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98)
- 2023(15200)
- 2022(12121)
- 2021(10965)
- 2020(8680)
- 2019(19230)
- 2018(19240)
- 2017(36509)
- 2016(19527)
- 2015(22114)
- 2014(21622)
- 2013(20896)
- 2012(18553)
- 2011(16364)
- 2010(16433)
- 2009(15047)
- 2008(13671)
- 2007(12294)
- 2006(10811)
- 2005(9770)
- 学科
- 济(72258)
- 经济(72186)
- 管理(56167)
- 业(55507)
- 企(43085)
- 企业(43085)
- 中国(29283)
- 融(26511)
- 金融(26507)
- 银(24936)
- 银行(24924)
- 行(24139)
- 农(24051)
- 方法(23173)
- 业经(21859)
- 地方(20991)
- 数学(18956)
- 数学方法(18722)
- 财(18616)
- 制(18063)
- 农业(16407)
- 环境(15422)
- 产业(14761)
- 贸(14347)
- 贸易(14332)
- 学(13968)
- 易(13873)
- 理论(13858)
- 务(12109)
- 财务(12060)
- 机构
- 学院(257109)
- 大学(248689)
- 济(101902)
- 经济(99401)
- 管理(94907)
- 研究(82090)
- 理学(80134)
- 理学院(79287)
- 管理学(77902)
- 管理学院(77442)
- 中国(69085)
- 京(52384)
- 科学(48522)
- 财(47775)
- 江(41000)
- 中心(40918)
- 所(39186)
- 财经(37219)
- 农(36880)
- 范(35436)
- 师范(35120)
- 研究所(35068)
- 州(34160)
- 业大(34023)
- 经(33350)
- 北京(32575)
- 经济学(31197)
- 院(30733)
- 技术(29386)
- 经济学院(28271)
- 基金
- 项目(169354)
- 科学(133435)
- 研究(132843)
- 基金(118485)
- 家(100838)
- 国家(99910)
- 科学基金(86747)
- 社会(83783)
- 社会科(79487)
- 社会科学(79468)
- 省(70561)
- 基金项目(62541)
- 教育(59943)
- 编号(57729)
- 划(56834)
- 自然(51849)
- 自然科(50580)
- 自然科学(50573)
- 自然科学基金(49615)
- 成果(46000)
- 资助(45940)
- 发(40326)
- 课题(39762)
- 重点(38256)
- 创(36634)
- 项目编号(35135)
- 部(34979)
- 年(34321)
- 国家社会(34183)
- 创新(34114)
共检索到39883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陆军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使得生产更加受控于碳排放权,在此背景下,金融服务现代产业的理念、理论和工具也发生了变化。同时,生产暗箱化要求企业经营管理应统筹原材料采购、产成品销售、生产计划,以及碳排放权等方面因素。因此,金融服务现代产业的主要路径是供应链金融、原材料成本管理、产成品利润管理、生产决策管理和生产权交易等方面。
关键词:
碳排放权 生产暗箱 现代产业 期权期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郑颖 吴杰 范天正
"3060"碳达峰碳中和(即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正是热议话题。2020年3月5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生态环境部2020年12月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令第19号)(简称《碳管理办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树旺
一、引言在现代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部分产业之间的界限已经逐渐模糊,产业融合成为产业演进过程中的新现象,并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助力。国内外学者都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并对产业融合的进程进行了研究。学者们认为,产业融合的加速必然会使不同产业的发展方式受到挑战。事实上,产业融合最直接的效果是使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这一前提下,企业必须跳离出传统产业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鑫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为煤化工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资源优势。然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及行业自身发展的问题使得山西省煤化工产业发展面临着政策、环保、能耗以及技术等多方面的挑战。文章以山西省煤制甲醇产业为例,在分析其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现实困境基础上,为煤化工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路径选择。
关键词:
碳中和 煤化工 煤制甲醇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赵娟
金融科技是由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底层技术应用带来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极为契合产业链金融质量与效率变革需求。通过分析产业链金融升级相关理论及金融科技赋能产业链金融升级的核心机理,探究在金融科技支撑下形成的蚂蚁集团、美团金服、苏宁金融产业链金融生态等一系列典型应用场景,发现金融科技赋能产业链金融升级仍面临监管体系尚不完备、技术瓶颈显著、主体协同不足等挑战。由此,立足于产业链金融升级实际,提出推进“赋能”顶层设计、打造“赋能”技术创新体系、探索“赋能”主体协同发展模式,为新时代金融科技赋能产业链金融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绍辉 刘冰
基于中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采用2010—2019年中国新型煤化工产业相关数据测算其碳排放量,并建立LMDI模型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情景分析探讨新型煤化工产业碳减排路径,测算其减排潜力。结果发现:2010—2019年新型煤化工产业碳排放量增长迅速,2019年高达1.96亿吨;排放结构是抑制新型煤化工产业碳排放的最主要因素,而排放强度、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劳动力规模对其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排放强度促进作用最强;三种情景下新型煤化工产业都可以于2030年前碳达峰,强化政策情景下减排潜力最大。结果表明CCUS技术是新型煤化工产业碳减排关键技术,同时应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降低排放强度、增加森林碳汇等措施实现新型煤化工产业碳中和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静 鲁德银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相互促进,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基本保障。低碳经济对两者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从农业产业化、农业低碳化与农村金融三者的辩证关系出发,基于出资主体的视角,分析了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阐述了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路径。
关键词:
低碳农业 农业产业化 农村金融 金融支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孟传慧
