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93)
- 2023(2904)
- 2022(2340)
- 2021(1911)
- 2020(1440)
- 2019(3178)
- 2018(3161)
- 2017(5817)
- 2016(3097)
- 2015(3464)
- 2014(3486)
- 2013(3293)
- 2012(3176)
- 2011(2746)
- 2010(2769)
- 2009(2078)
- 2008(1930)
- 2007(1679)
- 2006(1555)
- 2005(1333)
- 学科
- 济(14369)
- 经济(14347)
- 管理(12126)
- 环境(9060)
- 企(8883)
- 企业(8883)
- 业(8672)
- 和(5511)
- 方法(5439)
- 业经(4489)
- 划(4471)
- 学(4273)
- 规划(3647)
- 环境规划(3598)
- 中国(3527)
- 理论(3415)
- 资源(3415)
- 财(3383)
- 农(3347)
- 企业经济(2865)
- 生态(2862)
- 数学(2779)
- 数学方法(2756)
- 经济理论(2707)
- 经济学(2591)
- 发(2406)
- 家(2364)
- 融(2134)
- 金融(2134)
- 农业(2126)
- 机构
- 大学(42725)
- 学院(41979)
- 济(18707)
- 经济(18388)
- 管理(16736)
- 研究(15345)
- 理学(14303)
- 理学院(14168)
- 管理学(13985)
- 管理学院(13924)
- 中国(11256)
- 京(9030)
- 科学(8842)
- 财(8788)
- 所(7332)
- 中心(7270)
- 财经(6931)
- 研究所(6684)
- 农(6372)
- 经(6332)
- 江(6268)
- 业大(6092)
- 北京(5744)
- 院(5679)
- 经济学(5663)
- 范(5326)
- 师范(5275)
- 财经大学(5149)
- 经济学院(5099)
- 经济管理(4808)
共检索到64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水军 张文城 卫瑞
在生产分散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基于领地责任原则的传统碳排放核算体系存在先天缺陷,如何构建更为合理公平的碳核算方案已成为气候谈判和学术研究的焦点和热点。本文基于MRIO模型框架梳理和拓展了已有的各种碳排放责任核算指标和责任分担方案,并以WIOD为数据基础,对1995—2009年40个国家和地区的碳排放责任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美国、欧盟、日本的消费侧排放责任显著高于其生产侧排放责任,而中国、印度、俄罗斯则恰好相反,存在突出的"南北国家碳排放转移"问题。因此,现行国际气候制度没有考虑贸易的转移排放和消费者责任,而仅仅依据领地排放来核算各国的排放责任,这既不利于减排效率也有失公平。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猛猛 刘红光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点议题,而厘清碳排放责任是其中的难点。对不同视角下碳排放责任核算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探究每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厘清碳排放责任和合理分配碳排放空间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发现:(1)现有文献对碳排放责任的核算多从单一角度进行,每种方法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如生产责任法会导致"碳泄漏"问题、消费责任法和收入责任法会削弱其他责任主体减排动力;(2)共担视角下的核算方法发展迅速,但还未形成统一的科学性考量准则,仍有待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1)拓展多原则融合的碳责任核算体系;(2)创新多视角共担的碳责任核算方案;(3)探索碳责任核算与排放权分配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碳排放责任 核算 方法 碳排放权 综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盈之 郭进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研究是科学界定各国碳排放责任的基础。本文通过构建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对包括中国在内的25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隐含碳排放进行了测算,同时基于"生产者消费者共担"原则对各国的碳排放责任进行了核算,并将其与"生产者负担"原则下各国的碳排放责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国的碳排放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共担原则对各国碳排放责任的界定更加公平和有效;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生产者责任最大和消费者责任位居第二的国家,然而中国的生产者责任是美国生产者责任的1.4倍,消费者责任却只有美国消费者责任的十分之一;中国和美国分别是"生产者负担"原则和共担原则下碳排放责任最大的国家,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晶梅 王新影
贸易会引发污染的国际转移,贸易隐含碳测算将为合理确立各国碳排放责任奠定基础。本文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测算2000-2011年中国与美日两国的贸易隐含碳,探讨美日是否向中国转移了碳排放,并采用SDA法对中国出口隐含碳变化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处于隐含碳的净出口方,且中国向美国净出口隐含碳是日本的1-4倍。SDA结果表明,规模效应与中国出口隐含碳增长呈正相关,技术效应与之呈负相关,结构效应的作用效果不一致。
