年呈上升趋势,且各省市在生态足迹总量和增长率方面均呈现出显著差异。长江经济带整体及中、下游的全要素生态绩效在2000~2014年间呈现出"先下降,后波动"的变化趋势;而上游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上、中、下游全要素生态绩效差异显著,呈现出上游—中游—下游梯次上升态势。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全要素生态绩效存在显著差异,除了安徽和贵州这两个生态绩效塌陷省份外,大体呈现出由西向东逐步提升的分布态势;同时,生态绩效地区差距呈缩小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贸易、经济增长与环境效率——基于条件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分析
中国上市银行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再研究——基于两阶段网络方向性距离SBM模型的实证分析
碳排放视角下的江苏省土地利用转型生态效率研究——基于混合方向性距离函数
碳排放约束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分解
不良贷款约束下的中国银行业效率——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实证分析
我国高技术产业两阶段效率的测算及其提升路径分析——基于改进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实证
考虑负收益约束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效率——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的实证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再研究——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
传统方法测度的环境技术效率低估了环境治理效率?——来自基于网络DEA的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方法分析中国工业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