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27)
- 2023(5417)
- 2022(4752)
- 2021(4107)
- 2020(3642)
- 2019(8709)
- 2018(8746)
- 2017(17438)
- 2016(9825)
- 2015(11333)
- 2014(11735)
- 2013(11972)
- 2012(11534)
- 2011(10539)
- 2010(10556)
- 2009(9566)
- 2008(9619)
- 2007(8995)
- 2006(7558)
- 2005(6743)
- 学科
- 济(44962)
- 经济(44927)
- 管理(29411)
- 业(25271)
- 方法(22820)
- 数学(20645)
- 数学方法(20493)
- 企(19460)
- 企业(19460)
- 农(12230)
- 环境(11813)
- 学(11151)
- 财(10832)
- 中国(10008)
- 贸(8681)
- 贸易(8681)
- 地方(8492)
- 易(8423)
- 农业(7999)
- 和(7982)
- 业经(7911)
- 制(7352)
- 划(7116)
- 务(6655)
- 财务(6642)
- 财务管理(6620)
- 融(6512)
- 金融(6510)
- 银(6270)
- 银行(6245)
- 机构
- 大学(149863)
- 学院(148836)
- 济(61958)
- 经济(60652)
- 管理(55850)
- 研究(49990)
- 理学(48009)
- 理学院(47473)
- 管理学(46654)
- 管理学院(46384)
- 中国(37610)
- 科学(32133)
- 京(31312)
- 农(29261)
- 财(27412)
- 所(26608)
- 业大(24757)
- 研究所(24239)
- 中心(23654)
- 农业(23375)
- 江(22586)
- 财经(22194)
- 经(19991)
- 北京(19663)
- 经济学(19426)
- 范(18883)
- 师范(18680)
- 经济学院(17804)
- 州(17707)
- 院(17604)
- 基金
- 项目(97780)
- 科学(75401)
- 基金(69934)
- 研究(69827)
- 家(61376)
- 国家(60912)
- 科学基金(50843)
- 社会(43055)
- 社会科(40790)
- 社会科学(40774)
- 省(38873)
- 基金项目(37521)
- 自然(33193)
- 划(32987)
- 自然科(32327)
- 自然科学(32315)
- 教育(31856)
- 自然科学基金(31719)
- 资助(28810)
- 编号(28694)
- 成果(23167)
- 重点(22401)
- 部(21949)
- 发(21653)
- 创(19798)
- 课题(19504)
- 科研(19469)
- 计划(18942)
- 创新(18641)
- 教育部(18329)
共检索到212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爽
从法学、经济学、环境学、公共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可见,碳排放权的含义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指气候变化国际法下,以可持续发展、共同但有区别以及公平正义原则为基础,排放主体为了满足一国及其国民基本生活需求和发展的需要,而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的权利。这种权利是道德权利,而非严格的法律权利。另一类是碳交易制度下的排放权,是指对大气或大气环境容量的使用权。这种使用权可以通过法律规定被私有财产化、并在市场上交易,从而实现全社会低成本控制排放的目的。该语境下的碳排放权是当前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主流。对碳排放权性质、特别是其法律性质的界定是碳交易制度建设中的核心要素问题。本文论述了碳排放权利认识的争议性,分析了碳排放权利化与非权利化面临的问题和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中国在建设全国性碳交易市场过程中,在碳排放法律确权方面应遵循的若干原则。
关键词:
碳排放 权利 法律确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素荣
为确保“双碳”目标实现,应充分利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引导资源配置,但是目前立法和学界对碳排放权和碳排放配额法律属性的含混界定,使得我国碳市场交易的制度设计和实践开展面临困难。本文从实践角度和基础法律关系出发,剖析碳排放权与碳排放配额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明确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从实践角度看,碳排放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利,碳排放配额是碳排放权的载体和凭证;从基础法律关系看,碳排放配额是碳排放权的客体,碳排放权的权利义务指向对象均为碳排放配额。第二,碳排放配额具有经济效能,应定性为有价证券。第三,碳排放权不能为法律规定的现有权利所囊括,应定性为与股权、知识产权并行的独立权利。新型权利的定性增强了碳排放权的金融属性,有助于实现法律对碳金融市场构建的支撑和赋能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蒋亚朋 黄擎
虽然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在CDM机制下飞速发展,但其会计核算在会计准则中尚未规范。目前不同公司对CDM项目的会计核算存在明显差异,从而降低了会计信息可比性。通过对柳化股份等三家上市公司碳排放权的会计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会计目标等会计理论框架的指引,建议碳排放权出售方将CDM项目中获得的碳排放权确认为存货,在出售时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蒋亚朋 黄擎
虽然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在CDM机制下飞速发展,但其会计核算在会计准则中尚未规范。目前不同公司对CDM项目的会计核算存在明显差异,从而降低了会计信息可比性。通过对柳化股份等三家上市公司碳排放权的会计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会计目标等会计理论框架的指引,建议碳排放权出售方将CDM项目中获得的碳排放权确认为存货,在出售时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雨
宅基地流转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面对这个不争的事实却缺少法律确权的相关研究。而且,在宏观上的层面上,宅基地的每一个流转环节都存在确权的问题。因此,本文拟在重新审视宅基地内涵,总结宅基地特点的基础上,客观地总结并归纳了宅基地的几种常见流转形式并结合相关的法律规定对其流转中需要的法律确权问题,在宏观的层面进行了逐一的解析。
关键词:
宅基地 流转形式 法律确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雨
宅基地流转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面对这个不争的事实却缺少法律确权的相关研究。而且,在宏观上的层面上,宅基地的每一个流转环节都存在确权的问题。因此,本文拟在重新审视宅基地内涵,总结宅基地特点的基础上,客观地总结并归纳了宅基地的几种常见流转形式并结合相关的法律规定对其流转中需要的法律确权问题,在宏观的层面进行了逐一的解析。