关键词:
隐含碳 MRIO模型 SDA分解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坤 齐绍洲
在对中国省级电力碳排放责任核算时,综合考虑生产者责任和消费者责任,有利于促成各省份更加公平地承担减排责任并协同减排。本文提出了基于共担责任原则下的省级电力排放核算方法,并同时考虑了电力跨区交换因素,这不仅有利于电力生产端和消费端共同承担排放责任,而且也使得电力净调出和调入省份能够合理承担相应的碳排放责任。基于本文提出的方法,核算了2011年中国各省电力碳排放责任。计算结果显示:①相对于生产者责任核算方法,共担责任原则核算方法使中国主要电力生产省份的碳排放责任减少10%以上,而一些电力消费省份的电力碳排放责任则增加20%以上;②基于共担责任核算原则,电力排放量最大的省份是内蒙古,排放最小的省份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胜
我国省际间广泛而密切的经济联系不仅对各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还对各地区的碳排放量产生巨大影响。该文基于基本模型,从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视角,建立生产者责任、消费者责任和技术调整的消费者责任三种原则的核算方法以及碳减排责任分摊模型,并将其应用到省域碳排放核算与责任分摊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间呈现出"东—中—西"空间梯度碳排放的格局;各地区在不同原则下的碳排放量存在着显著差异,生产者责任贸易隐含碳排放核算有利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消费者责任贸易隐含碳排放核算有利于能源富集省份和经济较落后省份,技术调整的消费者责任贸易隐含碳排放核算不偏不倚,并没有显著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或经济落后地区;TCBA核算优...
关键词:
隐含碳排放 MRIO 核算原则 责任分摊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新
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制定中没有考虑国际贸易中附加的碳排放。根据《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承诺以1990年排放量为基础的5%的削减目标,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通过国际贸易,发达国家实现减排的同时,可能引起发展中国家碳排放量增加,影响《京都议定书》实施的有效性。针对国际贸易所引起的"碳泄漏"问题,本文应用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十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embodied emissions)进行了核算。分别通过"消费者污染负担"原则,及"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负担"原则,重新试算了各国或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表明,美国为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最大净进口国(464Mt-CO2...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丛建辉 常盼 刘庆燕
本文以京津冀及周边晋、陕、蒙等资源型省份为阐述重点,立足于自主编制的特色地区间投入产出表,借助MRIO分析方法,基于"生产者责任"、"消费者责任"和"收入者责任"三维责任视角的碳排放责任界定模型,重新核算了中国分省碳排放责任,并对比分析了三维视角下各省人均、地均、部门排放量和碳强度水平。研究发现:中国不同类型省市区在三维责任视角下应承担的减排责任差异较大;各省人均排放量、地均排放量和碳强度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致性。本文据此提出中国在未来分省碳排放责任界定时要综合考虑各类视角、针对仅采用一种视角核算的弊端需做出前瞻性政策安排等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责任 收入者责任 MRIO模型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丛建辉 石雅 高慧 赵永斌
基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传统碳排放责任界定无法核算要素供给端的碳排放责任,导致资本、资源输出型省域的碳排放责任被低估,亟待引入"收入者责任"视角以丰富"双碳"目标下的国家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文章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方法(MRIO)构建多维碳排放责任核算模型,核算和分析了"收入者责任"视角下中国省域碳排放责任的时空变化与部门特征,并同其他两类视角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省域收入者碳排放责任呈现"东—中—西"递减的空间格局,资源和资本输出型省域碳排放责任相对更高,这也与其减排潜力或减排能力相匹配;从时间维度看,省域收入者碳排放责任因产能扩张、产业转移引起的要素供给重构等因素而在各省域间出现不平衡变动;部分省域的金融部门和能源供应部门,因产业链关联引致下游省域碳排放而应承担较高的碳排放责任。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将"收入者责任"纳入国家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探索资源型省域有补偿的高碳减排责任路径、建立基于生产要素关联的省际协同减排机制、强化能源与金融业等要素供给部门的碳减排责任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丛建辉 石雅 高慧 赵永斌
