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08)
2023(17454)
2022(14353)
2021(13199)
2020(10670)
2019(24507)
2018(23986)
2017(47096)
2016(25491)
2015(28239)
2014(28153)
2013(27671)
2012(25245)
2011(22670)
2010(22351)
2009(20101)
2008(19425)
2007(17100)
2006(14955)
2005(13222)
作者
(73469)
(60912)
(60408)
(57827)
(38883)
(29200)
(27437)
(23894)
(23366)
(21668)
(20915)
(20659)
(19333)
(19286)
(18999)
(18955)
(18264)
(18117)
(17617)
(17528)
(15143)
(14952)
(14888)
(13945)
(13753)
(13487)
(13467)
(13338)
(12302)
(12070)
学科
(103876)
经济(103760)
管理(74747)
(69674)
(57883)
企业(57883)
方法(47423)
数学(41175)
数学方法(40765)
中国(28654)
(28563)
(27107)
业经(24321)
(23632)
地方(20882)
(19377)
农业(19242)
环境(18611)
(17856)
贸易(17845)
(17575)
财务(17503)
财务管理(17465)
(17291)
理论(16816)
企业财务(16700)
(16309)
(15841)
银行(15782)
(15638)
机构
大学(360631)
学院(358364)
(142869)
管理(140639)
经济(139901)
理学(122311)
研究(121073)
理学院(120994)
管理学(118882)
管理学院(118271)
中国(89043)
(76482)
科学(75807)
(65975)
(60275)
(60077)
业大(55202)
研究所(55129)
中心(54342)
财经(53571)
(51740)
(48882)
北京(47961)
农业(47222)
(47144)
师范(46595)
(44719)
经济学(44086)
(41824)
财经大学(40132)
基金
项目(251724)
科学(198436)
研究(183366)
基金(183323)
(160990)
国家(159665)
科学基金(136867)
社会(116077)
社会科(109974)
社会科学(109944)
(98081)
基金项目(96965)
自然(89317)
自然科(87187)
自然科学(87165)
自然科学基金(85654)
教育(84001)
(83265)
资助(75002)
编号(73784)
成果(59548)
重点(57147)
(55570)
(54292)
(52351)
课题(51186)
创新(48863)
科研(48386)
国家社会(48015)
教育部(47735)
期刊
(152270)
经济(152270)
研究(105346)
中国(65341)
学报(60499)
(54519)
科学(54351)
管理(50793)
(49553)
大学(45736)
学学(43124)
教育(40322)
农业(37501)
(31193)
金融(31193)
技术(29497)
财经(26242)
业经(25581)
经济研究(25224)
(22409)
问题(20290)
(18941)
图书(17797)
科技(17145)
(17067)
理论(16829)
技术经济(16680)
现代(15867)
商业(15662)
实践(15250)
共检索到514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幸丽霞  王雅炯  
碳排放权证券化可以通过盘活存量碳排放权资产,为碳交易市场引入金融资源,有效打通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的联动,其必要条件有:基础资产权属明确,可产生独立、可预测的现金流;设立符合法律要求的特殊目的载体;风险收益特征符合投资人偏好。依据碳排放权的权属特点,可通过金融工具将其构建成拥有稳定现金流的基础资产,并以质押贷款型、现货交易型和权益型三种路径构建交易结构,以此探索碳排放权的证券化路径。结合国内实际,应优先试点碳排放权质押贷款证券化;通过完善法律框架和制度体系,明确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和地位;设立跨部门的综合金融监管委员会,对碳排放权证券化进行监管;鼓励碳排放交易所联合企业成立专业运营平台,集中、统一运营碳排放权交易;通过创设新型金融工具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光  郑弼天  
通过对我国近些年农业经济在产业、资产、市场以及主体等方面的详细分析,认为我国已经具备植物新品种证券化的基本条件,并可以利用模块化价值评估方式,双SPV架构设计,拓展品种权保护范围,多重资产池组合,辅之以国家对权益主体的政策性指导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防范植物新品种证券化风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史国庆  刘传哲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的不足。本文首先分析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需求和效应,然后论述“准市政债券”的发展,接着分析基础设施证券化的适合项目和运作,最后对基础设施证券化存在的诸多风险进行分析,并从市场化机制和监管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佳  
美国金融危机凸显资产证券化与基础资产之间存在一种价格反馈机制,资产证券化与基础资产的价格可以相互影响,并引起金融不稳定。本文以一个简化的三部门模型为基础,构建了资产证券化与基础资产之间的价格反馈机制,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这种反馈机制的存在。论文认为虽然两者之间的价格反馈波动可能会引起金融不稳定,但我们不应摒弃资产证券化的积极作用,而应积极推动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使之更好的服务于中国金融体系改革。最后,论文从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资产证券化与基础资产监管机构的构建以及资产证券化评级机构的确立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佳  