关键词:
宅基地 流转形式 法律确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波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所是集中碳排放权交易者,制定统一的交易习惯和规则,便利交易纠纷的解决,收集和发布有价值的交易信息,并使交易所会员能够合法经营获得利益的机构。但是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所正面临以下困境,包括自律管理缺失正当性来源,交易所利益平衡机制不完善,会员管理权利与义务不对称,自律规则未有效反映公共性和金融性。结合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所特点,交易所自律管理应当明确自律管理正当性来源,完善利益内部平衡机制,突出会员实体和程序权利保障,完善产品风险的管控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亚宇
文章通过对我国低碳经济下碳排放面临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碳排放行为涉及多种法律关系,碳排放权是一种特殊的用益物权,碳排放权交易合同是一种特殊的民事合同,以及出台《碳排放权交易法》等建议,从而为规范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排放权 碳排放权交易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忠利
我国政府正在加紧推动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而韩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碳排放交易制度,碳排放交易市场也已经正式启动。研究韩国碳排放交易制度,不仅能够完善我国碳排放交易制度,而且能够为中韩两国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连接做好准备。韩国碳排放交易制度在整体立法安排、监管机构设置、碳排放交易二级市场监管、被监管实体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设置等方面都值得我国立法借鉴。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宝贵 石晓慧
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碳排放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自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以来,总体运行平稳有序,截至2022年11月末,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03亿吨,累计成交额90.16亿元,超半数重点排放单位参与市场交易。各商业银行也迅速反应,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大批以碳排放权(1)为担保的融资成功落地,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在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联通作用,
关键词:
碳排放权 实现路径 法律属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邵道萍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一种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外部性问题的环境制度安排,其对我国气候变化应对和以雾霾污染为代表的大气污染治理都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我国应按照"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在新《环境保护法》中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定位为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并从碳排放总量控制机制的合理确定、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的分配、定价机制的选择、政府监管机制的健全等方面,来健全中国语境范式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富利 林书海
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引导和规范碳交易制度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在履行国际减排义务和国内产业升级的推动下,中央和各地方陆续出台相关的立法,构建起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其中不免有牵强疏失之处。从域外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来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政府监管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律监管体系。鉴于此,有必要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构造的疏失之处,在制定统一高位的单行法基础之上辅之必要的配套制度进而落实各主体的法律责任,以实现碳排放权交易立法的初衷。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林少琴
自1979年实行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工作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必须注意到,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结构并不理想,由此直接制约着外资在我国的投向,进而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本文拟从法律的角度,对我国涉外投资法律的优惠措施作一粗浅的剖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济远
本文围绕国际银团贷款的特色,运用法律原理进行分析、阐述了银团贷款的法律性质及法律关系,然后分别从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等三要素重构了银团贷款法律关系。
关键词:
银团贷款 银团法律关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硕琳
本文阐述了公海渔业的概念,论述公海捕鱼自由是国际海洋法中的一条基本规则,指出公海捕鱼的权利必须在国际法规定的有关规则限制下行使。根据近年来一些沿海国家试图对公海渔业进行管辖的实际状况和1992年国际上一些主要的国际渔业会议的主要精神,本文分析了国际渔业法律环境的发展趋向,预测了今后国际上进一步限制公海渔业的可能形式,并结合我国公海渔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发展公海渔业过程中应当给予重视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公海渔业 限制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