基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传统碳排放责任界定无法核算要素供给端的碳排放责任,导致资本、资源输出型省域的碳排放责任被低估,亟待引入"收入者责任"视角以丰富"双碳"目标下的国家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文章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方法(MRIO)构建多维碳排放责任核算模型,核算和分析了"收入者责任"视角下中国省域碳排放责任的时空变化与部门特征,并同其他两类视角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省域收入者碳排放责任呈现"东—中—西"递减的空间格局,资源和资本输出型省域碳排放责任相对更高,这也与其减排潜力或减排能力相匹配;从时间维度看,省域收入者碳排放责任因产能扩张、产业转移引起的要素供给重构等因素而在各省域间出现不平衡变动;部分省域的金融部门和能源供应部门,因产业链关联引致下游省域碳排放而应承担较高的碳排放责任。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将"收入者责任"纳入国家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探索资源型省域有补偿的高碳减排责任路径、建立基于生产要素关联的省际协同减排机制、强化能源与金融业等要素供给部门的碳减排责任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文举 向其凤
本文根据投入产出原理并结合国际双边贸易数据,对世界主要碳排放大国2005年进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排放进行了核算,给出了2005年世界主要国家的国内需求碳排放以及贸易内涵排放。结果表明通过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排放了数量巨大的CO2,中国不是其碳排放的唯一责任方。文章同时对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进出口差额进行了分解,并计算了各国贸易中CO2净转移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纯技术效应和汇率效应,给出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各自应承担的责任说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锦余 李玥萤
发挥“经济体检”功能是新时代国家审计的定位。《“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国家审计要履行好在低碳绿色发展中的监督职能。那么,国家审计的体检功能对碳排放是否具有治理作用?利用2006—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国家审计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可以减少本地的碳排放量,并且对周边地区的碳排放量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胡焕庸线两侧和不同财政状况的地区,国家审计对碳减排的治理效果存在差异。因此,要充分重视国家审计对碳减排的治理功能,结合自然禀赋和财政状况积极推进跨区域协同的审计工作。
关键词:
国家审计 经济体检 碳排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钟冰平
首先计算出1998—2014年金砖国家与美国贸易间高碳产业与低碳产业的净出口消费指数,通过对比分析该指数研究是否存在高碳产业跨国界转移现象。然后基于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和广义矩估计控制相关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利用金砖国家1992—2012年的面板数据考察国际贸易与碳排放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碳产业与低碳产业均发生了产业转移,并且表现为双向转移;国际贸易开放度提高使得金砖国家碳排放以及人均碳排放增加。由此,笔者认为金砖国家应优化贸易结构,以减少对其贸易伙伴国的隐含碳排放。
关键词:
跨国界产业转移 碳排放 国际贸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钟冰平
首先计算出1998—2014年金砖国家与美国贸易间高碳产业与低碳产业的净出口消费指数,通过对比分析该指数研究是否存在高碳产业跨国界转移现象。然后基于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和广义矩估计控制相关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利用金砖国家1992—2012年的面板数据考察国际贸易与碳排放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碳产业与低碳产业均发生了产业转移,并且表现为双向转移;国际贸易开放度提高使得金砖国家碳排放以及人均碳排放增加。由此,笔者认为金砖国家应优化贸易结构,以减少对其贸易伙伴国的隐含碳排放。
关键词:
跨国界产业转移 碳排放 国际贸易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石恒贵 王运斌 贺艺文
本文利用2009年—2018年中国28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于低碳试点政策在不同城市、不同试点时间上的变异,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低碳城市试点对碳排放的影响,同时,在双重差分模型的基础上,使用三重差分模型估计了国家节能减排审计对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低碳城市试点能显著降低碳排放,并且国家节能减排审计更能显著促进低碳试点城市的减排作用;但国家审计的这种促进作用在财政状况好的城市才更明显。本文研究以期为国家节能减排审计在碳排放中发挥的作用提供经验证据,为我国尽早达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价值。
关键词:
节能减排审计 低碳城市 碳排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