美国金融危机凸显资产证券化与基础资产之间存在一种价格反馈机制,资产证券化与基础资产的价格可以相互影响,并引起金融不稳定。本文以一个简化的三部门模型为基础,构建了资产证券化与基础资产之间的价格反馈机制,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这种反馈机制的存在。本文认为虽然两者之间的价格反馈波动可能会引起金融不稳定,但我们不应摒弃资产证券化的积极作用,而应积极推动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中国金融体系改革。最后,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资产证券化与基础资产监管机构的构建以及资产证券化评级机构的建立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晓东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都在大力开发知识产权,而证券化的方式可以使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转化速度。文章从知识产权证券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作用开始入手,采用SWOT分析方法,通过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来分析知识产权证券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综合功效,最后提出了路径选择,具体的思路是: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证券化评级体系、拓展知识产权证券化的交易市场、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风险防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刚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一项高度技术化的金融创新业务,完善和规范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技术支持体系,是保证资产证券化顺利推行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能否顺利实施资产证券化来处置不良资产,其技术支持体系意义就在于如何根据不良金融资产的资产特性,通过设计合理的证券化交易结构,解构原有失效的金融契约,建构新的金融契约,即根据证券化的交易结构,整合并构建不良资产池,形成不良资产现金流与证券化现金流的相互匹配机制:通过基础资产的选择满足一定的现金流要求;采取结构分层和倾斜式现金流分配技术,控制对特定证券的支付现金流;在现金流短缺时提供内、外部信用支持和流动性支持。从而在市场上顺利售出证券化产品,实现同不良资产投资者的收益共...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毅  
农村基础设施PPP项目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证券化产品因其流动性多样、信用分层、期限分割的特点成为推进农村基础设施PPP项目实施的高效途径。本文基于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资产支持票据和资产支持计划的主要运行模式,分析了各类农村基础设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和主要差异,在进一步分析运作中的破产隔离风险等问题的基础上,建议创新破产隔离结构,完善相关法律,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引入中长期机构投资者,扩大境外融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严武  
住房抵押贷款和基础设施项目贷款都属信贷资产,从理论上讲,它们均可进行资产证券化。但由于现金流和资产风险等方面的不同特征,经综合比较分析表明,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试点的基础资产对象以选择住房抵押贷款为宜。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斌  曾祥英  
如何选择适当的基础资产是能否成功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关键。本文引入博弈论分析原理,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具体分析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基础资产选择的博弈过程,并就博弈结果得出了初步的结论。
[期刊] 改革  [作者] 熊春红  肖海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凭借其资产信用融资、结构性融资的竞争优势,获得了世界各地资本市场的广泛青睐。其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也不断扩大,形式多样。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证券化成为发达国家用于实施知识产权产业化应用的一种新型融资工具,且在美国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借鉴美国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经验,可以解决我国目前知识产权相关产业的成果转化难的发展瓶颈,也能为资本市场增加新的投资品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玉平  
资产证券化能否在一国发展起来,除了要看是否具有强大的市场需求,还要看具不具备证券化发展的制度框架。美国正是在建立了有利于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制度框架以后,才迎来了证券化的大发展。在中国开展资产证券化,当务之急是着手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以及采取有效措施来对中国的制度环境进行改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理平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是以基础设施未来的收费收入为支持,通过发行结构化证券实现融资的方案。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是设计和建立一个严谨、有效的交易结构,在这个交易结构中,构造证券化资产池、组建特设机构、信用增级、结构化产品的设计和基础资产的风险管理等是其间的几个重要环节。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丁磊  
针对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行业推出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以及2015年以来将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后向投资者推出的现象,本文立足于传统信贷风险的分析并同时考虑资产证券化为消费信贷带来的风险因素,力图探讨这类新兴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风险控制问题,同时证明建立互联网征信系统的迫切性。在分析中涉及到目前我国征信系统的发展概况以及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征信发展的可期方向,并以美国新兴成熟互联网征信平台Zest Finance为借鉴,旨在为我国互联网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征信平台的建立提出发展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