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要求高等教育培育出适应区域经济建设需求的人才。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输出方的高职教育,依托校企协同共育,探索高职人才链与产业链适配,从而适应产业对人才需求,是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明晰高职人才链与区域产业链适配的必然性,分析高职人才链与区域产业链适配现状,有助于我们思考高职人才链与区域产业链适配下的高职校企合作助推路径。
关键词:
人才链 产业链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沛泽
煤电作为我国的主力电源,在我国电力安全供应保障中一直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双碳目标战略的提出,使得煤电行业的“三改联动”需要加快进程。作为六大高碳排放行业之首,煤电行业被排除在传统绿色金融范畴之外,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巨大资金缺口。应运而生的转型金融填补了这样的缺口,为高碳行业低碳转型提供强有力资金支持。但由于转型金融在我国暂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和法律监管规范,存在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投资期限长、风险大等诸多问题,使得金融机构对转型金融普遍持观望态度。
关键词:
煤电行业 转型金融 双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洪昌 丁睿
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实体经济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柱,而制造业则是实体经济的脊梁,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赋予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新的科学内涵,即内循环是内在优势、共同富裕是根本要求、“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应有之义、绿色低碳是重要保障以及和平发展是现实要求。面对制造业产业链的“弱链”“堵链”“缺链”“低链”“卡链”等现实困境,亟待通过增强产业基础能力、提高要素市场化水平、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发展绿色产业链和构建更开放的产业体系,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完整性、竞争性、可持续性和包容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辛灵 高鹏飞
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产业链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在各国经济受创、全球产业链出现不稳定的状况下,我国制造业应从提高产业基础能力,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拓展国内外市场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等方面,消除产业链梗阻,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促进产业链现代化。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产业链现代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刚 张晓兰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不断发展,其在世界取得了连续十年产销第一的稳定地位。然而,自2018年开始,我国汽车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这显示出国内市场已趋于饱和,我国汽车产业亟待"走出去"。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外环境趋紧的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已不能囿于出口贸易和海外设厂组装等初级形式,其应聚焦于国际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对此要实现原有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和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布局,从而抢占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信 袁佳
产业链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我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所作出的重大谋划和部署,包括产业基础能力提升、运行模式优化、产业链控制力增强和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在新发展阶段,以新发展理念促进产业链现代化,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金融在支持产业链现代化中责无旁贷、大有可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兰英
推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我国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三化"协调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劳动力。河南作为农业和人口大省,农村人口占比近70%,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素质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目前,农村劳动力在就业观念、心理素质、就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三化"的协调发展。本文在论述"三化"协调发展的含义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素质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将农村劳动力界定为普通高校的农村大学生、普通农民工和"金蓝领"三类人群,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素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关键词:
“三化”协调 农村劳动力 就业素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兰英
推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我国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三化"协调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劳动力。河南作为农业和人口大省,农村人口占比近70%,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素质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目前,农村劳动力在就业观念、心理素质、就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三化"的协调发展。本文在论述"三化"协调发展的含义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素质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将农村劳动力界定为普通高校的农村大学生、普通农民工和"金蓝领"三类人群,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素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素质的相应路径选择。
关键词:
“三化”协调 农村劳动力 就业素质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